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来与重耳兄争鸣一下,揭开《诗经》的面纱---《周南》 -- 弦音醉舸

共:💬21 🌺11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来与重耳兄争鸣一下,揭开《诗经》的面纱---《周南》

    2009年,儿子5周岁,我开始给他讲诗经的故事与知识,都是自己辅助一定资料独立研究的“成果”,说不定也有一些创见在其中,儿子很享受这个学习过程,但是坚持做好一件事情是很困难的,这样的解读过程,持续了几个月(两三天讲解一篇,并背诵)后停止了。另外自己一直有个观点,并依据这个观点推荐朋友们的小孩读诗经(而不是什么三字经,千字文),从语言学的角度,我们日常运用一个字,两个字,三个字,五个字的机率很多,特别是孩子牙牙学语的时期,唯独四字音节的话语特别少,给予这方面的训练,会对孩子的语言结构产生深远的影响,且凡是四字独立成“语”的整体上都是很“文气”的,换个词叫做“雅”。

    -----------------------------------------

    开始给儿子讲解《诗经》了,将《诗经》作为他入学前启蒙教育的教材,我有自己的理解。最看重的,是诗经中有着大量农耕社会口耳相传的自然知识与生活经验教化。

    比如《关雎》,由东方大苇莺在芦苇丛中泣血狂鸣(追逐雌鸟的时候要不停歌唱,交配后更是在巢址附近高枝上狂吟,守护雌鸟,守护生存空间,直到雏鸟会飞),取类比象至人类间的求偶与婚育;更从荇菜的四季变化的反复吟唱中,将男女交往的过程和礼仪一一道明(从寤寐求之--相思,到琴瑟友之--琴瑟合鸣,一个是两人交往彼此合适,另一个层面的意思有门当户对;到钟鼓乐之--敲锣打鼓迎娶进门),发挥一下想象,这在远古的农耕时代,长辈们在田间或者闲暇时,欢乐歌唱,传唱着祖辈们相传千年的婚姻观,礼仪观,潜移默化中,给了孩子们人生最基础的教育。

    如果说《关雎》是对那个时代男子的教育,那么《葛覃》便是对那个时代女子的教育了:没有脱离奴隶制,女子也是需在农场中工作的,我给儿子讲,这首诗写的是古代放寒假的故事,他就非常有兴趣听了。那个时代,一个女子比较常见的工作便是在农场中种植葛藤,等到秋天收割的时候,她还要将葛藤加工编织成衣服,一年忙碌,等这些工作都完成了,那她就有自己的假期回家看望父母了。这首诗里充溢着劳动的快乐,劳动的过程并不枯燥(至少教育孩子,要在劳作中找到劳作本身的快乐),葛叶萋萋的5-7月份以及盛夏时分,金翅雀们数十只或上百只在葛缘往返飞翔,且求偶期时情歌动听,低声叙鸣如蟋蟀弹琴。等到秋天收割完葛藤并加工成衣服的时候,又能享受到创作成果带来的愉悦(服之无斁),再也没有手工劳作做出精品的成就感让人愉悦的了。

    再说《卷耳》,历代的解说,都将其理解为思妇诗,大错特错,什么因思念没有心思采集苍耳,一浅筐都采不满,几千年的儒家教育,让学者们五谷不分,四体不勤,怎么能真正理解农耕文明。误解来自于开篇“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其实这是类似于现代的谚语,农民们将农耕最直接的经验用简短的语言表达出来而已:那遍地开花极易生长的繁缕(苍耳),偏偏不能在在种植筐柳(沙柳,因常用来编筐,故又名“筐柳”)的沙地上生长,我心中思念的苦闷阿,就像这沙地的寂寞!这篇是对当时社会官宦子弟或奴隶主子弟的教育要求阿,男儿当壮游四方,去寻找那“真人”“真知”,当不畏艰难困阻,当到达山坡,人马疲惫时,喝点小酒解解乏就行了;当艰难爬上高高山岗,马儿累得视物昏花,人也疲惫难堪时,又有什么要紧,来大杯的酒吧,就能不为疲惫所伤,即便到了艰难险阻的石头山顶,马儿劳损至极,仆人腿脚抽筋,又有什么好惊呼退缩的呢?!这后半段的关键字在“吁”,历代将其解释为悲观的叹息XU,那么整首诗的格调就完全变了,我的理解,“吁”字当读yu,是动词,通籲,呼天而告的意思,例见”夫知保抱携持厥妇子,以哀吁天,徂厥亡出执。——《书·召诰》 “,那么”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的意思就是,就算你到了翻不过去的高山,马病倒了,仆人抽筋无法再给你帮助了,也没必要惊呼吧!

    举《国风》前三篇的重新解读为例,《诗经》其实是农耕时代最好的育儿教材,有极丰富完美的自然及意象,有中国传统的礼仪,有中国文明源头活水的价值观,为什么不将它作为我们育儿的教材呢!

    ----------------

    未完待续。。。。。。

    关键词(Tags): #诗经(大圆)通宝推:上古神兵,重耳,朴石,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周南》篇结束

      《召南》篇见下:弦音醉舟:揭开《诗经》的面纱---《召南》

    • 家园 周公的魅力

      金景芳先生说:“孔子一生所向往的是西周,心目中所最崇拜的人物是周公。”这体现在《论语》所记的有关言论中: 子曰:“周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20)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21)   

      在《论语》中,“孔子所说的‘天下有道’或‘道不行’,这个‘道’不是别的,就是周道;所说的‘克己复礼为仁’或‘礼以行之’,这个‘礼’也不是别的,就是周礼。”

      疏解完《诗经.周南》,便知“郁郁乎文哉”的“文”字,乃是周公所依据前代和民俗所制定的核心价值观。《周南》与《召南》乃是周公召公分陕而治下两个不同区域的诗歌集,故来自陕东的王畿之诗称为《周南》,来自陕西的王畿之诗称为《召南》。

    • 家园 《麟之趾》反应了“麒麟送子“的民俗祈祷

      “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

      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周人原居西北,那时的西北,水草丰美,适宜鹿类的生长。麒麟的特征,有羚羊与牛以及鹿的结合。而牛本身与羚羊就近似,或许在古代生活着一种在孔子时代已经接近灭绝的羚羊。而在汉代画像石麒麟图案就是画了个羚羊,要知道,汉代可是曾经捕获到过一只麒麟的,传说汉武帝时曾得到过麒麟。元狩元年(公元前1盟年)冬十月帝行幸雍祠五峙,获得"白麟",主祥瑞,帝作白麟之歌,为此将原来的年号元朔改为元狩,以庆吉祥。此外,他还修筑了麒麟阁(一说萧何造),赏赐群臣白金。汉宣帝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画功臣霍光、张安世、韩增、赵充国、魏相、丙吉、杜延年、刘德、梁丘贺、萧望之、苏武11人图像于阁,以表其功。

      蒙古族古代崇拜白鹿,在《蒙古秘史》一书中早有白鹿与始祖神诞生的神话传说。满族中有《抓罗妈妈》鹿神神话。在养驯鹿的鄂伦春、鄂温克族和打猎的赫哲人中,鹿常常是萨满巫师的神灵,并以为萨满常化成鹿形出现,甚至于萨满巫术中都坚信萨满的真魂可以化为鹿身斗法,鹿胜则萨满胜,鹿死则萨满生命也终结。在民间,鹿还以长寿仙兽的形象出现而牛崇拜在中国各族民间都很普遍,在西北各地有公牛崇拜,在南方多水牛崇拜。史书记载战国时代的秦国己设有怒特祠专祀神牛,这是古代最早记录的耕牛崇拜。

      中国旧时生育民俗。祈子法的一种。传说中,麒麟为仁兽,是吉祥的象征,能为人带来子嗣。相传孔子将生之夕,有麒麟吐玉书于其家,上写"水精之子孙,衰周而素王",意谓他有帝王之德而未居其位。此虽纬说,实为"麒麟送子"之本,见载于王充《论衡.定贤》及晋王嘉《拾遗记》。民间有"麒麟儿"、"麟儿"之美称。南北朝时,对聪颖可爱的男孩,人们常呼为"吾家麒麟"。此后"麒麟送子图"之作。作为木板画,上刻对联"天上麒麟儿,地上状元郎",以此为佳兆。民间普遍认为,求拜麒麟可以生育得子。唐杜甫《徐卿二子歌》:"君不见徐卿二子多绝奇。感应吉梦相追随。孔子释氏亲抱送,并是天上麒麟儿。"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湖南》引《长治新年纪俗诗》:"妇女围龙可受胎,痴心求子亦奇哉。真龙不及纸龙好,能作麟麟送子来。"原注:"妇人多年不生育者,每于龙灯到家时,加送封仪,以龙身围绕妇人一次,又将龙身缩短,上骑一小孩,在堂前行绕一周,谓之麒麟送子。"按麒麟属于龙族,此乃以龙灯代麒麟者”。

    • 家园 《汝坟》是标示孝道

      孝,善事父母者。——《说文》;孝利亲也。——《墨子经》;慈惠爱亲为孝。协时肇享为孝、五宗安之曰孝,秉德不回曰孝。——《周书·谥法》

      解读诗经上面几篇,已经可以看出《诗经.周南》记录的周家“乡乐”是周朝祖代相传的核心价值观,那么《汝坟》一篇,也就决不可能是女诗人思春作品!前面已经有一字误解,让整篇文意倒置千年的教训,譬如《卷耳》“吁”字的误解,将周人励志诗篇解读成了挖野菜妇人对远出丈夫悲戚的思念;譬如《汉广》“有”字的误读,将周人的择偶观误读成了朦胧的单相思!《汝坟》一篇中也有类似的误读,即将“燬”字误读成“烧毁宫殿”!

      众所周知,周朝尚火德:“及文王之时,天先见火,赤鸟衔丹书集于周社。文王曰:“火气胜!”火气胜,故其色尚赤,其事则火。”“燬”字固然是烈火之意,但在周人的价值观中,烈火代表着的是兴旺与红火,而不是毁灭!同理,“鲂鱼赪尾”,乃是鲂鱼或胭脂鱼在发情期间所特有的发红现象,在周人的眼中,或许这种也意味着吉祥或者事业的成功,结合周朝时为官传着红袍的习俗,这“鲂鱼赪尾”就暗示着君子在官场的发迹。

      那么“鲂鱼赪尾,王室如燬。虽则如燬,父母孔迩”的解释,当是,君子在朝中为官,事业兴旺,但即便如此(虽则如燬),也不能远弃父母,要让父母近在身旁!

      来个全文翻译:

      遵彼汝坟,伐其条枚。未见君子,惄如调饥。 (父母)沿着那个汝河的堤岸在砍柴(条,树枝;枚,小树干),见不到儿子,每日心中思念如每日晨起的饥饿!

      遵彼汝坟,伐其条肄。既见君子,不我遐弃。 (父母)沿着那个汝河的堤岸在砍柴,却看见儿子(从远方)回来了,原来他也没有遗弃我们(双亲)哪!

      鲂鱼赪尾,王室如燬。虽则如燬,父母孔迩。 (儿子)身穿那官家的大红袍,他在朝中事业兴旺,即使是这样,他也离父母的心儿很近,没有忘记父母的恩情!

    • 家园 《汉广》言婚配的择偶标准

      《战国楚竹书·孔子论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的发现,使我们对一些诗篇获得了全新的理解。《孔子诗论》第10、第11、第13简记载孔子论《汉广》内容,计有“汉广之智”(10),“汉广之智,不求不可得也”(11),“……[不求不]可得,不攻不可能,不亦智恒乎”(13)数语。这些论述意思很明白,孔子称道《周南·汉广》一诗中的“智”:“不求不可得”。这与通常人们对此诗的解释恰好是相反的,而误解之起,正从汉代的古文家《毛诗序》始。或许有人问:竹简上孔子说的一定就对吗?回答是:毫无疑问,竹简上孔子对《汉广》解说符合诗篇本义。何以见得呢?先看诗篇: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潜水而游)思。江之永矣,不可方(用小筏子渡水)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如上所说,照《孔子诗论》解释,篇中反复咏叹“不可求思”的“不可”,其义应读为“不要”,而非“不能”;表达的是禁止意,不是困难意。多少年来人们将诗篇理解为表达着望洋兴叹、求而不得的爱情篇章,恰好是将“不可”读成“不能”了,于是意味全变。这误解从《毛诗序》起。《毛诗·汉广》篇《小序》说:“《汉广》,德广所及也。文王之道被于南国,美化行乎江汉之域,无思犯错礼,求而不得也。”既然“南国”人都已接受周文王的德化,个个守礼,于是就“求而不得”了。毛诗家这样讲是有问题的,“南国”接受了文王“德化”,他们的适龄女子就不结婚出嫁了?不然为什么“求而不得”呢?受了“文王之道”就令人“求而不得”,莫非“南国”姑娘们为守礼法都得老在家里不成?这实在说不通,所以近代以来人们摒弃《毛序》。然而近代以来人们说《汉广》,就脱了《毛序》窠臼了吗?没有。《毛诗序》从礼法说“求而不得”,现代说《汉广》,只是把“礼法”那层意思去掉,再把“求不可得”的意思改造一下,诗就成了一位热恋南国女子的人儿,望着汤汤汉水徒发浩叹的爱情篇了。

      那么,竹简中孔子“不攻不可得”、“知不可得”的意思,又从何说起的呢?理由有两点。第一,诗篇中“游女”一词,不是个好词,“游女”即“游冶之女”是来历不明的意思,是个贬义词。《国语·周语上》记密康公的故事,颇有助于理解“游女”一语的含义。“恭王游于泾上,密康公从,有三女奔之。其母曰:‘必致于王。……’康公不从,一年,王灭密。”密康公从周恭王作泾上之游,不合礼法地接受了三女的私奔,结果招致灭国之灾。这样解释密国灭掉的原因,颇有几分神秘色彩。而奔女出自泾上,与《汉广》的“游女”出汉上,虽地点不同,但都是河干水泮之事,很有几分类似。两者的相通处,很可能指向同一上古风俗。我们知道,商人的远祖契,也是他的母亲在水边吞卵生出的。《诗·郑风》中“溱洧”之俗,及战国时代的“濮上”之音等,都是与水泮有关的。如放宽一点看,周人的始祖弃也是其母在“野外作业”中怀上的。近年出土过不少刻在汉砖上的“野合图”,或许就是上边那远古遗俗的写照。就文献记载看,周代婚姻特重礼法,且特别重视妇德的培养。各种文献记载显示,孔子言《诗》,特重《关雎》,而《孔子诗论》道出了个中的原因:“《关雎》以色喻于礼”、“以琴瑟之悦拟于好色之愿”。灵活地理解孔子言《诗》之所重,那一定是针对着当时不为不普遍的婚配“不以色喻于礼”的现实而来的。《诗·国风》中不就有许多“好色而淫”的篇章么?《左传》这方面的记载也着实不少。《国语·郑语》尝言“谢、郏之间……未及周德”,是被考古发现所证明了的(参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周礼的普及并不是铁板一块,有许多“未及”之处,从西周到春秋恐怕都是如此。考诸载籍,周人大规模经营南方,是在昭、穆之世,武力征服自然一时很难谈得上普及“周德”,而泾上居然还有“奔女”,那简直就是“周德”的“灯下黑”了。唯其有周礼的“化外”之民,在作为周家“乡乐”的《周南》诗篇中,有警示人们不要非分追求汉上游女的篇章,才是毫不奇怪的。

      以上是支持《诗论》“不求不可得”的第一点,游女不合周德,所以不可求。第二点来自诗篇内的支持是第二、三章重复出现的“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四句。“错薪”、“刈楚”和“秣马”诸意象,在《诗经》中都是喻示婚配之事的习惯语。关于“薪”、“楚”,《唐风·绸缪》篇,歌咏新婚有“绸缪束薪”、“束楚”语,《小雅·车舝》有“陟彼高冈,析其柞薪。析其柞薪,其叶湑兮”,《白华》有“樵彼桑薪,卬烘于煁”,《齐风·南山》有“希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豳风·伐柯》有“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至于“秣马”《小雅·鸳鸯》有“乘马在厩,摧之秣之”、“秣之摧之”,《豳风·东山》有“之子于归,皇驳其马”。“伐薪”、“刈楚”以喻婚配,据研究,与远古以来的婚姻习俗有关。魏源《诗古微》曰:“三百篇言取妻者,皆以析薪起兴。盖古者嫁娶必以燎炬为烛……”此俗至今犹存。如《浙江民俗大观》记载开化齐溪一带的“偷亲”风俗,“讨亲队由几个大火把照明引路,赶在天亮前,回男方家”。“秣马”同样与婚嫁有关。《诗·召南·鹊巢》言“百两御之”、“将之”,当然是指车马,而今文家注解《何彼秾矣》一篇,谓古有所谓“留车反马”之礼。周礼多因袭旧俗,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卷11《绸缪》篇谓:“此诗‘束薪’、‘束刍’、‘束楚’,《传》(即《毛传》)谓男女待礼而成,是也。”“待礼而成”同样是理解《汉广》中言“错薪”、“刈楚”及“秣马”的关键。它们都喻示着礼法。如此再看《汉广》的第二、第三章,就豁然明白了。“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错薪”、“刈楚”是说,要娶妻就取好的;“秣马”则是在说,要结婚就得守礼法。“刈楚”、“秣马”的前四句,不过是在说,婚配当守礼当讲究规矩。接下来的后四句则是补足文意:无端地追求那些南国“游女”,就像裸衣渡汉、小筏涉江一样,将招致灭顶之灾。《孔子诗论》赞此诗“智(知)恒”、“不求不可得”,原来其着眼点就在诗篇的“错薪”、“秣马”之喻,表示着婚配“待礼而成”的教诲。“爱情”之说,南国“被文王教化”之说,与诗篇的本义可谓南辕北辙。

      诗篇的本义,被《毛诗序》遮蔽了两千多年,因有《孔子诗论》的问世而重彰于世,真是一件大大的幸事!

      -----------------------------------------

      就上文再补充几点:

      1、为什么“南有乔木,不可休息”。

      中国自秦岭南坡到河南桐柏山以及安徽大别山以南各地广范分布的中国特产高大乔木是杉木(高达30米以上,胸径可达三米),杉木树干端直,树姿呈尖塔形,枝条较稀疏,又有秃杉之名,叶厚革质,剑形,先端尖锐,边缘有锯齿,又名刺杉。这种树,上面树冠小,没有树荫,又加下部枝叶刺人,树下“不可休思”!作为比兴手法,这里将“游女”比作带刺的刺杉,所以“不可求思”!

      2、“翘翘错薪,言刈其楚”:“薪”是作燃料的燃草或树枝(古人常用折薪来比喻娶妻),“楚”又名楛,荆,山荆,山黄荆,为马鞭草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6米,多分枝,枝叶有香味。黄荆树干多扭曲不成材,但枝条细长柔韧,可编织筐篮等器具,铺床有香气,熏烟可驱蚊,枝皮纤维牢韧,可代麻供编织,下灶可煮饭,贫女可用以做头钗,名荆钗。这么详细描述“楚”的用途,读者应该能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了吧,近代用的“拙荆”“山荆”等谦辞就是从这里来的。这句话的意思在这么多女孩子中寻找结婚对象阿(在高低不等杂乱的柴草中),就要找”楚“!而”蒌“是蒌蒿,是浅水水域或湿润疏林、山坡等处杂生的菊科多年生植物,老茎的下部木质化,作柴薪很有火力,铺床既暖和又清香,并也可以用来熏烟驱蚊。

      3、这”楚“和”蒌“竟然还有优劣之分,为什么,因为很明显,”楚“是配”马“的,而”蒌“是配”驹“。《说文》说:”马六尺曰驹“,6尺约现在1.12-1.34米。另据《公羊隐公元年传》注称,”天子马曰龙,高七尺以上;诸侯曰马,高六尺以上;卿大夫曰驹,高五尺以上“。也就是说,”楚“是诸侯级别的结婚对象,而”蒌“是卿大夫以下的结婚对象。看来近代称妻子为”拙荆“是明抑暗扬啊,哈哈!

      • 家园 嗨,显摆一句,呵呵

        自己现在回看这些文章,都觉得不可思议,当年怎么就能写的这么复杂,让我现在重写一遍,基本上是不可能。所以对写作背后的“神秘”的驱动力,抱着敬畏之心。

    • 家园 《芣苡》是端午节驱邪的民俗展现

      题注:别跟我说那个时候屈原还没出生,呵呵,端午民俗由来已久啊。

      “采采芣苡,薄言采之。采采芣苡,薄言有之。采采芣苡,薄言掇之。采采芣苡,薄言捋之。采采芣苡,薄言袺之。采采芣苡,薄言襭之。“

      闻一多《匡斋尺牍》里论《诗经·芣苡》:“芣苡”的本意是“胚胎”,因有“宜子的功用”,被初民社会作为“性本能的演出”的论调纯粹是胡说八道,将一部诗经直接冠上”淫诗“的帽子更可见他对传统文化研习功力之不足。

      芣苡是车前草,在诗经成书之时代,它更是一个标志性的植物,这与它自身的特性有关,也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有关。分开论述:

      1、为什么说芣苡的特性决定了他在那个时代是标志性的:芣苡又叫车前草,好生道旁,所以有这个名字,《别录》云:五月五日采,阴干。李时珍言五月子已老。唐代张籍诗云:开州五月车前子,作药人皆道有神,惭愧文君怜病眼,三十里外寄闲人。从这些记载,都能看到,车前草在五月采子,这个是它自身的特性,而五月五日这个特定的日子更与先秦时代的文化有关。

      2、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夏小正》中记:“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大戴礼》中记,“五月五日畜兰为沐浴”以浴驱邪认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传说也很多。《史记·孟尝君列传》记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风俗通》佚文,“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论衡》的作者王充也记述:“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 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可见从先秦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而采车前草,正可以去”风毒“!

      综上两点,《芣苡》记载的是五月五日这天,民众采药以驱邪,蠲除毒气这个习俗的具体过程。”采采“两字,也与”采采卷耳“中意义相同,说明了芣苡在这个时节广袤的生长。

    • 家园 《兔罝》表述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人才观及价值(审美)取向

      《竹书诗论》里面,孔子评价这首诗:“《兔罝》其用人,则吾取。”这首诗谈论那个时代的用人取材标准,当无疑义(不必为什么后妃说、什么求偶说之类迷惑)!其中几个问题,分别论述如下:

      1、“肃肃兔罝”,兔不是兔子,而是於菟,即老虎。春秋楚国有一位著名的传奇人物叫做斗谷於菟,就是因为他的出生跟老虎有关。於菟,就是楚地语言。闻一多对这一解释做了详细的论证。但是这句并不来讨论是捕兔子还是老虎,而是描述了当时的一种仪式:这个仪式流程参照了狩猎经济中众人合作捕捉老虎这个主题来实现狂欢,类似现在少数民族经常表演的本民族舞蹈,也是围绕捕猎主题。“椓之丁丁”因此容易解释,凡是看过现有国内或国外各少数民族民族舞蹈的人应该能想象一群人边跳边敲击木棍或竹棍发出铮铮音响的场景!

      2、“施于中逵”“施于中林”:“逵”,一解为“馗”,即四通八达的大路口。另一解为“陆”,即野外高平之地。当以后者为确,凡民众捕猎后的狂欢是选择四通八达的路口还是野外高平之地?除了选择野外高平之地外,林中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故而“施于林中”,这三个并列的诗句,详细描述的狩猎主题狂欢仪式的经典场景、交代了仪式举行的场地。 “赳赳武夫,公侯干城”:这就涉及人才的选择标准了,那个时代的人才必须是赳赳武夫,不像现在的商业利益驱动下,《我型我秀》陈修侃同志也那么让评委们惺惺相惜了,这是时代的进步啊,人尽其才,换那个野蛮的年代,恐怕连饭也吃不上。那时民众的价值观也是相配套的(当然,这是当时统治者诱导下的价值观),孔武有力的人那,最能体现自身价值的就是为官家卖命,就是为“公侯干城”!

      “赳赳武夫,公侯好仇”,公侯为什么好“逑”,应该不用多解释了吧!君子所爱的是“窈窕淑女”,公侯们却是“赳赳武夫”了,当然,那个时代,有了赳赳武夫还怕没有“窈窕淑女”么!

      "赳赳武夫,公侯腹心",这个怎么说呢,是官家的诱惑吧,也是官家诱惑下民众的一个追求!

      肃肃兔罝,椓之丁丁。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肃肃兔罝,施于中逵。赳赳武夫,公侯好仇。

      肃肃免罝,施于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 家园 《桃夭》是民俗与药学的传教

      1、“桃之夭夭”,是描述桃树生长的姿态,桃树不像其它树木,是枝桠向上生长的,而是很有特点的横生,甚至枝端会被果实压坠,这种状态就是“夭”。

      2、“之子与归,宜其室家”:“室家”是房屋。屋旁或天井中桃花灼灼,是有利于房屋美观的,屋旁种植桃花,是江南农村至今保留的民俗,不仅仅是因为桃树是极易生长的经济作物!

      3、“有贲其实”:“贲”字,旧说多解释为果实圆大。于省吾在《泽螺居诗经新证》中说:“牵、蕡、颁与贲古通。金文作率。……颁、贲井应读作斑。《礼记·檀弓》注“斑白”,释文:“斑,本又作颁。”《易·贲》释文引傅氏云:“贲,古斑字,文章貌。”郑云:“变也,文饰之貌。”毛公鼎“聿瓣较”刘心源谓“斑瓣斑较”,是也。然则“有贳其实”即有有斑其实。桃实将熟,红白相间,其实斑然。这样一解释,就能看到桃子的色彩,甚至能嗅到它的香味。

      4、”宜其家室“:”家室“是家中的”室人“,也就是家中的女性咯,桃仁入药用,《本经》:”主瘀血,血闭癥瘕,邪气,杀小虫。“,能治疗闭经、癥瘕,故而对于家中的女性有益处。

      5、”宜其家人“:这句是跟在”其叶蓁蓁“之后,为什么呢,因为桃木及桃叶驱邪杀鬼,民俗中传承几千年了,中国本土历来较务实,并无自生的宗教(道家学说并非本土所产,也是”西方”教义与本土结合,有时间讲讲这个话题),但是生殖崇拜包括祖先崇拜却由来已久,故而“鬼文化”可谓源远流长,《黄帝明堂经》中就有专门记载有杀鬼的穴位,《内经》中也有类似篇章,桃木驱鬼的故事从《周公与桃花女》中就能完全窥见,或者自己没有这个知识,回家问问长辈们吧!

      综上,中国自生的性格是务实的,故而自生的文化也极端务实,在这个务实的环境渲染而生的《诗经》,能有多浪漫多抒情?故而,请抛开历代的成见吧,说这篇是祝福婚礼的诗歌,我开始是相信的,但反复诵读便生出疑问,于是有了这篇自以为更纯朴更务实的阐释!

      • 家园 那么,之子于归又作何解?

        综上,中国自生的性格是务实的,故而自生的文化也极端务实,在这个务实的环境渲染而生的《诗经》,能有多浪漫多抒情?故而,请抛开历代的成见吧,说这篇是祝福婚礼的诗歌,我开始是相信的,但反复诵读便生出疑问,于是有了这篇自以为更纯朴更务实的阐释!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如果"夭夭"是横生貌,那么“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夭夭"又作何解?“夭夭邻家子,百花装首饰。” "夭夭"又作何解?

        “灼灼其华”中的“华”又作何解?

        最主要的是,如果这篇不是祝福婚礼的诗歌,那么“之子于归”又作何解?

        • 家园 这个很好回答的

          一则“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这里的申,通伸,是纵向伸展的意思;那作为与之对举的“夭”,您看做什么解释比较合适呢,是横向的伸展合适呢,还是美丽之类的解释合适?至于?“夭夭邻家子,百花装首饰”,是唐朝人的作品吧,隔了太久的年代了,误读误解的反生已经发生好几百年了。

          “灼灼其华”的华,就是花。

          至于“之子与归”,在本文中就已经解释了吧。

          • 家园 那么,跟桃树结婚了?

            2、“之子与归,宜其室家”:“室家”是房屋。屋旁或天井中桃花灼灼,是有利于房屋美观的,屋旁种植桃花,是江南农村至今保留的民俗,不仅仅是因为桃树是极易生长的经济作物!

            您文中的有关“之子于归”只提到这么一条。桃之夭夭您解释为横生貌也就罢了,“宜其室家”敢情就是把桃树种在屋子旁边啊?那么说了半天“之子于归“还是没解释啊。要么您认为“之子于归”就是把桃树搬回家了?

            • 家园 你非得强调结婚么,呵呵。

              归的原意是有出嫁的意思,但不是娶的意思,这里面有差别。“之子与归,宜其室家”,照文字本身的意思来仔细分析这句话是:这个女子出嫁,有利于家。而不是把它含糊成娶回这个女子,有利于家。“归”本意是返回的意思,也有集中于一处的意思,“之子于归”是代词前置结构,“之”是代词,这(“子于之归”---你将这些收集一处),在原文:

               “桃之夭夭, 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 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 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 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 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 宜其家人。”中,分别指代“华”、“实”、“叶”。

              如果原文翻译成现代文,就是:将桃花收集,有益于家;收集桃子,有益于家中室人;收集桃叶,有益家人。

              这么描述,您能理解了么?读古文不应该先入为主,应当从文字本身出发,而不是想象。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