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亦是风花一代愁—谈谈媚俗 -- 烤面包的胖大叔

共:💬88 🌺74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众人皆俗她独雅"也应该算是媚俗吧

        “众人皆俗她独雅”也应该算是媚俗吧。如果说制造者对受众的迎合是媚俗,那么“众人皆俗她亦俗”同“众人皆俗她独雅”其实恰恰构成了媚俗的两种表现形式。“众人皆俗她亦俗”中的受众是“大众”,在“众人皆俗她独雅”中就是“小众”。大众也好,小众也好,其本质还是对受众的迎合,不同之处仅仅在自己选择的受众而已。从思维意识上来说,随波逐流因为受到大众的影响而选择了正面,反其道而行之因为受到大众的影响而选择了对立面(小众),其根源,摆脱不了的仍然是大众对制造者施加的影响。

        米兰昆德拉反对的“媚俗”,我倒是觉得他反对的不是屈从于大众或是对受众的迎合,他反对的应当是对群体的无差异化造成的对个体的无视。比如说在大陆的“社会主义就是好,就是好来就是好!”同在台湾的“大陆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都是对个体的忽视。而“咱们老百姓,今儿个儿真高兴”同“邪恶的共产主义缺少的是绿草的生长和孩子的奔跑。”也是一样。在这里,米兰昆德拉反对的不是去争辩“就是好”还是“水深火热”更能体现出大陆人民的实际状态,他反对的是“就是好”同“水深火热”这种对大陆人民每个个体正面也好,反面也好的脸谱化。

        前一种媚俗很容易理解,以前赵丽蓉的小品《英雄母亲的一天》(司马光砸缸)讲的就是这一种媚俗,英雄母亲在这里被正面的脸谱化了。后一种媚俗就很有隐藏性了。比如说楼下提到的《蒙娜丽莎》,到底《蒙娜丽莎》有没有艺术性,他的艺术性在那里,其实不是媚俗的本质,或者说,

        1。《蒙娜丽莎》真品的价值就在于仿制品,仿制品越多它越有价值,要是没有仿制品,它也就没价值了。

        2。我没搞过艺术,我也看不出来,但是大家说好,那就好吧

        3。其实说实话,俺也懂一点艺术也搞过艺术;但是,小蒙这幅画,俺实在看不出好在哪里。。。

        4。你这个标准听上去不错。。

        5。我也看不出好在哪里,当然,我的艺术修养等于零……

        以上这些其实应当不算媚俗的表现形式。

        下面大概可以都可以称作媚俗:

        1。社会主义的革命艺术家告诉大家:“《蒙娜丽莎》就是好,就是好来就是好”, 所以,今天竟然有人说《蒙娜丽莎》不好,那就是“与党和人民对抗”,必然要“自取灭亡”!

        2。ZZ制度的邪恶艺术家告诉大家:“《蒙娜丽莎》就是好,就是好来就是好”。ZZ制度竟然为了对人民洗脑指鹿为马,颠倒黑白。今天有人说《蒙娜丽莎》好,就是甘心沦为五毛,垃圾,与人民为敌。天灭XX,这样的人是绝不会有好下场!

        最近几年,其实我们经历更多的恰恰是后者的媚俗。而后者的媚俗打的却是“反媚俗”的旗子来迷惑人。这其实要比前一种的危害更大。韩X,李XX,袁XX们的论调其实在米兰昆德拉的眼里可能就是最典型的媚俗。他们要的其实是凌驾与别人之上的,自己绝对正确的权利。而讽刺的是,米兰昆德拉正被他们作为自己正确的力证而推崇着。

        通宝推:铸剑,
      • 家园 我倒觉得广大人民群众正是认为李少红“俗”

        精英和群众从来是对立的,互相看不顺眼很正常。

        说点题外话,应该和怪叔叔的全文主旨不一样。但我觉得应该听听太祖对文化向社会下层传播的看法。

        太祖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讲话》内容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我们知识分子出身的文艺工作者,要使自己的作品为群众所欢迎,就得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来一个变化,来一番改造。没有这个变化,没有这个改造,什么事情都是做不好的,都是格格不入的。”“这个根本问题不解决,其他许多问题也就不易解决。”《讲话》明确指出了文艺为人民大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同时,根据文学艺术的规律和特点,提出了“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的著名论断。

         此外,《讲话》内容还提出了典型的创作原则,即“文学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都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革命的文艺,应该根据实际生活创造出各式各样的人物来,帮助群众推动历史的发展”。《讲话》进一步指出文艺“如何为群众”的问题,指出必须通过典型形象体现出党性原则,更有效地发挥文艺的特定的战斗功能。只有把生活中的矛盾和斗争典型化了的文艺作品,才能通过艺术的感受,“使人民群众惊醒起来,感奋起来,推动人民群众走向团结和斗争,实行改造自己的环境”。

        1942年 毛泽东发表延安文艺讲话

        百度百科上关于延安文艺讲哈的词条

        • 家园 这个问题,我个人看是这样

          这个视角的不同。

          毛泽东的讲话不应除了当成文艺批评的材料的来看,更重要的是文艺宣传政策。我在文章的第一部分已经提到,从政治的视角来看,文艺首先要为政治的立场观念服务,其次再遵循自身的内部规律。

          当然这里第一第二的提法在具体的文艺创作中未必要分得这么清,比如说毛泽东自己的诗词创作作品中的政治性和文艺性结合得很好。沁园春·雪在重庆一发表国民党的宣传部门就感到很大的压力,组织了很多人以和词的方式反击,但这些文人平常习惯吟风弄月,一旦用诗词来反映现实政治题材就写得惨不忍睹。现在很多文人控诉文革这么压迫他,那么伤害他,让他无法创作出优秀的作品。而现在环境这么宽松,我也没看到文坛出现了多少惊世之作嘛。从这个意义上,我倒觉得这些文人应该感谢文革才对,可以把自己才华的缺陷一古脑的推给文革,这世上怕是再没有这么合算的买卖了。

          而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做为政治上的文艺政策,在我看来,其高度在今天依然无人能企及。但是落实这项文艺政策同样需要党的文艺工作者具有极高的政治水平和文艺修养,这既不是一味迎合大众,也不是以精英的身份启蒙大众。而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倾听群众的心声,再将这些心声升华为文艺作品。而这些可不是依靠李少红这类伪精英能完成的。

          龚自珍曾有诗吟到他那个时代的文化圈—“金粉东南十五州,万重恩怨属名流。牢盆狎客操全算,团扇才人据上游。”看来古今同慨,据上游的总是这些团扇才人。正所谓“天教伪体领风花,一代材人有岁差,我论唐诗恕中晚,略工感慨是名家。”

          通宝推:燕人,铸剑,
          • 家园 讲话听起来像是在说“时代精神”
            • 家园 这两礼拜听了不少老郭的段子

              以前没怎么听过他的东西,这一出事儿,就听了“我要反三俗”“相声五十年”等几段,蛮有意思的。

              后来看到北大某教授称其代表了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呵呵,我咋觉得老郭在“相声五十年”里极力反对极力攻击的正是作教化工具呢......

              • 家园 老郭有好多“我要”系列呢

                他是一致反对相声的教育性,事实上,他也是骂人比教化更在行么。

                我一直觉得吧,如果要说文艺和政治结合是可行的、美好的、前途光明的,就非得拿“蜜月期”的那番讲话出来证明不可。这好比提出一个模型,有几年的数据解释得特别好,那你肯定要把这几年反复拿出来说,不太好的那几年呢只好少提,呵呵。

          • 家园 最近宝不少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呵呵,我在刚才的回复里打错了一个词。“说点题外话,应该和怪叔叔的全文主旨不一样”中,我误把“相关”打成了“一样”。原句应该是“说点题外话,应该和怪叔叔的全文主旨不相关”。

            不过误抛之砖,却引来一块玉,也是意外之喜了。

            那篇讲话,是政策,却也是毛的文学主张,以这个主张去评判现在的作品,却也无妨。

            至于团扇才人,如何略工感慨,引领风花,又是如何媚俗,就等待怪叔叔解析了。

    • 家园 看到这句,忍不住笑:

      我是个光明正大的人,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但我今天不打算说。

      ----恩,我是个慷慨大方的人,从不吝啬给别人送花,但我今天不打算送。

    • 家园 3

      葛兆光在《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和信仰世界》中假设了这样一幅场景。

      可以作一个设想,假如一百年以后,有一个历史学家来描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思想史,而他依据的仅仅是当今领导人在公众场合的讲话、经典作家的著作,官方报纸的社论、经过认可的档案、新闻发言人事先准备的讲稿,那么,他笔下出现的将是一个与我们熟悉的世界完全不同的思想世界……似乎每一个人都在中南海、人民大会堂里穿梭或在书斋、讲堂里沉思。可是,如果他依据的资料中还包括了现今报摊上流行的通俗读物、歌厅中流行的通俗歌曲、胡同里的三老四少聊天时的公众话题、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关心焦点,那么,也许他笔下的思想与今天的生活更接近。

      而聊到现代文化思想中的媚俗。总有一个问题像幽灵一般不停的游荡,挥之不去,这个问题就是价值的问题。这些媚俗的产品有什么价值呢?《蒙娜丽莎》的真品和仿制品在美学上的价值是相等的吗?为《红楼梦》里的爱情故事流泪和为《知音》里的感情故事流泪,两种眼泪谁比较珍贵,谁比较廉价?把生命中的一个小时花在柴可夫斯基的音乐中,还是花在周杰伦司机的歌声里谁更有意义?

      在文艺批评家的眼中,媚俗艺术的产生决不是美学现代性出现的直接后果,而是另一种现代性侵入艺术领域的结果,这就是资本主义的技术和商业利润。艺术成为商品,而且还是那种在流水线上大量生产的商品。人类高贵的情感就这么被装进罐头中,批发给大众。这确实让具有古典情怀的文艺老中青年们心生幽怨。

      而关于媚俗艺术的价值问题,应该从制造者和受众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讨论。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