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美国空军的战备完好率 -- 晨枫

共:💬51 🌺14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一言以蔽之,您说的这些,都是找以的外部原因,而不是从内部

            来分析,内部矛盾才决定着事物的本质,建议您研究一下以色列的国家构成,内部体制,历史发展,技术战术,而不是凡事都从美国上面找原因.这就好像国民党研究共产党的成功,凡事都从情报战(郭汝瑰,刘斐)和苏联(共产国际)的支持上找原因,是得不到真正有意义的结论的.

            另外,我无意将以中两国做全方位的比较,我说的师夷长技,更多的指的是技战术的层面.以色列诸多次的军事,外交,政治行动从技术角度分析都是可圈可点,您为何视而不见??

            至于战略层面,某国在4,50年代为了对抗美国,认为苏联做过干爹;又在7.80年代为了对抗苏联,不是厚着脸皮也认过美国做过干爹么??因为大的战略利益,而忍痛放弃小的战略利益的事实还少吗??何苦要打肿脸充胖子呢??

            窃国者做窃钩之论

            o(︶︿︶)o 唉

            • 家园 对于以色列和阿拉伯自然是外部因素是决定性因素,

              但对于中国这样的大国,自然是内部因素为主。军事上,以色列最大的战略集团只有旅师一级;经济上,特别是在人口上,以色列长期依赖外国的输血。

              讨论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的形成,尤其是初期,几乎全部可以追溯到美英法苏四国身上。中国就算是在最不济,它依然是个主权国家,很多东西,尤其是国家的行政体系及其一系列制度,存在了几百年,甚至是上千年。显然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至于战略层面,某国在4,50年代为了对抗美国,认为苏联做过干爹;又在7.80年代为了对抗苏联,不是厚着脸皮也认过美国做过干爹么??因为大的战略利益,而忍痛放弃小的战略利益的事实还少吗??何苦要打肿脸充胖子呢??

              什么样的情形叫做认干爹呢?首先我们要划出一条杠杠来,过了这条杠才能叫认干爹,就好像赞同共产党的主张未必是共产党员,是共产党员未必赞同共产党的主张一样。这条杠杠是什么呢?对于中国来说,就是与苏联在六十年代的决裂和八九年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当然,中国不会因为与这些国家决裂就面临生存问题,但这就是不认干爹的资本。以色列没有这样的资本。

              你一方面说要向以色列学习技术层面上的东西,另一方面要我详细研究以色列的国家构成?内部体制?历史发展?这样子把战术和战略相混淆,我真的很难得出什么有用结论。

              既然你提出这么个宏篇大论的主题,那么就请你给我先给我科普一下以色列国防军的历史好了。然后再结合实际说一下,中国军队应该向学习哪些IDF的独门秘技。开个贴嘛。

              • 家园 美国扶住以色列的事实,地球人都知道,但即使是扶助,我们也

                知道,中国有个成语,叫做"扶不起的阿斗"

                有的国家,扶一扶,能够得到60分,有的国家,扶一扶,很可能仍然屡战屡败不及格.而以色列在历次军事,情报,政治,外交的行动中采取的行动表现出来的优秀素质,个人认为已经远远超过了80分.它在历史中表现出来的优秀技战术的事实,是和他的国家体制,历史发展的积淀离不开的,这是我建议读者研究下以色列历史的根本出发点.

                本人无意在这个话题上说的更多,因为打字很累,本人确实也不是专业的.我的以色列感兴趣不是一天两天,因为它实在是一个争议颇多的国家,而它多次的特别行动更是让人膛目结舌.其实我的政治倾向有些偏左,但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下,在研究资料的过程中,我仍然被其客观的态度,坚定的意志,科学的方法,精明的策略而震惊.外在的能力表现终究是要建立在内在的结构基础之上,否则就无法在几十年的时间中,稳定而连续地发挥.

                对比之下,其他获得美援的国家,崩溃并不在少,苟延残喘的也大有人在,其中美国提供的援助不可说不多,不精良,不竭尽全力,还是那句话---直接派兵的都不在少数,可有几个国家我们能说是成功国家?或者在某些方面可圈可点的国家??细细看来,如果某个获得美援的国家,在某一方面能力突出,表现优良,归根揭底还是其内部因素起着最主要的作用.具体国家的例子大家可以对号入座,我就不枚举了,因为各国的政经文化差异实在太大,历史条件也不同,如果细细讨论,不知要费多少篇幅,但去粗取精,抓住本质矛盾,我们还是能看出不同的.

                在这里,我只是提供了一个观点,一个视角,供读者参考,本人只是抛砖引玉而已.

                就此结贴啦

                • 家园 如果不想对事实本身进行更深入的讨论,

                  又何必再敲出如此长篇大论。我好说还举了几个具体的人名可供查证呢。何况立场如何与事实又有何关?

                  对比之下,其他获得美援的国家,崩溃并不在少,苟延残喘的也大有人在,其中美国提供的援助不可说不多,不精良,不竭尽全力,还是那句话---直接派兵的都不在少数,可有几个国家我们能说是成功国家?或者在某些方面可圈可点的国家??

                  你说的确实是事实,以后中国再搞援助确实要找准对象,再搞出一个红色高棉来,当然不是件让人高兴的事情。不过,这倒是我们(也是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和阿拉伯国家)对以色列态度软化的最重要原因。但要明白一个好奴才,再好,他也是人家的奴才。中以关系必然是中国与西方关系的一个缩影。

                  最重要的是,你说中国可以从以色列学到不少东西。但是“客观的态度”,“坚定的意志”,“科学的方法”,“精明的策略”,用这些词形容伟大领袖英明神武也不过如此。但真实的情形呢?到底从以色列学什么?希伯来文?犹太教?

                  至于白谁黑谁,不过“只可远观,不可近渎”(也是句老话噢)而已,什么事情,仔细看两遍还会看不出问题来吗?中东局势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最简单的解释是什么?神化一件事物何其容易,而且不用费脑子,多好。要是这也算给“读者”的一种新观点、新视角的话,那我代“读者”(就这几段文字不过是你我之间的讨论会有多少人关心?)谢谢你了。

      • 家园 现在觉得以色列的好多东西都被吹得太神了
        • 家园 胜仗就是硬道理
          • 家园 不只是打仗

            有很多事情除了对手太弱以外,很多都是西方的庇护和国际社会的纵容。

            以前马哈蒂尔说过,批评伊斯兰世界是西方的日常工作,批评以色列就是纳粹。

            打仗也是,四次中东战争,西方社会在其中的作用到现在也没有完全曝光。

            • 家园 其实中东战争本身就是一场完全不对称的战争,

              这个不对称,说的不是以色列弱小,恰恰相反,就是在第一次中东战争时,以色列也是十分强大的。

              有的文章总是说以色列国防军初期缺少有作战经验的人员,这其实是要分阶段的,以著名的以色列装甲第7旅为例,其首任指挥官Shlomo Shamir以1946年以少校军衔从英国皇家空军退役;第二任Ben Dunkelman更是传奇,以列兵入伍的他传说在战争中因战功升至少校。这样资历的指挥官在阿拉伯军队可能存在吗?再比如说,Mickey Marcus,人家可是美军上校;阿拉伯我不是很清楚,但我打个赌,所有阿拉伯方面的指挥官,不会有一个人即有二战主战场的作战经验,还在二战中拿过高于上校军衔。

              • 家园 不止这些

                比如抓捕艾希曼的行动,完全就是在西方社会的纵容下完成的。

                以色列经过这些行动,养成了一种不计后果的做事方式。因为有西方社会给他擦屁股。

                后来沙龙把阿拉法特困在官邸中,完全就是以色列这种行动方式的体现。谁都看出来,沙龙太想弄掉阿拉法特了。但是这件事太大了,连美国都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才没有成功。

      • 家园 第二是谁……日本

        看到那时心下一凛

      • 家园 那是性命交关啊,动力不一样
    • 家园 无人机的出动率还是相当高的

      RQ-4全球鹰是超远程的,出动率低点可以理解。

    • 家园 F22还凑合。B1B和CV22是很恐怖的机库皇后。

      不过C5A的将近50%的完好率还是让人吃惊。这种workhorse需要高出勤率才有低成本。美军一定很想念C54和C130这种耐操皮实的家伙。C17A取代C5A是大势所趋了。

      • 家园 C-5主要是年纪到了,当年就是维修量较大的东西

        开拓技术前沿的代价就是维修性不好,C-5是宽机身、高涵道比的开路先锋,后来才有波音747这一代飞机的。C-17取代C-5是时间问题,不过C-5B在延寿、改装之后,载重量进一步增加,还是有C-17取代不了的地方。C-17用得很厉害,部分机体提前出现疲劳,要提前退役,都是叫这仗打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