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见物不见人,也谈当年老蒋为啥看走了眼? -- 迷惑不解

共:💬97 🌺746 🌵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见物不见人,也谈当年老蒋为啥看走了眼?

    见物不见人,也谈当年老蒋为啥看走了眼?

    47年年初,代表美国政府来华斡旋的马歇尔将军即将回国,临行前对蒋提出忠告,大意是:希望蒋不要开战,他警告说,很可能国民党还没有来得及消灭共产党,国家的经济就先崩溃了,政府也破产了。蒋介石回答说,他有把握八个月消灭共军。47年2月,蒋在一次讲话中充满信心地说:“…..我党确有把握击灭共产党,以实现中华统一……如今共产党无法负隅,我军要打到哪里,就能够打到哪里……”。

    如今我们无需讨论他的判断是否正确,因为历史已经给出答案。在47年2月的讲话中,蒋认为:“如今共产党无法负隅,我军要打到哪里,就能够打到哪里。”很明显,他的立足点在军事。那么,从45年8月到47年年初,国共军事较量的结果究竟如何呢?

    如果你是一个内战期间生活在国统区的百姓,每天看中央日报关心战事进展,你也许就会看到这样的新闻报道:

    ……1945年11月,杜律明击溃共军,攻占山海关,并乘胜占领绥中、锦西、葫芦岛、锦州一线……

    ……1946年5月,国军击溃四平共军,攻占四平,对溃逃之敌进行追击,并乘胜占领长春、吉林等地……

    ……1946年6月,国军重创以盘踞鄂豫皖交界地带的共军李先念部,基本肃清了中原地区的共军……

    ……1946年夏,共军刘、邓部窜犯陇海路,国军进行反击,打退了进犯之敌,保证了陇海路交通要道的畅通……

    ……1946年6月,李默庵指挥10万大军与共军粟裕所部浴血交战,收复了长江以北、盐城以南的苏中区域……

    ……1946年年中,国军将领王耀武击退山东共军叶飞、许世友部,打通了胶济线……

    ……1946年年中,共军陈毅窜犯淮北,攻击泗县,泗县国军英勇守卫,重创来犯之敌,迫其退兵……

    ……1946年9月,张灵甫率精锐之整编74师,攻占淮阴、淮安,至此,苏中、苏北大片区域已被国军完全收复……

    ……1946年7月~9月,共军聂荣臻、贺龙围攻大同,国军将领傅作义将军围魏救赵,攻击贺龙重要根据地集宁,在集宁与聂贺部决战,将其击溃,收复了集宁,并解大同之围……

    ……1946年10月,国军收复承德、赤峰……

    ……1946年10月,国军将领傅作义奇袭张家口,击溃守军,收复共军聂荣臻的重要根据地张家口……

    ……1946年10月,国军攻占潍坊(高密),打通了胶济线……

    ……1946年10月,国军向南满共军全线进攻,攻占凤城、宽甸、恒仁、通化等17坐城县,将南满共军压缩在临江附近之狭窄地带……

    ……1947年初,北满共军三次窜过松花江,均被国军击退……

    ……1947年1月,国军占领临沂,陇海路两侧之共军已被完全肃清……

    ……1947年2月,胡宗南大军收复陇东、延安以南大片军战区,已形成重兵压境、威慑延安之态,拿下延安指日可待……

    要是看了这些报道,你难道不会得到这种印象:“如今共产党无法负隅,国军要打到哪里,就能够打到哪里。”

    可惜,就连当时在战场上打仗的国军将领们,都不会这么想。甚至在1946年9月,在率精锐之整编74师攻占淮阴、淮安后,刚刚打了胜仗的张灵甫,在给他的黄埔同学的一封信里面却说:如今共产党要向东则向东,要向西则向西……无论战略、战术我们都不如共军……今后吾等恐死无藏身之地了。

    不错,到1947年2月,陇海路两侧、以至陇海路以南基本上没有共军部队了。但是,国军在攻城略地(准确说是攻城占线)的过程中,从没有对共军主力造成严重打击,只有在围攻中原解放区、集宁之战、四平之战、对南满共军的进攻中,往好可以说打了若干个击溃战,至于成建制地整师整团地打歼灭战那基本上没有。而共产党军队则根本就没有死守城市的打算(四平保卫战例外),反而以城市为诱饵,在运动中大量歼灭敌人,始终掌握着战场主动权,在多个战役中成建制地整师整团地歼灭国军主力,大量俘虏国军士兵及高级军官,大量缴获武器装备。到1947年2月,共军兵力人数以及战力都大幅度上升,而国军的人心、士气大受打击,几十万富有战斗经验的部队化为乌有。

    蒋委员长在1947年初的设想大约是:在肃清陇海路两侧、以至陇海路以南的共军后,首先集中重兵于山东,消灭陈、粟的华东野战军。至于在山东战场的战略,则仿照1933年年对江西中央苏区第五次“围剿”的成功经验:经济、交通封锁,加上大兵团齐头并进,逐步压缩、破坏陈、粟的根据地,迫使其与有着优势火力的国军决战。

    但是,此时的山东解放区已经不是当年中央苏区的孤立无援状态,西面不远处,刘、邓的晋冀鲁豫野战军岂会坐视?更重要的是,此时的共党中央首脑是毛泽东而不是王明,此时的共军将领更是百炼成钢,打仗都打成成精了。指望共军还会像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那样,集中对集中、堡垒对堡垒、阵地对阵地与国军做“顶牛式”决战,那可是一厢情愿。还有一点,正如王树增在《解放战争》一书中多次强调,国军在解放区作战时将遇到一个无法克服的困难,那就是国军面对的是千百万敌视国军、坚定支持共产党军队的广大的农民。这是国军每次战役失败后进行总结时总会提到的,但却不愿意正视的问题。正如当年的国军高级参谋郭汝瑰所说,如果国民党能搞土改,这内战就不用打了。

    版面翰林推:szbd, 通宝推:回旋镖,strain2,盲人摸象,njyd,
    • 家园 委座的庙算有点古怪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委座历史上对红军取得的最大一次胜利:

      从1933年9月25日至1934年10月间,蒋介石调集约100万兵力,采取“堡垒主义”新战略,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大规模“围剿”。这时,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红军中占据了统治地位,拒不接受毛泽东的正确建议,用阵地战代替游击战和运动战,用所谓“正规”战争代替人民战争,使红军完全陷于被动地位。经过一年苦战,终未取得反“围剿”的胜利。最后于1934年10月仓促命令中央领导机关和红军主力退出根据地。

      在最大对手毛泽东没有上线的情况下,蒋介石在第六次“围剿”(第四次反“围剿”之后红军未进行修整就进行了全面反击,委座被迫防御,进行了所谓的第五次“‘围剿’”)中,以极大的优势,打了一年多,仍然未能歼灭红军主力,而是被红军愚弄,让红军主力逃出重围。

      这个时间跨度,我们就算是13个月吧。长征就不要算了。

      中央苏区当年是一个地域狭小、地瘠民贫的区域,其行军里程远远小于抗战结束初期的解放区,兵力数量、作战范围都极其狭小。但是蒋介石依然要历时13个月才能在对手犯错误的情况下取得一个不完整的胜利,他就没怎么打过歼灭战。那么,在抗战结束后,毛泽东早已成功上线的背景下,蒋介石是以什么方式推算出自己八个月就可以消灭解放军的?

      当时解放军有120万人(也有更高的数字),八个月吃掉,蒋介石要有每月歼敌15万的本事——而且对方还不能补兵。如果说吃掉一半以后就会加速,那么前六个月蒋介石也要每个月要吃掉对手10万大军,最后两个月才能一鼓作气加速。

      问题是这仗怎么打呢?他怎么算的?蒋介石不会只是计算的行军速度吧?

      我现在对蒋介石的计算方式很感兴趣,如果能找到当时国府的推演文本,我想对于学习知识增长技能将是很有帮助的。

      • 家园 雄奇是按美军击败日军这样算的

        其实他根本就没打算用自己的中央军和共军消耗。完全就是我有美国支持,我的大佬和你TG的大佬已经谈了,这铜锣湾已经归我了。赶紧退出关东,华北,别碍着我接收。你扫我的面子,就是扫美国的面子,到时我大佬出手,用核弹收了你。

        • 家园 就是洋鬼子大于二鬼子大于泥腿子的路数吧

          只是他没想到长征时期共产国际的电台联络一断,泥腿子早就断奶变成人了,而委座除了九一八当天对自己实行了无线电静默以规避不抵抗政策以外,始终没有切断与洋鬼子的联系,巴巴地就知道吃奶。

      • 家园 有美元/美援,国军战力X1000
      • 家园 先要从委座的角度考察问题

        共军认为国民党反动派是主要敌人和主要矛盾,委座未必这么看,至少不一定几十年一贯。第一季有各路军阀,第二季有鬼子,都比共匪强大好多好多倍。就算到了第三季,还有腐败的诱惑、行政低效的牵制,委座未必不想尽全力,他做不到。

        委座会认为我在替他开脱。其实我是说他笨,因为这些矛盾和敌人,共党照单全收,而且全部解决。

      • 家园 勾心斗角少点,打败不难,彻底消灭难度比较大

        勾心斗角少点,打败不难,彻底消灭难度比较大

        华野部分主力好几次靠杂牌放水逃掉

        大兵团作战每天消耗是天文数字,打不赢久了自己就会崩溃

        • 家园 委座这个人不擅长算账

          前段时间看有人说,蒋介石在东北沦陷后才知道东北生产煤铁,物产丰富。

          查九一八事变的历史,发现九一八事变直接起因于万宝山事件和中村事件(万宝山事件:日本安排了一批侨民到东北占地耕种,为了和中国农民抢夺水源发生冲突,打死了很多中国人。中村事件:日本间谍中村到中国测绘军事地图,被东北军发现,抓起来杀了,后来被日军查到)。两起事件,蒋介石都要求张学良抱定不扩大的方针。很多人可能以为这个方针有一定正确性,尤其是中东路事件张学良被坑过一次之后(中东路事件:沙俄时代在东北修筑了一段铁路,沙俄拥有路权,张作霖对于利用苏联抗拒日本也比较感兴趣,苏联建立后也取得了控制权。后来张学良东北易帜以后,打算恢复一下主权,就要驱逐苏联人,蒋介石对此很支持,说是要人给人,要钱给钱。忽悠二傻子跟苏军打了起来,打起来以后,要人没人,要钱没钱,衙内吃了大亏),不扩大很显然得到了执行。不过,我们要知道蒋介石的不扩大是个没脑子的不扩大。3年前的1928年5月初,蒋介石带着北伐军在济南遇到了进驻济南的日军,面对日军挑衅,蒋介石派出指挥部的侍从到处传令禁止抵抗,但是北伐军毕竟是有积极性的,他们看到日军怼着营房门口架起机枪的情景,知道到时候日军一开枪他们就会直接被枪毙在营房里,于是直接打出了营房。济南城内到处是枪声。然后蒋介石丢下北伐军,偷偷逃走了。这就是著名的“绕道北伐”,也叫“五三惨案”。九一八事变前,蒋介石对张学良说不扩大,你也就知道是个什么样的不扩大了。可以说,九一八事变就算不会演变成日军直接占领沈阳乃至东北的重大事件,也会变成一场针对沈阳军民的大屠杀。而更神奇的是,根据一些资料显示,九一八事变时,蒋介石正处于无线电静默状态,原因是蒋介石正在坐船前往南方前线,准备与广州国民政府决战,船上没有装电台。这件事很有意思,一个军事统帅,居然会在南京广州两个国民政府军事对峙剑拔弩张的时候,让自己在几天时间里处于无线电静默状态下,封锁自己的情报消息。这只能有两个可能,一是反常,二是愚蠢,他总得占一样。

          不管是反常还是愚蠢,委座的不扩大,对日军扩大事件的可能性,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控制手段。

          抱头扎进沙子,就是委座的不扩大。然后人家就爆了他的菊花。对此,他们的解释是:蒋介石表示当时我不知道,张学良表示不抵抗是我的命令。

          不知道,不抵抗。就这本事,那你还占着政府的位置干什么?

          蒋介石在国事上,从来不曾事先做好计划。事前不准备,事中不知道,事后耍手段,这种人,就是妈妈怀里没长大的小子,等着别人给他收场呢。

          通宝推:jdrlgd,水立方,俺老孫,潜望镜,silencsrv,金台夕照,李根,
          • 家园 给错通宝了,能退么?

            当时按错按钮了,给错通宝

            通宝推:林风清逸,
          • 家园 厚古薄今与厚今薄古都不可取

            尤其是对重要的历史人物。

            我普经作过一个假设:如果蒋生在明末,他会做些什么?

            大致推出:应该也是一个军阀,和左良玉,祖大寿差不多,可能会降清,也可能不会,甚至不降清的概率会更大点,一个喜欢读王阳明的人,可能民族大义华夷之辨在意识里会相当牢固。当然,如果蒋真生在明末,他如果能真和三十年代收抬江浙财团那样的把东林党和江南士绅们给收抬服帖了,手里有了钱有了粮,大旗一举,天下自然赢粮而景从,那么和满清划江而治甚至利用华夷之辨把满清赶回关外,还有很有可能的。也许蒋公穿越回明末也能开创一个新的朝代,成为一代雄主,甚至现在会被皇汉列为和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朱皇帝一样伟大的人物。笑。。

            其实蒋在现实世界中面临的局面和明末有相同,也有不同,同样的是一样面临中央无力,军阀混战,外敌入侵的局,不同的是时代不同了,整个民族的旧意识形态开始瓦解,现代国家意识开始萌芽。

            解决前一个问题,能在历史书上找到经验,而后一个问题完全是全新的,中国过去几千年没人碰到过,蒋作为一个承前启后的人物,对前一个问题,他有解决的办法,但是对后一个问题,就是那个时代民智已醒,现代国家意识开始成形,治理国家和过去已经大不同了,该用什么新手段呢?蒋对这个问题上基本上没有路线图甚至都没有一个概念。可以讲,蒋的手段不论是治国还是军事还是过去军阀式封建式的,和明末那帮子人也没什么区别,治理国家是这样,封建帝王式的,412大杀特杀,杀掉三万G党,还有27万国民党员,其本质上就是兴大狱搞诛连;对付各路军阀,还有张学良,也是这样,为了拢络张学良甚至还拜把子,靠!都什么时代了,还学三国演义呢!后来东三省也不要了,反正那是张学良的地盘,让东北军去打红军,反正削弱的是东北军,妥妥地军阀作风。抗战中花园口,长沙大火,古代很多人在战争中也是这么搞的,有什么问题吗?为什么诸葛孔明这么搞就是智慧的化身,他蒋某人这么搞就成了独夫民贼了呢?怪哉怪哉。。。

            前面讲了,如果蒋生在明末,是可能成为一代雄主的,但是他运气不好,生在了新旧时代交替的近代。有人很难理解为什么抗战胜利后蒋这么大的威望这么大的优势,竟然几年就被赶到小岛上去了,对此,我只能说:蒋太老派了,也许是教育的问题,也许是悟性不够,也许是缺乏前瞻性,或者干脆就是时代局限性。。。反正他确实不理解新的时代是什么样的,所以自然被理解新时代的人给打败了。败在毛手下,其实一点都不冤。

            写到这里,不由再多说一句:现在我们同样处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新旧时代交替之际,未来的领导人还有官老爷们,如果不能理解新的时代,还是和以前一样想当然简单粗暴,那么下场也不见得会比蒋和他的徒子徒孙更好。

            通宝推:自以为是,silencsrv,
            • 家园 蒋不是收拾的江南的财阀,而是被江南的财阀收拾了

              当然所谓的江南财阀其实就是英美的买办。

              后来蒋亲自做英美的买办,才把所谓的江南的财阀给顶了。

              至于蒋和美国的将军吵架底气也是来自我才是美国大财阀的亲儿子。

              蒋介石,中国人里的印度人。

            • 家园 这是错觉

              因为日本比满清厉害,就下意识的觉得老蒋生在明末会有机会

              事实上,敌人固然更厉害了,但是在新时代里盟友也变厉害了,甚至可以当成爸爸抱大腿了

              老蒋能挺过抗日,乃至于能形式统一,甚至能搞定江浙财团,都跟他善于抱大腿有关

              明末没有地方抱大腿,只能靠自己,老蒋一样不行

            • 家园 打赢一场打过的战争?拳打敬老院、脚踢幼儿园的“英雄”?

              你对蒋介石的分析,主要建基于两点:

              一,蒋介石的私人品质。

              二,时代发展的可重复性。

              私人品质这个,你最主要的一点,其实是寄希望于蒋介石的民族性。但是你要知道,蒋介石是一个为了权利愿意娶宋美龄(关于宋美龄29岁才结婚有很多有趣的传言,比如她原本是要嫁给另一个人的,却突然转向了刚刚才打过来的北伐军总司令,理由据说是7年前见过,呵呵,这理由很有力的样子,也不知道是哄谁。实际上,在旧中国,在旧上海,一个接近30岁的交际花,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是足够让人联想的)、加入基督教的人。蒋介石早就是一个权利动物了,你却还以为他是一个民族人、革命人。

              当然,谈一个人的私德、品质,是很容易流于单纯的逻辑推理的。看他做得怎么样,还是要看他的实际行动。

              那么蒋介石的实际行动如何呢?

              我们平时有一个笑话,说一个人站队站不好,命运很悲惨,就好像是1945年做了汉奸、1949年叛变革命。但是真实的历史上是有这样的人的。这个人就是蒋介石。1945年2月,在盟军势如破竹的背景下,在盟军反复重申禁止盟国与法西斯单独议和的背景下,蒋介石下令秘密与日本单独议和。1945年3月,就连日本都拒绝了蒋介石这一令人捉摸不透的议和建议,蒋介石却仍不死心。1945年5月初,德国投降。一直到1945年5月底,蒋介石才下令取消与日本单独议和。

              就这样的政治水准,你还在想,“甚至不降清的概率会更大点”,“一个喜欢读王阳明的人,可能民族大义华夷之辨在意识里会相当牢固”,“如果蒋生在明末,是可能成为一代雄主的”,不觉得太天真、太为“古人”说话了吗?就这种1945年5月还想着做汉奸的政治水准,怎么“雄”啊?

              蒋介石是这样的水准,那么拥护他的所谓“江浙财团”,就高明到哪里去了么?政治人物是政治势力的代表,政治人物的水准也是政治势力的水准。蒋介石在三十年代“收服”江浙财团,是怎么收服的呢?北伐军,苏联援助下建立的北伐军,是蒋介石的军事手段;宋美龄,宋氏家族的美系背景,是蒋介石的经济手段。除此之外,蒋介石还有什么呢?1929年浙江土改失败,蒋介石除了维持现状之外,有任何进步性吗?别的不说,就你说的“收服”江浙财团一事来说,从蒋公子后来上海打老虎失败一事上来看,他什么时候“收服”江浙财团了?不牵扯到核心利益的时候,别人给你面子,这就算“收服”了?一到需要动员力量的时候,这也不听那也不听,甚至要亡天下于泥腿子都不肯出钱出力,这也叫“收服”?要这也算收服,那现在国府都已经“收服”全世界了,人家免签国可比大陆多多了。然而收服一切的国府,如今也就指着冈比亚可以出兵一千横扫欧美中苏的嘴炮了。对了,好像去年冈比亚这个浓眉大眼的也叛变国府了。

              这还是内战!

              在内战中,反动统治集团对人民起义往往抱有一定的心理优势。因为在长时期的生活中,反动统治集团早就建立起了巨大的心理优势。他们虽然恐惧人民起义的威力,但是他们骨子里对人民是不尊重的,是带有强烈的蔑视的。到了外战时,面对军事上咄咄逼人的入侵者,这些在长期内向化的经济结构中早就对外战争也不能给他们带来较大利益、他们也缺乏承担战争冒险的勇气的行为习惯的江浙地主,既不支持对外战争、又畏惧对外战争。

              明末的历史早已反复在证明这一点。无数江浙名人,都在农民起义军到来之前进行了一定的战争准备。比如凌濛初就主动参军,充当幕僚去对付农民军。而到了清兵入关的时候,江浙地区流行的观点却是“联虏平寇”。为此他们直接放弃了处于明清真空状态下(有一点李自成的官吏,但是大多被驱逐了)的山东地区。

              就这,你还在想什么“和满清划江而治甚至利用华夷之辨把满清赶回关外”,还在想什么“和三十年代收抬江浙财团那样的把东林党和江南士绅们给收抬服帖了”,不觉得这样的想法全无凭据吗?

              你是现代人,在你看来,明清易代是一个已经发生过的事情,是一个可以借鉴无数历史事实从而找出新的解决办法的历史阶段。但是就是在这样的认识背景下,在这样的历史优势下,在这样的后发优势下,你仍然寄希望于所谓的“华夷之辨”来解决问题。你是不是忘记了,这种强烈的“华夷之辨”,只能来源于亡国之后?在亡国之前是不存在这样的华夷之辨的。在强势阶段存在的只能是“天可汗”、“王者视四海如一家”。

              你只是在脑子里做了一下“理想实验”,就想强行突破因果律、将结果移动到开始之前,这怎么可能做到呢?

              要说服一个人是很困难的,要说服一个集团就容易了吗?不要以为江浙地主只是因为认识错误才做出了错误的选择,别人只要讲清道理就可以带领他们“觉醒”。我们谈明末历史,左光斗、史可法这些人,都是声名显赫号称铁骨铮铮的人物,然而他们收服谁了?你的蒋介石即便到了明末,谁给他一支北伐军呢?谁又可以给他一个宋美龄呢?就算给了他一个宋美龄,谁又是他的宋嘉树、孙中山、苏联、美国?

              读过王阳明就了不起了?王阳明出来之后,中国很快就亡国了,怎么证明王阳明能打赢呢?蒋介石还读过曾国藩呢。曾国藩的做人做事是怎么做的?屠杀,屠杀,屠杀,杀老百姓不要手软。对民众毫不怜悯的举起屠刀,蒋介石是做到了这一点的。但是对江浙财团,蒋介石从来不曾敢于这样举起屠刀。为什么一个人可以对这一面如此残忍又对另一面如此软弱呢?曾国藩手握一支湘军都不敢举旗,蒋介石就敢“大旗一举”了?

              就算复制历史,蒋介石真扔到明末去,他的历史见识难道就能集合了明末以后到民国的历史了?更何况,明清易代,不同于宋元,不同于元明,与再早之前的很多时代,都有不同点。最经典的一处不同,就是无论是东晋、无论是南宋,都不是在席卷全国的农民大起义和掏空国家的外敌入侵的双重打击下退到半壁江山的。这种情况下,你怎么复制历史?即便如此,“牛睿”政权也只能依附于江南士族,谁也“收服”不了;“完颜构”也不过就是搞一搞卖国求荣,丝毫不敢让北伐志士手握重兵。你说,蒋介石在这样的历史认识之下,怎么复制历史啊?在现有的历史上,你自己也承认,蒋介石没有能力认识到“新旧时代交替”的问题,“确实不理解新的时代是什么样的”。把他扔到明末去,他就能突破历史了?他就知道明清易代与晋、宋不同了?南明那群垃圾是怎么把国家丢的?有那么一些人,看到南京还有留存的六部,看到手里还有半壁江山,很自然就觉得大不了又是一个东晋南宋,好像怎么折腾都行,结果就折腾没了。你觉得他们的水平相差多少呢?

              这个世界上有两句话很有意思。一句话是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一句话是每一天都是崭新的。不新鲜是因为规律总是一样的规律,新鲜是因为同样的规律却未必有同样的表现。1+1=2很好理解,一根火柴加一根火柴就是两个火柴,太好理解了,那么一根火柴加一个雷管呢?掌握基本规律,处理具体事务,这是常理。但是如你所说,蒋介石“不理解新的时代是什么样的”,他到了明清易代之际,就能理解了?

              你不是厚古薄今,也不是厚今薄古,而是对愚蠢缺乏深刻的认识。

              没有能力就是没有能力。盛名之下尚且其实难副,何况是蠢名之下。

              通宝推:暗夜行路,caj306,梓童,东海后学,曾自洲,qianji,chuchong,白玉老虎,繁华事散,伊粟,俺老孫,lilly,风的笑容,jboyin,李根,surfxu,hwd99,吃土的蚯蚓,明心灵竹,潜望镜,年青是福,Rusher,方恨少,水立方,mezhan,何求,躲雨的猫,富柜,陈王奋起,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