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浅说北宋东京人口的一条史料及考证 一 -- 毛锥子

共:💬129 🌺367 🌵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 家园 呵呵,莫恼莫恼,对抗权威总是要有代价的

        泉兄在河中的营生,那是要颠覆很多人的人生观的,是要让人吃不下睡不着的,所以成为众矢之的再所难免。不过这位楼主你都已经BS其人格了,那还来他的楼做甚,平白为他填砖加瓦了。

        人口这一说还是别说死,毕竟古代的事很难说,除非以后电脑足够发达,硬生生建出模型来,否则还是要争来争去的。宋人口超1亿毕竟也不是没可能,唐元明都嗜酒,而酒是最糟蹋粮食的,不能排除古代就靠这一点来变相节制人口。

        • 家园 这你放心,我睡得很香吃得很饱玩得很爽

          尤其是这几天,天天都能玩,想什么时候玩什么时候玩。

        • 家园 谢谢,我个人感觉宋朝人口肯定有问题

          汉唐元明清诸多朝代,都是户数口数俱在,唯独宋朝有户无口。中央朝廷能统计出2088万户,那么就能统计出具体有多少口。汉唐元明清也都是这么做的,唯独宋朝特例。

          而毛锥子的“户二十六万一千一百一十七,口四十四万二千九百四十”,说明官方统计出的户口比与历代比较比例严重失调。那么更可能的就是因为户口比例过于不合理,宋朝史书直接把口的记录不写了。

          如果宋朝史书记录了2088万户,10000万口,那么我是对抗权威。实际现在是某些人凭空用每户5口做前提往上套的。

      • 家园 泉大师我叫你找的证据呢?

        上次的恩怨还没完呢。我让你找的证据呢

        如果你认为证据不够硬,没关系,大不了我去历史专业期刊找,去找些更牛逼,名头更响的大专家来,中国城市从上古到近古超越西方的地方还能找不到了?”

        泉畔人家:你这人还真有意思,还真以为我找不到证据了?

        我现在就认为证据不够硬。大师,继续找历史专业期刊给我看。说过的话不算,可不是带把的。

        这个帖子不是写给你的,你爱怎么质疑怎么质疑。在我没有满意前,你不配让我回答你问题。

        • 家园 我也不稀罕回复你

          写的东西是给其他河友看的。你觉得不配就不配就是了。是非标准你来定,那么我何必去找那?让你赢不就是了,葛剑雄是对的,“古代城市没什么超过人家的”(葛剑雄原话),ok? 人家西方古代城市民生好,设施好,民主,有下水道,中国古代城市没下水道,没民生设施,中国城市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汉唐宋元明的中国城市人民无不仰慕民生优异,民主自由,流淌着奶和蜜的西方城市,ok了?我服输了,行不行,你满意了不?

          但你既然是分析宋朝人口,而且点了我的名,我自然可以写点东西。这些东西是给其他河友看的,你爱看不看,对不。我这个人别的没什么,就是心态好。你说不配就不配吧,反正西西河不是你开的,谁说的对,谁说的错,河友自有公论。另外,我个人认为你话语涉嫌人身攻击,依据河规举报。

          • 家园 送花
          • 家园 我不满意

            “如果你认为证据不够硬,没关系,大不了我去历史专业期刊找,去找些更牛逼,名头更响的大专家来,中国城市从上古到近古超越西方的地方还能找不到了?”

            告诉你,我不满意。

            老爷们说话一口唾沫一个坑,说话不算话那是怂货。我现在不满意,我现在认为你提供的证据不够硬。你要说话算数,就给我继续找。

            我点了你的名?我呸,看清楚了,“这个话题,本来是想玩泉大师时用的。不过看来根本用不上”你不配被我用这个话题玩。看懂了么。

            • 家园 我收回还不行,我输了行不?您赢了,葛剑雄赢了

              俺不找了,你赢了,ok? 你,毛锤子赢了,葛剑雄赢了,行了吧?

              中国城市从上古到近古超越西方的地方我就找不到了,ok? 所以,西方城市从上古到近古是全方面超越中国城市的,您对了,您赢了,我输了,ok?

              我找不到让你满意的东西,因为您的标准您说了算。俺水平达不到,您期待的历史期刊俺看不到,看不懂,ok? 所以,您赢了,ok?

              我认耸,行不行? 当然,如果有其他河友看不下去,那和我无关。

              宋朝人口问题您继续写,只要你不屏蔽,我也写我的,您装看不见还不行?你支持人口过亿,我反对。您的史料里户与口的比例也不支持人口过亿。我只需要套用你的资料,把2088万户对应4000万人口就行了。不合理的原因我推测是因为物业税一类的税种,当然,俺没兴趣查专业期刊,非要找到某个大牛论文才算数。 我本来就是要搞革命历史史观,推翻现有的历史观体系中的诸多错误。

              当年博古,李德嘲笑太祖是拿着三国演义指导革命,山沟里的马列主义。我的历史观点,就算山沟里的历史观吧,您看不上,无视不就行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一般说有一个中世纪暖期

        大约在公元10-12世纪,各个不同的地区的具体时间略有不同。

        没有这个时期比小冰期还冷的说法。气温的年际变率很大,只使用某地某年的个别极端气候是无法推断某个上百年的时期的平均气温如何的。在推断古气候这个问题上,最近三十多年的进步很大,要多看比较新的研究。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家园 村长,11-12世纪最冷,恰恰是最新的研究

          这是中科院院士姚檀栋1992年钻取古里雅冰芯后详细分析近2000年来的气候变化得出的结论。

          外链出处

          更新的研究

          外链出处

          科学家揭密几百年来青藏高原的温度变化

          作者:王进东 发表时间:2006-6-23 摘自: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杨保研究员通过对青藏高原昌都地区的树轮、达索普冰芯和先前重建的整个高原温度序列研究分析,以及与其他气候代用记录的比较,揭示了青藏高原几百年来的温度变化特征。指出青藏高原的中世纪暖期发生于公元前1200—1400年,该时期的夏季温度比长期平均值或20世纪约高1.2℃,公元前1400—1700年的小冰期的夏季温度比长期平均值或20世纪约低0.5℃。近1000年最暖的时期是13世纪,而最冷的时期是公元前1000—1200年,温度比20世纪约低0.9℃。20世纪的气候变暖主要表现在冬季温度的升高,同期的夏季温度呈微弱的下降趋势。

            杨保研究员通过青藏高原昌都地区树轮稳定碳同位素年表,结合达索普冰芯氧同位素序列研究分析,发现昌都地区树轮稳定碳同位素序列在年代际变化上与达索普冰芯氧同位素序列较相似,表现在冷暖时期的对应事件也较好。通过昌都地区树轮稳定碳同位素、达索普冰芯氧同位素与依据其他代用资料重建的高原温度序列比较发现,青藏高原冷期出现在公元前1000—1150年,中世纪暖期出现在公元前1200—1400年,小冰期出现在公元前1400—1700年。青藏高原中世纪暖期的平均温度比20世纪平均值高出1.2℃,近1000年最暖时期的13世纪温度比20世纪的平均值高出1.6℃,而小冰期的平均温度低于现代平均值的0.5℃。如果估计公元前1000—1200年这个最冷期的温度,可计算出该时段青藏高原的温度比长期平均值低0.9℃。另外,根据对唐古拉山东部则普冰川雪线变化的研究,推断新冰期和小冰期盛时的温度比现代分别低1.0℃—1.9℃和0.6℃—1.2℃,青藏高原其他地区的海洋性冰川波动指示的温度变化大体也在这个温度变幅之内。同时,通过达索普冰芯氧同位素序列曲线研究发现,近两个世纪来青藏高原出现了快速升温趋势,特别是20世纪的增温最为显著。现代温度观测记录显示,青藏高原近40年来年平均温度的上升趋势更为明显,其中主要是冬季升温的贡献。而夏季温度只有微弱的上升趋势。

          外链出处

          近1000 a最暖的时期是13世纪,而最冷的时期是1000-1200 AD,温度比现代约低 0.9℃。

          据了解,气温每下降2度,牧草的可生长期就会缩短40天,对草原造成巨大损伤,这样一来饲料短缺就导致畜牧业生产崩溃,于是被迫南下迁移。

          温度变化对农业生产的打击力度可想而知。宋朝的气候条件远不如汉唐优越。即使优于明清也优越有限,尤其11-12世纪是2千年来的极寒期,平均温度最低。在这个情况下,我实在是不相信宋朝能人定胜天的发展出高效农业,凭借比汉唐元明都少的耕地(领土小),生产出支持上亿人口的粮食。(而汉唐元明确都不容易突破6千万,直到高产作物传入。)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