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和<中国人在此>有点相似的一个志愿军战例 -- 螺丝钉

共:💬38 🌺520 🌵1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讨论】和<中国人在此>有点相似的一个志愿军战例

    和<中国人在此>有点相似的一个志愿军战例:1953年金城反击战期间,24军72师214团最后一次攻击青石山

    ********************************************************

    2010年第10期《兵器知识》上刊登了《入朝英豪拾“刀枪” 》一文,内容为对原福州军区空军参谋长恽前程的采访(抗美援朝时任24军72师214团团长),其中有这么一段:“

    ....................

    战斗是锻炼士兵最好的方法。

    在我团最后一次攻击青石山前,师部给我团补充了一部分新兵,其中有三个是上海城市兵。我问他们在哪里受过新兵训练,他们说:“没有。”我问:“你们会打枪吗?” 他们说:“不会。”我就命特务连一个班长教他们打枪、投手榴弹,一人打三发子弹,投两颗手榴弹。

    他们被分配到九连八班,班长对他们说:“我是班长,一切行动听我指挥,不懂不会的要随时问我。”攻青石山前班长叮嘱他们,在攻击中只准前进,没有命令不准后退。

    战斗发起后,九连攻歼青石山守敌,八班奉命攻歼青石山东南一个大地堡。在攻击中,班长和副班长、老战士都牺牲了,他们三个新兵占领大地堡。在失去指挥的情况下,他们牢记班长的话----“没有命令不许后退”,在大地堡中待命,多次打退敌人的进攻。

    九连攻占青石山后,未见八班报告战斗情况,以为八班在攻击中全部牺牲了。

    到了第四天,这三个新战士带的干粮都吃光了,子弹也剩下不多,便利用夜晚到地堡外敌人的尸体上,找到饼干、罐头、水壶,把敌人的枪支弹药也都捡回来,用捡回来的枪支弹药打退敌人多次进攻,坚守地堡。没有水喝,就在坑道里接雨水喝,就这样坚持了十多天。

    九连连长觉得敌人老向大地堡发动攻击,认为大地堡可能有我们的战士,就先后派了三批人去联系,都未能成功。

    后来三人讨论怎么办?决定派一个人到北面去找部队。一名新兵从青石山南端往上爬,我哨兵发现有人,问“是谁?”新兵回答“是我”哨兵听到是中国话便报告班长,班长带人下去一看是我们的人,便把他带回排里,新兵说“大地堡里还有两人”。班长按他们约定好的联络信号,又带人下去接回地堡中的两个战士。

    他们饿得太厉害,要吃的,班长认为他们饿了好几天,不能吃馒头,就煮米汤给他们喝了一天,能吃饭了,就把他们送到师野战医院。师长知道这件事后,大发雷霆:“有三个新战士坚守大地堡,你知道吗?你这个团长怎么当的?”

    这三个新战士,营里给他们记了三等功。

    关键词(Tags): #抗美援朝(花怒)#金城反击战(花怒)通宝推:阴霾信仰,烟动午夜,懒得起名,踢细胞,履虎尾,daharry,燕人,行走的考拉,流云天下,好了,当生,
    • 家园 师部参谋该枪毙!!

      在对这三个新战士充满崇敬的同时,我也对师部参谋工作非常不满!

      三个新兵,没有经过任何训练,直接送上战斗的第一线。我说这是对战士生命的极端不负责任,这是对前线战斗的极端不负责任!管新兵补充的师部参谋该枪毙!!

      当时的后勤制度上是不是出了问题?理论上说,新兵要经过三个月的新兵训练才能下连队的。哪位达人讲一讲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兵员补充的情况?

    • 家园 上海硬汉子,一等功臣、二级英雄张渭良

      胸部负伤,腿被打断,伤口里长蛆,还误入敌人的地雷阵,居然爬了十天九夜,自己爬回了志愿军阵地。被救回来之后第一句话是自己的武器一点也没有丢。

      后被授予“坚强战士二级英雄”称号。

      出自《志愿军英雄传》,作者巴金。

      • 家园 一点疑问:食物(假设那几天下雨解决了饮水问题)

        十天九夜,仅仅依靠超强的意志是不行的,必须有一定的食物。没有受过野外生存训练的人如果乱吃东西,不被毒死也会拉痢疾死。而且他腿被打断,很难拿到树上的果实。

        除非有资料显示他如何获得食物,比如志愿军的炒面或者敌人尸体上的军粮,否则这个“十天九夜”很可能是作家瞎写。

        • 家园 下雨、水沟、稻田都有提到,所以水应该不是大问题

          他是1952年6月负伤的,部队应该有炒面了。

          炒面一般随身都是携带的,而且一带就是几天的量,应该会有一些。里面也不止一次提到饿。

          (补充一下,1952年志愿军已经可以吃得上饼干了,感谢洪麻子。)

          那些天战友一直在找他,最后是白天发现的,但是晚上才把他接回来。

          他如果不爬回来,而是呆在原地不动,可能第二天就被接回来了,战友去了他的负伤之地,没能找到他。

        • 家园 这个有过他自己的回忆录。

            细节我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的因断了条腿,平常一步就能跨过的小沟对他来说就象是天堑,他找到了根木棍帮忙才过了小沟。

    • 家园 看来战斗英雄也有上海人啊

      不过大家不太提起而已

      英雄儿女里的王成是意外

      但是为啥

      从那以后上海人的形象都变成了

      巩汉林那副猥琐的样子了哪。。。。

      • 家园 我的舅公,上海人,空军地勤,五二年入朝

        没有立功,受嘉奖一次,美军空袭机场时奋不顾身抢救飞机,被炸成重伤,送后方痊愈后,歪了鼻子,骗到了年轻漂亮的舅婆。

        阿拉上海人不要命的时候还是比较猛的,只是上海人确实精于算计,所以被人误解的多。

        舅公说他入朝时也惜命得很,但是那时飞机比人贵,于是,电光火石一算计的结果是,保飞机先。

      • 家园 东北人的代表赵本山那样也好不到哪去

        怎么看怎么象坏蛋

      • 家园 巩汉林是东北的,你说的是句号吧。
      • 家园 因为媒体都是北方人掌握的啊

        刚建国的时候,媒体都掌握在南方人手里,连商务印书馆都是整体从上海搬过去的,但是过了三十年,当年的老人都不在了,就算了老人们的第二代,也是自认北方人了,北方人当然不能嘲笑自己拉,所以在国内主流媒体上上海人和广东人都是被嘲笑的对象。

        • 家园 这说法对也不对

          媒体话语权是掌握在北方人手里,但和主流媒体是不是在北方关系不大。看看国内媒体,有几个南方人去北方的,反倒是北方人南下的不少。南方生活条件好,愿意北上的人不多。除非是中央级媒体,极少有南方媒体人愿意去北方的。

    • 家园 这嘉奖也太金贵了

      三个新兵这么威风,才三等功。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