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童年碎影1、细儿与小黑 -- wqnsihs

共:💬262 🌺226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8
下页 末页
              • 家园 他们的不幸却是我们做学生的大幸,现在回忆,真是五味俱全!

                那个年代,中学的师资来源是很复杂的,我的母亲就是从复旦转到中教的(那一批人,先是调去为工农领导干部办学搞“速中”,后来就留在中教里了)。据我所知,那时候:

                1。 除了必须是本科毕业外,名牌师大和文科大学(包括北大)毕业生才能进“重点中学”任教,一般师范学院则面向普通中学和小学。另外,从各个政府部门都向中学调人。例如,政法撤编后的法院那些专家(建国后留用的法官们)都补充了中学师资。

                2。建国后,中教大发展,师资奇缺。因此,在不断地清理队伍和政治运动中,一些家庭出身不好的,“犯了一般错误”的,包括被“定性”但不“戴帽”的右派,总之,各行各业的专家们都会在“发挥其一技之长”的政策下被发配中教。

                3。在几次高教院系调整中,不愿离开本地的助教和讲师(也有个别更高级别的),自己活动去中教的,大有人在。那时工资待遇按地区不同,如上海,北京是“八类地区”,中学里级别高的教师比那些“四,五类地区”的大学教授的工资要高,也能吸收人才。

                拿自己为例,我初三的英文老师原是美国军事顾问团的高级译员,语文老师本是老革命(老知识分子,不知犯了什么错误),后来则是一位孔家后裔(听说文革后,被社科院挖走了),物理老师的父亲是和戴笠同衔“少将”军统头子之一(文革里大字报“辟露”的,文革后定为特级教师),基本上所有的科目教师都有些来头,也都是多才多艺的。他们的不幸却是我们这些学生的大幸,记得在推广“育才中学经验”,减轻学生负担,提倡全面发展时,各种兴趣小组遍地开花,在他们的指导下,在校文艺比赛时,甚至一个班就可以自己排出歌剧“江姐”中的最精彩的那场“双枪老太婆打劫”来。至于学做“矿石半导体收音机”,手工来磨凸凹透镜,造“土”天文望远镜,那则是小玩意儿了。

                现在回忆,真是五味俱全!

                • 家园 那时的老师真的是自强不息,在那种处境下,不但能够

                  尽职尽责,为人师表,还能坚持学习。而且互相还竞争。例如我们有两位物理老师,一位后来回川大,一位后来回中山大学,就在暗中较劲自己学生的水平,晚上经常义务补课,强迫学生学习。

                  而且都在向学生推荐自己的专业。有个化学老师带我们一个学习小组,用两个学期的星期天,指导我们做了几十个化学实验,无非就是想提升我们对化学的兴趣,以后进化学系或化工系。

                  那时的老师真是值得钦佩:敬业,理想。

                • 家园 牵回来四头猪,俺初中一年级的数学老师就是大学的讲师

                  送花成功,可取消。有效送花赞扬。恭喜:你意外获得 4 铢钱。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3。本帖花:1

                  -----------

                  印象十分深刻,教得真好,今年小学同学聚会,专程去看望,老人家还认得我们,身体很棒,

              • 家园 呵呵 我也类似尼 狗屎运 运到家了

                狗屎运好

                高中所有数理化老师都是65年前毕业的正牌重点大学毕业生

                语文也是西施89级还是90级的毕业生

                外语是65届正牌外语专业毕业的老师

                连音乐老师都是校长从师专专门挖过来的

                有个好老师 学生可以少走不少弯路

                现在想起来 真是不可思意

                 成都有名的重点 479中学

                任课老师还不能保证门门都是重点大学毕业的尼。

                • 家园 你运气真好。

                  我在网上看到晒贫穷的内地学校,多么多的破,我想,这算啥嘛,我读的小学初中比这个破多了...

                  小学桌子都没有,都是一块长木板用砖头扛着,大家共用。有抽屉的简陋课桌对我来说简直是梦幻课桌了。初中住校,学校没电没水,冬天雪水洗脸。老师都是农民...

                  不过那时候根本不觉得有什么苦。

                  高中的老师,我还是尊敬他们。但是说实话,他们的专业水平是不行。语文老师几乎不读书,一个语文老师不读书,没有一些人文素养多么可怕。化学老师甚至考不过学生。物理老师稍难的题目就不会做. 不听他们讲课还要受批评.

                  不过这也没啥,孩子嘛,疯玩就可以了。自己有学习习惯自学就可以了。看到现在一些家长为了孩子买什么学区房,感叹.

                  • 家园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爱憎

                    我高中就是从来不作数学作业的

                    当然 数学就是考得,,

                    ,,,,,,,,,,,,,,,,

                    ,,,,,,

                    很差

                    呵呵 好的学校未必有好的童年

                    苏联什么斯基教育学家说了

                    每个学校都能教给学生知识

                     但不是每个学校能都给学校幸福和快乐的

                     有个幸福的童年 人生才有个好的开始

              • 家园 这就是“机遇和幸运”,现在的老师,真不好说什么,

                90、20后是什么样,真难讲。国家发展要靠一大批人,天才也就是万里挑一。万一忙总遇到这么个货,肯怕国家也就少了一个能干活的;少了一大批呢?

                讲一个博士初中老师的真实故事。

                某学生是官家子弟,顽劣,留校,让家长领人。家长急老师,如何是好?老师深情地说:这我有经验,多少这样的孩子,我都调教过来了——要不就是孩子可爱,要不就是家长可爱,都有办法。

                该官员回到办公室跟下属讲起这故事,问:“我的孩子可爱,还是我可爱?”

                下属答:都可爱。

                官员长叹:“我经常跟家人讲,做老师的带人上路,做医生的送人上路,这两种人若收红包看钱办事,天理难容,国家没有未来”。

                下属不语,低头出,心默念:国家有没有未来不知道,你有今天我真没想到。

          • 家园 我现在觉得小时候在乡下跟伙伴疯玩,

            真是比在城市里孤独地上各种培训班好得多。。。

            不过忙总跳过小学直接就上中学,在家里应该学过不少东西了。要不怎么受得了啊。

            • 家园 花!强烈的严重的同意“疯玩比培训班好”这点
            • 家园 没有学什么,顾不上我们。不过我看了不少书(从看

              连环画开始识字),8岁就能看《水浒》了,文言文也不错,耳濡目染而已。数学没学过,因为父母也不会,只会加减法,所以我也只会加减法。

              • 家园 幸福,农村山区还有《水浒》看,我家在大学里,父亲

                教书匠,绝对只有专业书+英汉字典+毛选+红色故事连环画。他在家教工农兵大学生补课(英语),我都不能听。有次偶然听到一句“王桶水”,跑到外面跟伙伴炫耀,被捂着嘴拖回来,表情严肃:不准学敌人的话。

                这是什么逻辑?所以,我一直怀疑父亲是个特务。

                • 家园 那你父亲活得太艰难了,太小心谨慎了。我们下乡时

                  几乎没什么家具和行李,就是一批书(文革开始后寄放在一个工人家,幸免于难),而且是精选过的名著。现在推荐的所谓世界名著和中国名著,好多我都在农村就看过了。

                  • 家园 说起我父亲,可以写本书。他不仅是谨慎,更是忠诚。

                    他们这一代人的曲折,打倒了一个旧世界后的“不困惑”,写伤痕文学的哪帮人,我看其实伤得还不够,不困惑而今天还在世的老人们,更加有趣。举个例子,我母亲80岁了,到银行存款被保险公司营销员忽悠买成保险,听**人民广播电台买全套“养生产品”。子女劝说,我母亲的原话是:那是国家单位,你们胡说。

                    50、60年代成长起来的我们,完成改革开放前30年和后30年的转变,也是一种曲折,至少对我本人是这样。

                    这一代、上一代人生价值的计价标准,实质上在变,如何以不变应万变的,就只能是靠自己的定力和理解力了。

                  • 家园 忙总洒脱

                    我爷爷喜好收藏古董。后来我姑姑考大学,别人就说我们家成分不好不让她上。我爷爷就把古董砸了个稀烂,送我姑姑上学去了。小的时候听说这事觉着很郁闷,留着的话肯定值好多钱啊。后来大些了才体会到爷爷当时的心情。心里有了牵挂自然也就自由洒脱不起来了。那个年代就能做到不重男轻女,我为这个颇为佩服我爷爷。

                    • 家园 人生本来就是在不断取舍,取舍决定你能走到的高度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