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美国真的烂下去了? -- hwd99

共:💬392 🌺474 🌵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7
下页 末页
          • 家园 真要说起当年的“成就”,真的是眼泪哗哗

            空军的歼7,到80年代才定型量产,歼9、强6、轰8,全部下马;歼8I早早退役,歼8II人称和平鸽;

            陆军盼二代坦克,盼了20年,结果到88B上面,还是用铸造的半球型炮塔和引进的105MM坦克炮;步兵战车,我们叫86式,仿苏修60年代就出来了的BMP1;

            海军在80年代,只有4挺37MM机炮做防空火力,要靠手工操作打别人的导弹;用来防空的HQ61研究了10几年,没出来就落后了,而且还不稳定,搞的专门的防空护卫舰只造了两条,射程还只有12公里;本来82年准备买海标枪的,遇上某院拍着胸脯,说X年之内拿出产品来,结果海军装备区域防空导弹,就晚了10几年,直到台海危机,现代级到货,才算护住了天灵盖;

          • 家园 弱弱的说下,歼12不是技术上的问题

            方向的问题

    • 家园 现在的人们对于30年前中国究竟能制造什么真是没有概念

      那是我们想用进口的单片机芯片自制数字工控设备,找遍条件还算好的上海仪表厂家,就是没法配触摸键和液晶显示屏,最后只要自己有有机玻璃矬,背后贴写上字的纸,在面包板上焊接接触,这就算键盘了;显示只有找发光二极管的数字管。控制律在纸上可以想象得天花乱坠,但实施起来只有用汇编和机器码,高级语言都没有条件。这样的低水平重复,在现在的人们看来就是那个时代我们什么都能自己造,现在反而不会了。

      • 家园 转个黄令仪的帖子,关于中国早期集成电路发展的

        行业刚开始时候,各国基本都在同一起跑线上,要追赶自然容易,60年代中国的电子业,用手工搞个能跑的晶体管计算机,还是没问题的,但也就仅此而已了。人家开始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出来了,就根本赶不上了。

          走进微电子

          56年毛主席,周总理为了发展我国的科学事业,采取了四项紧急措施,其中之一就是加速半导体学科的发展,清华当年即创办了半导体专业,57年李志坚教授从前苏联学成回国,领导教研室,58年前苏联专家又来清华讲学,因此母校华中工学院(今华中理工大学)即时派我到清华进修,主攻半导体器件,从此与微电子学结上了终身之缘。

          我是与清华首届半零[1]同学一起听课和学习的,全部课余时间在初创的实验室参加科研。我被分配到晶体管组,进行合金P-N结的研究并自制一台晶体管参数测试仪。这种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效果非常好,李教授刚讲完能带论、P-N结,我们马上能在科研中看到它、测到它。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集体,虽然学习、科研很紧张,但大家都非常愉快、融洽,它既培养了我们的刻苦钻研精神,又培养了我们的团队精神。

          60年学毕返校,创建了半导体专业,讲授半导体器件与材料课,同时带领一批比我更年青的教工和学生,风风火火地创建了实验室。什么都自己动手干,并研制出了半导体二极管。当时居然得到心中敬仰的科学院院长、著名诗人、作家郭沫若的视察及鼓励,大家非常兴奋。可是三年困难时期到了!粮食很紧张,国家制定了调整方针,学校对一批刚上马的专业也调整了,半导体下马。62年10月按应届毕业生分配到了中科院计算所二室101组(固体电路组)工作。一进实验室,四壁空空,只看见一个年青人,身穿白大褂,蹲在一个电炉旁边,炉上有一个玻璃烧杯,里面有几块指甲盖大小的紫蓝色硅片,他说:“这是要做二极管的”。我心里暗想,似曾相识!后来才了解到,本组是由59年刚回国的青年科学家黄敞研究员领导,他还在北大讲授半导体器件课,52年美国哈佛大学毕业后即从事晶体三极管的创业工作,应该属于晶体管的创始人之一。58年就在美国电化学与半导体会议上发表过外延模型,并预言可以改善晶体管特性。当时组里正在研究厚膜电阻译码器二极管矩阵(混合集成电路)以及外延技术,这在国内是领先的,与世界亦是同步的。我立即被分配负责研制平面二极管,接着研制外延小功率开关三极管,一切都很吸引人,开始埋头苦干。63年9月,我们组被命名为十一室(集成电路研究室)。

          激情燃烧的日子---参加微型计算机研制

          65年8月,我们去参加了一个院里召开的大会,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张劲夫在台上来回走动,激动地挥动双手说:“我提着脑袋把任务给你们要来了,你们要好好干”!,会上宣布,成立计算所二部,亦称“156”,专门研制微型计算机。我们在台下,亦热血沸腾!深知自己参加的工作,是国家所急需,是时代赋予的使命,心中既高兴,又紧张!随后,很快从科大、清华调来了十来个毕业生,干部及设备也配齐了。特别是从东北光机所三天之内调来了一个室。我被任命负责研制外延中功率开关三极管,这个任务难度很大,初期做出的P-N结总是低压击穿,饱和压降也下不来,于是将全组排成三班倒。大家都是随叫随到,正副组长则是12小时一轮换,常常一天干13-14个小时。黄敞先生也亲自指导,教我不要局限一点,要全面考虑各种参数的全面配合,我们又重新设计了版图……那时全组团结得如一个人,人人尽职尽责,指到哪,打到哪,真是激情燃烧的日子!部室领导也抓的非常紧。科研处处长马庆魁就常站在实验室外面等着芯片,副主任何绍宗晚上给我们送面条、面包……情景十分感人。主任赵松岩则遥望南楼,感慨的说:“灯火辉煌156”。记得我们室有一个叫韩景春的同志,负责封装,既无资料更无经验,只有不断地摸索才能前进,在他试验用什么化学药品时,没有高级设备去分析,只靠舌头去尝,感到不对劲时,就跑到水龙头处马上用水冲。在这样的条件下,他把研制出的组件硬是给封好了!76年他重病在身,已病危了,我去看他时,他已经神志不清了,但还陆陆续续跟我说:“毛主席还活着,他正在深圳的上空走着呢!”听着听着,我的泪水洒满了面颊。当时就是这样一群人,为了国家的需要,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既无职称、无荣誉,更无光环、奖金,却默默无闻地工作了一辈子,他们什么也不求,只求祖国的富强!

          不知道经过了多少不眠之夜,中功率管终于质量和数量全达标了,而且还帮助兄弟组做了引导二极管。整体微型机研制进展也非常快,到了66年8月即研制成功了,还会唱东方红!在2007年的一天,我逐个在一楼大厅仔细看了所历史长廊的画卷,突然一幅图片在我面前出现,令我惊呆了!这就是“156”组件计算机!从来没有看到过啊!这就是我们曾经用青春和热血灌溉过的156!这就是在浩瀚的夜空中追逐星空寻找的“156”!心情顿时激动了起来。旁边的注释是:156组件(集成电路)计算机是1966年8月研制出的我国第一台自行研制的空间计算机,1966年国庆,向国家报喜,得到周总理的表扬。此时,我已不禁热泪盈眶。

          创业路、路漫漫

          69年12月由于156迁内地,70年计算所又筹建集成电路研究室,71年1月1号我被调回计算所,同时成立了十一室(集成电路研究室)由沈世刚与我负责,1973年7月启动了013大型通用计算机的研制,是我国计算技术创始人之一的王正负责。他亲切地对我说:“013机的咽喉是半导体通导存储器,由你们室负责研制”。面对着更年青的队伍,我心中既兴奋又有点害怕,好在156精神依然在我们的血液中流动。虽然国外封锁厉害,很难找到资料,但我们靠顽强的拼搏,一点一点的摸索,终于完成了任务,研制成功的存储器性能稳定。013机76年也通过了鉴定,投入了使用,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重大成果奖,77年所里将电路预研组调入我室,其组长是所知名的电路设计专家沈亚城同志,而且任命吴几康研究员为室主任。他是53年回国的专家,156时,是十三室主任,专门研究集成电路计算机(79-83年提升为计算所副所长)。任命沈世刚、我、沈亚城、许新武为副主任,沈世刚协助吴几康抓总,我负责集成电路、器件及工艺、研制芯片,沈亚城负责巨型机所用的电路设计,许新武为行政兼改造约1500M2 的芯片研制净化小楼。室已初具规模了,77年12月,所承担了千万次大型机757任务,王正仍是负责人。他说:“一定要给十一室一个项目”。因此我们分析当时各种不同电路的特性:ECL虽然快,但功耗太大,CMOS虽然集成度高,功耗小,但因为Latch-up效应尚未彻底解决,造成了成品率低,只剩下I2L电路了,其规模可大,功耗亦小,而速度太低,我们从器件原理、工艺原理的分析中,发明了P+-N-P+型高速I2L新结构,并研制成功了256ROM,与六室外设合作,成功用于757外设的打印机中,为757工程增加了独立自主研制成功的新集成电路。1983年11月757千万次机通过了国家级鉴定,获得国家科学进步一等奖,我们以“集成电路和工艺P+-N-P+型高速I2L新结构”的项目获得1980年院科技成果二等奖,沈亚城负责的电路预研组的“高速低功耗ECL电路系统”的项目亦获1980年院科技成果二等奖。

          1983年6月,所里将十一室命名为大规模集成电路室,当时已有6个组,约70-80人,而且已入住改造成功的,位居南楼与北楼中的芯片研制净化小楼,正准备甩开手大干一番。当时北师大有一个“浅结离子注入”项目,我们参加了,研究多晶硅掺杂发射极晶体管及全离子注入晶体管,已有很大的进展。准备提供更高速度的电路(该项目后获北京市科技成果二等奖),但在84年末,科技处周洁来问我:计算所要不要研究大规模集成电路?令我大吃一惊!立即斩钉截铁的回答:计算所若不进行芯片研究,今后做计算机设计的人只知道用芯片,里面是什么都不知道了,怎么能设计一台好的计算机呢?然而不久,所领导正式把我们召去说:“所里经费太紧张,拿不出钱支持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研究……”我知道他的意思了,一走出北楼门口,忍不住失声痛哭了,难道我们呕心沥血十几年创建的研究室就这样结束?计算所今后设计计算机的人真的只能看到黑匣子,而里面是什么都不懂了?难道计算所今后真的走向了“无芯”的未来?在万般无奈中,我把最后一个同事安排好工作岗位后,毅然到微电子中心报到了,此时已是86年年底。87年3月6号,计算所正式撤消了大规模集成电路研究室,结束了这段无法忘怀的历史。

        • 家园 中国搞小规模集成电路还是比较早的。

            俺在八十年代初就买到过国产门电路,一块上两个jk触发器,北京出的,现在还保存着。

            印象中更早些还买到过小规模的,买的处理的没型号,只有底面有数字标注,俺把它打开在显微镜下分析是什么电路。

            中国到中规模以上就大大落后了,我看可能有个原因是精密机械落后。

      • 家园 时间?地点?

        不能光人物吧。

        我84年学计算机语言,用的就是国产计算机。

        87年用过美国honywell公司中型机,其中纸带输入,还是主要输入设备。

        30年前,有液晶显示屏?我第一次听说。

        • 家园 你学电脑这么长时间,为啥脑子这么不清楚?

          万亿美元送人,而且是每年,就好像你的程序算出来鸭子有100条腿。你难道不认为你的程序错了?

        • 家园 82年,上海

          我是80年学的计算机,用国产010,后来用过710、130、美国“保罗”机、最早的IBM PC(只有双5寸软盘,没有硬盘)……,用小锤子、黑胶纸修纸带是基本功。

          30年前有液晶显示屏,还记得那些Casio FX80计算器吗?

        • 家园 80年用液晶可能超前了,不过87年还用纸带输入就落后了。

          你87年用的肯定是落伍产品。国内最早81左右已经有IBM的大中型机(当时的水平)。是CRT绿屏,键盘输入的,用于某大项目。那应该是国内最先进的。

          国产机我比你更早用,纸带输入的,太痛苦了,连存入程序都不行。修改程序,浆糊剪刀是基本配备。就这样,也没有多少上机的机会。与IBM根本没法相比。

          • 家园 记得87年前后,俺上计算机夜校。

              南大的教师拿了堆穿孔卡片给我们看,没说怎么用。

              那时已经有机会上微机,但没机会上小型机,所以我一直没搞清一张卡片是一个字节还是一句还是一段程序。

              • -- 系统屏蔽 --。
            • 家园 卡片我见过,没有用过

              卡片上FORTRAN,纸带上ALGOL,国内自产机原先都用ALGOL,FORTRAN是进口IBM机才用的。个人感觉,从语言上来说,ALGOL、PASCAL在结构上(尤其是用于数值计算)比FORTRAN好,C更强大但开始古怪了,BASIC是最烂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