西西河

主题:严肃的经济学者,扯淡的人,和中国的经济学家。 -- ccc

共:💬20 🌺15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严肃的经济学者,扯淡的人,和中国的经济学家。

    ccc刚刚步入经济学这个殿堂,对学术圈的理解还很肤浅,写出的东西还望大家海涵。

    怎样区分严肃的经济学者,扯淡的人,和中国的经济学家呢?ccc举个小例子,大家一笑便明白了。

    (下文简称三者为严肃,扯淡,和经济学家)

    严肃,扯淡,经济学家三个人在一起吃饭。扯淡说,现在社会上在争论一个话题,就是ccc今年寒假回不回国。

    严肃说,这个问题我是这样想的。要比较回国,与不回国,二者的效用,就要看四个方面,然后可以列出一个不等式。

    不等式左边是回国的效用:

    Utility (-机票钱+P*报销)+Utility(见亲朋好友)

    其中有P的机会机票钱可以报销,但我们可以估算这个概率。

    不等式右边是不回国的效用:

    Utility (-在美国住宿费)+Utility(孤独一人的感受)

    打开电脑,Maple,Matlab,Stata双击,开始计算。。。

    扯淡看严肃不吭声了,冷笑一声。

    呵呵,我就想提几点疑问。

    首先,你的计算式是否过于概括,很多因素都没有考虑到,我只提两点:第一,身份问题。ccc是学生,这就意味着回国需要签证返签。第二,还是身份问题。ccc是学生,只能向父母要钱,那么父母的态度就不能忽略。

    还有,普通Utility的估值是否在此处合适。寒假正处在新年,这就会增大ccc孤单一人的Utility的负值。

    其次、、、还有、、、而且、、、比如、、、

    经济学家突然说,不好意思,我还有事儿,失陪一下。今天这单我买了。

    经济学家回家,上网,发现果然关于ccc回国不回国的问题很多人在讨论。于是经济学家给ccc打了个电话。

    啊,ccc呀,哎忙不忙啊?

    哦,是这样啊,国内寒假的时候有个会议,你看能不能参加一下,当然了机票住宿全部报销的。

    好啊好啊,我们到时候再叙旧哈!那我找人去机场接你。

    没问题没问题。好就这样,挂了。

    若干天之后,***网站,***报纸,***论坛。

    《经济学家关于ccc回国的预测》

    若干月后,***访谈。

    请问您为什么能准确预测到ccc回国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就要从中国的市场对ccc,以及ccc这样的人的需求谈起。

    “邓小平1992年南巡讲话并没有告诉我们怎样刺激需求,但是之后中国经济有了新飞跃。为什么?因为邓小平扩大了个人选择的自由,个人有了创业机会,可以经商做企业,经济自然就开始增长。这个思想对我们今天仍然是可用的。”

    但是我们同样看到,还有很多像ccc一样的人,没有回国。所以,我们就必须有改革的决心!

    “改革使得相对利益受损最大的应该是领导干部。”

    采访结束,经济学家一边进家门一边想,是不是也该开个微博了?

    元宝推荐:老马丁,
    • 家园 严肃总是想尽力考虑到所有的因素,并分配权重

      而扯淡总能找出一个没被考虑到的因素,还总在说,你这个权重分配不太靠谱,“这个这个低了,那个那个高了”,还总是说的有道理。

      严肃要想用方程式描述世界,扯淡告诉他,未知量无穷多。严肃在尽力逼近于完全地描述世界,扯淡总是在其快要成功的时候发出致命一击,“这个因素怎么没在你的方程式里看见”!

      如果说物理学里,严肃们胜利了,但在经济学里,严肃们前路漫漫,路的尽头还在视线之外呢

      • 家园 而现实却从中渔利。

        CCC这个编排的很好!

        • 家园 其实,如果你把ccc回国看做是一项经济政策的话比如四万亿

          或者是QE3,

          虽然有很多严肃们再思考究竟会不会有QE3,然而他们的思考方式无论看起来有多好,都是有漏洞的。扯淡的人们虽然不懂得什么是经济学,但在这个经济学泛化的时代,出租车司机都可以显得有理有据的指点江山。

          更加重要的是,中国的经济学家们在政治人脉上和对时局的控制上,其实有很大的控制力,而这背后的故事,都是公众们所不能知晓的。

          在哪儿都一样。其实在美国也一样。但是美国的经济学家有很多种,涉政的和不涉政的。所以这里因为怕打击面过大,就只写中国的经济学家了。

          • 家园 我觉得未必是经济学家有很大控制力

            而是,经济学家们被有意识的利用和挑选了。

            经济学的观点层出不穷,可以说要什么有什么。而有些被利用了宣传了,有些被抛弃了,有些被打击了。这个原因未必和他们的学术上的正确性有很大关系,而是和这样的理论造成的利益纠葛关系更大。

            经济学家们都在努力地推销自己的观点。而成名的不一定是真的正确的,但一定是被某些机构或者利益集团所看好而被宣传的。其实这个本质在Inside Job里讲的很清楚了。

      • 家园 哈哈!是这个意思!
    • 家园 看来还是扯淡靠谱

      大家一起来扯蛋吧,管它疼不疼。

      • 家园 呃呃呃,我还是那句话,没有褒贬任何一方的意思。

        只是说现实的问题,和理论,没什么关系而已。

    • 家园 世界上有两钟经济学家,经济学家 和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
    • 家园 这花送的,一炮双响啊!

      送花成功。有效送花赞扬。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恭喜:你意外获得 16 铢钱。1通宝=16铢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15。本帖花:1

    • 家园 要是这么说,我站在中国经济学家这边

      社会的问题,就要用社会的手段解决,其他都是扯淡

      • 家园 哈哈,其实没有任何褒贬任何一方的意思。

        严肃的经济学学术,培养人的理性的思考。

        至于扯淡的人,有敢于挑战权威,对时局的敏感,以及凡事儿都要发言的热情。

        至于中国的经济学家,只是一种或有或无的声音。诸如QE3这样的政策也好,诸如四万亿,诸如减员增效,诸如ccc是否回国这样的预测也好。

        都是分析不出来的。而且也没有用。因为万事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在未知数多于方程数的领域。

        很多事情都是咱们看不到的,一锤子买卖解决了。

        百姓只看到经济学家的嘚吧,不知道人家后面干什么呢。

    • 家园 中国的主流经济学家和法X功信徒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刷盘子还是读书》作者钟庆2005年与茅于轼等主流经济学家会谈,感觉主流经济学家和法X功信徒很有相似之处。

      “驱车赶往茅于轼的住处,进门分宾主落座,开始谈到正题。茅于轼刚从美国回来,书刚看不久。谈话从“一般均衡理论”开始:茅于轼说就是所有的价格,供不应求时涨价,供过于求时落价,大家都没赚钱。最后达到一个状态,叫做一般均衡。这个均衡可以实现财富创造的最大化,当然这个说法是非常概略的。有很多因素要加进去,例如环境污染、税收、贸易壁垒等。茅于轼说这个结论从经济学上是相当可靠的一个结论,是从一个很严密的推论得到的,这个推论是建立在几个基础性假设上推导出来的。贸易就是比较利益,因为如果你有比较优势,你的价格就低,别人就来买你的,交易是按照比较利益来交换的。但这个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发展的问题,因为它是一个静态理论,从这个静态到那个静态,这个过程中间现在没有什么理论。因为实际发生的这个发展,就是你说的这个刷盘子还是读书的问题,我看了你的书,你对于动态的变化有很多比较,我觉得很有道理,但是它不是一个很严密的结果,从经验来看,它不是一个理论结果,你说的日本成功,那么还没有另一种成功的模式?所以说它不是一个理论结果,日本是一个经验结果,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这是一种回答,但我想不排除还有别的回答,这就是我的总的看法。

      我很早就下了定论,中国经济学界没有科学精神。但亲耳聆听著名经济学家亲口说出来:从几个基础性假设上严密推导的结论是可靠的结论,是理论结果,当然是真理。理论是理论,经验是经验,相互隔离对立。还是让我异常吃惊,当时就在想中国教育一定出了什么问题,后来果然谈到了教育问题。现代西方理论的根是实践,是经验,也就是“可重复,可检验”的科学精神,不是严密的逻辑推导。后来才听人说茅于轼学物理出身,我大惑不解,既然如此,怎么没有一点基本的科学素养?回答很有意思,搞物理摸不着门,于是改行搞经济了。

      为了维护会谈的气氛,不便直接说破。我从我的专业背景说起,动态系统的规划设计,形象的说法就是导弹如何击中运动中的飞机。日本是一种成功模式,导弹击中飞机的轨迹千万条,并不一定要遵循日本的路径。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必须在技术力上超越,才能成为发达国家。设计规划导弹打飞机的系统过程中,随着实践不断深入,我们可以发现其设计理论的基础假设是不断修改的,严密的推导逻辑也是不断修改的,理论不断被实践结果修正,使理论逼近客观世界。表现结果就是新式导弹的命中率提高了。而不会出现理论的基础假设和推导逻辑几百年不变。

      (关于产业规划,钟庆认为)在很多具体产业领域,政府确实不懂如何规划。我虽然是工业生产的专家,但在具体产业领域,比如汽车,也是不懂的。中国的一大特点是外行领导内行,教育改革由经济学家主持,而不是教育学家;经济学家对移动通信3G政策说三道四。那么,怎么办?以日本为例,那就让丰田日产关起门来自己为自己制定一个产业发展规划,汽车产业如何发展如何技术引进如何市场保护开放,丰田日产自己清清楚楚,政府对这个产业发展规划签字画押成为国家法律,国家意志。所以短时间里,日本汽车产业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茅于轼非常不满,这不是搞垄断吗?侵害其它国民利益。中国电信法也是这么干的,扭曲市场配置。效率不高,却工资拿得很高。

      我回答是自己为自己制定法律当然照顾自己,理性人嘛。其它国民也可以学着做啊,比如日本农民联合起来搞农业协同组合,农产品统购统销,把米当作黄金卖!于是农民也可以游手好闲,同时吃香喝辣。不像中国农民虽然辛勤劳动,在自由市场里自相残杀,收入微薄,是弱势群体。日本农协可是强势群体,招惹不起的。在日本,都是强势群体,想牺牲谁发挥劳动力比较优势是不可能的,只好想办法去剥削机器,即发展技术力。或者把矛盾往外转移,走向正常国家。

      茅于轼对日本这种政治经济体制非常不满,完全不按照自由市场来高效率配置资源,扭曲低效率。日本名义人均GDP很高,实际并不高。我告诉他,日本的效率是很低,铁饭碗,大锅饭。但日本的生活水平确实很高。所谓物价高是指住房和吃饭,因为日本地方小,为了国家安全还必须保护农业。但一般实物价格其实与中国差不多,甚至更低。中国人的效率是很高,但却是为日本人高效率生产。

      事后有人问,这么做完全站在生产者立场上,置国民的利益于何处?我回答,国民有双重身份,生产者和消费者。作为消费者利益受损,那么作为生产者再把利益找回来。如果只是消费者,那不是寄生虫吗?消灭好了。

      茅于轼觉得似乎有道理,问到:照这么干,中国什么都做了,日本做什么?我觉得奇怪,怎么问出这种问题?秦桧经济学又在脑中闪过,想起茅于轼不久前的言论“抵制日货很愚蠢”。于是我干脆幽默了他一把:“日本可以考虑给中国做鞋!”

      其后又谈到了教育问题,中国创造力不够,关键是教育问题。这个问题又是高度一致,确实是教育问题。但具体是什么教育问题,却大相径庭。茅于轼认为没有自由民主,这也不让说,那也不让说。我认为是缺乏实践、科学精神教育,实践才能出真知。实践远比书本上的几个假设、推导逻辑丰富多彩。就比如你茅于轼吧,除了被禁锢在西方经济学那几个别人给出的基本假设和严密推导外,知道和创造了什么?当然,后一句没好意思说出口。

      临结束时,有人向茅于轼提了资源问题。中国资源有限,这样刷盘子下去,资源耗费光了怎么办?茅于轼回答,问题不大,可以进口,世界是大市场。(活脱脱一个当代版“何不食肉糜”!)与有了市场就不缺粮食的论断如出一辙。

      问题是凭什么进口?要么像美国一样用武力或者印钞票去抢;或者像日本凭自己的技术与别人交换。难道要走卖人口交换资源的路?在日本曾经看过一专题片,菲律宾把培养和出口菲佣当作基本国策来抓。茅于轼办了一个中佣培训班,教育奴才,就是没有想当主子。秦桧经济学阴魂不散。朗咸平在一次演讲中说中国的未来是父母给自己在国外做佣人的女儿写信,你在他乡还好吗?茅于轼已经用实际行动实现朗咸平的预言。当然这些话没有当面说。

      从茅于轼家出来,总有一个阴影在心头,在谈话过程中阴影逐步扩大。总觉得茅于轼不太正常,正常人的情感在他身上体会不到。具体哪里不对劲,却又说不上来。好象感觉有点“法X功”的样子,“信”字放在前面,然后去套用现实。

      所谓的“信”,是把某种理论当教义,按照教义来塑造现实的人和事。我们可以观察宗教信徒的行为,不断反省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行为符合教义,然后圆满进天堂。物理学研究没有体积形状质点,但物理学家不会把自己塑造成没有体积形状的质点,也做不到。物理学家研究原子弹,一样可以讲人文关怀。经济学家竟然用纸面上的“理性人”假设去塑造现实人、自然人,把其它人的属性都当作罪恶,需要去掉,我顿时感到毛骨耸然。我对经济学家有几段认识,先是觉得他们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确实数学水平极差;然后意识到他们没有“可重复,可检验”的科学精神,往坏了说可能是贩卖皇帝新衣的骗子。现在,意识到他们实际是“XX大法”的修炼者。

      于是,由他们指导的中国改革遵循如同“XX大法”一样的逻辑,就是贯彻不够彻底,需要继续修炼。”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6/200512/3876.html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