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翻译】老外看中国 中国之行 (一) -- 建筑师

共:💬19 🌺13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翻译】老外看中国 中国之行 (一)

    这是一个传媒专业的美国学生在中国的暑期学习经历;他的想法和见闻是我们了解外国人看待中国的一扇窗口。

    外链出处

    关于作者

    奥斯汀谢尔曼是亚利桑那州的沃尔特朗凯特新闻及大众传播学院一名学生,并且同时在凯瑞商学院主修经济学。他还在《亚利桑那共和报》商业部门完成实习;今年夏天他将在那里继续为Donald W. Reynolds国家商业新闻中心工作。他今年在北京完成了国际传媒课程并负责更新这个海外课程的博客。

    关键词(Tags): #外国人 中国见闻
    • 家园 【翻译】老外看中国 中国之行 (九)感受世博

      中国之行 (九)感受世博

      五月二十九号

      礼拜三我们终于去了世博会。它的巨大很难用言语来表达。为了这次世界盛会,整个区域六个月前就被规划和隔离。它有独立的公交和河运系统。每天有五十万游客。学生票减价后100元,就是五千万门票收入,将近七百五十万美元一天。

      世博会有各个展馆组成,主要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国家馆。有些是你可以直接进入观澜这些国度是如何展示自己。而那些热门馆,比如中国,德国和沙特阿拉伯,等四五个小时很正常。这使得十二小时的游遍所有馆成为不可能的任务。

      尽管如此,它仍然很精彩。大部分展馆的建筑设计十分引人。很多通过外立面的图饰来显示自己的文化。很多手法闻所未闻。比如英国馆设计的像扎满针的球,西班牙馆披满了草席;罗马尼亚馆像一枚苹果。很多企业也有自己的展厅,包括通用,它的主题是人们在未来如何交通。

      那一天我们被分成数个小组来尽量参观不同的园区。我们这一组主要参观了非洲馆,西班牙馆可能是我们去过的最有意思的地方了。

      西班牙馆的出口立了一个6.5米高的娃娃。他转头,眨眼,让我们无语,它的出现出乎意料。由于人太多,我们未能抵达它的跟前;但是根据中国官方报纸《人民日报》报道,西班牙馆是由三代电影制作人设计的。主题是“从我们父母的城市到我们孩子的城市”。这就多少切题了,但还是不能把我们一眼看到巨婴的惊诧消除掉。

      关键词(Tags): #老外看中国 世博
    • 家园 逐篇花,

      我得钱二十四枚,你得通宝两枚,这效率太高了。

      泰安老乡?

    • 家园 【翻译】老外看中国 中国之行(八)上海一夜

      中国之行 (八)上海一夜

      五月二十九号

      上海是个好地方。市中心(downtown)指的就是外滩。这里有世界最高建筑群,绵延至视力所不及。能与此相比的只有拉斯维加斯。

      这里有著名的明珠塔,外滩最有趣的构筑物,世界上最高的电视塔,花150元可以乘电梯到达顶端浏览上海全景。有一处地面是钢化玻璃做的,人们可以看下面几百米的景观。对有些游客来说,这里实在是高的不可征服;能站在旁边看别人走上去就已经值得敬佩了。外滩也是上海证券市场所在。

      黄浦江对面就是南京路和人民广场。这里的游客就像我们在北京常见到一样多。在这里购物是很多女同学的目的之一,每人都已机会给家人购买纪念品。游客在小商店里常被问到是否在找最新的“designer”的包或者手表等等。我们的最后一个项目就是抵近观察南京路的地下经济。晚上十一点的灯光把这个街区照耀的如同白昼。

      尽管上海,尤其是外滩不像北京那样有历史底蕴,但她毫无疑问抓住了未来。上海市中心的十年发展历程被一系列图片显示给旅游者,说明她如何快速的发展成世界大都会之一的。这里有大量的游客,对于第一次旅行中国的人来说还好接受。她的夜生活无疑很丰富;无论如何,对比北京来说,上海给我的印象无所谓多或者少,因为这两个城市是不可比的。

      关键词(Tags): #外国人 中国 见闻
    • 家园 【翻译】老外看中国 中国之行 (七下)来自北京的国际报道

      刘还说北京彭博社开始只招收双语记者。开始中国记者明显人数超过美国双语记者,现在这个趋势在变。以前是中国的到国外学习的学生比到中国的外国留学生多得多;现在,相反了。

      我们还谈到了网络文化。互联网比外界想象的要开放的多。曾经在美国流行一时的网上留言板在中国仍然极为普遍。这些留言板成为信息汇总之地,使人们更自由的分享信息,提供其他资料出处之链接。

      伴随着网络文化的还有网络暴力。刘告诉我们两个故事。第一个是关于一个女人用高跟鞋击杀一只小猫的视频。这段录像激怒了所有的网民;他们人肉搜索了凶手,摄影师和上传视频者,公布于网上加以鞭挞(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他们因此丢了工作)。另外一个故事是一个不幸的女人在网上贴了一份长信叙述她的丈夫和第三者在她自杀前对她如何残酷。这也激怒了这个网络社区;网民找到他们并设法让他们丢了工作。

      关于中国经济,他说现在的市场波动会最终在十年内消失。很多人说中国经济就是泡沫而另外一些人说这是有史以来最大的经济体。刘认为它会介于两者之间;尽管美国逼迫中国创新定位人民币币值,刘质疑这真的会很快就实行或者以战略经济研讨会的讨论结果的形式出现。战略经济对话只能解决诸如贸易关税等问题。

      关于在中国做新闻报道,在路透社史密斯给了我们更广阔的视角。就像彭博社一样,路透社开始是在国际新闻出版署规范市场之前从新华社拿得执照。他说最让他为难的社里的日常事务之一是中国的民族主义者无法像国外通讯社的记者那样工作,除非让他们与其他外国记者共同署名;这给让他们独自作业造成了困难。另外他还说对金融数据一定要小心,因为他们经常被政府认定是国家机密。

      史密斯说他们的电话被窃听,他的记者们被跟踪。他看起来似乎不受干扰;他说只要你没干什么错事,就不要害怕什么。他和其他记者曾经在采访回程中做过游戏。就是记下周围黑色奥迪车的车牌,然后对照他们到达目的地时的车的车牌,结果是大部分都是一样的。

      关于经济,他认为人民币的币值重新评估将是一个长期行为。即便是重新评估了,也就介于1%到5%之间。他还说日本和中国将会建造更多的核电站因为其他的对环境更友好的发电方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路透社北京办公室大部分记者都是双语人士,但是对编辑可以网开一面,他们只需要了解基本的普通话即可。

      与这些业界人士对话让我们了解了在中国新闻报道的真实状况;我们非常感激他们的时间和热情。他们向我们展示了中国的新闻报道与美国相比,不是好与坏的问题,而是不同,就这么简单。

      我们会在上海与更多的精彩人士会面;对于即将参观的世博会也充满了期望。

    • 家园 【翻译】老外看中国 中国之行 (七)来自北京的国际报道

      中国之行 (七)来自北京的国际报道

      五月二十三号

      作者:梅根托马斯

      这次旅行像是会见名人和积累经验的旋风;我们拜会了彭博社的John刘和路透社的菲利普史密斯。他们以业内人士的角度谈到了如何在中国运作传媒。每个人常把中国看作新闻环境不自由,但这两人都说传媒操作的确有所限制,可是新闻采集和发布和西方没什么差别。

      在彭博社,刘解释了在运行新闻机构上中美两国的不同之处。彭博社在起始阶段是以在竞争者新华社下属办公室的形式获得执照的。现在,执照发放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来控制,这样多少能起到减少利益冲突的作用。

      刘还说国营的新华社和人民日报能够得到从政府得到各种便利;他们能够在正式发布之前提前得到通讯从而可以首发。

      中国的法律也影响发稿进程。由于要付工人八小时以外加班费,所以刘和他的职员为了主要稿件不得不让员工随时待命,这给彭博社带了了巨大的花销。

      记者在中国没有必要向审查部门提交稿件,刘说,但官员如果对某篇文章不高兴就会联络媒体。他告诉我们一个故事:一名记者追踪到一枚黎巴嫩向以色列发射的导弹来自中国政府。见报之后,一名官员联络他们说没有证据表明导弹来自中国,报道是毫无根据的,然而就此为止,没有更进一步的惩罚措施。还有一个中国记者因为提前拿到了国家主席对法律界的发言稿而被捕。他被判了终身监禁,后来减刑至十五年。

    • 家园 迄今为止都是中国shining的部分

      很难期待有更深入的见解。

      一个暑假只能是浮光掠影。

    • 家园 【翻译】老外看中国 中国之行 (六)来自上海的问候

      中国之行 (六)来自上海的问候

      五月二十二号

      很抱歉在这么短的时间同时上了这些帖子,但这是我能找到的为数不多的机会能坐下写作。我们已安全抵达并准备休息以迎接将在上海度过的第二个的礼拜。

      城市超级棒,她的现代化和建筑十分迷人。灯光和城市的活力让人觉得她是拉斯维加斯或者时代广场,而我们已经离市中心15英里了。我希望会有更多的视觉冲击并期盼参观世博会。我一定会及时更新博客的。

    • 家园 【翻译】老外看中国 中国之行 (五)夺金北京

      中国之行 (五)夺金北京

      五月二十二号

      我把奥运村分开写这样可以让人容易理解。这是我最想去的地方之一。在第一天的机场高速上我们曾经看过一眼鸟巢,它的体量让我跟盼望一览峥嵘。

      很多人相信奥运村是中国走上世界舞台的发源地。2008奥运会之前,我不记得看过任何来自北京的实况转播;鸟巢是让人联想到中国的符号之一。

      我们看到的第一个建筑是水立方。就美国人内心来讲,这个地方太特殊了:它造就了迈克尔菲尔普斯这一奥运史上最伟大的运动员。可惜建筑正在维护,不能进入参观。

      鸟巢就在旁边,由于其体量和特殊的设计,她夺走了大部分注意力。在拍了照片之后,我们几个人选择花四十元(约合六美金)进入参观。

      内部看起来与其他运动场没什么区别;但是这里发生的历史赋予鸟巢真正的意义。

      我们在村里的时间很短,但意义非凡。

    • 家园 ASU的?
    • 家园 【翻译】老外看中 中国之行 (二)朗凯特学院学生走遍世界

      中国之行 (二)朗凯特(新闻及大众传播)学院学生走遍世界

      五月十八号

      大约四十八小时以前,我和14位同学抵达北京参加盼望已久为期两个礼拜的国际商业传媒培训。能代表亚利桑那州的沃尔特朗凯特新闻及大众传播学院和瑞诺德中心已经是是一种荣誉,这两天的经历更让我们无语,而且未来我们还有更多的经历。

      第一个礼拜将在清华大学度过,这是中国最顶级的学术机构。周日晚我们抵达北京,周一早上就开课。安德鲁勒克和吴旭博士主讲,他们有着丰富的知识。然而,我们的经历远远超出了课堂的范畴。

      首先,我们已经参观了天安门广场和紫禁城。这两个地方有不同的原因让你敬畏。很明显天安门经历了几乎所有历史性重大时刻。它不仅是为了纪念中国的英雄们,而且它让那些发生在这里的游行抗议难以形容。另外一方面,宏大而有精妙的紫禁城建筑让人惊叹。仅仅穿过这个历代的宫殿就要超过一个,接近两个小时。食物好的不但超过期望,而且是每个人的一种新鲜体验。大家围坐在一张中间有转盘的大圆桌旁点菜;我们甚至还有机会目睹了一位同学吃了一个鱼头。

      这仅是第一天;现在是周二的下午五点, 我们已经见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他们来自中国,南朝鲜,也门,喀麦隆,波兰还有更多的在清华本校的传媒专业的学生。能跟他们开放的交流太棒了。教授们似乎有点担心因为当谈到如何打破成见和消除相互间常见的文化误解时,讨论变得有些激烈。但就我个人来说,这是我们年轻一代领导未来变革的唯一途径。我们必须敞开胸怀让别人看到我们是如何看待他人的,我可以保证这不会让人难受,因为我们中的很多人是在拥抱和欢笑中离开教室的。

      现在我必须走了,因为我们要到楼下看CCTV(中央电视台)对勒克教授的访谈。明天我们还要参观彭博和路透社北京办公室并且以更放松的社交方式与其他同学见面。就像其他人一样,我会实时更新博客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