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双头海怪之谜 -- 萨苏

共:💬22 🌺1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双头海怪之谜

    和网友讨论兵器,话题说到了潜艇,有一位老哥说有双体的潜艇,把老萨唬的一愣,咱要说也看了不少军事帖子了,这潜水艇双体的还是第一回听说。

    不等我问,有别的朋友就抢在前头了 ?C 你说的是台风或者伊-400吧?那主耐压艇体的确是两个,但是船体看来还是一个啊。

    那个朋友说不对,的确是两个艇体的。说着,还送上来一张照片。

    当时萨就看直眼了,真有这样的怪物啊。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从画面上看,这艘潜艇造型极为诡异,的确有两个艇体,而且两个艇体后面还各有一个大馒头一样的东西,这个怪物是谁家的?干什么的?那位朋友说这艘潜艇是特种登陆潜艇,潜艇干这个,也的确是相当新鲜。

    当时这件事当成了一个谜,等到最近,有一天看杂志,忽然看到一张照片颇为面熟,恍然大悟,这不就是我上次见到的怪物么?

    原来,我所见第一张照片所照的角度比较特别,看起来这艘潜艇非常象是双身魔鬼,而换一个角度就会发现,它的船体只有一部分是双体的,而这部分是脑袋还是屁股,乍一看还分不清。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哦,从靠岸的走向来看,那应该是脑袋,这个双头怪物,就是美国海军潜艇灰鲸号。

    灰鲸号排水量2600吨,个头不大,但是形状可谓怪异,它服役的时候是1958年,中国当时在搞大跃进,看来美国也不甘示弱,玩出了不少花样,这种灰鲸级潜艇就是其中一例,它的船头装备着两枚天狮星巡航导弹,因为导弹太大,不得不作了两个大筒舱来装,这就是双头怪物的来源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灰鲸号的设计图,可能需要点一下才能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看,导弹的个头和潜艇比较挺让人吃惊吧?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发射!

    可惜的是灰鲸号生不逢时,巡航导弹无论射程还是发射控制,都远不如弹道导弹好,由于美国当时北极星弹道导弹已经渐入佳境,灰鲸号一服役就面临了生存危机。

    当然美国海军也在想方设法给他们想办法,挽救灰鲸们的命运,他们有很多奇想,1959年,曾经用另一艘潜艇发射天狮星导弹,目标是佛罗里达!

    不要认为美国海军穷疯了要制造九一一,这颗导弹里面没有装弹头,装的是几千封信,美国海军认为,用这种巡航导弹发信,无疑是对世界通信事业的一大推动,因为无论是美洲还是欧洲,一个导弹过去,多则几小时,短则几十分钟,一封信就到了,这在当时依靠铁路航空邮寄信件的时代无疑是一种创举。当然,要知道今天一封电子邮件几分钟就穿越大洋,美国海军的将军们肯定要气昏。

    成功是很成功,问题是没法推广,一个原因是万一掉下来,老百姓吃不消,另一个原因是费用太高,一封信合几千美刀阿!

    所以,从六十年代起,灰鲸的伙伴就纷纷退役,灰鲸还好,变成了一艘特殊的“特种登陆潜水艇”,能够携带特种部队的人员进行侦察和突袭。人员放在哪儿?就放在两个导弹发射筒里!

    根据照片,萨发现,灰鲸不但可以带人员登陆突袭,还可以携带类似“猪”的袖珍潜艇袭击敌人。这实在是一种很有趣的兵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灰鲸上的突击队员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换乘突袭的示意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灰鲸可以携带的袖珍潜艇

    遗憾的是,这东西实在是太古怪了,而古怪的兵器往往命运不佳,因为它们的操纵和性能往往让使用者难以适应,所以,灰鲸也没能例外,最终还是未有光宗耀祖,一九八六年,灰鲸号退役后,被作为靶舰击沉。

    不过,长两个脑袋的潜艇,实在是个罕见的东西,所以,写这篇小文,纪念一下这个双头海怪吧。

    [完]

    元宝推荐:一直在看,
    • 家园 最变态的是德国二战的时候研制的对地攻击的无后坐力炮

      口径好像是305 弹头重量是三百多公斤

      威力绝伦阿 什么坦克能架的住这玩意一炮

      问题是为了达到无后坐力的效果

      炮膛后面需要加上一个与炮弹相等重量的三百多公斤的配重

      你说这玩艺的效率能要吗

      • 家园 打军舰用的

        而且没有实用化

        • 家园 而且也不能说是怪物

          很经典的无后座力炮结构――平衡抛射式,精度还比火箭要高。

          • 家园 效率低下阿
            • 家园 效率问题得分几头看

              如果用系统质量/射弹动能,自然不如火箭,也不如后喷燃气结构无后座力炮,因为身管和平衡抛射体都是死重啊。

              如果用发射药能量/射弹动能,就比火箭高得多了,而且比后喷燃气结构的无后座力炮都要高,因为燃烧压力高、发射药能量的利用率高。

              特别关键的原因在于,当时的飞机结构不够强,如果采用火箭或者后喷燃气无后座力炮方案,那么大的口径,得配一个推力很大的火箭发动机,那个尾焰……基本上是可以把载机给吹散架的――不要小看火箭发动机尾焰的威力,咱们国家研制第一代舰舰导弹回转发射装置的时候,尾焰吹飞了发射管后盖、顺便着把甲板设施吹得一塌糊涂的例子可是有的,当时还是个攻关课题呢。

              • 家园 还有个作战效率问题

                300多毫米口径,说起来是够吓人了。可用来打军舰还是有点小(登陆艇除外)。这种武器一般载机也就挂一门,只能用一次,又死重~

                还不如炸弹来的实在些~

                • 家园 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俯冲轰炸机挂半穿甲弹对付军舰,是二战期间标准的对海攻击战术,但是到了二战中后期的德国空军,对付盟国舰队,这一招基本上没指望了――在多如牛毛的博福斯40炮、厄利孔20炮,还有老美那个射速BT的、配用了VT引信的76高射炮面前,对于德国空军来说,与自杀无异。这才催生出了一系列稀奇古怪的玩意,包括什么滑翔制导炸弹之类的……

                  • 家园 VT引信没那么夸张吧?

                    欧洲不清楚,太平洋上,用VT引信前,战果20炮20%不到,40炮60%不到,剩下的是中口径的战果;用了VT后,40和中口径基本是40%对40%

                    • 家园 VT的最大贡献是极大地提高了中/大口径高炮的杀伤效能

                      因为它们口径大、炮弹威力大,配用了VT引信后可以在远距离上形成有效的破片弹幕拦截来袭敌机。而搏福斯厄利孔当时主要是在中近距离上直接命中杀伤目标,直到现在,30mm口径以下防空火炮都还是如此。

    • 家园 大头应该是脑袋

      如果没记错的话,船靠码头应该是左舷靠帮。航海语里左舷叫dockside...

    • 家园 多介绍一下武器中的怪胎吧。
    • 家园 顶!老萨将来要出个集子啥的,这篇可以归类到

      “东鳞西爪”

      萨兄的各类文章题材涉猎之广实在让人佩服!不知道和当年在学通社的经历有无关系。那时候《中学生时事报》好像是必订刊物之一,对能到学通社当记者的家伙很是羡慕了一阵子。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