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送给我的父亲母亲 -- ArKrXe

共:💬17 🌺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送给我的父亲母亲

    此文本是俺给长天孤骛帖的回帖,学习驴子,修改后放在这里吧---看的人会多点儿。也是喜欢西西河给人带来的不一般的感受。谢谢。

    链接出处

    [SIZE=3]

    痛感同感!
    [/SIZE]

    最近不知怎么了,看不得写父母的文章,尤其是写得好的,看完了鼻子老发酸,心好像是变软了许多,记得以前不是这样的呀。

    离开家14年了,成家6年了,来美国6年了,而与父母分别也是6年了。中间曾经想回去看看,但总未能如愿。而2001年的9-11使回国探亲之路更为艰难(我的专业属于敏感专业,背景检查很难避免,短则一两个月,长则半年、一年,会严重影响学业)。现在签证情况有所好转,但又因毕业后签证转换不能成行。

    以前和父母的交流主要是电话,信很少写,一来慢,二来下笔无言。在去年,父母到了加拿大哥哥处探亲,才终于多了一种联系方式----MSN Messenger,现代的网络技术使我终于可以看到他们了。

    看到了、

    看到他们了、

    看到他们老了、

    看到他们其实小了、

    看到他们头发更白了、

    看到他们走路更缓了、

    看到他们说话更固执了、

    看到他们更依赖对方了、

    看到他们越老越坚强了、

    看到他们其实更脆弱了、

    ……..

    其实,不是我看到的更多了,是我懂他们的更多了,因为---我、长大了。以前,我只知道他们是我的父母,现在我知道他们是爱我的父母,是我的一生中最大的依靠。

    哥哥有了胖胖的女儿,父母终于升级成了爷爷奶奶,MSN上全家讨论小孙女成了每周聊天的最重要内容。忽然发现,哥哥和我的所说所想,有许多不都是从父母那里听到过的吗?那时候,我们怎么不懂呢?我们不是读了更多的书吗?不是有了更高的学位吗?可那又怎么样?已过三十而立的我,在妈妈的眼里仍是个‘吃饭不知饥饱、睡觉不知晚早’的小屁孩;博士学位在身的我,在爸爸的眼里仍是个‘毛毛糙糙、眼高手低’的臭小子。以前,我郁闷、我反感, 现在看来,那不就真是我吗?

    父母的年青时代,被那个‘火热’的时代吞没,而他们从前也一直保持缄默,直到最近才絮絮叨叨得提及。我很想把他们的故事写下来,送给他们,也送给大家,那里面会有辛酸和遗憾、也会有欢笑和满足。那是亿万个中国普通家庭历史中的小小一章,但对我们家来说,那就是一切,那将是我们家的‘史记’。

    可是,我不知道我能否写得出来?用我的这只笨笔。 (唉,当初偏科偏得实在太凶了。)

    以下是回GraceUSA的帖子

    链接出处

    不是开玩笑,俺中学时的偏科程度是学校中的第一。只算数理化,肯定第一,加上生物,没有问题;算上英语,保证前三,语文一出,掉出前十。爹妈为此没少替俺郁闷。俺就是死都找不出什么错别字、概括不了什么中心思想、分析不出什么段落大意。写作文更是煎熬,每次都有被人逼着脱光衣服的感觉---在一群像花老乔的人们面前。

    高考完了,咬着牙估计了个语文80分(120满分),可最终出来是个73分---比及格高了仅仅一分,可谓惊险(那时有说法,主课不及格不得上第一批录取院校)。上大学后,在学校里俺还真没发现过一个比俺的语文还惨的。于是再也不敢写中文的文章,当然实验报告,年终总结等不算,论文也不算。

    一直到几个月前,看了电子赵括的军训日记,心痒难耐,和了几篇,才发现自己还是能够用汉字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的,甚至还有人说好。俺这才敢放开手脚,大胆献丑了。开始大多以调侃为主,后来写了几篇科普,但对抒情的文章,还是一直发怵。直到那天看到孤鹜兄的帖子,想起自己的白发父母,忍耐不住,于是提笔和之。写可是写了,心依然发虚。

    至今仍不敢把自己的东西全给爸妈看,他们肯定说俺是抄得,可俺不是呀,真的不是呀。

    元宝推荐:擎箭天使,
    • 家园 没的说,献花并祝楼主合家欢乐!
    • 家园 【注意】好消息

      俺在昨天拿到了新签证,已经决定3月份赴加拿大探望父母,会见兄嫂,当然还有小胖子侄女。

      虽然春节已过,又是一个新春。

    • 家园 快过农历新年了,该怎么向父母表示表示,大家有什么好建议?

      阿磕太自谦了,你的作文很感人嘛,和尚要向您学习抒情了。

    • 家园 【原创】偷偷睁开的眼睛

      母亲年轻的时候,肯定很美。我一直是这样想的,虽然我

      的记忆已经不允许我想起20多年前的日子,但从相片中还

      是能看的出来的。在我的心底,她就是天下最美的母亲。

      我能想起最早的最完整的事情,就是我出麻疹的时候。出

      麻疹,自然是不允许跑到户外的。母亲便把我关起来,除

      了必要的事情外,她就陪着我。那个时候,我所能记起唯

      一的一次母亲不在家,是她到对面山上去干什么来着,也

      就几分钟的路,我就不知道怎么了。扒开门,对着对面的

      山大声喊:妈~~,妈~~。母亲只好放下手里的事情,跑回

      来继续陪我。

      晚上,母亲就在灯下纳鞋底。我百无聊赖地在床上打滚,

      一个人自己玩。不知道,从哪里找出来父亲打发令枪用的

      发令纸。一个个小小的”发令炮“,贴在纸上,红红的,很

      好看。我就想试试这是什么东西,随手抓起鞋栓,啪一家伙

      就打下去。只听嘣的一声响,一阵烟雾。我先是吓傻了,

      紧接着,就哭了起来。母亲也吓坏了,先是安慰我,等我

      停下不哭了。她就开始吓唬我,威胁以后我再乱玩这些东

      西的话,就要打我了。我就抽抽嗒嗒地躺下了。很长的一

      段时间,没有动静。我想看看母亲是不是已经不再生气了。

      我睁开眼睛,母亲还在纳鞋底,恰好回过头来,看见我睁

      着眼睛。母亲说,好好睡吧。

      20多年过去了,我能想起的最早的母亲的形象,就是我透

      过这睁开的眼睛所看到的。希望母亲健康、快乐。

      附:以前写过一篇,是回忆父亲的:

      http://www.cchere.com/article/69196

      这里,再补上一篇旧作,给我的母亲。

    • 家园 【原创】记得父母生日吗

      那次跟朋友聊天,说到父母亲情,说着说着,忽然问朋友,你可知道自己父母亲生日?

      于是朋友沉默。

      之后曾经暗自得意过,因为我很早便知道父母亲生日,而每逢那天的问候总是让父母惊喜。

      但是离家那阵子,一些琐事,却是跟家里的联系少了。

      那次打电话回去,爸,您生日快乐啊……

      ……啊,好啊,其实你打电话回来,我们就很快乐啊,怎么不多打些电话来啊……

      那次电话里跟父母来回说着,说了许久。放下电话时,忽然发现――自己,竟然,也是泪流满面。

      问天下父母好。看到ArKeXe的文,不由得念叨起远在地球那一边的双亲。这就去打电话,问声好。

      献花

      • 家园 这个贴引起许多回想,不过不知从何说起...
      • 家园 【原创】生日

        我突然想起,我不知道父母的生日。这是昨晚上,我看电视

        《金钱游戏》,主持人问那个嘉宾,”你知道你父母的生日吗?”

        我想起来,和那个小伙子一样,我的父母,头发也有点白了,

        我也象那个小伙子一样,说不出来父母的生日。

        第一次过生日,是10多年前,那年我上初三。中午,我回家,

        其实不能说是家,这只是我父亲单位上的宿舍,只有我父亲

        和我两个人常住。我看见父亲在扇着一个炭炉,往常,基本

        上只要我回到家,菜就做好的。我就觉得很奇怪,心理还在

        想,我中午得快点吃,好继续跑学校里,和同学一起玩。

        到开饭的时候,父亲就把各色的菜断了上来,明显地,比平

        常丰富。我就问,”今天要请客么?哪一个?“父亲说,”就是

        你啊。今天是你生日。“哦,我想起来了,确实是我生日,我

        自己都忘了,父亲却没忘了。今天,我已经想不起来,那天我

        吃的是什么菜,只记得,一个大大的钢精锅,热起腾腾的。第

        二年,我就离开家,到县城上高中,再后来,在外面读大学。

        十几年来,每到生日,总是和同学在一起,喝酒吃饭,再也没

        有在家过生日。而我能记起的,常在记忆里的,还是那口大大

        的冒着热气的钢精锅。而我,也是没有问过父母的生日,好象

        他们也不过生日。

        过几天,打电话的时候,我一定要问他们的生日。

        一篇写在几年前的小文,是以向驴兄、阿可兄以及大家的父母问好。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