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妈妈讲的小故事 --- 早年酒钢基地 (上) -- 思炎

共:💬29 🌺29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妈妈讲的小故事 --- 早年酒钢基地 (上)

    思炎:【原创】我是个收“旧货”的 - 他们的青春(上)

    相信很多人看过上面那个贴子,这些天我还听妈妈讲了有关那段时间的一些小故事。。。

    如我“看图说话”贴中所说,当年,妈妈他们是援建酒钢的先头部队,他们刚到那里时什么都没有,住的是用北大河边的鹅软石造的简易宿舍。由于当时,当地有些少数民族还不是很开化,为了以防万一。。。所以,男女是住在一排屋子(宿舍)里的。在中间就是隔些大木板子作墙,万一有情况发生,男同志可以立即推开板子冲过来保护女同志。最初,晚上睡觉时,男同志还轮流当班在宿舍外站岗。

    当地的少数民族有很多是藏民,那时,大部分藏民不会说普通话,所以语言不沟通,也互相很少说话。也许,以前没有见到外面城里来的,他们见到女同志往往会直勾勾的盯着看。。。妈妈学给我看那眼神,还怪吓人的

    当地少数民族称呼援建的同志为:进口货

    而因为少数民族通常吃馍馍,所以,同志们则称他们:当地馍

    那里的气候,被他们编成了顺口溜:早穿皮袄,午穿纱;捧着火盆吃西瓜

    就是形容一天之内天气多变,早晚特别的冷,而中午阳光又相当猛烈,每天下午2点开始刮大风直到晚上,不过靠近沙漠地带的西瓜特别甜。

    看到当地的少数民族面颊上有一块总是红红的,男同志就爱打趣吓唬女孩子,说:再过几年,你们小姑娘就像当地馍了。

    妈妈说第一年,他们吃得很好。原本当地除了季节性的西瓜外,蔬菜水果很少的,但由于酒钢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所以号召全国支援酒钢,各种物质都送到那里,还有从上海拉来的罐头等。

    不过,劳动是相当辛苦的,58年正好是大跃进年代,酒钢也经常搞大干60天,大干90天的竞赛。妈妈说当年报名去酒钢的青年们,不合格的还去不成呢,而被批准的都写了保证书,保证自己会为祖国做贡献,积极参加建设等等。所以,年轻人的干劲可足了,有时几天几夜大干不睡觉。但没人叫累,往往是几天就盖起一幢房子。

    共青团团委还组织了积极分子和有文艺特长的青年到各个工地搞义务宣传,送喜报。由于工地和工地之间都相隔一段距离,而有时要穿越山路,有的地面也是凹凸不平的。。。妈妈说他们宣传队在往返各工地的路上,大家时常是一边走,一边睡;有时他们走着走着,队伍里经常会出现有人迷迷糊糊不小心被绊倒,锣啊鼓啊掉地下,发出“咣当”,“嗙”的声音,把大家吓一跳,从迷糊中惊醒,接着打起精神赶路。

    忙完劳动和宣传后,回到团部,妈妈等人往往是倒在桌上,椅子上,甚至地板上立马呼呼大睡。

    有一天,一大早,妈妈起床要去工地,由于太累了,人半梦半醒的,到处找袜子愣是找不到,就再拿了双穿上。

    当时,天还蒙蒙亮,妈妈走啊走,发现有老鼠顺着裤子往下爬,妈妈吓坏了,大叫一声,当下站在那儿不敢动,边上的人就过来帮妈妈,妈妈抖啊抖啊。。。一双袜子掉下来了。

    一场虚惊,大家都哈哈大笑。而妈妈的脸早已羞得通红

    思炎:【原创】妈妈讲的小故事 --- 早年酒钢基地 (下)

    元宝推荐:牛铃, 通宝推:神仙驴,玉垒关2,dahuang,重重无尽,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我要再说思炎MM有钱就有点絮叨了

      恭喜:你意外获得【铢钱】八个

    • 家园 【原创】妈妈讲的小故事 --- 早年酒钢基地 (下)

      思炎:【原创】妈妈讲的小故事 --- 早年酒钢基地 (上)

      酒钢的年轻人整天拼命大干,累虽累,不过,当时食堂24小时都有免费的东西吃,有白饭、馒头、面条、饼等主食,也有白菜,萝卜、胡萝卜的等炒菜。这些都是从外面运过来的,存放在地窖里。

      妈妈从不闲着,也利用休息时间帮行政科摘白菜,她也是从那时开始习惯吃胡萝卜的。

      第一年,妈妈的工资才16元,虽然吃饭不要钱,但牙膏,肥皂,手纸等生活用品是要自己买的,还要省下一些孝敬父母。所以,日子过得很拮据,正当豆蔻年华的姑娘哪个不爱美?如果想要添件衣裳,妈妈就自己买块便宜布料,全靠自己一针一线的缝制出来的(没有缝纫机)。

      日子虽然艰苦,但妈妈在跟我回忆这段时期时,脸上却一直带着微笑,好象又重新回到了那个火红的青春。

      当年,他们常常苦中作乐,自娱自乐。晚上,在大通铺上,大家就会说笑话、讲故事、唱歌。由于,当时的宿舍还是连着的,一方讲话大声点对面就听得到。男女同志也时常隔着大木板,对歌。

      有一次,男同志们唱了《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女同志一方,有个很顽皮泼辣的姑娘,她从铺上站起来喊道:你们唱的是我们英勇的志愿军,我就来给唱一下有关朝鲜的。。。然后,她一边做动作,一边唱:

      雄赳赳气昂昂,操起大裤裆,前三步,后三步,裤裆还在炕上。

      歌声未落,一阵哄堂大笑,男女同志们个个笑得前仰后翻,内牛满面

      妈妈也是业余剧团的,演员们经常利用业余时间自己排节目,给工人们演出。每逢过年过节,大家就会更思乡,思念亲人,为了避免情绪波动问题和出现意外,所有人是不允许独自呆在宿舍的,晚上全部都必须到食堂观看剧团演出。

      就这样不怕苦,不叫累,后来楼房和厂房很快都造好了,化验和各种仪器等也到了,援助人员才有了正式分工。妈妈是搞化验工作的,不仅是水泥,还包括钢材等各种需要化验的材料。后来,妈妈的工资涨了,第三年涨到24元,手头也宽松了很多,偶尔也可以给自己买件衣裳,新头绳,“臭美”一下。

      妈妈说起初他们在工地上时,往往可以看见当地馍的骆驼队沿着小河边走--拉货,有时会停下来好奇的看进口货劳动。

      有时,援建人员经过山上的牧区,那里有少数民族的部落,当地馍便会请你进屋喝用雪水熬的水和酥油茶。 当地馍是用骆驼粪当柴火的,烧土豆,但来自城里的知识青年们心想骆驼粪多脏啊。。。便不敢吃,但还不能不要,必须高兴答谢揣着兜里,因为不接受会被当地馍认为是不友好,碰到厉害的,说不准还会挨揍。

      由于那里靠近祁连山脉,黄羊(特有名),兔子等动物满山跑。一开始,动物看到人是不害怕的,有时运输的车子在前面跑,小鹿们还会在后面跟着跑。

      第一年食堂24小时有饭吃的日子很快就不再了,三年自然灾害爆发(1959-1961),全国人民都没有粮食吃,以前援助酒钢的食物物质也没有了。吃的东西从开始的米饭白面,变成了吃高粱米。玉米面,很快,连吃这些也得定量了,青年们的饭量也得减了。

      女孩子们还比较省,比较会管理,但男同志们就不够吃,于是往往出现:月初放卫星,月末放导弹的情况。 这里是指他们月初吃得饱,到月底时就没东西吃,倒下完蛋了。

      1959年6月苏修撕毁合同,撤退专家和逼还债务,中国的工业和国防业的发展,陷于严重危机。这也令酒钢建设雪上加霜,但一开始,酒钢人员仍坚守阵地。由于本来当地的气候就多变,加上没有油水,很多人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甚至如厕都有问题。。。于是,援助人员实行自救。

      男同志们上山打猎,妈妈说过年时,满桌都是野味。。。不过,从那以后,动物们就开始怕人了,一见到人就逃跑,所以,后来吃野味也很不容易了。

      最终,酒钢被迫下马,国家就动员、安排这里的科技人员,知识分子们去到别的地方搞建设,妈妈就这样依依不舍的告别战友们,和曾经奋斗过洒下汗水的地方,去黑龙江的富拉尔基呆了几年 。。。。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