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漫谈中国政治改革之十三 -- 井底望天

共:💬150 🌺1159 🌵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不现实

        电影里面联邦被写成残暴无情的法西斯未必不是导演自己对小说的评价。

        而且。虫族出现N早前这套办法已经出现了,这种当兵谈不上什么危险。要说有什么危险,大概是镇压麻杆(太正义了)。

        其次,伞兵的司法权已经是凌驾在一般民事法庭之上(强奸小女孩那位)。这里面要是保证不会滋生令人作呕的同僚包庇,那这个社会无论什么制度都能运行,人人是雷锋自然万事好商量。这么理想的人品社会,从君主制到万事公投都没问题。你看见了批判,我看见了无比优越的军国社会。就差把所有的优秀品质都贴在军人上面去了。这种氛围不诞生军人政府就有鬼了。那么能自我约束的神灵政府跟美国人对华盛顿等的恭维能有多少区别。

        这种兵役=投票权的做法也就哈哈哈一乐,要是实行那就笑不起来了。反正没实践的东西看起来很美。纳税了还不能叫一叫,那还是算了。

        • 家园 我当然没有支持这种制度实际运行的意思

          导演对“法西斯”一说的解释,我记得在采访中他大致说过:“有些人说那些类似于纳粹制服的服装是个偶然,可其实我就是想让人联想到那上面去,我想在战争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有点法西斯”这样意思的话。你说得对,导演的确是有这种评价的。我前面也说,没有严酷的环境这套系统就会有问题。它毕竟是小说而不是政治论文。

          我想说的是,关于民主制度的思考,这部小说的观点是有价值的。所谓的权利,是应该有责任对应的。当然,即便如此,我觉得还是有天赋的最初的权利的,比如自由民主这些权利,不是天赋掉下来的,但是追求这些权利的权利,比如小说中参军的权利,那就是天赋的,总有一个开始的权利。否则的话,就成种姓制度了。

          但是和小说中一致的,我的观点是,参与管理国家的权利的确不应该是天上掉下来的,只要长到十八岁就可以去投一票。你说“纳税了还不能叫一叫,那还是算了”,把纳税作为选举权的前提也可以算一种方法,但是现实中也不是每个人都纳税的,比如在法国,有一半的家庭是不纳税的,其中许多还拿国家的钱。

          • 家园 义务

            权利自然不是是个活人都享受得到,一个理念上的天赋人权跟实际运行中的规定是有区别的,所以现实中我们才见到各种不能投票的规定,例如说精神病严重的不能投票。但是享受权利的前提至少我没听说现在有很大的争议。至少我们都看得到投票权的拥有规定的各种要件在各国差异都不大。

            而且,权利和义务对应这种东西一直存在,在各国都可以找到战时国家有权征兵和征收财产的条文。我们说现代人享受的权利越来越多,但是相应的义务同样在增多。要花钱的权利有哪项纳税人是跑得掉出钱的。当然石油富国是非常明显的特例。要像小说歌唱的那样 一切的都是免费 好好投票就能拥有一切,这跟现实未免差得太远了。

            作者对平民所负责任的缩小化是我所不能认同的,如果人在军队里才能学会主动思考,那药方应该是改革教育而不是把人送进军队里面。莫非P民判断生活是改善了还是下降了就不是一种思考过程。作者想要战斗的东西恐怕是50年代的虚无主义,但是却开出了一个古代希腊式的药方。

            法国那种不纳税的概念是两相折扣的结果?消费税这种东西我不相信有人能够彻底逃掉。

            • 义务
              家园 头脑风暴嘛

              “投票权的拥有规定的各种要件在各国差异都不大”并不是一个理由而是一个现象,我对海因莱因的欣赏点就在于他能说出这种不太政治正确的东西来。很多事情大家都这么干,但是那样干未必就是最好的方式。

              权利和义务的对应的确一直存在。如果看到选出来的政府执政错误最后会作用在选他们的人民头上,也可以说人民实际承担了选出坏政府的后果,或者说尽到了负担责任的义务。但是这是否最好的方式?在我的经验看来,西方发达国家的民主制度之所以没有引起大的动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还有第三世界国家人民可以压榨,以及国家还有点老本可以吃。象希腊那样破产了的国家,民主制度就无法继续起到减压阀的作用,人民就要上街闹事——如果选举制度能够起到它声称的作用,为什么人民还需要以暴力的方式来表达民意?

              在法国当然每个人都在购物的时候交纳了消费税。但是也得看到,每个生活在法国的人,不管他乐意不乐意,也同时享受了政府提供的大量服务,比如公交,社保,教育,治安,国防等。光是消费税远不够支付这些费用。

      • 家园 军人退伍得到公民权

        那么其他方面有贡献的呢?不过有贡献才能赋予公民权这个思路是对的,一人一票的民主忽略了人与人的差别,没有对正向进化作出激励,实际作出的是对社会发展的负激励--只要人多,好吃懒做也能影响国家决策。

        • 家园 “有贡献才能赋予公民权”

          说实话,虽然从来没有明文规定,但是不少机构就是按照这样的规则在运转着。

      • 家园 这电影也叫《星河舰队》

        电影比书的影响力要大一些,荷兰人保罗.范霍文 拍的 里面的军装就是第三帝国翻版,票房很好,也被很多人骂法西斯,不过真的挺好看。

      • 家园 中国正走在这样一条路上

        TG的党员身份,包括一部分民主党派其实是政治的驾驶执照,想对政治指手画脚又够胆有能力的,都会用入党的方法去得到从政执照,而那些得不到从政执照的,自然既没胆也没能力发动革命。

        • 家园 看不出入党与够胆有能力之间的关系

          看不出

        • 家园 但是开车就能开劳斯莱斯么?

          李自成,黄巢,陈胜,吴广,洪秀全等等,按照你这个定义,都是有驾照的。问题是人家本来是有开劳斯莱斯的能力,你却给个QQ打发了,那怎么办?毛泽东当年难道没有驾照?周恩来呢?孙中山呢?邓小平呢?这些人至少都算开宝马了吧,也没影响他们去搞劳斯莱斯。

        • 家园 不过还是有关键点不同的

          海因莱因之所以要用“为国家战斗过”来限制公民权,除了够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那同时证明和加强了你对国家的忠诚,所谓的“自由之花要用爱国者的鲜血来浇灌”。于是当他们退伍取得公民权后,参与国家管理时自然会有为国家利益着想的思想。当然也会有少数有胆却不愿为国家效力的人存在,成为不安定因素,但是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

          • 家园 重要的不是忠诚,而是驾照

            忠诚这事情是说不清楚的,因为完全可以“忠于国家不等于忠于政府”。

            重要的不是忠诚,而是驾照。这个驾照是有规则的,例如,你必须表现得象忠诚的样子,至于你心底究竟忠诚不忠诚,谁知道呢。

            就像现在拿TG入党执照的,到底忠诚不忠诚,谁也不知道。不出事的时候都忠诚得很,一出事个个有好几本护照。但问题在于,TG的党员驾照是有规则的,拿了就得表面上当一个无神论者,必须坚持民族团结,被党组织怀疑了就得去被“双规”,等等。于是就不能乱说乱动,即便不忠诚,最多就是贪俩钱,不至于造成什么特别严重的坏结果。

            这就好比开车,拿了驾照遵守交通规则才能开,那就不会出特别大的问题,当然三天两头车祸是可能的。但是,如果搞“开车是基本人权”那一套,不管会开不会开都塞进驾驶楼就开,那才是真正的麻烦。

          • 家园 这个说法让我想起斯巴达的军国主义

            这样可能会走进死胡同的。忠诚是必要的,但叛逆也是必要的。复制和突变是生命进化的方式,人类社会可能也如此。

            我不太敢相信设计,设计总是不完美或者说太完美,除非必要,如已经走进死胡同了。其他条件下,我更倾向于自由博弈。变有生机,不变必死。

            • 家园 突变到不是问题

              原来忠诚后来变了也有可能。和斯巴达的军国主义也不类似,在小说中,军人是没有公民权的,如果成了职业军人,那就一天不退伍,一天没有公民权。小说主人公就经历了这个选择,原本他打算参军是为了拿到公民权,后来决定做职业军人了。

              我觉得这个制度的一个问题是,一定要有外部的巨大压力,这点也许和斯巴达有点相似。否则参军就是训练和纪律艰苦点,很多人就会混到公民权。小说中似乎谈到过这个问题,我忘了发生了什么,后来虫族来了,参军就非常危险,动不动降落到虫族星球上去血拼。

              这书强烈推荐大家看看,当通俗的科幻小说看看也很有意思的,在网上很容易找到中文版。

    • 家园 老百姓不一定要推举权,但一定要有否决权

      今年我们城市选市长。现任市长可能是全世界最老的市长。这个老太太从80年代一直当到现在,今年据说是她最后一届参与竞选,90多岁了,她也干不动了。

      我去投票时,看着list上一长串候选人名单,我直接找出这个老市长的名字,然后仍然选择了她。我这么做的原因,是我没有多少时间去了解其他候选人的具体能力和竞选纲领,平时只是在社区各处草地上看到不同候选人的名字的牌子,对他们的了解仅此而已。作为选民,我就看现任的市长干得怎么样。但具体干得怎么样,说实在话也不大清楚,这种需要很细节的研究。作为普通市民,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和资源,那怎么判断呢?就和相邻城市比较。邻居城市的市长是个左派政党的。他们城市的工会力量强,经常搞罢工。垃圾工人,公车司机的服务不好,而且工资奇高,年年罢工,年年涨。城市的债务很多,曾经一度市政缺钱到关闭一些社区设施。每次这个城市闹这些问题时,我都不由自主对比了一下我们城市有没有这类问题,记得当时都挺庆幸,我们没有类似问题。于是觉得这个市长干得不错。所以,每次选举都投她的票。直到选到她年龄太大,自己干不动为止。我们这个城市一级的竞选,好像没有最多只能干2届的说法,干得不错的市长,搞得像终身制了。由于这个市长干得不错,我们城市的选举一直投票率不高,老百姓不大关心选举的事情。几十年了,都是她,每次选举每什么悬念。

      邻居城市今年投票率创新高。因为那个左派市长搞得太糟糕,大家没法忍受了。我一个同事住在这个城市。他好像是看了一下新闻,研究了一下几个竞争者。他投票给一个号称要对工会说不的人。但具体为什么选他,这个同事也说不大清楚。因为大部分竞选者都对现在的市长提出批评,声称要做出change.但他们政策之间有多大区别,这个同事就说不大明白了。他的选择,也许只是那个人的某个口号让他认同了一次,于是留下了印象,所以投票时就看到了这个熟悉的名字。

      想了想我们享受的民主投票权利,这个权利真正有效表达出的权利是对现任市长不满,想让他下课,而不是选择谁更适合。一般的选民,说不清楚谁更有能力,谁能更好的做好管理城市这个复杂的专业工作。而一个城市的政客,一般也是一些特定圈子中的人物,他们在其中混了几十年,有这样那样的人脉和资源,我们作为圈外人,对他们的了解很有限。把谁推到前台,给人感觉更多的是那个圈子内的势力博弈结果。我们通过媒体了解到了他们想告诉我们的资料,通过这些资料给我们形成的粗浅印象,我投出了他们希望的结果的一票。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一票没有意义。因为我们也许不知道该选谁,但我们一定知道我们该不该选现在这个市长,他干得好坏,我们是真真切切能体会得到的,因为我们看得到他做的事情的结果。

      也许成熟的民主政治就是这个模式。政治精英圈培养推举人才出来做管理者,老百姓用选票来同意或是否决这个人选。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