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东方的屋顶 一、伍重 -- 藏猫猫

共:💬134 🌺115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 家园 哈哈,

          降雪的考虑,这一篇里五、建筑学家登场,我曾提到,“小衲本人,受到我们老大的鼓舞,打算拓展这个思路做作业,跑去跟建筑史老师讨论,然后,被拍回来了、、、、”

          要拓展这个思路的,正是因为当时读了竺可桢的五千年气候变化史,打算对着降雪量变化来看讨论屋顶变高。

          结果就被拍回来了

          为什么我的老师不认同,包括我现在也不再往这路子上想,是因为从前辈们对于古文献的把握,对于匠人的体会,可以“感觉”出来,古代匠人不会这么想。比如古文献中很少提某殿因雪压塌,被风把屋顶掀掉。那么这个思路可能就和结构无关。

          中国的屋顶很重,被风掀掉的可能性很小。我不知道泉州是否屋顶比北方更扁--好像不明显;即使南方某些地方屋顶更扁,建筑史上的解释,一般是此地保留了宋式古风。因宋式比清式扁。而且通常这些地方,是可以找到其他细节的古风的。

          • 家园 【原创】再胡说一通

            最近有空通读楼主屋顶各文,感想如下。(都是外行观点,谨供发散)

            1.角梁挑起可能最初是结构需要。墙承重的结构下,屋角是最坚固的地方,但对于梁承重的房顶,屋角应该是较弱的地方。如果一味加强屋角强度,就要增加结构,又给地基角部增加了负担。角梁向上突起可以避免冰雪在此积累,就缓解这个矛盾。

            2.南北房顶弯曲程度不同可能与采光的功能需要有关。北方太阳高度低,所以充分,而南方太阳高度高,房檐要多翘起来一些。尤其是角梁的位置下的墙面,是采光最不利的地方(直角三角形斜边距离最长),南方屋顶翘得最夸张。

            3.曲面遮丑功能。就以现在身边的电脑屏幕、鼠标等塑料产品为例,一般两片塑料零件之间都有一个0.8mm的缝,这个缝并不是说方便撬开,而是掩饰塑料零件的不平整——没有这条宽缝,两个零件结合处并列着对比,窄缝0mm到0.1mm的不吻合很容易看出来,但如果缝比较宽,0.8mm与0.9mm的差别肉眼就不容易发觉了。对于房顶,如果从地面可以看到房顶有任何两条平行线可以对比(不管是直线还是曲线),都容易发觉房顶的缺陷,所以挑房檐再挑角梁形成立体曲面,就断了挑刺人士的念想。这里完全同意刘致平的美学观。

            4.扯得远一点,美学和结构的要求往往是背道而驰的,尤其是富贵者的美学。比如说中国一些富人喜欢开私人飞机、飚名车、打高尔夫,为什么他们的价值取向倾向这些成本比较多的活动呢?因为其他运动,比如自行车、轮滑、乒乓球,门槛都比较低,不富裕的人也有可能玩好,富人就凸显不出来了,奢侈消费大多都是这个道理。古代民居的发展是随着新技术改变设计,追求经济,但是富贵人家要是讲究等级,讲究美,除了政治上要求什么身份盖什么房顶之外,就是让最高贵者的房顶结构最不经济,让人一打算盘就肉疼,越级的人也就自然少了。

            通宝推:藏猫猫,
            • 家园 狂赞!

              谢谢胡兄!

              观点不外行,很有启发性!

              角部的起翘的猜想,我有点小异议,起翘的产生,应该是出于结构需要,角梁本身的构造会把屋角处垫高。但起翘实际上减缓了屋面的坡度,是可能增加积雪的。但胡兄说的对,角部是建筑的薄弱环节,因此历史上看,角梁的用材有一段从小到大、其结构功能从弱到强的发展。

              第二点很有启发!谢谢!

              第四点,俺也扯远一点,中国的建筑,不同于西方,有一个特点,就是美学特征自身的结构性或功能性,如曲屋面,如斗栱,如柱的内倾等等。西方世界自从发现“古典”以来,结构与美学是背道的,当罗马人把希腊柱式应用于他们自己的拱结构中,就决定了这一点。而中国建筑不同,结构与美学,在基本思想上,在早期曾是高度和谐的。这也是为什么西方人高度评价中国建筑的“真实性”。

              • 家园 冰雪

                积雪估计压力不如冰坠的危害大,后者密度大,质量也集中在房檐。假设角梁不垫高,房檐也不可能是平的,总要有一个地方略低,形成冰坠,之后冰进一步压坠这一区域,恶性循环。角部房檐还远离热源,这个可能更危险。如果有瓦片间隔形成一个个局部凹槽可能可以改善一些,角梁上面的小怪兽可能也有分割冰雪的作用。

                平房檐在角上积冰锥的例子

                http://www.stockphotopro.com/photo-thumbs-2/A066M2.jpg

                角梁无冰坠的例子

                http://img1.uuyoyo.com/10/0318/112695A.jpg

                • 冰雪
                  家园 这个,

                  当不会是起翘的目的,只是客观结果。否则,应该想办法让当心间--人们最经常通行的位置--不挂冰坠,而不是角部。

          • 家园 搜了一下

            http://www.foshanmuseum.com/wbzy/xslw_disp.asp?xsyj_ID=83

            这个网页上还真的说是为了防台风:

            珠三角地区古建筑的屋面通常坡度较缓。脊檩至檐檩呈一条直线,各步举架均为五举。原本珠三角地区多雨水,将屋面设计的较为陡峭,更利于排泄雨水。但为了防止台风对屋面的吹袭,减少屋面的受风面积,因此将屋面设计的较为平缓,以保护屋面。

              以上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古建筑屋面与气候相关的一些构造。它是古代的匠师们因地制宜,创造出适应当地气候环境的建筑构造方式。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这个我持保留意见

              看了下胡兄提到的这篇文章,里面硬伤比较多。作者为了强调台风的作用,一些分析稍显牵强。不一一举了。

              只说台风结论这句,完全没有论证过程,

              原本珠三角地区多雨水,将屋面设计的较为陡峭,更利于排泄雨水。但为了防止台风对屋面的吹袭,减少屋面的受风面积,因此将屋面设计的较为平缓,以保护屋面。

              原本,何时是原本?例子在哪里?何时变得平缓?变得平缓的转折,发生了什么事件?或者,这一地区屋面的坡度是多少?地区坡度的分布与台风的灾害程度变化的关系是如何?再或者,有任何提及台风与建筑关系的古代文献没有?

              没有这些论证分析这样的结论,只能是拍脑袋说说。对打开思路是有益的,但不敢作为结论取用。

              如果要作结论,也只敢说到,“这种屋面,客观上起到了减小台风灾害的效果。”

              另外用关于“最速下降线”来解释屋面曲线,也是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类似的分析声音其实一直存在。尤其是地方上为了夸大地方的价值,会作一些牵强的解说。

              但这种想法,在建筑史学圈子里不占主流。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想想做研究真的很有意思

        简单的一条曲线,就能让那么多人反来覆去地研究几百年。

      • 家园 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送花成功,可取消。有效送花赞扬。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1。本帖花:1

    • 家园 猫猫,好奇地问下

      首先谢谢猫猫的介绍,让我长了好多见识

      最近看梁思成林徽因的纪录片,后面提到了50年代梁思成曾经被迫为自己的“大屋顶”风格作检讨,所以有点好奇地问现在梁的中式建筑研究是不是已经成为建筑系的标准教材?猫猫介绍的内容是不是也源出于他?

      • 家园 这话说来就长了...

        首先,没有“中式建筑”研究,而是中国建筑史研究。核心词是“史”。

        说到中国建筑史,一般人会直接想到梁思成,但实际上,中国建筑史研究的垫基者,是一个学术组织,营造学社,创建者是朱启钤先生。梁先生学社成员和骨干,以及后半期的领袖人物。

        中国建筑史有“南刘北梁”一称,北是梁先生,南是刘敦桢先生。今天大部分建筑院系用的中建史教材,是以刘敦桢先生的《中国古代建筑史》为底本逐渐丰富起来的,今天已经是第四版,当然作者已换作了今天相关领域的众多专家。

        今天中国古代建筑史的教学,是继承了营造学社的大传统的,梁先生的伟业,是其中的一部分。

        最后很委屈地说,我介绍的内容,不是源自某个人,很是源自很多很多人...那个啥,抄一本书叫抄袭,抄很多书叫研究

        • 家园 我猜梁思成的心血都花在《图像中国建筑史》上了,

          而这本书费了几番周折才得以在1984年由 MIT 出版,一本很精美的大书!其中的故事,费慰梅在她的《梁思成和林徽因─一对探索中国建筑的伴侣》里面有详细的描述。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家园 精准~花!

          你的介绍与纪录片非常吻合,但那毕竟不是中国建筑史研究的纪录片,免不了更多地集中在梁先生身上。是俺太懒了,直接凭大致印象提出问题,其实之前俺推荐这个片子时用的也是“中国建筑史”(链接出处)。

          猫猫不要介意,写个review是很正常的研究,俺只是对学术八卦比较好奇而已

    • 家园 【原创】东方的屋顶 六、南方之木

      在第一批屋顶曲线起源猜想中,曾经受到一些美术史学家认同的,是一种“历史性”的观点。

      观点的提出是,在考察了中国古代各时期建筑形式之后,发现唐代以前,建筑虽然没有实物遗存,但从汉画像石、明器陶屋、南北朝石窟雕像壁画等等建筑形象上看,屋面平直,没有曲线出现。

      而唐代以后,曲屋面就已经广泛使用了。

      -----唐以前建筑形象-----

      汉画像石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汉明器陶楼陶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敦煌北魏建筑形象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唐代建筑形象-----

      敦煌初唐已经广泛使用上扬曲屋面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在佛光寺发现之前,对于中国唐代建筑的研究,不得不依赖日本的遗构。

      此为建于7世纪的日本法隆寺塔。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因此,早期主攻中国艺术的美术史学者,曾这样小心地提出假设:

      鉴于曲屋顶在汉代尚未出现,唐代已经盛行,当是南北朝至唐代初期开始出现;鉴于佛教是在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国,并在传入之时对中国艺术产生巨大影响;

      我猜测,中国的曲屋面,可能是随着佛教艺术一道,从印度传播进来。

      这个观点的第一次提出,Edkins的著作,出版于1890年。

      而在此之前14年,另一位主攻印度艺术的学者,已经出版了《印度及东方建筑史》的首版。在其书中,在主体篇幅研讨印度建筑历史,但在书末给中国与日本分一章节。他对于中国曲屋顶的推测,是我们前面已经谈过的吐雨纳光及审美选择。倘若在屋顶结构上印度有与中国的相似或源流上的共通,必然不会只字不提。

      但是, 这个本可以避免的错误。却流传了半个世纪。

      中国屋顶的外来之说,印度源头的提出,起源于历史时序上观察;而空间地理上的观察,引发了另一种外来源头猜想。

      上节说到,Willetts同学在坦诚承认了自己的7年前的不着调错误之后,继而提出了第二个不靠谱猜想。

      那就是,他论证说,我们很容易在中国发现,屋面的弯曲程度,越向南走越明显。在北方的街道上,普通的民居只有微小的弧度;而在南方,屋面的弯曲、屋角的上扬,几近夸张。另外--不要忘记Willetts同学的狂热结构主义观点--屋面的形状一定是和结构有关的,我们可以在东南亚看到用竹子和芦苇做成的曲翘极大的屋顶,这种起翘是符合竹子的结构性能的,所以这里,东南亚,应该这种曲屋顶的源头。由此传入中国,并且越向北方,影响越弱。

      大同华严寺小亭子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上海豫园小亭子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广东园林小亭子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其实Willetts并不是发明这种观点的人。事实上,他可能是最后一个重复这种观点的人。这种观点的提出在1907年。并且在它流行的半个多世纪中,另外有几种变种。比如受到中国读者熟悉的德国艺术史家Boerschman,我们前面已经提到他。可能是出于对中国历史的了解与尊重,他强调,曲屋顶在引入时有着foreign origin,但源头是今天的中国南部。

      东南亚建筑,可能指的是这种,印尼Toraja建筑,竹构屋顶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铁牛。

      关键词(Tags): #木头史诗通宝推:玉垒关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