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砖家的业余教育经验(原载于sonicbbs) -- 砖家

共:💬904 🌺6644 🌵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1
下页 末页
      • 家园 “高一风暴”有点意思

        想起当年高中的第一次期中考试,物理化学一个年级好像就没多少人及格,感觉就是学校给大家个下马威

      • 家园 这是宝帖啊!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成功送出,消耗 铢钱 1 个,可能得宝。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加乐善、声望、帖得花总数】。

        谢宝!

        俺脚得,从小学到高中所学的其实并不是知识,而是在学知识过程中逐渐掌握的学习技能.这个技能的磨练时间长(十年以上),实验范围广(9门学科),使得人们都把知识当成了学习的对象.换句话说,家长不应该问学了什么,而应该问知道怎样学了吗?

        • 家园 你说得很有道理

          家长们经常犯的错误,就是把长期的复杂的多维的学习过程片面理解为短期投入短期产出,要求孩子步步领先,一步没有走在前面,就焦躁不安,生怕落后,于是,很多愚蠢的事情就被做出来了。

          • 家园 兄弟RP真好

            花你必有宝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成功送出,消耗 铢钱 1 个,可能得宝。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加乐善、声望、帖得花总数】。

    • 家园 好文章!宝推之!!!

      不得了啦!今天这是怎么了,想着连得LZ两通宝,好文章应宝推之,结果还得宝!!

      消费两枚通宝推荐

      惊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2 枚 通宝已收,对方获得铢钱 4 个。通宝推荐已被记录。被推荐帖会以适当的方式被推广

      定是猿粪啊,猿粪!!

      忘了提醒一句:LZ设置的关键词,词与词之间应该用逗号隔开。

    • 家园 说得好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成功送出,消耗 铢钱 1 个,可能得宝。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加乐善、声望、帖得花总数】。

    • 家园 四、分数能变,名次不能变

      还是那个王叔叔的儿子。聊的时候小孩的母亲又提出,小孩成绩不稳定,考试难度是有变化,但是难也是大家一起难,简单也是大家一起简单。所以每次考试分数有上下是正常的,但名次上下就是不正常的了。

      这个结论看似正确,很多的教师、家长也用这种结论来评价学生的进步或者退步。但是这个貌似正确的结论其实是有重大问题的。

      为了把问题说清楚,我以上海地区高考的数学科目来举例子。按照我们当时的经验,数学考卷能考到120分以上,说明数学基础比较扎实,该掌握的东西基本上都掌握了;如果是130分以上,应该说是学得优秀,140分以上说明对数学有钻研,属于是特长。那么最后一种人不讲,学得优秀的也不多讲,就讲最典型的120多分的人。

      在卷子难度适中的情况下,考生A数学基础比较扎实,发挥稳定考出了125分左右的成绩;考生B数学基础较差,数学只能考100分多一点。那么这个时候两个人的分数差距要有20多分。这个时候分数就能比较好地区分出学生的水平。哪怕学生A考试出了点差错,比如多错了1-2道填空题,填空题一题4分,分数下去8分,还是要比B高,没有影响名次,也没有影响到对两个学生数学学科水平的评价。

      但是如果卷子很难,最后几题都是选拔性过强的题目,虽然能考130多分甚至140多分的学生还是能够做出来,但是学生A做不出来了,他的分数也下降到了100分左右,甚至90多分。而学生B本来基础就很差,就算难度适中,最后几题也很难全部答完,这次难度超标,大不了全部不做,但也就是90分左右或者再低一点。这个时候两个人的差距就从20多分缩小到10分以内,甚至不足5分。此时如果A多错了两道填空题,分数很可能就比B低,直接影响到了排名——B偶然地排到了A的前面。而谁都知道B的数学其实是不如A的。

      反之,如果特别简单,也会发生类似的问题。A这次考了130多分,但要保证前面的基础题都不错还是有难度的,所以140分还是很难达到。但这次因为题目太简单了,B很可能也上了120多分,两人的差距再次缩小到了2题填空题也能决定高低的地步了。

      这就是为什么理想的中考、高考考卷要难度适中的原因,为的是避免偶然因素过多地影响学生的排名。

      关键词(Tags): #分数 名次 难度
      • 家园 这个就是考题区分度的问题。

        这段很有现实意义。一般学生的家长,无非就是比考分比排名。实际上,同样的数据,背后的意义是不一样的。但是很多学生的家长不会去深究,需要有人提醒。考题区分度小的情况下,反映出来的实力差距是失真的。

        说起这个就想起2001年上海高考物理考题的事情。那次物理出题不知何故,几乎从头到尾清一色实验背景或生活背景题,一下子爆掉大把的中偏上学生,结果就是原本120左右分数段的被压缩到了100分边缘,而90分实力的学生基本维持了90分水准,最后分数又每人加了不等的调整分,尽管如此,分数仍然很难看。不要说家长当时听到这种分数有多么惊愕,高三不少的教师都傻眼了。

        • 家园 不得不提03年的数学全国卷

          150的卷子,山东省的平均分是70分,可见难度之大,好多考生考完数学出来考场哇哇大哭。

          结果04年的数学又出奇的容易。

      • 家园 您说的没错

        我高中时数学不行,虽然基础没问题,但题目一复杂我就解不过来,个人觉得是思维跟不上的缘故。之前几次摸底考试难度较高,考的都很失败。到了高考,最后两道大题我干脆放弃,集中全力检查前面的基础题。等到考试结果出来,虽然大题放弃了,但基础题也只错了一道,最后成绩还很不错。

        • 家园 我的运气比较好

          92年高考,我各科平均,但是数学稍差。但是架不住那年数学简单,我们那个在浙江最多算中等的县中学的平均分都接近100了,而满分是120。最后我就幸福了。

        • 家园 是这样的

          我在高考时除最后一题只花一个小时,最后一题花了一个多小时又没有做出来,结果前面错了好几个,分数也只有120左右了。

          • 家园 你对试卷所花费时间和注意力的分配不当

            总有一种说法,说试卷的前面哪些题目都是基础题,送分的,决定进不进重点,能不能拔尖的就是最后一两道题目,实际上这种说法是很片面的。那些理科尤其是数学做得不好的学生,更多的是在基础题部分错误很多,有不少还是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小错误比如看错符号、忘记第二种情况、笔误……这不仅仅是粗心,而是反映出基础不扎实计算质量差思维品质差。这些问题不解决,急于求成,一味追求难题,认为“前面的简单题我没问题,多当心点错得就少了”,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最后的一两道题目上,结果成绩长期上不去。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