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方舟子和中国科学与学术诚信基金会 -- 老班长

共:💬176 🌺352 🌵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 家园 所以我一直说,回复不看完,是要闹误会的。

                      http://www.talkcc.com/article/3124470

                      这里面您的回复就算揭过了,我不介意,您就留着吧。

                      看到您从对我不理解到理解我,我很欣慰。

                      我觉得,方打假,是一把好手,绝对得支持,但是,这并不是说方这人就是完人,就没错误。

                      我支持方打假,同时我也看不起方的人品,虽然我自己的人品也没好到哪里去,但是起码我不折腾。

                      支持方打假,反对方搞臭钱老。

                      这是我的原则。

                      说完收工。

                      • 家园 我比较认同的是"南渝霜华"对方的一些判断

                        南渝霜华: 方舟子在政治观点上是自由派

                        方舟子的自以为是、刚愎自用、固执己见,最核心的体现不是在对自由民主的信仰,而是对科学精神的执念。

                        方坚持他的科学精神

                        对于钱学森在八十年代伪科学泛滥中扮演的不光彩角色极其不满

                        是顺其自然的事情

                        我可不敢自认算理解你了

                        不过觉得你选择你的"传统文化"和"道德"

                        我选择我自以为的"科学精神"

                        不同价值取向本身不至于到了"逢X必反"的地步

              • 家园 媒体靠得住么?

                其实这次的事情就是媒体挑的头要不然不会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

            • 家园 执行了,从方的老婆的户头上扣钱了
    • 家园 方舟子与张铁生

      方舟子与张铁生

      散仙谷 http://www.webjb.org/webjb/sanxian/

      送交者: 一刷子 于 2010-10-12 17:45:54

      1973年, 辽宁省知识青年张铁生在大学入学物理化学考试中得了6分(总分100分), 气愤之余在试卷背后写下"对于书呆子们,我是不服气的", 因此得到江青的赏识, 此后几年,全中国人民向张铁生学习的高潮不断, 张铁生被广大的中国媒体奉为英雄.

      1997和1998年, 中国留学生方舟子给雇佣他的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生物系和索尔克生物研究院连续交出两份白卷, 他在数年的博士后研究工作中一共发表了零篇第一作者论文, 从此失去在美国找到工作的可能性, 被迫回中国. 看到华中理工大学对博士后的基本要求是必须在两年内发表六篇第一作者论文(或者导师为第一自己为第二作者的也算)否则不予出站的规定后, 毅然开始了"对书呆子们不服气". 受到了以"反对建设高速公路以保护耕地"为主要贡献的何作庥的赏识, 受到很多中国人的拥护, 被广大的中国媒体奉为英雄.

      • 家园 引文要全面

        1973年6月,张铁生被县里推荐考大学,在进行统一文化考试,他在考完语文、数学后,在考化学物理时交白卷,并在卷子背面写了《给尊敬领导的一封信》,内容包括:“本人自1968年下乡以来,始终热衷于农业生产,全力于自己的本职工作”“说实话,对于那些多年来不务正业、逍遥浪荡的书呆子们,我是不服气的”“希望各级领导在这次入考学生之中,能对我这个小队长加以考虑为盼!”最终他的考试成绩语文38分,数学61分,物理化学6分[注 1]。

        方舟子
        ...
        从此失去在美国找到工作的可能性, 被迫回中国

        不知出处何在。

        • 家园 您在美国做过生物-医学方面的post-doc没有?

          五年Ph.D, 四年博士后,生化专业,工作的实验室是上“Cell”的水平,第一作者只出过一篇(!)“JCI”---您再找个工作我瞧瞧?请注意,方在从第二个实验室转到第三个实验室的时候,他的推荐人只是他的博士生导师,而不是第二个实验室的“老板”--任何有过这种工作经验的人都知道,这或是由于这个实验室的领导人对方已经极为不满,或是由于这次“跳槽”是背着这位“老板”进行的--这是本行业之大忌,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考虑。因为这必然招致此“老板”对方极度不满,使方永无希望在未来得到他的推荐,更糟的是,这会使未来的雇主产生戒心,严重影响他们对你人品的评价。当然,与“老板”不睦可能有很多原因,但是你一点成就没有,就没法证明这不是由于您低能而且不接受教训的缘故。一旦你最近期的老板拒绝给你推荐,你的履历上就有了污点。如果连续两位近期老板都拒绝给你推荐,而你的学术成绩又是方那个样子,那你还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也就无待龟筮而决了吧?!方的第三位“老板”对方是什么评价尚未见报导--但一个人在你的实验室工作了两年不出一点儿东西,你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向别人推荐这个人?!美国的生物/医学行业的博士后制度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一句话说不清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这个体系里面挤满了各种博士,而他们的生活和前景都只能用“残酷”来形容。以方是民那时的状况,那种人品,那种学术水平,叫作“穷途末路”怕还是客气的。在那种状况之下,他那个博士学位在专业领域已经没有什么价值了。他能在什么地方为它找到用场,最后又用它派了什么用场,大家都已经看到。其实,大家如果真对方是民这个人,以及他和肖传国大夫的争端感兴趣,不妨在网上搜寻下载亦明先生的《方舟子恶斗肖传国始末》看一看。让我说,这本书的名字起得不太好,给人的感觉像是一篇网上常见的没头揭帖。但实际上,这是一篇极为出色的“Investigative report”, 材料全面扎实,分析鞭辟入里,任何立场客观的人恐怕除了叫绝之外,不会有不同意见。作者亦明先生虽然匿名,但科学和文字素养均极高超,可以说为居士上网十多年来所仅见。如果与西西河内的朋友们相比,在居士看来,只有王外马甲一人差堪相亚,其余人等,则难免“业余”之属了---但这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在于,这本书会让认真的读者进行思考,想一想网络时代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新问题,而这和我们国家的前景和社会的命运会有什么关系。就我个人而言,本不愿介入对方是民个人的评价,因为他到底还是居士曾经的同道,而他的遭遇也是这个行业中很多人遇到过的不幸—直到我认识到,这个我们曾经支持过的科普作者已经成了一个网上黑恶势力的代表为止。今天就先说到这儿吧!

        • 家园 出处何在?

          在嘴上呗。

          张嘴就来。

          不管怎么狡辩,雇凶打人也成不了假的,这才是肖派的悲哀。

          • 家园 轮番上阵了

            开始时候是子云,子玉,说方挨打是造假。

            被证实了也没见他们消停。

            后来又有人说方该挨打,肖冤。

            不断的造谣。

            看着电视上肖手术的那些患者,我在想谁是这个事情的最大受害者?

            那些患者,花了钱却被做了实验性手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他们才是。

            • 家园 无耻是无耻者的通行证

              现在河风沦落至此, 他们连面具都懒得戴上了。 

              不过就那几个人的水准, 搅浑河水还凑合, 想在河里唯我独尊指鹿为马, 就靠他们那点在乌有都算不上上乘的水平, 没戏! 

    • 家园 再转一篇:方舟子早在1995年就抄袭MSU教授的英文文章

      方舟子早在1995年就抄袭MSU教授的英文文章

      --------------------------------------------------------------------------------

      虹桥科教论坛 http://www.rainbowplan.org/bbs/edu/

      --------------------------------------------------------------------------------

      送交者: 亦明 于 2010-10-14 06:00:54

      方舟子早在1995年就抄袭MSU教授的英文文章

      亦明

      据方舟子自己说,他上中文网络,始于1993年。在最初,他以张贴《大明小史》来为自己积攒名气。笔者已经证明,他写《大明小史》,主要靠抄袭李贽的《续藏书》和吴晗的《朱元璋传》。(见《文史畸才方舟子》)。方舟子的明史专家嘴脸,在1993年底被《华夏文摘》的都人先生一把扯破,结果导致方舟子另立门户,与人合办了《新语丝》。由于当时网人之中,搞生物学研究的人很少,方舟子于是接着搞“以己之长,击人之短”的把戏,转而大肆炒卖达尔文的进化论。但实际上,那不过就是抄袭西方科学主义者(如卡尔萨根)的言论,外加上他自己的无知的发挥。(详见笔者《科唬作家方舟子》第二章,《研究生方舟子:方舟子在密歇根州立大学》)。

      把洋人的观点拿过来借题发挥,属于高层次的抄袭,一般来说,定罪比较困难。那么,方舟子有没有低层次抄袭洋人的例子呢?现在看来,这样的例子当然是不胜枚举。但是,一般认为,方舟子抄袭洋人的最早例子是2001年10月爆发的“《科学》抄袭案”。但据笔者发现,方舟子抄袭洋人,至少还可以上溯到他的学生时代,而他抄袭的对象,就是他的一位老师。

      原来,方舟子在1995年5月16日撰写了一篇“科学哲学”文章,题目是《科学是什么?》。这也是他的第一篇“科学哲学”文章。(见《方舟子诗文集科普作品》:http://www.xys.org/fang/doc/science/science.txt)。本来,方舟子基本没有抽象思维能力,而只会进行线性思维,并且是短路线性思维。这样的人,搞“哲学”研究,简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那么,这篇“科学哲学”文章是怎么写成的呢?这个疑问,一直萦绕笔者的心头。一个偶然的机会,这个不解之谜豁然而解了。

      在密歇根州立大学(MSU),有一位生理学教授,名叫Robert Root-Bernstein。(他的官方个人网页:http://www.msu.edu/~rootbern/)。他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从事科学史研究,并且是达尔文进化论的忠实信徒。在八十年代初,美国的“科学神创论”与进化论展开了大论战,进化论学者为了揭露“科学神创论”不是科学,出版了一本书,书名就叫《科学与神创论》(Science and creationism, edited by Ashley Montagu.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UK., 1984)。其中,有一篇Robert Root-Bernstein的文章,题目是《神创论是科学的理论吗?》(On defining a scientific theory: Creationism considered)。在这篇文章中,为了证明神创论不是科学理论,Robert Root-Bernstein从前人的科学哲学著作中,归纳总结出了衡量科学理论的四套标准,然后用它们来逐一衡量科学神创论。显然,Root- Bernstein的逻辑是,不符合这四套标准的理论,一律不算是科学的理论(大前提);科学神创论不符合这四套标准(小前提),因此科学神创论不是科学的理论(结论)。

      而在《科学是什么》一文中,方舟子开篇就是这样两段话:

      “科学是件好东西,凡事给贴上科学的标签就仿佛身价百倍,‘科学的神创论’在基督教教徒中颇有市场,而‘科学的算命法’也并不是什么新鲜的玩意。要把我们的祖宗在人类的蒙昧时代所冥想出来的一套哲学加一件科学的保护套,也不用花费太多的苦心,毕竟,已有不少中国的科学官僚在为它们撑腰,而一批又一批的江湖骗子们也都大摇大摆地被请进中国的高等学府作集体催眠的表演——这,算得上世纪末中国科学界的一大怪现象。

      “但是一种理论是否是科学的,是否能被全世界的科学界所接受,绝不是中国的科学官僚所能主宰得了的。现在的科学学普遍认为,要判断一个理论是否科学,要符合逻辑的、经验的、社会学的和历史的四套标准,缺一不可。”(方舟子:《科学是什么?》,http://www.xys.org/fang /doc/science/science.txt)。

      接着,他就开始抄袭自己老师搞出来的“四套标准”:

      方舟子:“在逻辑上,它必须是:1)符合‘奥卡姆剃刀’的原则,即必须是简明而非繁琐的,而不是包含一大堆假设和条件,为以后的失败留好了退路;2)本身是自恰[洽]的,不能一会说先造动物再造人,一会又说先造人再造动物;3)可被否证的,不能在任何条件下都永远正确、不能有任何的修正;4)有清楚界定的应用范畴,只在一定的条件、领域能适用,而不是对世间万事万物,无所不能,无所不包。”

      Root-Bernstein:“There are four primary logical criteria for a theory. It must be (1.a) a simple unifying idea that postulates nothing unnecessary (‘Ocam’s Razor’); (1.b) Logically consistent internally; (1.c) logically falsifiable (i. e., cases must exist in which the theory could be imagined to be invalid); (1.d) clearly limited by explicitly stated boundary conditions so that it is clear whether or not any particular data are or are not relevant to the verification or falsification of the theory.”

      方舟子:“在经验上,它必须:1)有可被检验的预测,而不是只是一套美丽的空想;2)在实际上已有了被证实的预测,也就是说,一个科学理论不能只被否证,而从未被证实,否则这样的理论是无效的;3)结果可被重复,而不是一锤子买卖,或者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只有你一个人作得出那个结果,别的研究者重复不出来,还要怪别人功夫不如你。4)对于辨别数据的真实与否有一定的标准,什么是正常现象,什么是异常现象,什么是系统误差,什么是偶然误差,都要划分得清清楚楚,而不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对结果随意解释。”

      Root-Bernstein:“Three [four] empirical criteria are of primary importance as well. A theory must (2.a) be empirically testable itself or lead to predictions or retrodictions that are testable; (2.b) actually make verified predictions and/or retrodictions; (2.c) concern reproducible results; (2.d) provide criteria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data as facts, artifacts, anomalies, or as irrelevant.”

      方舟子:“在社会学上,它必须:1)能解决已知的问题,如果连这也办不到,这种理论就毫无存在的必要;2)提出科学家们可以进一步研究的新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模型,也就是说,它不光要有解释,还要有预测,否则也没什么用处;3)提供概念的定义,而且必须是切实可行的,不是象‘气功场’、‘天人感应’之类子虚乌有、对解决问题没有任何帮助的伪概念。”

      Root-Bernstein:“Sociological criteria also exist for determining the validity of a theory. A theory must (3.a) resolve recognized problems, paradoxes, and/or anomalies, irresolvable on the basis of preexisting scientific theories; (3.b) pose a new set of scientific problems upon which scientists may work; (3.c) posit a ‘paradigm’ or problem-solving model by which these new problems may be expected to be resolved; (3.d) provide definitions of concepts or operations beneficial to the problem-solving abilities of other scientists.”

      方舟子:“在历史上,它必须:1)解释已被旧理论解释的所有的数据,也就是说,你不能只挑对自己有力的数据作解释,而无视对己不利的数据,否则就还不如旧理论;那些宣扬算命多准、祷告多有效的,其惯用伎俩就是挑出成功的巧合大肆宣染,而隐瞒了无数失败的例子;2)跟其它有效的平行理论相互兼容,而不能无视其它理论的存在。比如,‘科学的神创论’如果要取代进化论这种‘旧’理论,就不仅要解释已被进化论很好地解释了的所有的数据,而且不能不理睬与进化论相容得非常好的现代生物学的其它学科以及天文学、地质学、物理学、化学等的成果。同样,有人声称‘气功科学’是最尖端的科学,那么它不仅要包容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还必须与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等平行学科不互相抵触。”

      Root-Bernstein:“Finally, there is a fourth set of theory criteria as well: historical ones. A theory must (4.a) meet or surpass all of the criteria set by its predecessors or demonstrate that any abandoned criteria are artifactual; (4.b) be able to accrue the epistemological status acquired by previous theories through their history of testing—or, put another way, be able to explain all of the data gathered under previous relevant theories in terms either of fact or artifact (no anomalies allowed); (4.c) be consistent with all preexisting ancillary theories that already have established scientific validity.”

      不计标点符号,《科学是什么》有1462个字,而其中来自Root-Bernstein文章的字数是777个,占全文53%。实际上,这些被抄来的文字,构成方舟子文章的主体和核心。Root-Bernstein总结出来的四套、共15条标准,几乎全部被方舟子抄袭:在抄前两套时,方舟子相当认真,几乎是逐字、逐句、逐条抄录。但是,当他抄到第三套社会学标准时,他打了一个折扣,把其中的第二条和第三条合并了。这是为什么呢?原来,Root- Bernstein提出的第三条,乃是库恩的“范式”理论。显然,方舟子对这个理论茫然不知,不知道那个“paradigm”是什么意思。于是,通过合并,他打了一个马虎眼。而在三条历史学标准中,第一条也被方舟子省略了。

      那么,有没有可能是方舟子与他的老师“英雄所见略同”,各自独立地发明了这四套标准呢?答案是:完全没有这个可能。这是因为,Root- Bernstein的文章是专门为了批驳神创论而作,因此他提出的这套理论相当独特,根本就没有成为什么方舟子所说的“现在的科学学普遍认为”——这篇文章至今只被引用了15次。实际上,Root-Bernstein提出的四套标准中,恰恰有一套能够证明进化论不是科学的理论(即波普尔的“可证伪性”) ——由此可见其逻辑上的荒谬。(Root-Bernstein用波普尔后来自己否定了自己的说法来修补自己的漏洞。)一般来说,人们可以不约而同地发现相同的真理,但却不太可能发现相同谬论。这是因为,真理只有一个或者少数几个,而谬论却有无数个。因此,仅从概率学上来说,方舟子独立得出这套理论的可能性就趋近于零。

      从另一方面来讲,Root-Bernstein所讨论的问题是“什么样的理论能够算作是科学的理论”。可是,方舟子却把它放大成了“什么是科学” 这样的全称谓、总括性的问题。科学的主体固然是科学理论,但科学的理论却不是科学的全部。这个道理不难理解。那么,方舟子的头脑为什么会进行这样的跳跃性思维呢?显然,他在发现了Root-Bernstein的理论之后,要把它当作科学的棍棒,用来横扫一切“伪科学”,所以,就像把他从MSU学到的“垃圾基因”知识当作放之四海而皆准、行之万代而不变的教条一样,他把Root-Bernstein的理论也上升到“科学学”的高度。

      显然,当时的情况是,方舟子在临近毕业之际,选修了Root-Bernstein的一门科学史或科学哲学课程,从中知道了他的那篇文章,并且对乃师的直线思维方式一见如故,于是爱之甚而求之切,把它改头换面,据为己有。

      那么,亦明兄是如何侦破这起抄袭案的呢?原来,方舟子在2007年出了一本书,《批评中医》。为了从理论上证明中医不是科学,方舟子先是把所有关于科学的定义都一笔抹煞——因为按照那些定义,中医很像是科学——,然后使出了这样的强盗逻辑:

      “因此我们没有必要纠缠怎么给科学下一个恰当的定义。我们更关心的是判断科学和非科学的标准。科学界对判断什么是科学,是有公认的标准的,被广大科学工作者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应用着。这个标准主要有四套:逻辑的标准、经验的标准、社会学的标准、历史的标准。其中最主要的是逻辑的标准和经验的标准。[1]”(见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批评中医》第6页。)

      这个参考文献[1]就是指Root-Bernstein的文章。也就是根据这个线索,亦明兄顺藤摸瓜,找到了《科学是什么》的源头。

      也许有人会说,方舟子这不是明明给出了原始出处吗?你亦明怎么还说方舟子是小偷呢?我说方舟子抄袭,理由如下:第一,方舟子的《科学是什么》作于 1995年5月,并且当时就在网上发表了:1997年12月8日,方舟子把这篇文章拿出来反中医,说“下面是我三年前写的一篇文章(那时候ACT多么繁荣)”。(见:1997年12月“新语丝之友”存档)。并且,这篇文章在新语丝网站一直保留至今。但是,方舟子从来就没有透露过这篇文章是来自Root- Bernstein的文章。第二,方舟子在上面透露这个出处之时,也根本没有提到自己的《科学是什么》这篇文章,因此,人们也无法在这两篇文章之间,建立渊源关系。第三,上面那段话,是方舟子抄袭自己在2005年11月9日的《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上发表的《科学时代的伪科学》一文(见 XYS20051109,http://www.xys.org/xys/netters/Fang-Zhouzi/bingdian /kexueshidai1.txt),而在那篇文章中,方舟子对Root-Bernstein的文章一字不提。

      那么,方舟子为什么要在2007年把这个线索暴露出来呢?我们当然不会找出确切的答案,但却可以做出合理的猜测。可能的原因之一就是,方舟子为了显示自己的渊博和言之有据——即他所谓的“炫耀才学”——,所以他才在那篇文章中旁征博引,把爱因斯坦、李约瑟、《大英百科全书》、以及Root- Bernstein的洋文搬出来,吓唬不通勾勾文的老中医。他当时很可能以为,没有人会把“方学研究”搞到如今的地步。另一个可能的原因就是,出版社的编辑要求他提供引文或比较新奇观点的出处。无论如何,方舟子没有想到的是,十二年前盗窃的赃物,在他手舞足蹈地“批评中医”之际,暴露了出来。换句话说就是,方舟子批中医,其本质就是拿着偷来的棍棒去打家劫舍。

      结论:第一,方舟子抄袭洋人,最早可以追溯到1995年5月;第二,方舟子在偷窃时,连自己的老师也不放过;第三,即使是抄袭自己的老师,他也搞不懂自己在抄什么;第四,做贼,总有露馅的那一天。

      附录:方舟子论抄袭洋文:

      “‘成段的引文献’也算抄袭,大概是松鼠会的独创;但是‘直接是英语文章翻过来的’却公认是抄袭。我被人称为‘学术打假人士’,整天揭发别人抄袭,如果自己也干抄袭的勾当,这样的‘人’是该被分到最卑劣的一群里头去的。这样的指控,可比松鼠会以前骂我‘文痞’严重多了,所以必须讲清楚:

      “请松鼠会具体地证明我哪篇文章是‘直接是英语文章翻过来的’。我指控别人抄袭,都是列出了证据的,包括两年前指控松鼠会成员瘦驼抄袭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当时也在新语丝论坛上列出了证据(后来写文章时手下留情没点名,才没有附上证据)。松鼠会想要反过来指控我抄袭,也应该学着证明之,可别自己抄袭英语文章抄惯了,就想当然地以为别人也难免和你一样。”(见2010年3月23日新语丝读书论坛,http://www.xys.org/forum /db/6/133/167.html)。

      请问方全才,亦明兄“讲清楚”没有?

    • 家园 再转一个曾经是方舟子粉丝的文章

      外链出处

      廖俊林:方舟子人品极差,涉嫌贪污基金会的捐款

      贪污, 涉嫌, 廖俊林, 人品, 方舟子

      廖俊林/文

      【警告:我以前是一个崇拜方舟子的人,崇拜到盲目相信他对任何国内名人的判断,但阴差阳错,我成了一个方舟子的激列批判者。我的言论都带有我的偏向性,读者请自己判断,免受误导。】

      方舟子是靠攻击名人出名的,无聊到亦明的程度,就会将他攻击过的名人一一列举出来,亦明列举过了,我就不便拾人牙慧,再抄来一遍。

      方舟子一个很有趣的说法,就是他比唐骏更有名,对此我虽然半信半疑,但没必要在这上面做文章,我质疑的是他的说法,因为他比唐骏有名,所以,他不借攻击唐骏出名。这出名,是一种广告效应,方舟子的说法如同可口可乐郑重宣告,由于他们做成了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品牌,已经出名得不能再出名了,所以不用做广告了。可口可乐如果用不着做广告了,你猜会有结果?所有可口可乐的东家会把脸笑烂的。

      可口可乐为什么不把做广告的钱节约下来,比如回馈给消费者,或者放入投资东家的钱包呢?因为有前车之鉴,在商学院广告学一课上,老师就介绍过做成品牌后停止广告,意欲节约这广告成本的,结果惨不忍睹,时间久了,把两家具体的公司名字忘了。

      唐骏很狼狈,不过,他也有底气,他的底气在于,他的确是一个有本事的人,他搞出博士学位来,并非要行骗,因为他有没有博士学位并不重要,对他的成功似乎连锦上添花的作用都没有。唐骏无非是又一个中传统观念的毒的人,中国人讲学而优则X,让名人们政要们产生了身份认知危机,他们觉得自己再牛X,没个博士头衔跟在名字后面,就不爽快,尤其是唐骏,去日本留学混了4年,结果没拿到博士学位,心中不爽之极,于是自封了一个,或者别人捧场,误传自己为博士,在虚荣心的主宰下,就默认了,给方舟子留下一个有缝的蛋。

      唐骏的不聪明在于,他低估了方舟子,或者说他中了伟光正的毒,你没有博士学位,认账认错,大家仍然认为他是条汉子,但国人似乎很在乎面子,宁愿弄得灰头土脸也不愿认错,没博士学位,去搞一个掺水型学位,你不是为方舟子添薪加材么?

      说了唐骏,就得说说打假斗士。唐骏以及所以被方舟子修理的人的一个通病,就是被动防守,当他们被方舟子抓住短处痛处时,个个只想到如何脱身,结果方舟子只攻不守,全无后顾之忧,弄得这些人狼狈不堪。当我嘲笑一位叫奥卡姆剃刀的网友,说他拍方舟子的马屁而反而被方舟子训斥不讨好时,奥卡姆剃刀的朋友就把寻正当初拍方舟子的马屁文章拿出来亮相,这一招在国人中属于经典,对寻正无效,但对有伟光正思想的人有奇效,而方舟子呢,习惯于自吹自擂,是属于典型的伟光正人物,唐骏如果懂得嘲笑方舟子抄袭、欺骗、不懂装懂、在科学上硬伤成团,方舟子绝对会在很早就收声,方舟子绝顶聪明,打假打得自己伤痕累累,名誉受损,他是不会干的。

      我当初初玩网络,是方舟子名下的新语丝的一位主要作者,发表文章不上千,也有好几百。新语丝是方舟子的舆论工具,在新语丝上发文,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是定期要拍方舟子的马屁。我不太喜欢拍马屁,很少违心地大吹方舟子文章如何如何好,方舟子倒不致于因为这个不喜欢我,但从不把我当着自己的粉丝,算是一种道同而不谋的境界。新语丝当时受网友支持,搞了一个读者网,可以开博,读者网中方舟子的粉丝中疯和尚因为政治见解而与方舟子产生不愉快,方舟子把读者网当着自己的后园,因此耍大牌,弄得大家关系十分紧张,本着不愿意闹不必要的矛盾的心态,我写过一两次拍方舟子的马屁文章。这算是我在网络比较少有的收敛个性的时候,疯和尚很鄙视我的拍马作,我板起面孔来教训人跟奥卡姆剃刀一样,腔调也可爱得相同,那就是自己如何表达的是肺腑之言云云。现在想起来很惭愧,心中有鬼时腔调特别严正,一付我就是达尔文的斗犬模样。网络上的人,其实大家都很清楚,什么时候说的是真话,什么时候是假话,好在那时我在大家眼里形象还行,大家给我面子,没有让我太难堪。

      方舟子因为政见莫名其妙地跟我闹翻,我从来都把网络当着电子游戏的替代品,当初既然崇拜敬佩方舟子的为人,就不愿跟他交恶,你不喜欢我,我不在新语丝上发文便是。因此一如我当初写马屁文章一样,我退让了,而且一让再让,坚持了几乎一个月,针对方舟子我不出恶言,尽力辩解自己的立场,全力防守。

      世事无情,真正让我对方舟子进行反击的关键是西风独自凉。我跟西风独自凉没有太多的交集,他的文章粗逛豪迈,在政治见解上大开大合,读起来很有味道,不过,他在新语丝时却因为好几个医学伦理问题跟我打过笔战,我都讽刺过他做缩头乌龟。方舟子攻击别人,旗下总有大批人跟风,方舟子攻击我时,一大批战士跟着群殴,我对方舟子客气,但对这些跟风的人并未留情。在激烈的战火中,西风独自凉不计前嫌,仗义执言,批评方舟子霸王口气,因为方舟子指着寻正说,《寻正也配教我逻辑?》方舟子断然说,“教我逻辑的人还没出生”。

      方舟子与他的粉丝迅速地把火烧到了西风独自凉身上,让我陷入两难境地,我可以自己受委屈,但无法忍受路见不平的西风独自凉因我受累,方舟子不依不饶穷追不舍也让我意识到自己无路可退。于是我出手反击了。

      方舟子极为成功地在中国人中把自己的形象做成了敢于打假、正直、博学、铁面无私的良好形象,但他的失败就在于他没能成功地改变自己的本性本色。我谈不上深知方舟子,但他在跟我交恶期间所做所为却也让我极易把握其本性与弱点。我出手第一招,就让方舟子口中发酸,几欲掉泪,数招之后,方舟子再也没有兴趣攻击寻正了,我毫发无伤,方舟子反而把本性全现,方舟子是不会做这种赔本买卖的。

      方舟子的本性第一点是小气,极为小气(以前没有细想,被人骂得吐血的人大方不到哪里去)。我给方舟子的基金会捐款,数额不大不小,而为了扶持读者网,我捐了一大笔钱,同时还捐给方舟子的国外的基金会同等数额的钱,可惜,方舟子的基金会是我见过的管理最差的机构,没有及时更新,估计方舟子对我心生不满也有这方面的原因,这个基金会方舟子还出面请我做理事,想想都好笑,幸好及时跟方舟子闹翻。

      方舟子的小气就体现在他要网友奉献的读者网,而自己处处却又提醒别人,读者网跟新语丝没有直接关系。由于我捐款数额大,读者网在决定将交付方舟子时,读者网捐款颇有余额,读者网决定循捐款人意愿处理剩余捐款,这本是方舟子管不着的事情,但方舟子眼睛见不得钱,居然酸水泪水满面地说,“没听说过捐款还有退回去的”。方舟子给我的诧异,以此为甚。后来我居然在司马南等人在国内为方舟子设立的基金的通告中找到,遵循中国法律,若有捐款人要求,半年之内无条件退款的申明,我直接笑晕。

      方舟子那么在乎几个小钱,直接让我怀疑其人品,我针对他出手的第一招,就冲他那管理不善的基金会去的。方舟子在我展开还击时惊呼,“他居然攻击基金会”。方舟子最爱踢人饭碗,往往踢不动时还要慨叹一番,中国多么黑暗呀什么的,但他也怕人踢他饭碗的。

      注意到方舟子人品,我看问题的角度就不同,在以前,我挺佩服他将新语丝非商业化,因为这包含着舍利逐义的人生哲学,这必须基于行为人不贪利的前提,一旦这个前提失去,解读就大不相同。方舟子跟人合作,创立了新语丝,新语丝办到一定程度,有了商业价值,别人要收购,新语丝面临一个选择,按照西方人的惯例,合作者采取投票的方式决定去留,方舟子不愿意被收购,而他的对手则希望被收购,于是二人开始西方人的民主解决方式,各自争取有投票权的合作者。方舟子处于下风,形势明显不利,投票的结果呼之欲出,方舟子变回了中国人,使用了传统的中国招数,他持合作资产,在纽约抢注了新语丝,一心以西方民主方式解决问题的合作者傻眼了,灰溜溜地走了,新语丝成了方舟子的私产。

      继揭露方舟子的强盗行径之后,我开始关注方舟子的国内饭碗,他的科普写作与他的打假名气。方舟子经常揭露人抄袭,而我第一枪就指向他的科普,当时他写了《蟑螂的民主》一文,这里面既有政治上愤慨,也有要敲他饭碗的想法,我指责他抄袭一位美国编辑的英文。方舟子的这篇文章,内容基本源于我指出来的原文,但他抄得聪明,算是原文的编译。方舟子自觉有底气,于是大张旗鼓地指责寻正等人造谣,为了显示自已的高明,方舟子还很得意地把原文译为中文。方舟子跟他时常攻击的对手一样,犯了大错,不该辩解,坐实了罪名:方舟子不还击,大家粗读寻正的批评,会觉得我是苛责,但方舟子一还击,就让人看清了他的本来面目,他的确是抄的,因为他根本就不懂蟑螂,蟑螂的绳结状触角,他译为蟑螂触角要相互缠绕。他说蟑螂命硬,结果我请教有关专家,指出那纯是瞎扯——也不完全是瞎扯,无非是英文非专业媒本中有此说法而已。

      方舟子从英文普通媒体中编译抄袭冒充科普原创的行为随着我对他更多的科普文章的检验而原形毕露,他颇为得意的科普文章《最耐渴的动物》被选进语文课本,方舟子得意地拿到新语丝上去吹嘘,结果我从文字到科学,批得一塌糊涂,指出其科学硬伤不下10处。他自吹导师如何看重他,视他为古今第一牛学生,我直接把他抄袭量达到60%的文章捅到他导师处,要他导师评论并证实是否如此评价过他,搞得他导师狼狈不堪,只好以他不好评论,让我直接找方博士交流而草草收场。

      为了证明方舟子很愚蠢,只要向新语丝投稿对他及新语丝进行吹捧,即使是文章里是针对方舟子的恶劣行径进行最大限度的讽刺,他也没有能力识别,我曾经三戏方舟子,把暗骂方舟子的讽文发进了新语丝及其论坛。

      从此以后,我享受到了几乎是绝对的耳根清净,在我不反击方舟子时,方舟子及其粉丝甚嚣尘上,人身攻击不断。在我反击之后,方舟子基本上回避我对他的挑战,也没有兴趣挑起任何争端。最近我跟松鼠会的几位医生发生食疗的争议,方舟子过于轻信那些医生,以为抓了寻正的短处,在微博上放了我一暗箭,我忙于跟松鼠会群雄争辩,没兴趣理他,他也没兴趣进一步扩大争议,免蹈复辙。

      在方舟子面前,不能示弱,辩解最是无用,忍让也无效,他把打假斗士的外衣一批,风里来,火里去,好象他就是上帝派来收拾你这恶人的天使一样。如何应付方舟子?做错了的地方,放下面子,认错,为错而辩,麻烦多多,越辩水越深。认错之后,抓一篇方舟子的科普文章来分析,那时你会发现,打假是件多么爽的事情!

      中国弄张假博士文凭撑面子的人未必那么可怕,而拿着真博士文凭却靠卖伪科普谋生的人可能才是民众需要关心与防备的。

      通宝推:史老柒,
      • 家园 这我要说一下了

        “人品很差”四个字恰好可以用在廖俊林(寻正)身上。极其猥琐的一个人,他的文章我是不会采信的。他还有脸提到跟松鼠会的争辩,被人打脸打得啪啪响,还死鸭子嘴硬。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