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唱和萨苏兄的新近作品,共计十一篇 -- 春秋的老胡

共:💬247 🌺2771 🌵3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 家园 继续史料说话。阁下选择性失明的问题一并指出

                                          阁下继续用的是以偏概全、转移阵地的招式~多个史料抛给你,足矣(烦请明确一一用史料回应):

                                          你开始说的“韩德勤29年后就当上了第三师第七旅旅长、第五十二师师长。这两支部队是不是中央嫡系?”给你的史料之后,你又慌忙退到这句话“52师打了败仗,韩德勤被降为副师长的时候,请问师长是谁?连这段都不敢提?”

                                          这一段其实就是打埋伏,有史料等着你(你每一次看到史料前,确实都“色厉内荏”,一旦看到史料后慌忙转移)

                                          准备好,下面用明确的史料指出这两个事实:

                                          1、韩德勤当师长的52师,是一个“杂牌”,老军阀部队;主力被消灭后被陈诚接过五二师番号而已,韩德勤也随之走人。

                                          2、韩德勤压根没有当52师副师长,也就是说他没有当陈诚的副手。

                                          宋瑞珂(知道这位吗?他是货真价实的嫡系)的回忆文章《陈诚及其军事集团的兴起和没落》的章节《吞并杂牌扩编部队》

                                          第一段就是:

                                          “一九三一年九月十一日,韩德勤的五二师在兴国的方石岭被红军打垮了,除陈纯道的补充团留在吉安外,两旅四个团损失殆尽。陈诚奉蒋介石命,接过五二师番号,于同年秋,以十一师独立旅和十四师攻城旅编成五二师,自兼师长,李明任副师长,柳际明任参谋长。原五二师残部编为独立团,由王作华任团长。”

                                          这一章节一共记录陈诚三次吞并杂牌……记录吞并杂牌52师之后,其后又记录杂牌43师、59师。

                                          这和我方红军战史的记录一致:

                                          五十二师原为韩德勤师,韩师的两旅6团曾于1931年9月于吉安方石岭被红军全歼。五十二师覆灭后,其番号及残部被陈诚收编,陈诚再调入第十一独立旅和十四师攻城旅,重新组建了现在的两旅6团制的新五十二师。

                                          这份史料证据展示:韩德勤当师长的52师,只是一支非嫡系杂牌。

                                          你说到韩德勤的嫡系的问题,摇摆好几次,先是“29年”,又变成“33年”。又给你明确的史料,这次又准备蒙混过关?

                                          杨伯涛回忆这次吞并杂牌:“他(指陈诚)以整理军队的名义,将老军阀部队韩德勤的五十二师揽到手里。该师人员武器损失虽几经呈报,历时甚久,始终未得到补充,韩只得挂冠而去。接管这个师后,将十一师独立旅的三个团拨充五十二师的建制团,而以独立旅旅长李明任该师师长。陈诚这次吞并五十二师没有通过暴力,而是采取一种‘断其补给,任其倒毙’的手段。

                                          黄维则回忆韩德勤没有重新当副师长,“李明调任五十二师副师长”的时候,师长仍是韩德勤的名义下,韩德勤后面是“离师到顾祝同那里去一直跟着顾干下去……韩已经丧魂落魄不敢继续干师长而求去。”

                                          “不敢继续干师长”,他这样的非嫡系,哪敢和陈诚的亲信李明抢师长~

                                          陈诚短暂兼任师长的职务,也明显就是挂名,师长实际上是给李明的。

                                          宋瑞珂的回忆也是“李明任副师长”而不是韩德勤降为副师长。是陈诚的亲信李明,给陈诚当的副手。

                                          陈诚兼师长很短,李明随后就是52师师长。他就是黄陂大捷被红军抓住的那个52师师长李明。

                                          黄陂大捷又一次消灭52师,韩德勤这次可不在军中。而后这个番号就告一段落:

                                          围剿失败后,“五十二,五十九师两个番号取消,残余部队合并编为九十九师”。

                                          “老军阀部队”、被吞并的“杂牌”,权威史料宋瑞珂、杨伯涛回忆中,这就是韩德勤的52师…

                                          非嫡系的杂牌,收编敌后,李宗仁回忆中,这就是韩德勤的89军…

                                          史料证据很明确:韩德勤麾下,一直就是杂牌。

                                          “省保安团居然也算游杂部队?市保安队就不是?”这句充分诠释什么是选择性失明:“沈鸿烈麾下还有2个大队的青岛市保安队,又新组建了教导第一、二团。这至少不逊于游杂武装。

                                          “不逊于”究竟是何意?又是语言的问题……

                                          沈鸿烈给何思源的海军陆战队才有多少人?

                                          “行前,委任何思源为鲁北行署主任,并留海军陆战队500余人,由关国启带领,保卫鲁北行署。”

                                          鲁村的摩擦——

                                          张希周的回忆文章《我所知道的沈鸿烈》:

                                          “(39年)农历十一月间,(省政府)又迁到蒙阴八区鲁村附近之唐家沙沟……将教导团全部调到鲁村和唐家沙沟,将吴化文部放在外线小张村、汇泉寺一带(这一段显示,吴化文部可没放到鲁村)”

                                          “……亲自率领一部分海军陆战队和教导团,并由他的海军老部下张赫炎作指挥,向鲁村以西八路军解放区进攻。…八路军又自动地撤走了,他们也悄悄地回来了。”(这一段描述精炼后,就可以看出是)

                                          另有以下的证据:

                                          《中共党史人物传精选本》:

                                          又于7月拟定了“公然与省府进行局部摩擦”的作战计划,集结山东纵队一、二、四支队主力,在一一五师六八六团一个营的配合下,于8月10日发起反击,当天就收复了国民党山东省政府所在地——鲁村。鲁村战役使沈鸿烈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他在给重庆当局的报告中承认,他的部队已“损失过半”。

                                          国民党出的《民国山东通志》:

                                          “二十九年六、七月间,日军进攻新泰、蒙阴一带的共军,沈鸿烈指挥下的山东游击队乘机自共军手中收复鲁村,并对共军进行攻击……是年八月十一日,共军徐向前部向山东省政府所在地的鲁村进攻,十四日占领。”

                                          沈鸿烈和山东军阀不是一路,在青岛又已投蒋。而吴化文部就是一个任人唯亲的封建军事集团。

                                          处于沈鸿烈“指挥下”的,也被他跟重庆称呼为“他的部队”的这样一支军队,怎么会都是吴化文调过来的部队?

                                          至于这一句:

                                          “特别是韩德勤和八十九军军长李守维,以属于国民党中央的嫡系军队自居,对李明扬、陈泰运等部则意在吞并。”

                                          自居是就是韩德勤认为,他这样的敢“自居”是嫡系,把陈泰运都当杂牌?陈泰运是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他这个人才是货真价实的嫡系。

                                          韩德勤日后当上了江苏省主席,他的部队也不断扩充。这哪里是“蓄意加以淘汰”?

                                          敌后不断扩充的杂牌部队多了去,和有这样企图“蓄意加以淘汰”不矛盾。

                                          李宗仁是回忆五战区下属各军,阁下的见解不会比他更准确。

                                          “如此重视,为什么要到10月19日才发皓电?”

                                          ——————————

                                          中央提示案是7月16日下发的。

                                          7月27日,周恩来携国民党“中央提示案”飞回延安。在8月25日飞返重庆继续商谈。

                                          皓电是谈不拢的结果。鲁村和黄桥,都是中央提示案下发之后继续发生的摩擦,而作为事例写进皓电的。皓电不是为鲁村、黄桥而发的。

                                          我说的鲁村更重视,就皓电的语句而言很明显——“苏北方面”是用“此外”这个词引领。这是语言常识。不会认为起草、审阅皓电的都是文盲吧?

                                          而且若是皓电是为黄桥而发,何必等到黄桥战后长达13天?黄桥的讯息一到重庆立即宣布谈判结束发通牒才合情合理?而且更不需用“此外”这个词引领“苏北方面”。

                                          • 家园 阁下选择性失明的问题还真是很严重,不指出不行

                                            沈鸿烈的省政府,不仅外围防卫是由吴化文的的部队担任,连贴身警卫都是吴化文的部队。

                                            “张允澄回忆录”阁下应该听说过吧?

                                            俺就节选一点:

                                            “我于抗战初始之际,被中共济南市委派入吴化文部做地下工作,“太河惨案”发生时,吴化文的新四师与惨案制造者王尚志部防区相邻。此间,我曾任吴化文部警卫副官,吴化文新四师第一团第一营第一连连长、第一营长,率部担任国民党山东省党政军机关的近卫、勤务之责,”

                                            “其外围警卫一直由吴化文部担任,内卫、勤务初由海军第三舰队陆战队(沈氏嫡系)担当。1938年秋,沈鸿烈率省机关在鲁北活动时,将海军陆战队主力近千人留给了何思源,作为鲁北保安司令部的基本部队,另将原青岛市武装警察四百余众改编为省政府警卫大队,肖鸿顺为大队长(后为赵学让),韩新周任大队副。省机关的内卫、勤务即由警卫大队的教导一团(1938年春,沈鸿烈收拢散兵游勇编成,其族弟沈尹任团长。1940年,又在鲁西招募新兵编成教导二团,湖南人刘冠雄任团长)担当,由沈尹统一指挥。但这两支部队实有兵力不足千人,且系乌合之众??身份武装的夜袭。教导一团和警卫大队官兵惊慌失措,有的逃跑,有的伏在床下不敢动,令沈鸿烈大失所望,乃要求吴化文派部队进驻东里店,任其近卫之责。我连即是在此等背景之下移驻东里店有。我当连长后不几日,沈鸿烈又给我加上了他本人的上尉侍卫副官的头衔,并许愿说:“好好干,不久就给你晋升少校。”

                                            而且吴化文这个“封建军事集团”恰恰就是沈鸿烈一手创建的。

                                            下面这几段是来自沈鸿烈私人秘书谢云祥写的在“沈鸿烈身边十一年”。

                                            “沈鸿烈由开封返回临沂,即组织人员,准备前往曹县山东省政府所在地履新。原青岛市的大批干部,都已作鸟兽散。由青岛退出的警察和海军陆战队,不到3000人,”

                                            “蒋知沈没有军队,又电沈云:如不要战斗部队,省府尚需岗哨,以维安全,究应如何,盼提出意见。沈乃请蒋将原韩部吴化文旅,扩编为新四师,交其指挥。这样吴亦高兴,蒋也放心。1938年夏,沈率省府人员及吴化文部,北渡黄河,”

                                            还有一位叫李继曾的也写了一篇“我所知道的沈鸿烈”

                                            “沈鸿烈不能再回东里店,就住在临朐县八区的东藜子村。召集收容失散的山东省政府工作人员,还派出人员四处寻找。后来人员聚集多了,东藜子容纳不下,于1939年11月,迁往蒙阴八区唐家沙沟办公。这时省政府的护卫部队是吴化文部,海军陆战在敌人“扫荡”后,驻安丘泥沟一带,保护从胶东到省府的一条交通线。”

                                            “沈鸿烈和山东军阀不是一路”?

                                            您连沈鸿烈和吴化文这段历史渊源都不知道还能大发议论?实在是佩服之至。

                                            吴化文就是恰恰就是沈鸿烈部队的主力,至于他自己那些嫡系,连警卫工作都做不好。这种连沈鸿烈自己都认为靠不住的乌合之众。居然会让国民党中央重视?

                                            韩德勤的履历中任职很多,被陈诚赶走之后还当过第二师的副师长,这是不是嫡系啊?还追随顾祝同当过江苏省保安处处长,当过委员长重庆行营办公厅厅长,请问这单位够不够“中央”?

                                            有这等履历的人自认“中央嫡系”还不够格?

                                            常公真是要“蓄意加以淘汰”还会让他当省主席占地盘?

                                            “皓电”应该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各个事件的。“此外”无非就是个承上启下的连接词。居然能得出个某某事件更重视的结论。

                                            那就在贴一次白崇禧对潘友新的说过的:“我们

                                            应当从唯物主义观点即现存事实的观点来研究

                                            事变,而不能反驳这些事实。您不能否认苏北

                                            新四军在行为上的错误和不正当,因此您不能

                                            把他们的行动说成是友好的、非敌对的。”

                                            请问白崇禧所说的苏北“新四军在行为上的错误和不正当”是不是发生在山东啊?

                                            关键词(Tags): #美分党驻西西河联络办副主任(云无心而出岫)
                                            • 家园 阁下不断使用选择性失明这个词语,也不断实施之

                                              “吴化文这个‘封建军事集团’恰恰就是沈鸿烈一手创建的”?这个论断又是脱离史料无视历史事实呀,就这样却敢于说别人“选择性失明”。

                                              1930年,吴化文就是手枪旅旅长兼济南警备司令。

                                              高清辰《我所知道的吴化文》:

                                              “手枪旅是吴化文于一九三O年前后,亲手扩建成立的,该旅各级军官,基本上是吴化文一手提拔培植的,亲信众多,能够行动一致,相依为命,可以说是一个‘家庭化’的队伍。”

                                              早在1930年已形成的封建军事集团,到你的口里为“讨论”而篡改史实,竟成为沈鸿烈一手“创建”的。

                                              这又是历史问题,还是语言常识的问题呢?

                                              吴化文的“家庭化”的队伍,开始于手枪旅成立,瓦解于九十六军起义后。怎么不说是蒋介石一手创建的(九十六军)?

                                              实际上,吴化文他也就只是名义上投到沈鸿烈的名下。

                                              “韩复榘死后,第三路军由孙桐萱代理总指挥。孙桐萱与第三路军二十九师师长曹福林秘密商议,准备取消手枪旅番号,将吴化文所部拆散,分别编入该路军各师……曹福林在单县有次对手枪旅第二团官兵讲话时,透露出要改编手枪旅的意图时,第二团官兵立即大哗,迅速呈现出抗命哗变之势(当时吴化文不在场).孙桐萱得悉后,便即请吴化文去单县安抚…”

                                              在这样的情况下,已随孙桐萱部到河南的吴化文,被逼无奈提出脱离孙桐萱返回山东…蒋介石批准后…“吴部即开始由河南北上,先后活动在山东定陶,郓城、平阴,禹城,惠民、滨县一带。一九三八年底,吴部由鲁北滨县向南过胶济铁路,于一九三九年一月进驻沂水县武家洼一带,扩编为新四师”。

                                              冀镇国的回忆:

                                              “韩复榘被枪毙后,吴化文名义上归了沈鸿烈,实际上因在三路军的旧关系,吴和李树椿勾结在一起,企图造成以李树椿为中心的军事力量。”

                                              高清辰《我所知道的吴化文》也明确有记载:1939年5月底之后,“吴化文与沈鸿烈之间的矛盾日渐激化”。

                                              《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暨山东军区战史》明文记载我军利用沈鸿烈与吴化文的矛盾,分化瓦解他们:

                                              “东纵”还利用沈鸿烈与吴化文的矛盾,积极做好吴的工作。吴虽是沈的部下,但他看不起沈鸿烈,两人之间有矛盾

                                              就这样已可以被我军利用矛盾而分化的背景,沈鸿烈把吴化文当自己的部队?会放心吴化文贴身警卫?

                                              同时有多个历史当事人的回忆成为证据:吴化文不是守鲁村的。

                                              下结论也可看国民党的官方史料。

                                              国民党出的《民国山东通志》:

                                              “省政府直属部队是沈尹的教导团,驻蒙阴、益都、沂水等县边区,一部分警卫省政府,随省政府行动,为沈主席入鲁後所成立者。省政府各厅处驻在这些部队的中间,随敌人之行动,在沂水、蒙阴一带移动,以蒙阴县的吕匣店子及鲁村为中心,二十八年以後各厅处分驻在吕匣店子附近村庄”。

                                              这明确阐述了沈鸿烈的警卫问题。也就不需争论的。

                                              另,这个《张允澄回忆录》,你其实又只是百度到的。但现在网上连这个名也有有冲突的。他之前的文本史料上叫“张杭澄”,不可以百度什么就用什么呀。

                                              我手上有他的回忆录书籍史料。

                                              这一个回忆录中的“吴化文投敌始末”,指出吴化文投敌是戴笠直接指示,你又是否采信?

                                              十月下旬,军统头子戴笠电召吴化文赴渝,吴乃在我(此时,我又被调任新四师师部参谋处副处长兼情报三科科长)和军统特务、师部内务处长王××陪同下,再赴重庆。戴氏在曾家岩五十号其公馆中设宴招待,以示亲近。……后来,戴笠就给吴讲起了所谓“形势和任务”,他胡说什麽,“当前最大的敌人不是日本人,而是共产党”;“救国有两条线,一条是正面作战,一条是‘曲线救国’,打着汪兆铭(即汪精卫,其字兆铭)的旗号去干,既剿灭了共党,又无妨于团结抗战的形象”;“搞‘曲线救国’是实现三民主义的先锋,是光荣的秘密任务”;“无须有何顾虑,委座对郝鹏举、孙良诚(郝、孙二人分别于一九四一年、一九四二年投敌)等人都未加追究,待光复之后,戴某定亲自向国人说明真相”。

                                              韩德勤的嫡系问题又推迟到“被陈诚赶走之后”?这是第三次推迟啦。

                                              韩德勤到第二师当副师长,这个记载是:“后经顾祝同等人的帮助,韩改调为汤恩伯的第二师副师长。(1931年)12月,顾祝同任江苏省政府主席,他又随顾到了江苏。”

                                              但实际情况是,韩德勤根本就没办法到职过汤恩伯的副师长的。

                                              汤恩伯本身就是这个12月底,才当到第二师师长。

                                              “1931年12月26日,(第二师)师长楼景越调任警卫军第1师师长,调第4师副师长汤恩伯升任师长。”

                                              而1932年1月,汤恩伯上任后没几天,第二师遭红军著名的商潢战役打击,而商潢战役哪有韩德勤参战的记录?

                                              百度出的这些,常常靠不住,得看具体史料

                                              比如一些记录都说,韩德勤被陈诚赶走后,随顾祝同到江苏当“江苏省政府委员兼江苏省保安处处长”。

                                              手中有民国公文的影印件《函知韩德勤兼任江苏省保安处处长(江苏省政府致各厅处) 》,是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1月28日的。

                                              可见,韩德勤随顾祝同到江苏,一年多后才谋到保安处处长。之前看来也就是个“江苏省政府委员”而已。

                                              在那个部队任过职,与个人是不是嫡系也没有关联。

                                              卫立煌、区寿年这样的,当过多少有关职务?可都不是蒋介石的嫡系。

                                              郑洞国也回忆:“某次第2师第4、第5旅在蚌埠附近举行对抗演习,不慎发生实弹射击事件。蒋介石知道此事后非常生气,一怒之下将两个旅长全部撤职,另外换上黄埔军校毕业生楼景越、黄杰分任第4、第5旅旅长。事后有人悄悄议论,说原来的两位旅长均非黄埔系出身,不是蒋氏的嫡系,蒋这样做不过是寻机借题发挥,以便排除异己罢了。”

                                              至于给顾祝同当办公室主任,也是嫡系的证据?

                                              1935年11月1日,重庆行营在原旧镇守使署(今重庆日报社旧址)成立,其组成人员为:

                                              主任顾祝同、参谋长贺国光、秘书长杨永泰,第一厅(主管军事)厅长贺国光兼,副厅长刘倚仁,第二厅(主管政法)厅长杨永泰兼(后改为陈振光),副厅长文群,办公厅厅长韩德勤,副厅长卢旭

                                              军事、政法的实权分有第一厅、第二厅管着的(贺国光、杨永泰又是什么来头)?

                                              韩德勤也就是给他“把兄弟”顾祝同当一下办公室主任。顾祝同这一级别的办公室主任,也敢于说是蒋介石中央的嫡系?

                                              那遍地都是嫡系啦。

                                              建国前,毛泽东告诉陈明仁:

                                              “后天二十一日,我们的新政治协商会议就要开幕了,各方面的人物都有,唯独还缺少蒋介石的嫡系将领,你来了,代表性都全了。”

                                              政治协商会议上多少担任过国军要职的,“蒋介石的嫡系将领”的称呼这样严格。

                                              • 家园 阁下现在不就对张允澄回忆录选择性失明了?

                                                张允澄回忆录中白纸黑字的当沈鸿烈侍卫的经历,难道是伪造的?

                                                “这一个回忆录中的“吴化文投敌始末”,指出吴化文投敌是戴笠直接指示,你又是否采信?”?

                                                请问这和现在讨论的问题有何关联?这不就是阁下经常说的转进么?

                                                阁下不仅对张允澄回忆录选择性失明,还有谢云祥李继曾的回忆你也选择性失明。

                                                谢云祥文章里面还有这么一段:“谈话中沈表明:他出任山东省政府主席,是蒋利用他与韩的关系,避免造成混乱局面,所采取的过渡步骤,他在山东不会太久。在抗战时期,一切都要靠武力,他无兵无将,连省府的门卫都是韩的旧部,”

                                                韩的旧部不就是吴化文的部队?沈的私人秘书转述的沈鸿烈的自述难道也是伪造的?

                                                沈鸿烈和吴化文有矛盾不奇怪,什么人没矛盾?沈和吴的所谓矛盾也没有激化到不可调和的地步。

                                                这和吴的部队是不是负责保卫沈鸿烈的省政府有什么必然联系?

                                                甚至在沈鸿烈在离开山东的时候还要求吴化文派兵护送。不放心?

                                                “省政府各厅处驻在这些部队的中间”?

                                                张允澄回忆录讲得很清楚,“这些部队”根本就毫无战斗力,沈才又调吴的部队负责保卫工作,两者应该是驻扎在同一区域。

                                                而且吴化文的部队就住在“省会区”负责保卫省政府,吴化文的罪行之一就是在省会区住了几年,搞了个无人区,把老百姓害惨了。

                                                这些也被阁下选择性失明了。

                                                连沈鸿烈都说门卫都是韩的旧部,看来你念念不忘的这些所谓“嫡系部队”连大门都看不住。

                                                吴化文的部队是沈鸿烈唯一能指挥的部队(他的那些“嫡系”连他自己都无视了),

                                                吴化文的部队一直和沈鸿烈的省政府一起驻扎在“省会区”。吴的部队不仅负责内卫,省政府的外围都是吴化文的部队。

                                                “皓电”所说“分头向山东省政府所在地鲁村进攻”,首先就要打吴化文。除非八路军当年有直升飞机。

                                                这里还有个“沂源县党史大事记” “中共沂源党的历史概述”。

                                                关于鲁村这一段:

                                                “一、四支队开展反顽斗争 沈鸿烈率部占领鲁村后,指使秦启荣吴化文部侵占郑王庄等抗日根据地,切断泰山区与沂蒙区的联系。山纵一、四支队在一一五师六八六团一部配合下,于本月下旬,展开强大的反顽攻势,先后进行了金水河、丈八邱等战斗,歼灭吴化文部300余人,将顽军撵至王家庄、鲁村一线。接着,四支队从莱芜辛庄、颜庄出发,又发动了青泥沟、郑王庄、裂皮山等战斗,仅在郑王庄就歼灭秦启荣部一个营。尔后,一、四支队又相继进行了黄庄、大张庄、草埠等战斗,将顽军吴化文部迫之鲁村,经两天两夜激战,我军收复了鲁村。”

                                                看来常公和八路都把沈鸿烈的“嫡系部队”无视了。

                                                ““吴化文这个‘封建军事集团’恰恰就是沈鸿烈一手创建的”?这个论断又是脱离史料无视历史事实呀,”?

                                                请问阁下所说的这个‘封建军事集团’是不是皓电发出时的新编第四师?现在不是在讨论“皓电”吗?您又转进到1930年的手枪旅?

                                                新编第四师的番号,编制都是沈鸿烈向蒋介石要来的,扩编也是沈鸿烈主持的。这还不算创建?没有沈鸿烈那来的什么新编第四师?

                                                “可见,韩德勤随顾祝同到江苏,一年多后才谋到保安处处长。”?

                                                江苏省是当年南京政府直接控制的仅有几个省之一,又是南京首都所在地,这又是遍地都是?

                                                “顾祝同这一级别的办公室主任”?偷换概念,

                                                韩德勤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重庆行营”的办公厅主任。就是“蒋介石重庆行营”办公厅主任。35年常公为了控制西南,长期滞留在四川。长住重庆行营。这又是遍地都是?

                                                还有,查了一下以前下载的电子书,叶飞回忆录190页:

                                                “从政治上分析,省韩是蒋介石嫡系”

                                                看来阁下还要批判一下叶飞删改历史。

                                                关键词(Tags): #美分党驻西西河联络办副主任(云无心而出岫)
                                                • 家园 按阁下标准,阁下这样的才是选择性失明——权威史料已到

                                                  阁下举几个史料,都没有明确出处。而各种权威史料,有出处的一大把。阁下就是视而不见吗,按阁下的标准,阁下这样的就是“选择性失明”。而且阁下是一直选择性失明。

                                                  比人可不会拿百度的当证据,这两天潜心翻阅各种书籍,一批有出处的权威史料已到

                                                  看看其中最权威的史料——

                                                  沈鸿烈的教导一团,中校副团长沈尹的《随沈鸿烈先生敌后抗战四年》:

                                                  “省府秘书长雷法章带着省府全体人员,由我团三个营护卫从聊城,经历城、章丘、莱芜等县到达蒙阴的鲁村镇,省府暂设于此。”

                                                  “我团三个营,既要警卫省府,还要派出一个营经常到后方安徽阜阳转运弹药、装备,另外还要抽一个连警卫山东省民生银行印钞厂,任务非常繁重……这时感到部队不敷分配,又成立了教导第二团。”

                                                  “一九四一年约九月初,蒋介石电令沈主席到重庆述职。沈带参谋处长宁春霖、随从参谋宫守义,电务主任沈仕祥,电台台长沈和清、便衣侦探多人,带十五瓦的电台一部,电务员二人,由我团护送

                                                  沈鸿烈省政府的警卫和护送工作,都是教导团负责,这个史料白纸黑字的一锤定音。

                                                  教导一团中校副团长沈尹的《随沈鸿烈先生敌后抗战四年》,是《山东文史资料选辑》第21辑收录的。这个才叫白纸黑字。

                                                  你那“张允澄回忆录中白纸黑字的”,请问是哪本书收录的?烦请把这个白纸黑字扫描发一下。

                                                  公开出版书籍《肥城文史资料》上的吴化文的文章是“张杭澄”中个名字,这情况已告知你。

                                                  用百度到的黏贴当史料?这么讨论历史,还敢于说别人是选择性失明?

                                                  按你的说法呀,你的选择性失明到了很严重的地步,继续看白纸黑字的史料:

                                                  《山东重要历史事件:抗日战争时期》(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4年版本):

                                                  1939年6月“沈鸿烈率一部分人由教导团护卫,频繁游移于蒙阴、沂水北部山地”。

                                                  《中共蒙阴党史大事记》():

                                                  1939年7月,“不久,三支队奉命开往博山,国民党省政府主席沈鸿烈的教导团进驻鲁村。”

                                                  是不是都白纸黑字记载驻鲁村是教导团?

                                                  海军陆战队、教导团几千人,“他无兵无将”这样的记载也采信?

                                                  看一看沈鸿烈的军队:

                                                  以其海军陆战队为基础,扩编到三千多人,统称教导团,由杨焕釆率领,下分两个团,一团长沈尹(沈之同族),二团长刘冠雄(又名无争,沈的旧部),皆为沈之嫡系,负责护卫省府机关。其余以青岛保安队、武装警察、清洁、铁路工人等约四千人,组编为警备团,任孙秉贤代理团长。下属三个大队,以孙秉贤为第一大队长,姜原本为第二大队长,杨再春为第三大队长。

                                                  战斗力不济的,看来是”青岛保安队、武装警察、清洁、铁路工人等“组编的警备团,误传成教导团而已。“负责护卫省府机关”很明确就是教导团。

                                                  行营的编制已给出,很明确:

                                                  韩德勤当的这个办公厅主任,是给顾祝同当办公室主任

                                                  1930年创建的手枪旅就很明确是“封建军事集团”,改一个新编第四师的番号,就是新的一个“封建军事集团”吗?难道换个马甲就不认识?

                                                  扩建和创建的区别,这又是语言常识的问题。

                                                  况且也只是给个名义而已。吴化文独立在敌后,不会招兵买马?他这样的“封建军事集团”,招兵买马也轮不到是沈鸿烈主持,沈鸿烈也忙着教导一、二团招兵买马呢。

                                                  “从政治上分析,省韩是蒋介石嫡系”的前一句还是“江苏省税警团总团长陈泰运的4个税警团,约四五千人,武器精良,属于国民党中央政府的财政部,是宋子文创建的嫡系部队”。

                                                  但是这个陈泰运的税警可不是宋子文创建的财政部税警总团,是两淮税警,沿革是地方缉私部队等改编的。隔着一个阵营,回忆录有误很正常。

                                                  这方面的记录,难道不以曾统领89军的李宗仁的回忆为权威?

                                                  阁下不用拿一些语焉不详、错讹百出、没有明确出处的作为什么证据,有出处的各种权威史料,阁下就是视而不见吗,按阁下的标准,阁下这样的不就是选择性失明吗?

                                                  再随手举一个有出处的:

                                                  《沂源文史资料》第3辑《沈鸿烈在沂源县》:

                                                  日军扫荡中,“沈鸿烈本人率领其警卫三十多人和副官数名,由教导一团二个营(战斗力很强,机枪四挺)作保护,向西北方向转移;两路背道而驰,使敌人扑空。

                                                  • 家园 阁下不仅是选择性失明,还连基本常识都不顾了

                                                    "况且也只是给个名义而已。吴化文独立在敌后,不会招兵买马?他这样的“封建军事集团”,招兵买马也轮不到是沈鸿烈主持,沈鸿烈也忙着教导一、二团招兵买马呢。"

                                                    --吴化文自己招兵买马?钱从哪里来?他那个手枪旅根本就不是正规编制,连主子韩复榘都被老蒋毙了,连个正经发军饷的地方都没有。

                                                    沈鸿烈身兼山东省保安司令,掌握着地方保安部队的编练大权,吴化文扩编的那个暂一师,完全就是鲁南地方部队编成的。没有沈的扶持,吴化文的部队那里会几年之内能扩张到几万人。

                                                    后来沈鸿烈走了,他靠山没了。马上就粮饷不济,搞得要投降当汉奸了。他要有自己在敌后招兵买马的本事,还用得着卖身投靠?

                                                    “阁下不用拿一些语焉不详、错讹百出、没有明确出处的作为什么证据,”?

                                                    我引用的这些史料,来源是官方正式网站。

                                                    http://laodong.qingdao.gov.cn/shizhi/wenshi.nsf/0f9232fecb18304548256a4900275434?OpenView&Start=2.10

                                                    这个是青岛市人民政府的官方网站。文史资料的来源就是青岛市史志办公室。官方的史志办公室发布的文史资料,不如阁下转手的?

                                                    这个就是这个网站上的“沈鸿烈主鲁见闻”中关于沈鸿烈收编吴化文部队的一段。作者是万永光。

                                                    http://laodong.qingdao.gov.cn/shizhi/wenshi.nsf/0f9232fecb18304548256a4900275434/5d3cd7e185e72afa48256a5700315935?OpenDocument

                                                    “沈鸿烈由青岛撤退时,所带武装力量只有海军陆战队和部分武装警察。任省主席后,收编了韩复榘的手枪旅,旅长为吴化文。该旅原为韩的亲兵,不在国民党国军统一编制之内,军费向由山东财政以协饷名义支给。韩在开封被扣时,随带的一部分手枪旅部队被缴械。该旅经沈鸿烈收编为二十八旅,有了正式番号,成为省政府的主力部队,后改编为新四师,又将一部分地方部队扩编为暂一师,吴化文任两个师的师长。”

                                                    “招兵买马也轮不到是沈鸿烈主持”?笑话。

                                                    “海军陆战队、教导团几千人,“他无兵无将”这样的记载也采信?”

                                                    这记载的来源是沈鸿烈的电务室主任和后来的私人秘书谢云祥的回忆;

                                                    同样来自青岛市史志办公室。

                                                    http://laodong.qingdao.gov.cn/shizhi/wenshi.nsf/0f9232fecb18304548256a4900275434/8194d59247badbf048256a73000d006b?OpenDocument

                                                    阁下不是连这都要选择性失明?

                                                    “海军陆战队、教导团几千人”又如何?如果这些部队顶用,沈鸿烈何必去扶植吴化文?

                                                    这一段来自山东公报的李继曾的回忆:

                                                    http://laodong.qingdao.gov.cn/shizhi/wenshi.nsf/0f9232fecb18304548256a4900275434/8194d59247badbf048256a73000d006b?OpenDocument

                                                    “1941年闹起来粮荒。这时沈鸿烈困难重重,首先感到个人没有可靠的精锐部队保卫。海军陆战队虽是自己培植的人马,但为数甚少,力量单薄,负担不了护卫工作。过去依靠的吴化文,因沈鸿烈没答应保他当军长,现在和沈离心离德。再加上和于学忠、牟中珩的关系日益恶化,李仙洲入鲁只是有消息,而看不到部队。这样下去,身困沦陷区,既谈不到工作的开展,也难保住个人的生命。沈鸿烈反复考虑,决定赴渝述职。

                                                    1941年9月,沈鸿烈由吕匣店子动身去安徽阜阳,再转重庆。沈走前曾和吴化文商量,请吴化文派一个团护送过铁路,吴只派一个营。沈只有带着教导团,作为护卫的部队。”

                                                    海军陆战队的战斗力,连沈鸿烈都信不过。如果沈鸿烈和吴化文有大矛盾,他会要求吴派兵护送?

                                                    还有,张允澄回忆录说的很清楚:“教导一团和警卫大队官兵惊慌失措,有的逃跑,有的伏在床下不敢动,令沈鸿烈大失所望,乃要求吴化文派部队进驻东里店,任其近卫之责。”

                                                    这应该是教导一团和吴化文的部队共同担任警卫工作,有何矛盾?

                                                    “隔着一个阵营,回忆录有误很正常。”

                                                    “有误”的不止一个,这下面是来自响当当的官方网站:

                                                    http://cpc.people.com.cn/GB/69112/69114/69123/4737027.html

                                                    光明磊落 革命一生——缅怀陈毅同志

                                                    谭震林 粟裕

                                                    “当时,苏北地区李明扬、李长江的地方杂牌军和宋子文系统的陈泰运税警部队,同国民党的嫡系韩德勤部队有一定的矛盾”

                                                    谭震林和粟裕也语焉不详、错讹百出、没有明确出处?

                                                    • 家园 完全不知道史实,且人身攻击?这是人品问题!

                                                      阁下不仅是选择性失明,其实就是连历史常识都不顾了。

                                                      完全不知道史实,且人身攻击?这是人品问题!

                                                      与你没有继续讨论的意义,听从网友们的建议,屏蔽掉你的发言。

                                                      历史常识都不顾——

                                                      根本就不是正规编制?

                                                      吴化文手枪旅已改编为“独立二十八旅”,是孙桐萱的第三集团军麾下,列入第一战区序列: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看到独立二十八旅的番号?这是实打实的正规编制。

                                                      这是1938年1月的序列,吴化文此时根本与沈鸿烈还无关呢!

                                                      你当证据的沈鸿烈主鲁见闻竟有“该旅经沈鸿烈收编为二十八旅,有了正式番号,成为省政府的主力部队”,根本就是不符合史实的!

                                                      不是抓一段史料就可以用的。第一战区序列都不知道怎么进行讨论?

                                                      吴化文“对内利用贿买、拜把子等方式广结私党,几年时间,把个手枪旅经营得铁桶一般,成力他的一支家庭化部队,人称吴家军。”

                                                      换个番号也还是这批吴家军而已。

                                                      谢云祥“到重庆后,任沈的私人秘书”,之前就是发电报的,他大概是平常不出门,连沈鸿烈的教导团、海军陆战队的存在都不知道,拿他的回忆当证据?

                                                      李继曾、万永光都知道沈鸿烈有军队,你采信哪个的?

                                                      阁下转的哪几篇权威可以与这篇比较?

                                                      沈鸿烈的教导一团,中校副团长沈尹的《随沈鸿烈先生敌后抗战四年》:

                                                      “省府秘书长雷法章带着省府全体人员,由我团三个营护卫从聊城,经历城、章丘、莱芜等县到达蒙阴的鲁村镇,省府暂设于此。”

                                                      “我团三个营,既要警卫省府,还要派出一个营经常到后方安徽阜阳转运弹药、装备,另外还要抽一个连警卫山东省民生银行印钞厂,任务非常繁重……这时感到部队不敷分配,又成立了教导第二团。”

                                                      “一九四一年约九月初,蒋介石电令沈主席到重庆述职。沈带参谋处长宁春霖、随从参谋宫守义,电务主任沈仕祥,电台台长沈和清、便衣侦探多人,带十五瓦的电台一部,电务员二人,由我团护送”

                                                      沈尹是何许人?

                                                      他的回忆是何等权威?

                                                      你转的李继曾的文章:

                                                      “成立教导一、二两个团,一团团长沈尹

                                                      万永光文章:

                                                      “成立了一个省府教导团,由沈的族弟沈尹任团长”

                                                      沈尹的回忆都给你了,还有什么争论的?

                                                      这帮都回忆到沈尹是团长的,还不如沈尹亲自的回忆?

                                                      别的方面的问题都已讨论够多,阁下拿不出权威史料,烦请别莫名进行人身攻击

                                                      这是人品的问题。

                                                      秘书代写的文章,和李宗仁的回忆录怎么比较?

                                                      文中这一句“……宋子文系统的陈泰运税警部队,同国民党的嫡系韩德勤部队”

                                                      陈泰运是黄埔第一期,曾是八十八师副师长,军政部派遣到苏北的,按这样分类,他竟不是嫡系?他竟和韩德勤分隔开:韩德勤成为嫡系,他倒为地方势力的代表?

                                                      • 家园 谢祥云文章里就提到了海军陆战队,您是连文章也没看吧?

                                                        http://club.qingdaonews.com/showAnnounce_57_3810587_1_1.htm

                                                        “沈鸿烈由开封返回临沂,即组织人员,准备前往曹县山东省政府所在地履新。原青岛市的大批干部,都已作鸟兽散。由青岛退出的警察和海军陆战队,不到3000人”

                                                        说一个管机要电文的人不知道他领导手下的部队?

                                                        您肯定连文章都没看吧?

                                                        您拿出来当证据的所谓序列中,还有河北民团,冀察游击队。这些也肯定不是什么正规编制。这能成为证据吗?

                                                        “中华民国军事史”是公认的权威著作,您承认吧?

                                                        该书我电脑里就有PDF版,第三卷里面里面,军队序列表中两次提到韩德勤的59军和117师,都是把他划分成蒋军嫡系。

                                                        还有关于黄桥战役的一章,也说韩德勤自认是蒋的嫡系。

                                                        您大概要把姜克夫老先生也打成伪造历史了?

                                                        军系的划分,看的是军政,军令关系。姜克夫先生当然会比某位版主严谨。

                                                        某些人写回忆录或者谈话,说的应该是”黄埔系”。这和严谨的历史研究根本就是两回事。

                                                        还有就是韩德勤号称十万大军,除了59军那万把两万,其他都是临时编成的保安团,那些真是杂牌。

                                                        至于皖南事变跟韩德勤的关系,我电脑里还有PDF版的蒋介石年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

                                                        1940年12月1日,蒋介石的电报:“对江南匪部,应按照前定计划,妥为部署并准备,如发现江北匪伪竟敢进攻兴化,或至限期该军不遵命北渡,应立即将其解决”

                                                        兴化就是韩德勤的驻地。

                                                        还有1月13日,蒋提出的新四军北渡的两个要求:过江后不得打韩德勤,要遵命到黄河以北。

                                                        • 家园 “序列表中两次提到韩德勤的59军”—阁下缺少起码的常识!

                                                          连韩德勤麾下是“89军”都不知道(阁下的帖里不止一次认为59军是韩德勤麾下),直接来了段这样没有常识的错误,也用咄咄逼人的口气询问?

                                                          这不是讨论历史应有的口气,不顾常识的情况下又多次断章取义!

                                                          只好把阁下当成继续歪楼的,予以屏蔽了

                                                          阁下提的几个幻想尸体的说法,还是逐一都予以批驳:

                                                          “89军”是不是杂牌,烦请看一看李宗仁的记叙究竟如何说的,不管是什么“权威”也不会比曾统辖过韩德勤的李宗仁更有权威吧?

                                                          阁下仔细看看回忆文章说的是不是“黄埔系”,如果是这个意思,黄埔一期的陈泰运何以又不是嫡系了?

                                                          之前的讨论,说的是谢祥云文章关于哪一时期的部分?谢祥云在这一部分又是怎么说的?阁下断章取义以混淆视听,这样讨论还有什么意义?

                                                          以上这些讨论都是为一个主题服务,现在不用跑题:

                                                          皖南事变和韩德勤之关联

                                                          不用断章取义看1941年前的电报。

                                                          查询“皖南事变日志”,1941年1月6日蒋介石究竟怎么下令发动事变的:

                                                          查朱、叶各部,尚未恪遵命令向黄河以北移动,决强制执行之

                                                          第三,第五战区应并用军政党综合力量迫其就范

                                                          顾祝同在1941年1月6日下午3时下的令直接摆出了“理由”:“叶挺、项英不遵命令,以主力由皖南渡江就指定位置,乃擅率驻皖南所部于支(4日)晚开始移动,企图窜据苏南,勾结敌伪,挟制中央,似此违背命令,自由行动,破坏抗战阵线,殊堪痛恨,力整饬纪纲,贯彻军令,对该军擅自行动部队决予进剿……”

                                                          理由一以贯之,都是不遵令移动,是违反军纪的“自由行动”

                                                          哪个字提到了韩德勤?!

                                                          以上已逐一都批驳了阁下的各种企图混淆视听的说法

                                                          追本朔源的问题“皖南事变和韩德勤之关联”(别的讨论毫无意义,不再会赘述的了),更是展示了皖南事变发生当天的电文。

                                                          阁下拿不出拿出当天提到韩德勤的电文的话,本楼不欢迎脱离史料进行歪楼,任何马甲帮腔,都会继续屏蔽。

                                                • 家园 果然是美分党驻西西河的主管啊,精辟,精辟。
      • 家园 图错了

        看身管和护板上的座椅,像是38年式野炮了

        • 家园 这已是被八路换造型的“盖亮步兵炮”啦

          “该炮主要部件炮管是用火车上的圆轴制造的”

          • 家园 应该不是的

            我在军博见过那种自制的步兵炮,只有炮身,没有驻退机的,也就是说是架退炮。根据地曾经有做过带驻退机的步兵炮,但是材料不过关,打了两下就报废了。

            步兵炮一般高度不超过人的腰部,图上那个牛高马大的样子,尤其是护板上有座位,是典型的骡马牵引火炮的样子,不可能是步兵炮的。

            • 家园 可以比照一下这个照片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盖亮步兵炮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