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美国坚持取消WAPI 多层面联合封杀计划曝光 -- Davi

共:💬28 🌺1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文摘】美国坚持取消WAPI 多层面联合封杀计划曝光

      中美WAPI(无线局域网鉴别与保密基本结构)纠纷的神秘面纱终要被揭开。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日前从可靠渠道获得一份报告。该报告首次详细解读了美国政府针对WAPI的封杀行动,并认为这些行为具备计划性和战略性。

      该报告对WAPI的定性是,WAPI技术突破了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的技术垄断,是我国科技创新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重大意义和影响的标志性事件,对其推广也没有违反WTO/TBT(世界贸易组织贸易技术壁垒协定)有关规定。

      多层面联合封杀

      “由于WAPI触动了以英特尔为首的某些垄断性跨国公司的利益,美国政府对WAPI制定和实施了有步骤的封杀对策。”这份报告对中国WAPI标准目前陷入“困窘”的原因直言不讳。

      该报告指出,一方面,美国政府通过频繁的高层互访、商务会谈等多种方式高举高打,对WAPI政策层施加压力;另一方面,在非政府层面,代表美国利益的各方势力也通过各种协会和企业行为,步步打压WAPI的生存空间。

      相关机构一份内部文件显示,美国利益团体主要展开了四个步骤的行动:

      一是高层施压;

      二是寻求补偿和建立国际合作,要求将WAPI安全标准由强制性改为推荐性,并同时公开密码算法;

      三是在中国建立一个拥有更加广泛组织的合作关系;

      四是建议中国WAPI标准只在高机密领域使用(比如军事领域)。

      去年3月份,时任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商务部长埃文斯和贸易代表佐立克专门针对这一问题联合致函,敦促我国取消限制非WAPI标准无线产品的进口规定。随后,美国副总统切尼去年4月份到访中国时,也提到了这一问题。

      去年4月21日,中美商贸联委会第15次会议后,中国宣布,将延长WAPI标准的强制实施日期。

      另据记者了解,美国标准协会2004年年会上,美国信息科技工业理事会科技与贸易政策部主任安.罗林丝指出,美国方面在WAPI一案获得成效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是产业内各个公司之间做到了团结一致;二是该产业团体与美国政府紧密合作,让政府出面说话。她说,美国信息科技工业理事会与美国国务院、商务部、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等部门都在这件事情上建立了充分的信任。

      罗林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他们总是纠集各个企业一起开电话会,互相通气,传达信息,力争在业内各个公司之间做到信息公开化。虽然WAPI一案牵扯到的美国企业在市场上都是竞争对手,但在维护产业标准方面,做到了团结一致。

      而记者此前从联想集团某人士处也曾获悉,在该公司与某美国Wi-Fi设备供应商进行WAPI项目开发合作时,之间的商务往来文件都不敢出现“WAPI”字样,以防被美国方面进行技术和非技术性干涉。

      WAPI标准工作组某人士在2月20日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强调,2004年下半年,中国向国际标准组织提交的WAPI提案遭到英方、IEEE802.11主席等的反对,最终不得不“绕道”向IEEE提交该提案,步入奥兰多会议的险境,这些都“暴露了美国利益团体动用国际组织实施打压的用心”。“(去年11月奥兰多会议前夕)中国代表团4名技术人员被美国大使馆拒签(一事)更能说明问题。”

      美方利益团体的“野心”

      该报告尤其强调了美国利益团体“在中国建立一个拥有更加广泛组织的合作关系”的策略。

      这份报告中称,信息产业部内部有人有充当“美国利益代言人和合作者”的嫌疑。比如2004年6月,在WAPI标准延期强制实施的敏感时期,信息产业部下属机构曾高调邀请英特尔公司做专题技术报告,宣传其公司理念和迅驰移动技术等。迅驰移动技术沿用的是Wi-Fi协议,主要代表了以英特尔为首的美国公司的利益。

      而在反WAPI联盟积极将WAPI往“中国国家标准―IEEE(美国行业标准)―国际标准”的怪圈引导时,又有人极力主导我国标准提案进入IEEE(美国电子电器工程师学会)进行讨论。

      美方坚持要“取消”WAPI

      国外利益集团从未放弃过打击中国WAPI国家标准的意图。由中国美国商会和上海美国商会最近推出的《2004年白皮书》中,美方再次强调,建议永久性废除已被推迟的WAPI的强制使用,最多在政府等非商业领域进行推广。

      《2004年白皮书》同时要求,外国企业应该参与到中国技术标准的制定过程中来,同时具备在行业技术委员会和协会中的投票权。

      美国商会会员调查显示,有50%被调查的高科技企业抱怨遭受到了中国新技术标准和产品认证带来的负面影响。

      同时,《2004年白皮书》认为,中国某些信息技术委员会对加入成员企业“提出了某些不合适要求”,威胁到了国外企业的知识产权。建议中国的标准工作组应该按照国际惯例,建立合适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吸引国外公司参与具体工作。同时,该报告对国家标准局提出意见,应确保标准工作组的章程不会以不公平和不合理的方式,限制知识产权所有人的合法权利。

    • 家园 怎么中国一有个什么技术啊标准啊,就有一大堆这疑问那置疑的?!

      老外拿不成熟的技术标准出来圈地抢钱,怎么就没那么多人出来疑问和置疑呢?

      中国就要永远跟在别人屁股后面,不能走在前面一点吗?中国就要永远在别人划的圈里玩,不能自己定个游戏的规则吗?

      友邦莫名惊诧?!那友邦最好明白一点:中国人不是傻子,他们打着技术旗号的讹诈也不会永远得逞!中国现在刚刚才开头,往后友邦莫名惊诧的机会还多着呢。惊啊惊啊的就习惯了!

      • 家园 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呵呵

        其实有点困难不算什么。事情历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不怕做不好,就怕不去做。在这件事情上,我觉得中国政府做的很好。不管最后成功与否,政府一定要摆出一个姿态:我铁定了支持本国的标准。这样才能给中国的企业以信心。挟市场以令诸侯。如果政府是个买办政府,那中国就永远都只有任人宰割的份。从来事实都证明,只要是中国人想做的事情,没有做不成的。

    • 家园 想起来了,就再多说几句,关于WAPI和TD-SCDMA。

      WAPI这事,很多人拿来和TD-SCDMA比,抛开运作策略与效果不谈,其实两者有本质上的不同。

      TD:如果没有WCDMA和CDMA2000在时间上的步步进逼,大唐完全有能力在1至2年内拿出可部署的商用系统(当然,很多技术指标还是会打折扣的)。

      WAPI:在可以遇见的将来,西电绝对拿不出可用的商用系统。

      产生这一根本不同的原因,仍然是我国在芯片设计上的落后。WAPI的实现需要专用的WLAN收发芯片,无论是在系统侧还是终端侧。TD的实现,系统侧则可以使用DSP+FPGA的通用芯片实现,终端侧同样需要专用芯片。通用芯片购买即可,专用芯片则必须具有芯片设计能力。WAPI的专用芯片目前无人涉及,TD的专用芯片国内有展讯和凯明已接近成功(当然,他们的背后不是美日就是湾湾)。

      简单的说,WAPI这帮人基本类似强收保护费的小混混不管你是国外国内厂商,只要交了钱就行,就给你认证,至于你到底用不用WAPI,他才不管呢。

      至于国内某些公司号称研制成功WAPI芯片,他们只不过是大忽悠身后的小忽悠,妄图骗国家点儿钱罢了。说有芯片,可是既没有开发板、也没有示例驱动、更没有datasheet,徒添笑柄而已。

      • 家园 芯片的设计到量产时程起码要一年, 也就是说规范必须更早确立.
      • 家园 【文摘】四大疑问考证TD-SCDMA,中国的骄傲还是无言的结局

        作者:闫跃龙

        随着2004年即将远去,中国的3G牌照发放却再次变得越来越可望而不可及,虽然牵动业界神经的3G外场试验已经圆满结束。在拥有牌照发放大权的中国政府持续沉默的情况下,业界关于3G牌照发放和组网方式的谣言四起,而其中TD-SCDMA无疑是最有争议的话题。在TD-SCDMA入围国际3G标准4年有余的时候,非常有必要对TD-SCDMA目前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进行客观冷静的分析。

        疑问之一:TD-SCDMA能否打破中国专利困局?

        中国3G市场是一个巨大的潜在金矿已经越来越成为业界的共识,全球几乎所有的设备提供商都将目光投向了中国。而大家心照不宣的一个事实却是专利问题,领先厂商不仅可以通过专利获取不菲的收益,而且还可以借助专利阻碍后来者前进的脚步。

        在2000年5月,当TD-SCDMA被国际电联接纳为3G标准时,很多中国人曾经欢呼雀跃。在当时的很多报道中,都将这个成就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例如有媒体称有了TD-SCDMA,“在移动通信领域,以往只能看别人脸色的中国人,现在终于可以扬眉吐气地向世界宣布,这个游戏也可以用中国人的规则来玩了。”

        这似乎可以理解为何当2003年3月,高通宣布大唐移动侵犯其知识产权时所带来的震撼。“中国企业尤其是大唐移动到底持有多大比例的TD-SCDMA专利”于是颇为令人关注,这也一度成为国外有人质疑TD-SCDMA到底是否可称为中国3G标准的由来。

        为了准确揭示三种3G标准的专利持有情况,信息产业部在2002年底组织了一次涉及WCDMA、CDMA2000和TD-SCDMA的专利评估工作。在2003年8月,评估的初步结果已经令人吃惊:大唐移动在TD-SCDMA中持有的专利仅有7.3%,大部分TD-SCDMA专利仍被跨国巨头所持有。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记者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对相关专利进行了查询,结果显示,截至2004年11月19日,大唐移动拥有专利104项,高通拥有726项。即使在TDD类别的132项专利中,大唐移动也只有7项。而且,在功率控制和信号编码接收等核心技术方面,大唐移动的多个专利与高通、诺基亚等不少厂商申请的名称或简介类似。

        TD-SCDMA产业联盟秘书长杨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TD-SCDMA和WCDMA在核心网部分几乎完全相同,而WCDMA核心网专利方面中国企业并无优势是造成这种专利倒挂的重要原因。“对于专利不能只看数量,国外厂商往往将某个专利拆成多个专利分别申报,组成所谓的专利墙来对其他企业进行阻击。重要的要看核心专利情况,大唐移动在智能天线、上行同步等方面的专利是从事TD-SCDMA绕不过的。”杨骅认为。

        然而,也有业内人士指出,既然TD-SCDMA需要依附在WCDMA核心网之上,就不可能避开WCDMA跨国巨头。而且,考虑到WCDMA的成熟与开放性以及在全球的普及程度,WCDMA可能还会在中国成为主流的3G技术。“于是,降低WCDMA专利费率成为中国政府发放3G牌照的一个重要前提,这也是当初中国为何全力推行TD-SCDMA标准的原因。”波斯顿咨询公司在今年9月份公布的一份有关中国知识产权报告中这样评价。

        据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的一位专家透露,政府委托电信研究院院长杨泽民亲自挂帅负责3G专利费率的谈判工作,采取的方式是与单个国外厂商谈判或者撮合国内厂商和国外厂商一起商谈。事实上,此前的2002年11月,诺基亚、爱立信、西门子和NTT DoCoMo等业内主要WCDMA专利持有者已经承诺在WCDMA IPR的许可中采用足够低的费率,而华为也相继与诺基亚和爱立信等达成了专利技术互用协议。

        但考虑到未来中国3G产业的规模以及市场的巨大潜力,显然中国政府对WCDMA专利费率的承诺并不满意,而华为单方面与跨国巨头进行专利共享的方式也由于华为在3G专利申请上的领先而不能被更多的中国设备商效仿。“中国政府以巨大的市场和自创的TD-SCDMA作为筹码进行WCDMA专利谈判,国外厂商必须审慎对待。”波斯顿咨询公司的一位分析师指出。

        高通与大唐移动的专利纠纷日前也显现出积极的势头,大唐移动日前要求同高通就TD-SCDMA专利问题进行谈判,这意味着大唐移动在专利问题上的态度已经趋于缓和。随着TD-SCDMA接近商用,一些专利问题已经成为大唐移动不可绕开的障碍,只有坦诚商讨无疑才是解决之道。此前高通市场部一位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现在TD-SCDMA还未商用,还不能判定是否侵权。”

        值得指出的是,虽然跨国巨头为了在中国市场获取更大利益不得不降低专利费率,但这也使得其在其它地区面临市场风险。例如高通为了促进中国CDMA产业的发展,对在中国国内销售的CDMA手机仅征收2.65%的专利费率,而在韩国同样的费率却高达5.25%,这引起了韩国手机厂商的抱怨,有的甚至拒绝支付专利费。

        可以看到,经过多次纠纷之后的中国通信业开始日益重视知识产权也是不争的事实。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统计显示,2003年全国专利申请量已经是2000年的一倍以上。华为和中兴通讯等国内设备提供商也在积极通过国内外的专利申请保护自身权益。

        疑问之二:TD-SCDMA明年能否具备商用能力?

        众所周知,TD-SCDMA的真正商用取决于系统设备、终端设备和手机芯片等的成熟。在日前举行的2004年北京国际通信展上,TD-SCDMA产业联盟成员联合组团参加,展示的包括系统、芯片和终端等在内的全套解决方案似乎预示着其日益成熟,那么事实是否果真如此:TD-SCDMA可在明年中实现完全商用呢?

        由于WCDMA的核心网已经相当成熟,因此各个厂家大多采取重用WCDMA核心网的方式。在RNC部分,TD-SCDMA与WCDMA也有很大的相似性,通过在WCDMA的RNC基础上增加RPM算法是华为和中兴通讯所采取的做法。基站可谓TD-SCDMA开发最大的难点之一,也是真正体现其无线接口优势的关键所在,大唐移动、华为-西门子合资公司、中兴通讯和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都在基站开发上进行了很大的努力。

        在TD-SCDMA产业化进程中,对原有经验的继承和发展非常重要。华为和中兴通讯由于在WCDMA方面已经拥有很强的实力,因此其TD-SCDMA的发展可以充分继承积累的技术和经验优势,也大大加快了产业化进程。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华为-西门子合资公司在基站方面以西门子的TSM基站作为平台进行部分算法软件的修改,并移植华为的基站接口板软件和硬件完成,由于西门子在TSM算法和经验上实力较强,因此华为-西门子合资公司很好地继承了过去的经验,并向未来演进。

        在2004年5月到9月进行的TD-SCDMA现场试验中,大唐移动、中兴通讯、中国普天和北电网络的系统设备参加了测试。结果表明,TD-SCDMA的终端设备差距仍然很大,可靠性和稳定性仍需努力,但系统设备已经基本可以实现商用。华为-西门子合资公司没有参加外场试验,西门子通信的总裁兼CEO Lothar Pauly称,“我们将在2004年12月自己组织试验,我们对设备性能充满信心,预计将在2005年中期实现商用。”

        终端是TD-SCDMA受诟病最多的方面,而影响终端商用最大的因素就是手机芯片。目前有展迅、天 、重邮信科、华立、意法半导体、RTX等芯片厂商参与到TD-SCDMA手机芯片研发中。2004年下半年似乎成为TD-SCDMA芯片扬眉吐气的日子,展迅、天 和凯明等都宣布推出TD-SCDMA芯片,其中展迅推出的GSM/GPRS与TD-SCDMA多模单芯片具备很高集成度,而天 则号称打通了基于手机参考设计的第一个网络级电话。

        然而,外场试验的结果也表明对于TD-SCDMA终端的真正商用,芯片业仍任重而道远。据展迅公司的康一博士介绍,目前的TD-SCDMA手机芯片在数据传输速率方面还远远未达到目标,下一步需要进行实地的场测,配套的物理层和协议层软件也需要开发。

        种种迹象表明,明年中期很难实现TD-SCDMA芯片的规模商用。天 公司首席技术官张代君告诉记者,天 目前正通过外场试验和互联互通测试来验证芯片以及协议栈的正确性,可能在2005年下半年会推出商用芯片,2006年才能推出批量商用化芯片。“TD-SCDMA产业化是一个万米长跑, 在接下来的商用化过程中,任务将更加艰巨。商用化对终端的稳定性等多项性能指标都有很高的要求,只有经过了外场大规模的测试和互联互通测试,才可以批量商用化。”张代君指出。

        在终端软件最复杂的协议栈方面,也隐藏着一定的不确定性。据悉,目前参与协议栈开发的有大唐移动和凯明。大唐移动与印度Susken公司合作开发的协议栈软件得到了大部分TD-SCDMA芯片厂商的采用,凯明则在大霸电子的WCDMA终端协议栈基础上重新开发TD-SCDMA协议栈。TD-SCDMA产业联盟专家组的一位成员指出,大唐移动和凯明的协议栈并不相同,可能需要很长时间做兼容性测试。

        ARM公司中国区总裁谭军也认为,目前TD-SCDMA芯片还处于样片阶段,根据国际惯例,从样片到商用大约需要1年左右的时间,而到大规模量产又需要一年时间。手机制造商对于TD-SCDMA标准的跟踪和支持也非常重要,即使芯片可以商用,但由于手机制造商往往需要一定时间进行相关的设计工作,因此手机制造商和芯片厂商的配合非常重要,但现实是目前只有夏新、海信等少数厂商做得较好。

        康一以自己亲身体会指出了TD-SCDMA终端方面的另外两个瓶颈,这就是RF的解决方案太少,可供使用的终端测试仪器太少。据悉,目前只有MAXIUM一家公司可以提供RF解决方案,而终端测试仪器的缺乏也大大阻碍着TD-SCDMA终端的发展。

        一位芯片业专家指出,为了在功耗和集成度上具备优势,TD-SCDMA规模商用的方向是制造专用集成电路(ASIC),但目前很多面世的TD-SCDMA芯片其实还只是DSP加FPGA方式,这虽然在初期可以缓解终端短缺问题,但终究不是一个长久之计,尽快向ASIC发展才是必然之路。

        无论如何,近来TD-SCDMA系统和终端方面的发展正在明显加快,美国模拟器件公司(ADI)日前宣布推出TD-SCDMA手机芯片,威尔泰克公司宣布将在2005年1月推出全球首款TD-SCDMA手机测试仪,意法半导体被接纳为TD-SCDMA产业联盟首个国外厂商成员都是积极的信号。而今年10月ARM授权中芯国际以0.13微米制程生产基于ARM处理器的芯片,也为TD-SCDMA芯片在中国量产奠定了基础。

        疑问之三:哪个运营商为TD-SCDMA买单?

        即使TD-SCDMA设备完全成熟,是否会得到运营商和市场的青睐才是其能否最终成功的关键。可以说,从TD-SCDMA诞生那一天起,哪家运营商可能采用以及如何组网的传言就层出不穷,这些传言在近来尤为猛烈。

        令很多国外人士不解的是,中国运营商似乎对于技术选择没有发言权。在记者采访中,大多数运营商人士都对3G三缄其口,或称上级有指示莫谈3G,或者干脆实话实说,“运营商对于采用何种制式根本没有决定权,应该去找政府采访。”这个所谓的政府范围近年来逐渐扩大,从信息产业部到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资委、科技部,似乎没有人说得清哪个部门应对3G负责。

        缺乏移动牌照的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被认为是最有希望采用TD-SCDMA的运营商。日前运营商的高层突然调动被认为更印证了这种传言。“王晓初调任中国电信总经理可以使电信获得运营移动网络的经验,而常小兵调任中国联通董事长则有助于电信与联通G网的漫游从而解决TD-SCDMA建网初期覆盖问题,”Yankee Group高级分析师王学军认为。

        中国网通总经理张春江也在日前举行的一次会议中称,“使用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任务。”铁通出于迅速获得移动牌照的考虑,一直在向政府申请获得TD-SCDMA牌照以提前单独组网。

        然而,在实际操作上,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似乎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WCDMA作为3G技术。中国电信在上海、中国网通在北京都建造了自己的WCDMA试验网,紧锣密鼓地对WCDMA在真实的条件下进行全新的高质量语音、数据和多媒体移动业务的测试。

        TD-SCDMA单独组网还是与WCDMA混合组网也是热烈争论的话题。爱立信、诺基亚、阿尔卡特等很多设备商都建议采用混合组网方式,而大唐移动则强烈反对这种方式。“TD-SCDMA完全有能力独立组网,希望中国运营商都能采用自己的3G标准。”TD-SCDMA产业联盟秘书长杨骅不止一次这样强调。

        中国电信的一位人士对记者称,TD-SCDMA由于并无任何大规模商用经验,因此如果让电信采用很难与其他运营商进行竞争。IDC中国公司高级分析师王红蕾也认为,一种技术能否成功并不能由政府决定,最终的评判权还是在于市场和消费者。但也有激进人士称,“如果国家要支持TD-SCDMA,只有让电信这样的实力派运营商进行单独组网,才能具备一定的号召力,或许可以将产业做起来。”

        日前有媒体报道,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已于日前向国务院递交了一份有关3G牌照发放的建议报告。报告建议,在现有格局下发放4张3G牌照,其中移动和联通各一张,分别使用WCDMA和CDMA2000作为组网标准;而中国电信和网通则按各自在南北的固网经营范围发放区域性3G牌照,并尽可能都使用TD-SCDMA作为组网标准。

        虽然明年3月份终端芯片仍不能成熟,但进一步对TD-SCDMA进行试商用试验已经决定。据普天信息研究院院长陶雄强介绍,TD-SCDMA产业联盟将在2005年3月再组织一次TD-SCDMA外场试验,并将建成TD-SCDMA商用之前最大规模的预商用试验网。而一位消息灵通人士透露,中国电信将分别在上海、江苏、浙江和广东4省市中的7个城市建网进行TD-SCDMA试商用,网通则安排在北方相关省份进行试验。

        铁通和卫通正在进行的GT800和GoTa数字集群试验也耐人寻味。GT800产业联盟重庆会议透露,GT800已经启动向TD-SCDMA的演进研究,预计可以在2005年实现商用。而GoTa则由于基于CDMA2000,未来也可以支持向3G CDMA的演变。使用铁通规划的GSM/TD-SCDMA GT800双模终端,可以进行包括应急通信、高速数据等的一切移动通信业务。除了工作于800MHz频段和用户定位于企业之外,铁通和卫通的数字集群似乎与公众通信并无多大不同,相反由于定位于ARPU值潜力更大的企业客户,数字集群被认为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

        虽然国家一再声称“将由市场来决定技术标准,而不会由政府来选择”,但国家已经为TD-SCDMA投入了数十亿资金支持,已经为TD-SCDMA划分了155MHz频率。或许从经过艰苦努力被接纳成为三大3G标准之一那一天起,TD-SCDMA就注定不能回头。

        疑问之四:TD-SCDMA国际化可能性有多大?

        杨骅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TD-SCDMA是国际3G标准,完全可以在中国以外的市场得到应用”。而国外尤其欧洲的频率分配也似乎印证了这个论断,据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副院长曹淑敏介绍,欧洲基本采取了将FDD频段和TDD频段捆绑发放的原则,很多获得3G牌照的运营商都同时得到了FDD与TDD频段。

        诺基亚和爱立信等欧洲设备提供商都主张采用WCDMA与TD-SCDMA捆绑组网的方式,而2004年6月,GSM协会宣布与TD-SCDMA技术论坛达成合作协议,进一步推动WCDMA和TD-SCDMA之间的兼容性和国际漫游也印证了“TD-SCDMA作为WCDMA补充”方式得到了双方推广机构的认可。

        更进一步的是,TD-SCDMA也牵动了欧盟等政治机构的官员。据相关人士透露,2004年6月,欧盟特使坎南访华期间表达了支持将WCDMA与TD-SCDMA两种3G标准进行捆绑以实现优势互补的做法,而参与会谈的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奚国华则希望欧洲的运营商和制造商能帮助TD-SCDMA成为一个真正的国际化标准。

        有专家指出,这种表态似乎更像是某种交换,但重心显然在“中国市场应该采用捆绑组网”方面,至于TD-SCDMA进军欧洲方面可能会困难重重。“因为欧洲政府或者行业协会不像中国可以影响运营商采用何种技术,一切都由市场决定。”这位专家指出。Yankee Group的王学军也认为,现在谈TD-SCDMA进军欧洲还为时尚早,关键的前提是能否在中国获得成功,这才是最为重要的。

        2004年11月上旬,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宣布投资2.5亿元与大唐移动结成战略合作伙伴,一起推动TD-SCDMA产业化。在针对记者“此合作是否有利用阿尔卡特以推动TD-SCDMA的国际化”的提问时,大唐移动总裁唐如安称,“不排除在欧洲利用阿尔卡特进行TD-SCDMA推广的打算。”

        记者专门就欧洲运营商是否对TD-SCDMA存在兴趣,咨询了一位英国同行。这位记者指出,目前欧洲运营商对于WCDMA都普遍处于观望和试探阶段,对于尚无任何商用经验、产业化仍远未成熟的TD-SCDMA来说,别说什么采用,甚至还未提到跟踪的日程之内。

        这并不意味着欧洲运营商会放弃TDD频段的利用,一种称为TD-CDMA的TDD技术正在浮出水面。这种与TD-SCDMA仅一字之差的技术据称正在欧洲多家运营商处获得试验,甚至在TD-SCDMA的大本营中国,某个大型运营商也正在秘密测试TD-CDMA。

        IP Wireless的公关经理Madelyn Smith在接受《通讯世界》采访时指出,TD-CDMA作为3GPP R99的标准之一,属于高码片速率的技术,由于需要更宽的信道,因此TD-CDMA的容量理论上可以比TD-SCDMA高出2~3倍,而可提供的速率也超过TD-SCDMA。在市场定位方面,“TD-CDMA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无线宽带技术,与WCDMA配合使用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Madelyn Smith指出。

        Gartner高级分析师Sandy Shen认为,TD-CDMA并不能称为3G标准,其定位于无线宽带而不是高质量、高容量话音也使其不太可能成为TD-SCDMA直接的竞争对手。

        但一切都在改变,2004年10月,半导体公司Atmel和IP Wireles宣布联合研发TD-CDMA VoIP手机,已经完成了基于移动VoIP手机的首次呼叫,TD-CDMA手机原型将在今年底推出,真正商用将在明年中期面市。而Madelyn Smith也指出,TD-CDMA和TD-SCDMA事实上已经构成竞争,“频谱资源和监管情况非常重要,如果某个运营商只有1.5MHz非对称频谱,那么TD-SCDMA比较适合。而运营商若有5MHz或更多频段,使用更大容量的TD-CDMA无疑更为适合。”

        2004年2月,致力于推动TD-CDMA产业发展的UMTS TDD联盟宣告成立。令人吃惊的是,当TD-SCDMA产业联盟在发展国外会员停滞不前的时候,UMTS TDD联盟成立9个月会员数量就超过了50个,其中包括30个运营商和20个厂商的组成也令人瞩目。UT斯达康就是推广TD-CDMA的一个例子,其日前预计该公司TD-CDMA在2005年销售收入将超过4亿美元。

        除此之外,更多的无线宽带技术正在不断涌现,虽然普遍的说法是无线宽带技术不会对3G造成影响,但这一切都在发生变化。据中国网通的一位人士透露,目前中国网通正在联合国内外多家厂商试验Voice over WLAN,其在热点地区替代3G并非没有可能。看来,TD-SCDMA进军国外市场还任重而道远。

        来源:通讯世界

      • 家园 关于TD

        听说大唐只有7%的专利,其余还在高通手里。。

        • 家园 如果按专利数量来说,是SIEMENS最多,大堂其次。但是

          不同的专利其价值是不同的。具体的相互授权的价码,就是各公司的商业秘密了。

    • 家园 不得不再次重申:WAPI只代表西电捷通及部分电子部遗老遗少的利益

      和什么国家利益根本沾不上边。国内很多方面对他们也是见面就躲。

    • 家园 【文摘】WAPI冲击国际标准

        2月21日到25日,德国法兰克福。无线局域网中国国家标准WAPI(无线局域网鉴别与保密基本结构)又一次向国际标准冲刺。

        “目前来看,各种情况都对我们不利。”法兰克福会议中国代表团一位人士昨天(20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无线局域网(WLAN)是目前各国建设下一代宽带网络和数字通信的可行途径,也是当前信息产业发展战略重点之一。WAPI是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线局域网标准,该标准比较好地解决了无线局域网的安全问题。

        目前大多数无线网络产品所采用的都是IEEE(电器与电子工程师协会)802.11传输协议,该协议由Wi-Fi(Wi-Fi联盟是一家世界性组织,成立的目标是确保符合802.11标准的WLAN产品之间的相互协作性)组织制定和进行认证。WAPI和IEEE802.11的主要区别在于安全加密技术的不同。二者谁将成为无线局域网的国际标准成为近两年来争议的焦点。

        2003年12月,WAPI正式宣布执行后,在各方面压力之下,中国政府将实施日期推迟到2004年6月1日。而2004年4月份的中美商贸联委会第15次会议之后,中国政府宣布将该标准的强制执行日期无限期推迟。

        出征法兰克福

        昨天下午一点,参加ISO/IECJTC1/SC6/WG1(国际标准组织ISO/IEC第一联合技术委员会第六分委员会第一工作组的特别工作会议)的中国代表团从北京启程前往法兰克福。

        此次中方代表团由15人组成。团长是信息产业部科技司技术基础处谢全,西安西电捷通无线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军兼任副团长,其他代表分别来自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西安研究所等单位。

        而IEEE802.11i标准方面参会人员共19人,其中包括来自IEEE的代表8人。据悉,JTC1主席ScottJames以及SC6主席金峻年(Joon-NyunKim)等高层也将赴会。

        中国代表团某人士表示,法兰克福会议仅仅是JTC1下面SC6分技术委员会第一工作组的例会,而JTC1主席的亲自参加颇具深意。

        “据我们了解,国外反对WAPI的利益团体有计划性地设置了不少障碍,这次应该免不了恶战。我们也针对各种可能性,提前做好了相关准备。”

        不过,该人士表示,法兰克福会议可以影响的仅仅是WAPI成为国际标准的可能性,而不管会议结果如何,WAPI作为中国国家强制性标准的性质不会改变,“只是执行时间没有确定罢了”。

        国标困局

        2004年7月,中国向国际标准组织正式提交WAPI标准提案,并申请进入快速程序。但很快遭到来自英方、国际标准组织部分工作人员以及IEEE802.11主席的反对,他们建议中方“绕道”向IEEE提交该提案。而按照国际惯例,国家标准经过规范程序,完全可以直接升级为国际标准。

        2004年9月份,WAPI提案即被JTC1秘书处宣布无效。而几乎同时,美国IEEE802.11i标准提案被提出,并在一个月后迅速进入快速程序。标准工作组某人称,此后WAPI就被拖入了“中国国家标准―IEEE―国际标准”怪圈。

        2004年11月8~12日,ISO/IECJTC1SC6(国际标准组织ISO/IEC第一联合技术委员会第六分委员会)年会在美国奥兰多召开,对无线局域网国际标准问题进行讨论。IEEE802.11i和WAPI都是此次会议的议题。

        因美国大使馆拒签,中国代表团中的4名技术人员未能前往美国,只有谢全和徐冬梅两名工作人员获得签证。按照JTC1规则,任何会议承办方应首先保证其所在国对以参会技术委员会所有P成员(正式成员)代表的入境没有限制,中国正好是JTC1的P成员。

        在奥兰多会议上,与会的中国代表针对遭遇到的种种封杀发表长篇声明。国际标准组织针对中方提出的问题,当即成立相关项目组,并于2004年11月9日对问题作出书面回复。

        会议最后决议称,考虑到中方技术专家缺场,不能就无线局域网国际标准作出表决,表决时间推迟到此次法兰克福会议。

        中国代表团该人士称,在此前WAPI冲击国家标准的过程中,IEEE802.11i利益团体已经有过“一系列严重违规操作”,也为此向中方道过三四次歉,但此后仍是屡诺屡犯。“我们已经对他们的诚信彻底失去了信心。”

        奥兰多会议后,中国代表团2004年12月底致信JTC1秘书处,明确要求就无故撤销WAPI提案一事承认错误,并采取补救措施,并明确表示,如果得不到满意答复,中方将会向国际标准组织提出上诉。

        经过几个月的反复交涉后,2005年1月底,JTC1秘书处向中国代表团发来信函,承认秘书处“在处理程序和沟通方面”的错误,并表示道歉。

      • 家园 【文摘】中方退出法兰克福会议抗议WAPI遭不公正对待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23日 19:38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讯 2月23日19时,新浪科技连线ISO/IEC JTC1/SC06/WG1/法兰克福中国代表团,就我国无线局域网国家标准WAPI标准在会议上的讨论进展进行询问,却意外得到了代表团的回复说,由于中国代表团无法在此次会议上得到公正的对待,代表团已经决定正式退出此次法兰克福会议。

          连线时,代表团刚刚离开会场一个小时,他们在接到电话时也正好已经拟写好了正式声明,并第一时间在电话中口述给新浪科技。

          代表团表示,WPAI一直在尝试成为国际标准,而中国的标准立足点和突破点在中国。他们还表示,这种尝试仍不会放弃。在此之前,WPAI标准曾在另一国际会议上同样遭到不公正对待,在代表团的力争之下有所改观。

          以下为ISO/IEC JTC1/SC06/WG1/法兰克福中国代表团的声明全文:

        中国代表团关于退出2月21日――25日期间 ISO/IEC JTC1/SC06/WG1/法兰克福会议的声明

        鉴于中国国家成员体(CHINESE NATIONAL BODY)的WAPI提案(JTCI EN7506)无法在此次会议上得到公正的对待,为了维护国际标准组织ISO的公平和公正性,以及维护中国国家成员体的利益及地位,中国代表团决定于2月23日上午退出此次法兰克福会议,特此声明。

                    ISO/IEC JTC1/SC06/WG1/法兰克福中国代表团

                                2005年2月23日

          注:该声明根据对方口述整理而成。(文/徐志斌)

        • 家园 【原创】评论

          关于wapi的技术和背景我以前有专文评述,这里不再多说,只是评一评wapi作为国际标准的前途。

          中国退出这次会议,不管工作组嘴上如何说,实际就是放弃。国际标准的制定进程基本上是不会因为一个成员抗议和放弃而改变。也就是说,wapi这次不会成为ISO国际标准了。当然我本来也没有认为有多少可能,因为肯定会被其它成员投票否决掉。自己退出至少面子上好过一点,也不必在与其他成员的争论中公开过多技术细节被详细分析,为以后在国内使用留一点伏笔。

          至于有消息说wapi可能会被采纳成为ieee标准的一部分,我觉得可能性不大。因为ieee802.11中与安全相关的部分802.11i已经通过成为正式标准的一部分,超过草稿阶段就不可能再改动加进wapi了。理论上wapi可以成为下一个改版的一部分,不过实际上没什么希望。现在的11i还没有发现大毛病,不象当初的wep,所以没有什么人会愿意再去改。ieee p802.11高层也不会轻易开新的组。事实上11高层都很反对wapi,情况(主要是芯片开发商方面)没有大的变化不会轻易让wapi进门。

          剩下唯一出路就是由中国再次作为国家标准在国内进行强制使用。这一条路还是有可能的。不过以前我也说过,如果真的这样,那就真的是国内消费者的不幸了。

          • 家园 最后那句话就不对了

            美国人从磅秤,加仑,电视制式,TDMA, 到棒球,橄榄球,没什么和世界人民相同的,但也没见美国消费者倒什么霉嘛。

            • 家园 澄清一下吧

              正如四月一日兄所说,那句话不是针对“中国自己的规范”总体而言,只是针对wapi。当然也应该针对其他在利益集团操纵下而出笼的伪劣标准,现下不少中国标准和所谓的知识产权正在“中国人自有”的幌子下成为这些利益集团勾结官僚自股市后的又一个圈钱手段,不过那些不是我专业范围所以不加评论。

              如果在中国强制推行wapi,不允许wapi以外的无限局网技术在中国使用(如果并行的话还是不会有多少人使用wapi),中国消费者的不幸,在于:

              第一由于标准的拖延的技术上的问题中国消费者将不能在很近的将来用上无线局网。Wapi在技术上还处在比较初级阶段。上次中国决定无限期推迟执行wapi的时候wapi还只在proof of concept的prototyping阶段。当初wapi硬要把国外厂商与指定国内厂商绑定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国内厂商独立开发有困难。由于推迟的决定,参与的国外厂商基本退出,wapi的技术步伐更加缓慢。另外wapi所需要的配套认证系统也必须重新开发,市场支持培训维护力量都要从头开始做,其路漫漫。要真的能在wapi瞄准的大企业国家机构市场推广,更是不知要哪一天。

              第二由于wapi在中国市场专用,其专利费不管芯片由中国厂商造还是外国厂商造最后还是出自中国消费者的腰包。除了少数跑中国的外国人,他们的钱还是赚不到。还有,不要听信wapi人员误导,在无线局网上,国际标准没有专利费,相关专利在进入标准前早已被所有人捐献了出来。这和dvd根本不是一回事情。Wapi总把这两件事情相提并论是有阴谋的,用来掩盖Wapi收专利费这种光天化日之下抢钱的行为。

              第三无线局网技术已经很成熟,wifi标准下的芯片产量大,成本低。现在的成本价每片在$10以下,在大陆新开的几家fab投产后(这也是可笑之处之一,如果中国强制执行wapi中国人自己将不能用这些自己造的便宜芯片),芯片价格可以达到最低$2一片。如果为wapi专门开线生产(关于为什么wapi必须要专用硬件我以前分析过这里不再重复),它的价格可想而知,我的估计至少在批发价$50以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