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从《山本五十六》看MRandson的错误 -- 思想的行者

共:💬78 🌺467 🌵1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问题就是日本选择了殖民的方式

          他们不是帮助殖民地人民站起来,而是作为新的统治者。

          另外,我觉得所谓反击说本身就是站不住脚的,比如很多日本右翼说中国人在东北挤占了他们的所谓生存空间,那么是不是日本就可以“反击”呢?另外,如果日本不占领朝鲜,不侵略东北,美英为什么要掐断他的燃料运输线?要讨论正义性,首先要摘清楚日本入侵朝鲜和中国东北是不是正义的,如果他首先践踏国际法,那么根本就没什么反击的问题,是他先动手的。

          侵略行为的非正义性,不在于其是否屠杀,而在于其入侵行为本身,屠杀就是恶上加恶。日本对于东南亚敢于反对他统治和占领的马来人等,下手同样残忍。这个在新加坡等地都是有记录的,不缺乏资料。战后日本人在东南亚搞赔偿外交,是挽回了一些关系,但却不能抹杀他当年犯下的罪行。

          • 家园 日本不占领朝鲜,威胁他们的将是俄罗斯

            如果不考虑俄罗斯的因素,那么如果日本不搞对外侵略,美英会不会掐断其原油补给呢?

            美英是殖民主义国家,他们的行为方式就是如果你妨碍了我的利益,那么我就要除掉你

            一个例子是,新中国对外侵略了吗?没有,但是美国照样对中国进行了长时间的贸易禁运

            如果当时的新中国是如同日本那样的没有能源资源的国家,那么新中国很可能是已经被对方给封死了。

            在新中国出现以前,世界各列强的行为模式就是如果我不侵略别人,那么我就会遭到别人的侵略,即便是苏联也是这样,他为了避免遭到美国的侵略,要控制中国的蒙古,将蒙古从中国的版图中分割出去

            毛泽东出现了以后,世界格局才发生变化,像毛泽东领导的新中国一样,我支援朝鲜,支援越南,充分的尊重这些被支援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充分尊重他国的自主权,实践证明,毛泽东这样的方式使得中国一方面维护了自己的利益,另一方面也没有侵犯他国的合法利益

            当时的列强结成不同的派别是互相封锁的

            • 家园 中国禁运是意识形态对抗,你这个例子是不对的

              日本如果不入侵朝鲜和东北,他对英美有什么威胁?英美完全没有必要去禁运他,即便在一战之后,英美也没有立刻对其禁运,可见如果不是日本用武力独占朝鲜和东北,英美走经济竞争就是了,没必要自断财路搞禁运。

              你这个逻辑很奇怪,为什么日本不占领东北,俄罗斯就威胁了日本?占领了朝鲜俄国人就威胁不了日本了么?本来日本作为一个海洋国家,还可以依靠海权来抵抗俄国,跑到半岛上去和大陆国家打陆战?这个逻辑是不是很奇怪?

              你所提到的逻辑,其实就是国际关系现实主义理论的一部分,不过你的表述并不完全正确,它有一系列论证和假设,核心就是武力是国家存续国家安全的最好保障,不是简单的侵略,而是保持优势,保持侵略并取胜的能力。西方对新中国搞封锁,用的也是相似的逻辑,无外乎不希望中国的武力迅速提升而已。

              这种抑制并不是所谓压制一国的生存空间,而是限制其国家实力尤其是军事实力的提高,削弱对手的争霸能力。如果你没有争霸的野心,只是希望国内的人民过上越来越好的日子,你在国内搞建设受到的干扰不会太大,所以一方采取这种现实主义的外交政策不是另一方采取侵略等过激行为的理由。

              • 家园 美英不是因为日本侵略的非正义性来封锁日本的

                因为美国和 英国自己都是侵略者,例如美国在二十世纪初与西班牙打了一仗,就是为了控制(侵略)菲律宾。

                即美国是根据自己的扩张的利益是否受到阻碍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方式的

                在一个国家把扩张当成自己的国家利益的时候,其他的国家要么进行自卫,要么也向外扩张来建立国防缓冲线,否则自己的利益不管是本来属于自己的还是自己抢来的利益都会被别人给吞食掉

                从当时的中国东北来看

                第一,在甲午战争以前,中国还有比较强的军事力量,英国虽然是当时的日不落帝国,但是其军事力量控制不了中国的太大的地域,所以英国只能控制中国的一部分--长江流域,将这块地方当成自己的势力范围

                美国则刚刚羽翼丰满,刚刚具备对外侵略扩张的能力,这个时候美国提出了门户开放的门罗主义

                门罗主义的意思其实就是让那些老牌的殖民主义国家把吞下的肉吐出来一部分,有肉大家吃

                第二 当时的中国东北有沙皇的势力在扩张,在山东半岛有德国的驻军等等

                换句话说,在各殖民国家在中国都有驻军的情况下,搞什么经济竞争只能是流于书生气的

                如果英国或者美国的军事力量能够大到轻易控制中国东北,那么他们肯定是会动用军事力量的

                问题在于日本这个时候又崛起了,如果日本当时不对外扩张的话会发生什么情况?

                那么在中国大陆上,将发生的是俄罗斯、德国、法国、英国、美国等等殖民主义国家之间的冲突,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三次世界大战中国人将成为这些国家之间互相冲突的炮灰,或者说中国将是一块被众多的狗争夺的肥肉

                而日本,由于这个国家国土狭小,缺乏资源,缺乏工业基础,人才基础,将是一个边缘化的国家,或者将延续其被美国殖民的历史---要知道日本此前也与美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了

                日本人是富于武士道精神的,不甘心被美国殖民,起来反抗,这个时候美国就可能对其进行粮食封锁,原油封锁了。

                总的来说,日本这个国家要扩张,将面临美英的封锁,不扩张,将被美英殖民,如果想反抗他们的殖民,那么将面临他们的封锁,甚至根本用不着经济封锁,毕竟日本没有多少资源能源的地方建立不起多少的工业,非工业国与工业国之间进行冲突是没有任何胜算的,直接被灭国,国民如同非洲人一样成为奴隶被满世界的卖

                还有一个可能,就是日本搞毛泽东的那一套,通过援助中国,当时的清王朝来进行工业化,帮助中国人把西方列强赶走,避免西方列强以中国为跳板来控制、封锁、进攻日本---但是这个可能性实在是太低了

                你所说的所谓国际关系理论至少与当时的殖民国家之间的扩张--冲突的历史是不符合的,不能解释当时的殖民主义者对发展中国家的殖民,不能解释殖民主义者的贩卖奴隶,贩卖鸦片等等

                即使是用来解释现代的国际关系,也对国家国家之间的暗斗缺乏解释力

                • 家园 西方列强侵略中国和日本插中国一刀有什么直接因果关系?

                  你这个逻辑好奇怪,列强侵略中国,日本当时也是被侵略,还没有完全摆脱不平等条约,他来侵略中国,插难兄难弟一刀,在你嘴里反而成了自卫行为了?

                  “而日本,由于这个国家国土狭小,缺乏资源,缺乏工业基础,人才基础,将是一个边缘化的国家,或者将延续其被美国殖民的历史---要知道日本此前也与美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了

                  日本人是富于武士道精神的,不甘心被美国殖民,起来反抗,这个时候美国就可能对其进行粮食封锁,原油封锁了。”

                  这段话我从很多日本右翼嘴里听到过,如今从一个中国人嘴里听到,仍觉得异常刺耳,日本跑出来侵略中国,侵略朝鲜倒成了你一个中国人嘴里不甘心被美国殖民起来反抗的先进事迹了?反殖民反侵略的办法就是侵略更弱的邻邦么?!

                  照你的说法,不扩张就要被殖民,请你给我讲讲这个必然的因果关系是怎么来的?有人抢劫,我打劫别人就是合法的了?我对抢劫犯反击,和我去打劫别人,都是动了刀枪,却是完全不同的,这点我觉得你还是要弄清。

                  关于国际关系现实主义理论能否解释的通殖民国家之间的战争还有他们的贩奴等行为,我觉得你还是先了解一下这个理论具体是什么样的,和你信奉的“丛林法则”有何不同再来妄下结论吧。

                  • 家园 侵略这个概念包含出击和奴役两个意思

                    我在前面说了如果日本选择毛泽东的支援朝鲜或者支援越南的方式---即出击+尊重的方式,那是很好的

                    问题在于日本没有做到尊重

                    但是从当时的国际环境下,日本如果选择不出击的话,是会被困死的,特别的是因为日本没有能源没有资源

                    所以日本应该要出击

                    我在前面表达的意思就是说从当时的地缘政治经济情况来看,日本出击的必要性,但是我一再的把日本的行为和后来毛泽东的作为相比较,说明日本奴役中国的做法的不道德性---实际上也成为最后日本自己泥足深陷的根源

                    恩格斯曾经评价过拿破仑的军事行动---拿破仑的大炮轰掉了欧洲的封建堡垒,但是拿破仑同时也奴役了欧洲人民

                    我的观点是日本应该要出击,但是不该奴役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人民

                    对后者我想咱们应该没有分歧,如果你认为我前面的观点不对的话,那么你给日本指出一条路来吧,在当时的情况下,欧洲列强控制着亚洲大陆,意味着控制日本工业产品的市场销路,控制着日本工业化所需要的必要的原材料,而且欧洲列强随时可能攻打日本---美国舰队已经攻击过日本并且与日本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日本不出击的话还能够怎么做?

                    至于说你提到的现代关系理论,当你企图应用该理论来辩论的时候,面对我提出的疑问,做出回答应该是属于你的事情,即举证责任在你

                    天底下的学问有很多,我完全有选择不涉入哪个学问的自由,更何况社会科学本身离现实世界往往有很大的距离,因为社会科学的数学建模往往比自然科学的数学建模要难很多,社会科学的变量太多

                    另外,我并不信奉丛林法则

                    • 家园 你对侵略这个概念的定义,我不能赞同

                      为什么“侵略这个概念包含出击和奴役两个意思”?出击和侵略这个概念怎么挂上钩的?还有,你所谓的出击,到底是什么定义?是不是所有对外的政治外交行动都算是出击呢?

                      “在当时的情况下,欧洲列强控制着亚洲大陆,意味着控制日本工业产品的市场销路,控制着日本工业化所需要的必要的原材料,而且欧洲列强随时可能攻打日本---美国舰队已经攻击过日本并且与日本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日本不出击的话还能够怎么做?”

                      首先,这个说法就不是太准确,列强在亚洲是有划定所谓势力范围,但是却没有完全的采取排外和高关税,美国提出门户开放,针对的就是这一点,至少经济竞争的门并未完全关上。

                      至于日本工业化的原材料,比如石油和钢铁,的确在欧美手中,但是你却不能解释为什么在英美对日本禁运前那么长的时期中,日本可以从英美获得这些工业化的原材料,而且还有工业化的技术和设备。所以你的描述是不准确和危言耸听的。

                      你所说的日本所遇到的危机,包括欧美已经控制了世界主要的原料产地和消费品市场,确实是存在的,想要改变这一切,应该做的,是自强,但是你没有论证到列强对半殖民地国家的压制是否已经让想摆脱的国家采用对外侵略的方式呢?

                      我也同意,当年的日本需要在海外寻求盟友,即包括列强的,也包括一起被压迫的穷兄弟,这种寻求盟友,寻求帮助来提升自己的行动,是自强,却不见得一定要用对外战争的路数。而你所谓的出击,由于你表述的始终极为模糊,所以希望你能先表述清楚,什么样的行动算是出击,出击的行动的烈度,出击行动中是否一定要包含非正义的侵略等。既然你提到了辩论,那么作为一个概念的提出者,你有详细阐述之的义务,在你详细阐述概念和你逻辑的基础前,就贸然构建一个逻辑框架,是很不稳定而容易被攻击的。

                      • 家园 出击当然不一定要包含侵略了

                        我说过了毛泽东的抗美援朝抗美援越的出兵行动也是出击

                        那就不是侵略

                        如果要给出出击的意思,就是对外出动军队的意思

                        当时的日本需要拓展市场和获得原材料,在这些被列强相当程度的控制的情况下,当然不是完全控制

                        你问在这样的非完全控制的情况下日本能够不能够与对方竞争,就像问在一个裁判严重倾向于对方的主场(当然裁判没有偏到直接判定对方胜,不管自己进了多少个球),可以竞争,但是你愿意进行这样的完全不平等的竞争环境吗?

                        如果要说出击的概念和侵略的概念的关系,那么出击是侵略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即侵略必定要出击

                        但是出击不一定就是侵略

      • 家园 老兄啊,高唱从林法则的是"强者"

        现在很多天朝人已经认为自己是强者了,需要生存空间了.

        至于弱小民族的的"本民族空间"? who cares?

    • 家园 从反驳某人的“速度相对论”到反驳某人的“民族利益相对论”

      某人说

      如果我们认为长度和时间是绝对的,那么速度就是相对的。如果我们认为速度是绝对的,那么长度和时间就是相对的。

      MRandson:相对对应的是绝对没有想到就他这个观点还有人以为很正确史节:相对论不就是如此么

      还是学习下微积分吧

      速度是什么呢?是长度的微分除以时间的微分是吧,或者说时间和长度是绝对的,怎么两个绝对的量的微分的商会变成一个相对的量呢?

      还是好好学习一下相对论吧

      在相对论里面可不是说时间绝对了,空间绝对了,速度就相对了

      狭义相对论的意思是说当一个参考系相对于另一个参考系有一个速度差的时候(这里不是用相对速度这个概念)两个参考系的时间和尺度的变化规律

      换句话说对于任何一个参考系,仅仅在本参考系内,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而速度显然也是绝对的,而以其他一个参考系来衡量,该参考系的时间变化率也是确定的,空间变化率也是确定的,所以即使是以其他一个参考系来衡量,速度也是确定的

      相对论要解决的是由于光速不变导致的各个不同运动速度的参考系的时间空间的不统一性问题,而不是什么速度是绝对的,时间和空间就是相对的

      辩证法不是这么用的

      当然某人提出自己的有别于爱因斯坦先生的狭义相对论以后,又有了一个新的思想,即所谓的民族利益相对论

      ,什么是绝对的?是所谓的“民族利益”吧?只有不断获得“民族利益”是绝对的,所以可以采用暴力和其他任何手段。我这么理解对吗?

      我加上所谓两个字,因为这个“民族利益”究竟是谁的利益,还不好说。民族内部有阶级,这个利益究竟属于谁,还要看阶级关系。

      显然这里“大牛”是想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观点来论述他的民族利益相对论的

      问题在于当日本要来灭亡中国的时候,抗日需要区分阶级吗?

      什么叫做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就是忽略阶级差别只强调民族利益的统一战线。

      由于在这里反驳这位“大牛”的网友一般是从捍卫国家正当权益的角度出发来反驳这位"大牛“的

      所以,需要问,当民族利益遭到空前威胁的时候,要不要再问什么阶级?

      这位号称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大牛怎么连中共抗日时期的统一战线都不明白呢?

      • 家园 速度的定义一般是位移与时间变化之比,

        一般用的是数学表述是 v = \delta x/\delta t。我个人认为这里使用“长度”这个词很不妥。

        另外,引入微分的话,表示的一般是瞬时速度。

        长度和时间是绝对的,那么速度就是相对的

        这句是符合经典力学理论的,牛顿的力学的时空观就是认为绝对时间,绝对空间;但是有“相对速度”的概念。

        回到教主大人你的问题:

        速度是什么呢?是长度的微分除以时间的微分是吧,或者说时间和长度是绝对的,怎么两个绝对的量的微分的商会变成一个相对的量呢?

        牛顿力学为什么会有绝对的时间、绝对的空间,但是却有相对速度的概念呢?其实很简单,不可能建立一个统一的坐标系,坐标系永远是相对的。所以速度永远是相对于坐标系的速度。一旦坐标系发生变化,速度也会发生变化。

        (注意,偶学的离相对论十万八千里,以下的表述可能不准确)

        相对论说的是时间是相对的,所以时间是可以变化的;空间也是相对的,所以空间也是可以扭曲的。所以才被称为相对论。

        那么这句话有错吗?

        速度是绝对的,那么长度和时间就是相对的

        无论如何光速在相对论中是绝对的(我想我还是可以理解这个的)。由于相对论其实是个四维时空的绝对概念,物体的速度的定义就发生了变化,应该使用四维速度(涉及到世界线、固有时概念,不要问偶这些是什么东西,偶真不懂),而不是牛顿力学中的三维速度概念。这个时候,四维速度的模等于光速(狭义相对论的结论)。或者说,速度是绝对的。

        另外,虽然我知道教主无所不能,但是确实不是每个人都有兴趣和能力学习相对论的这种顶尖物理学理论的(比如说偶,不得不改好几遍这个贴子)。所以,教主这类“还是好好学习一下相对论吧”的要求未免太不切实际了。安先生可能确实没有想过这中间的问题,只是随手引用了读的某些书中的结论。

        • 家园 狭义相对论主要是解释光的特殊性质

          所谓光速不变,指的是光速相对于任何一个运动速度的参考系的速度都不变,就是每秒30万公里(而不是光在介质中的速度不变等等的意思,我们知道光在水中的速度比光在空气中的速度要慢,这就导致了光在穿越不同介质的时候发生折射)

          即便是你以光速旅行,你身边的光子相对于你的速度照样是30万公里每秒,而不是与你相对静止

          人们首先是做了以地球为参考系的光速实验,人们发现在地球的运动速度不同的点,光速都一样,而麦克斯韦的方程中能够推导出光速,而该公式中的光速的计算与参考系的运动速度是无关的。

          怎么样解决这个矛盾,实际上在20世纪初,已经有很多的理论了,洛伦兹这位荷兰物理学家提出了洛伦兹变换,而法国的当年最著名的数学家彭加勒则更从数学的角度研究了洛伦兹变换,指出洛伦兹变换的那四个式子其实是构成为四维空间中的旋转这样的一个群

          最终的理论由爱因斯坦给出。

          总的来说,在相对论中的所谓的相对是有具体含义的,不是某位“大牛”所说的什么长度绝对,时间绝对,速度就相对,那仅仅是一种望文生义的理解

          • 家园 好了教主大人,别费力气讨论你根本不理解的东西了。

            不是某位“大牛”所说的什么长度绝对,时间绝对,速度就相对

            我想我已经说的很清楚了,你拿来当靶子的那句话,不是你说的“某位‘大牛’”的原创,人家只是引用而已,牛顿力学就是这么说的。

            相对论中的所谓的相对是有具体含义的

            我想,相对论(relativity)的名字源于相对性原理(Principle of relativity),即“物理定律在一切参考系中都具有相同的形式”(All systems of reference are equivalent with respect to the formulation of the fundamental laws of physics.),这里的参考系即是坐标系。

            而伽利略变换的那几个公式换个说法说是时间、长度不随坐标系改变而改变(即绝对),速度等随坐标系改变而改变(即相对)。我希望教主大人好好学习一下经典力学。

            再另外,

            即便是你以光速旅行,你身边的光子相对于你的速度照样是30万公里每秒,而不是与你相对静止

            我想相对论应该不可能导出这类科幻“结论”。

            • 家园 我是从《可怕的对称》这本书看来的

              当然,你可以不去找这本书,我随便搜索了一下,你看看是否会导出我的那样的结论

              来源于互动百科的可以吧

              同样测量光线离开自己的速度,一个快速追光的人与一个静止的人会测得相同的速度(光速)。这与日常生活中对速度的概念有异。两车以50km/h的速度迎面飞驰,司机会感觉对方的车以50 + 50 = 100km/h行驶,即与自己静止而对方以100km/h迎面驶来的情况无异。但当速度接近光速时,实验证明简单加法计算速度不再奏效。当两飞船以90%光速的速度(对第三者来说)迎面飞行时,船上的人不会感觉对方的飞船以90% + 90% = 180%光速速度迎面飞来,而只是以稍低于99.5%的光速速度行驶。
              外链出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