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榫卯:腰鼓,银锭,鸟儿的尾巴 -- 藏猫猫

共:💬19 🌺9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猫猫,我觉得你的证据链不是很充分,

      从你对德文、英文和中文这三个词的解释来看,最多只能说汉、英、德语在造词的时候,有可能因为面对的是相似的客体,采用了相似的思维路径,如你文章前面说的,“不是你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从德、英、汉语中对应词汇出现的时间顺序便推出“燕尾榫”是舶来品,有点跳跃了,缺乏不同时期的文献或实物能够建立起来的证据链。

      ----我不是说否定你主贴中猜测的可能性,只是说还可以再拓宽思路。

      比如说英文,我们同样称之为“燕尾”,但“燕尾服”的“燕尾”是“swallowtail”,“燕尾榫”的“燕尾”则对应的是“dovetail”。

      我记得“燕尾服”是这个词汇该是个舶来品,最初是日本人翻译的,然后传入中国。遵循相似的逻辑,若“燕尾榫”这个词是从英文舶来的话,被称为“鸽尾榫”或“鸠尾榫”的可能性更大。若从德语直接译过来,则有可能被译为“燕尾榫”,也可能被译为“蝶翼榫”或“蝴蝶榫”。

      另外,一般一个舶来词对应的客体或概念,也是舶来的,比如芭蕾、范畴、维度。若你所说,“燕尾榫”这个物体本身是个土鳖的话,取个假洋名的可能性相对较小,尤其我们也一直存在“燕尾”这一词汇。

      你指出“燕尾榫”并不具备我们一般常见的“燕尾”形,我有两个想法供你拓宽思路(虽然这两个想法肯定更缺乏证据支持):

      第一,这里的燕,有无可能指“燕雀”或“燕隼”,如图:

      燕隼: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IMGA]http://a0.att.hudong.com/72/60

      01300000184280121844608472736_s.jpg[/IMGA]

      燕雀: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第二,燕尾本身固然是剪刀形,但燕尾之间那个空间不就是一个类梯形,或半个腰鼓么?

      关键词(Tags): #西河小水花
      • 家园 谢谢嘉木姐,现在的确证据不充分

        刚在大胆假设阶段,大胆放厥词,然后收砖收玉

        谢谢嘉木姐的玉石!~

        我昨天写完后也在想,“榫”这个字,古文献中很少见。《说文》无载,《古今图书集成》也找不到。一般提到榫卯时用“卯”字,或者直接用一个形象的名词,不用专有名词,比如“勾头搭掌”“螳螂头口”。用专有名词“榫”,是一个比较晚近的传统。关于此字渊源,我还需要一些检索工作。

        另外就是,我除了英语外,只能读一点简单的德语,其他语言完全抓瞎,所以现在只能在德语和英语中发现问题。至于如果这个词是舶来品的话,我尚不敢说是直接从德语中来还是英语中来。也很有可能通常其他语言来影响汉语,或者受到若干种语言的同时影响。

        不过我觉得虽然现在仍然证据很不充分,“燕尾榫”和“鸠尾榫”在我国的同时使用,配合欧洲语言的命名传统,可以使我较敢于推测这个词的外来根源了。

        而且不称“蝴蝶榫”,而用“直译”的燕尾榫,也正可能是德语的构词法在向外传播时带来误解。也许是直接误解到汉语,或者也许是先误解到法语那里,再继续误解英语和汉语。

        我最近在考虑一个问题,建筑史上,从来不认为西方传教士的来华,或者与西方贸易的交易上,在木工技术上对于双方有影响。(也有一点,比如澳门由葡萄牙人带来桁架技术,但基本没有怎么传播)关于中西交流的文献中,也从没有提到过木建筑技术的传播,如果有建筑的传播,也是形式的影响,而且是经常是误读的照猫画虎的形式。

        但我最近看到一则材料,一些西方人认为,“鲁班锁”不是起源于中国,因为他们发现的最早的关于鲁班锁的图片,在一本18世纪初的英国百科全书扉页配图版画中。图是17世纪末一个法国人绘制的。而中国对于鲁班锁最早的记录,已经是光绪年间。

        这事虽然没有证据,要我说,虽然西方有更早的图,十有八九也是从中国传去的,因为鲁班锁从结构到逻辑到匠作传统上都太“中国”了。

        但有意思的是,无论到底是谁影响起源的,约在17世纪前后,木工技术的交流在欧亚之间的互动,这个新的问题,在我眼前浮出水面了。

        如果这种交流真的存在,那么燕尾榫的命名,也可能是这样一种背景下的产物。

        • 家园 大羞愧,猫猫不要谦虚。

          说实话,我们想到一块儿去了。

          我昨晚也想给你说,可以从明清之际相关领域的交流和互动入手来思考。比如说,欧洲人带来了他们的相关构件,和我们的土鳖很像,一开始是两物两名分流分用,但可能他们的结构更精巧更好用,于是渐渐地土鳖洋化,穿上了燕尾服,相应地,土名字也慢慢地遗落在技术的进化过程之中。

          我睡前一直在琢磨现在是否也有这种语言嬗变现象。比如“超市(supermarket)”这个词,以前我们本土的这种零售店可能更习惯叫“百货商店”,待外资的supermarket进入中国市场之后,一开始两种经营模式都存在,渐渐地,百货商店也“超市”化,现在“超市”这个词就基本取代“百货商店”更为通用了。又如“打的”和“出租车”。

          不过在语言学方面我没有任何底子,只能无论证地瞎想,呵呵。

          关于“榫”字,我上汉典网看了一下,和“隼”一样,都只有小篆。汉典网所引《康熙字典》解释中有“《周圻·名義考》引《程顥·語錄》云:枘鑿者,榫卵也。榫卵員則員,榫卵方則方。 ”

          外链出处

          恩,说明宋朝已经用“榫”来指称male part了。“枘鑿(凿)”也就是榫卯,战国时即使用,如《楚辞·九辩》:“圜枘而方凿兮,吾固知其鉏鋙而难入。”

          有趣,每个汉字后面都是一长串历史和文化。

          对了,关于“燕尾”形的器物,我昨又想到两个:燕尾夹,燕尾鈚(一种箭头)。

          关键词(Tags): #西河小水花
    • 家园 自己补充两个其他语言的“燕尾榫”

      法语里面称queue d'aronde

      查aronde,两个解释:<旧>燕子;dove, bird of the pigeon family (often used as a symbol for peace)

      考虑到法语对英语的影响,可能参与了schwalbe到dove之间的转换过程。

      在日语里面,称作蟻継ぎ,用软件翻译,发现蟻就是蚁,継ぎ是connection。

      放大了看蚂蚁的形状,两头大中间小,是和“银锭榫”一致的,和我国宋《营造法式》里面的"螳螂头口"也十分相像,同样用昆虫命名,可能仍然是东亚木作体系自己的渊源。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日本的蟻継ぎ做法之一,与我国宋式"螳螂头口"极为相像一致。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