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从1949年陈云稳定物价谈起 -- zhuhit

共:💬319 🌺297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2
下页 末页
        • 家园 送花赞扬 关闭

          送花赞扬 关闭

          送花成功,可取消。有效送花赞扬。恭喜:你意外获得 16 铢钱。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15。本帖花:1

        • 家园 我知道一点口头资料:当时毛主席要二野经营西南的说法

          以及和中央的责权利关系,相当于授权。注意是经营。但是找不到历史文献证明。

          如果口头资料正确,那就是分封。

          • 家园 毛泽东文集5-“关于各野战军的进军部署”一九四九年五月

            有相关表述:

            “二野亦应准备于两个月后以主力或以全军向西进军,经营川、黔、康[4]。”

            重点在于“经营”表述的读解。未条文细说的,应该算是非正式的吧。

            • 家园 谢谢,的确没看到更多解释经营的内容,但是从后来各个

              军政委员会的权力来看,是完全完整的体系,例如我认识的某人就曾经是某大区的林业部长。据他说,权力,结构,都与中央政府林业部相仿,只是地盘小一点,编制小一点。(这样中央政府的部还有什么事情呢?是不是就架空了?如果的确如此,就怪不得当中央政府森林工业部部长的罗隆基会发牢骚:摆设的花瓶而已。)

              • 家园 其实各方的权责调整是很正常的,随着各种因素变动调整

                比如:建国初期,交通通讯不便,形势复杂繁重,地方分担多些。

                关键是要有共同的理想,增加流通互动,千万别意气用事。

                另外,SKILL SET,能力集匹配也是很重要的。个人觉得,人事权下管2-3级还是很必要的。不过要注意的是上位者的全面的能力。要有足够的基层经验和能力,才能减少拍脑袋。一直在部委,仅仅到下面镀两年,是不容易掌握基层工作情况的。从基层逐渐(不一定是逐级)上来,才会管的比较有底。其实应该有很大一个比例的中央官员应该从各地提拔。

          • 家园 这个东西如果不等待解密的话,可以从另外角度推演

            毛主席一生熟读通鉴和诸史,自然清楚西南羁縻土官制度的由来。西南地势复杂,天气多变,民气多悍,在交通硬件没有得到极大改善,以及当时的通信条件下,只能选择仿古制而行。

            另外一个微观推演,我翻阅过好些西南志书,发现一些微观现象:西南县政,往往由几大传统家族(或者其代言人)把持。这与土官古制以及三国西蜀成都李严家族故事暗合。

            我的能力也只能到这。不好意思。献丑。

        • 家园 人事权是核心

          核心之上还必须有中央定的调子。类似于政治局没有定从【适当宽松】改为【稳健】,央行只能微调。

          财经的调子目前中央敢定,国策的调子【改开】中央还没有魄力改。

          瓦斯的建议好,现在是应该宣布【改开】胜利结束的时候了。

          特区是根源,对特区的优惠是对非特区的剥削。

      • 家园 佩服佩服,讲的很清晰
      • 家园 问题的根本

        其实,无论如何,仅仅通过政治高压来解决通胀的话,都是有问题的,只有抓住根本,解决货币问题才是关键。

        历次反通胀就是明证。

        毕竟来说,从货币总量上来控制,是总经理能够达到的。

        以现在的体制来说不太可能达到对下面长期的控制的,这个我想是忙总想要表达的意思。

        老毛1958年给他的秘书推荐的文章中就有贾谊的《治安策》,就是希望田秘书能够领悟他的意图,分清当时的形势,只是田秘书的悟性不够,悲剧阿。

        当然对于前总经理,我与忙总有分歧,如果说每一个国企老总或者大多数国企老总都像忙总一样,前总经理就不用进行当年大刀阔斧的改革了,事实上是大多数老总不能达到忙总的能力和道德水准,那么当时的情况下,我想这个选择也是一条不错的道路。

        从治理通胀来说,1994通胀治理是改开之后历次治理效果最好的一次。

        • 家园 对其中一句深有同感

          “如果说每一个国企老总或者大多数国企老总都像忙总一样,前总经理就不用进行当年大刀阔斧的改革了”

          ——忙总曾经说过:当年多数国企不应该一刀砍掉,多数经过调整是可以有前途的。

          ——我相信忙总作为一个有实践经验的高手,这么说是有根据的。

          ——问题是,忙总这样水平的人才,本来就是稀缺的。忙总能做到的事情,多数人做不到。就象姚明看某场中学生篮球赛,评论说:红队本来不该输的。在高手看来,确实如此;问题是:世上高手就是那么点,多数工作要靠庸手去做。那么多国企,忙总不可能都自己去帮助治理。

      • 家园 谈点个人看法

        1.为什么要搞大区?

        大区制产生的直接原因有三条,从天来说,是战时体制(朝鲜战争1953年结束),从地来说是战争时期的根据地、军区和野战军的历史延续,从人来说是抗战中后期开始,一直沿用的党政军一元化领导。

        2.为什么取消大区?为什么能取消?

        大规模战争时期结束,进入了和平时期,天时;大规模裁军、整编,新的军事方针和路线(现代化的国防军),军队和党、政逐步分家,地利,中央(其实就是毛)威信如日中天,手段高明,人和。

      • 家园 1949到2010这61年

        中国这块土地上科技,制度以及意识形态的变化都是巨大的。考虑国家治理,现在一定要加入科技,尤其是通讯交通发展因素。

        我认为社会的快速发展,前提之一就是要保证国家统治的牢固以及缜密。而不同时代,不同科技背景,文化背景下,国家统治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就我看来1949年,基本上还是农业社会的中国,中央对地方的管辖能力,主要是依赖着强有力的意识形态做后盾,从而保持了几十年的中央对地方的有力治理。但是各地经济基本毫无联系。各个县城都有的五小之类的工厂就是个例子。

        在改开后,尤其90年代,在意识形态涣散的现实下,中央对地方的管辖能力如何实现?这时候更多的是通过几十年积累的全国性道路交通通讯,大型企业组织这些粘合剂。只是当时粘合剂粘度不够,因此老朱自己搞了个中央地方分账的概念,降低各地干正事的效率,将财权大量回收到中央层次。以此为代价,加强央地粘性。好歹撑过来了。--90年代真没闹懂怎么熬过来的,真奇迹啊。地方上当时为什么肯交钱,谁能说说?听说90年代初李鹏下去要钱,和叫花子似地。最后也没要上来几个大子儿,想想都可怜。

        现在,各地经济联系比以前要紧密多了。不过地方自己倒腾的空间还是不少,老朱那套临时性手段后遗症越来越明显。因此要继续加大交通运输通讯的发展以及中央直属全国性大企业的培育。继续加强各地经济联系。

        此外更要理清现有央地职责划分,对现有权利大清理,做到有抓有放。现有技术条件下,完全可以多搞点中央对某些行业部门的直属管理么,多捏地方几个蛋蛋。而且根据规模效应,直属管理可以搞得比较专业化,效率反而会比较高。

        央地粘合度足够了,那么该放的权也可以多放放,让地方多搞点管理模式的试点工作。重庆模式也好,广东模式也好,是龙是蛇试试才知道。让地方上探探以后的路怎么走。现在小年轻都知道纯市场不行,纯计划也早过时了。那么市场和计划怎么融合,还需要什么添加剂,意识形态是否需要培育。很多问题要探讨实验的,那就撒手让地方上自己搞那么个10年,弄弄明白。

        等到这一系列通畅了,现在说的经济问题也早就不是问题咯。

        通宝推:朱红明,老树,
        • 家园 你对人性不了解,中国人都想当老大,都想自己说了算

          所以博弈永远存在,与技术进步无关。

          县官都在想百里侯的排场;知府都在想每年阅兵喊同志们好,首长好。封疆大吏都在想我的地盘我做主。

          • 家园 基于这个假定:人人都想做老大

            那么一旦没什么可靠机制约束,的确是人都想爬到别人头上。当然人性这东西十分复杂。打个比方吧,自私自利的不少,舍己为人的也从来不罕见。经济学自私假定这几年没少被批判。不过论坛上谈太细了不太可能。这里我们就从人性本恶,人人都想当老大这个假定出发好了。

            谁都想自己做主。要是来自中央的压力小了,地方上有点能力的就可以自组织,半独立。没能力的么,自然就做牛做马的命了。只是这有能力的影响力也是个变量。中央的能力越强吧,地方上的影响力也就越小。

            但是在科技尤其是加速物质,信息传递的科技帮助下,社会上下层约束可以越来越紧密。结果就是中央能力越来越强。地方上有能力的受到的各类约束会越来越大。他需要的各类资源如果都被中央掐的死死地,也就没什么活动空间了。半独立?困死你丫的先。

            有个例子,chandler 1977年的那本visible hand,就说的是在技术发展的情况下,大公司如何逐步的用自己强大内部调控能力击败市场的invisible hand,从而实现垄断的过程。其实拓展开来看,就是技术发展了,小组织越发的弱小了,大组织越发的强悍了。当然就算大组织也有边界,平衡点就是组织内部开销等于市场交易成本。只是随着技术发展,组织规模可以越来越大。

            拉拉杂杂写了一大段,进一步展开来说,我的判断就是随着人类进化到工业社会,进而信息社会,小地方的想自立,越来越没戏了。不仅仅是大国内部,就算是国际上的那些独立国家,也没多久戏可唱了。当然,我这里说的没多久是用百年来算的。

            仅供大伙儿讨论。

          • 家园 所以我觉得西方民主不一定不是好东西,但在中国没有可能性

            两党制?45-49已经很清楚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