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用老照片讲解日本大地震之一】海啸大船渡 -- 萨苏

共:💬25 🌺18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用老照片讲解日本大地震之一】海啸大船渡

    根据新华社报道,3月21日零时许,中国国际救援队在圆满完成日本地震海啸灾区救援任务后顺利返回,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在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后,中国迅即派出救援队,抵达受灾第一线,在日本岩手县大船渡市积极实施搜救行动,在国际上赢得了广泛赞誉。

    这次日本的大地震,迄今为止,已经造成两万余人遇难或失踪,经济损失不计其数。与内陆国家地震后的灾害形式不同,对防震工作极为重视的日本,大地震中遇难的人员,大部分并非地震直接造成,而是丧生于随后引发的巨大海啸。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海啸也是日本常见的自然灾害。例如,本文所附这张照片,展示的就是1960年智利大地震引发海啸后,太平洋彼岸的日本遭受冲击的情况。这次地震最大震级为里氏8.4级,引起海啸最大波高为25米。在地震22小时以后,海啸传至日本造成巨大灾害,这张照片上可以看到,一艘名为“第十三开运丸”的轮船,被海啸直接送上了屋顶!

    这张照片曾被广泛用于日本对那次灾难的宣传材料之中。

    仔细研读这张照片,却有意外的收获。在“开运丸”的船名下,有一行清晰可辨的汉字标明了这艘船的船籍港 – 岩手大船渡市。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不错,这张照片正是1960年拍摄于本次中国搜救队前去的岩手县大船渡市。该市位于岩手县三陆地方,在智利地震引发的海啸中共有五十三人丧生。这艘“第十三开运丸”是日本井筒造船所建造的八十吨型旋网渔船,当时正停在港口,被浪高五米的海啸波送到了岸上,才出现这幕陆地行舟的奇观。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我们甚至找到了这艘船上陆以后从另一个角度拍摄的照片。中国国际搜救队的彭碧波主任告诉我,这个码头今天还在,地震前当比1960年更为繁华,地震后也是满目疮痍。对比当时大船渡市受灾后的惨景与中国救援队这一次在搜救中拍摄的照片,令人不胜唏嘘。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中国国际搜救队在大船渡工作,也可见到被甩上岸边的船只

    大船渡市所在的三陆地区,在那次海啸中损失惨重。这次大地震后,一名中国记者报道,他在南三陆町海岸边的废墟中看到过一块石碑,正是为了纪念1960年这里因智利大地震而遭受海啸冲击的事件。而现在,这块石碑被生生从混凝土底座上“拔”了下来,连带着碑座的钢筋倒伏在地,成为一场更大灾难的见证者。

    其实,大船渡市遭到海啸袭击,并不仅仅这两次。

    1896年6月15日,日本遭到有史以来最大海啸袭击,死亡两万七千人,重点受灾地域正是大船渡市所在的三陆。

    1933年3月3日,三陆外海发生大地震,引发最大波高24米的海啸,海岸沿线死亡3000人,大船渡市一片废墟。(那一次的海啸也曾反向抵达智利造成灾害)

    这个中国搜救队工作的小城,堪称“海啸之乡”了。我们的搜救队员在这样的重灾区工作,艰难可想而知。

    为何同样情景的惨剧在这里反复上映呢?为何人类没有“吃一堑长一智”的自觉,不能阻止同样的灾害再次发生呢?

    毗邻大船渡市的南三陆町情况似乎可作参考– 1960年智利大地震触发的海啸致使南三陆町41人死亡。那次灾难后,南三陆町每年举行避难演习。当年海啸的高度为5.5米,演习均以这一高度为假想规模。大船渡市的情况当与此类似,但这次海啸远超当年,达到了13米左右的高度,原设置在大船渡市的海啸监测站,因为极限记录高度为10米,在海啸来临时记录全部出格。所以,出现如此的损失,直接原因是对灾害的程度预料不足。

    更深层的原因是大船渡市位于一个喇叭口型的海湾顶端,海啸进入湾口后如同钱塘潮一样被压缩,潮头被抬高,抵达顶端时威力倍增,而大船渡市的城区,偏偏分布在狭窄的沿海平原上,这种地形使防御海啸越发困难。本次日本死难人数最多的几个地点,包括南三陆町,陆前高田等地,都有同样的地形特点。

    虽然明知这里是海啸的危险地点,但由于日本地狭人稠,大船渡这样地方的居民,依然不得不住在这里。汶川地震发生后,也曾有专家指出,当地人口过于稠密,以至于一些城镇所在地不得不建设在存在地质隐患的地区,是灾害来临时巨大生命财产损失的重要原因。这不得不让我们对怎样寻找人类开发与自然环境承受能力的平衡,产生新的思考。

    [完]

    通宝推:妖猫drake,喜欢就捧捧场,春秋的老胡,
    • 家园 老萨哎,看到报纸上说日本十三座火山开始活跃怎么回事?

      日本气象厅等26日透露,大地震后日本全国至少有13座活火山周边的地震活动趋于活跃,专家指出“一两个月内有必要仔细观测”。

      外链出处

    • 家园 相关视频:BTV《书香北京》日本大地震 当灾难来临

      主持人:姜华

      嘉宾: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孙士鋐 研究员

      书香观察团:萨苏 洪琳

      BTV8 《书香北京》:日本大地震 当灾难来临 2011-03-25

      日本遭遇里氏9级强烈地震,120秒,日本列岛整体位移4米,强震引发海啸,席卷日本东北部沿海,60分钟,数千人死亡,上万人失踪,村庄毁灭,城市瘫痪,福岛第一核电站多次发生爆炸,核辐阴云再次笼罩日本。日本经历50年来最惨烈灾难,瞬间毁灭,日本经历了怎样的惊魂时刻?预言与现实,生存与死亡,拨开迷雾,灾难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真相与秘密?

      推荐书籍:防震减灾基础知识问答; 瞬间与十年

    • 家园 我觉得,说到底,还是利益驱动

      上次海啸的幸存者,现在应该还有活着的吧?

      所以,并不是由于历史久远,大家都已经忘记了而产生的问题。而是大船渡市,作为一个天然良港的存在,使得灾后很快得以恢复到以前的面貌。为什么大船渡市的城区,会偏偏分布在狭窄的沿海平原上?原因很简单,开发商们就这么建的房子。而为什么开发商明明知道有危险,还要再建呢?原因有好几个,在山上盖房子,需要的投资比平地要高;离得港口远了,大家都不爱去住;而最重要的一个,是一个侥幸心理的存在,不会那么倒霉,再来一次吧。

      让我们把眼光转到国内,就会看到,是不是有很多很多的悲剧,都是由利益驱动,由大众的侥幸心理,不会那么倒霉,就轮到我身上吧,造成的。所以说,群众很多时候,是盲目的,需要由政府出面加以引导,规范,必要的时候,需要立法甚至要强制执行。

      是不是很多无良的官员,看到最后一句,觉得真是说到我心里去了啊?这就是为什么,西方设立三权分立的原因了。规范官员,恐怕比规范群众要难得多吧。呵呵,这就扯远了。

    • 家园 送花送宝

      送花成功,可取消。有效送花赞扬。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1。本帖花:1

    • 家园 说来说去

      人类繁殖得太多,分布又不平衡,在人口密集地区的天灾就是灾,在人口稀少地区或者无人区发生同样或更大的天灾就不是灾。

      很多看似愚蠢的行为,后面都有无奈的理由。

      • 家园 现代社会不同于古代社会,

        人口密度大的地区在防灾救灾方面其实是有优势的。

        有人口密度就有经济总量,在改造自然环境和监控气象水文方面的投入也会加大。同时,人口密度大的地区,通信设施的密度也大,传递信息也更加方便。维持人类生活的基础设施的冗余建设也多。

        这样的地方,一个方面是由于规划与建设的关系,本身发生大型灾难的概率就要小得多。另一个方面,就算发生了比较大的灾难,抗灾自救的能力也非常强。应对时反应也会更及时。

      • 家园 令人忧虑的是为了生存

        我们不得不在一些危险地区保留大量人口,他们的安全问题,似乎应该给出更好的保障,否则,是不是宁可别的地方挤一挤?

        • 家园 危险地区?

          你是说自然地理方面的危险,还是说社会环境方面的危险?

          不管哪种情况,问题是中国适宜居住的地区,即爱辉-腾冲线以东,人口也太密集了。如果不想通过打仗(扩张或内战)解决问题,那真得好好谋划。起码既要控制人口不能暴涨,也要资源更公平配置。象现在这样,北京上海滥吸全国的血,城市滥吸农村的血,权贵滥吸草民的血的搞法,是没前途的。

      • 家园 日本地震灾区人口密度一点都不高......

        7万平方公里1000万人口,相当于中国20万平方公里3000万人口,大约相当于吉林省的水平吧,再加上城市化水平高,农村的人口密度远远低于吉林这样的身份。

        主要因为日本是一个海洋民族,非要靠着海才能活,要想吸取经验,就应该把所有任何城市都修到山上去,靠海的平原都搞成农田,用生活的不便利来换农业生产和自身安全。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