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货币、汇率、与出口 庚寅五月十四 -- 程不悔

共:💬5 🌺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货币、汇率、与出口 庚寅五月十四

    situjota兄,这个说起来很复杂,美军计划巴阿通道的六月攻势被打没了,他又整了一个中亚民族大乱战,试图让SCO自己打自己,目前是多方情报和代理人对抗,局势到底怎么样还不知道。

    人民币汇率升一倍+自由兑换可以叫外资赚一倍跑路,或中国购买的美债缩水一半(假设是这个升幅)。

    平民怎么办我也不知道,抱歉。

    qiji兄,你应该先看过我历年的帖子再指责,给你一个07年的文章,然后我解释给你听。

    股市、金融史、自主创新、及货币资本化

    特别说明:

    本文是学习金融货币理论之后做的回家作业,仅属于个人理解,不保证正确,不一定属实,不能认为是原作者本意,本文参考书籍为《白银资本》、《货币战争》、《国史大纲》、《刷盘子读书》、和历代食货志,经济学基础知识则来自于斯蒂格利茨(美国)编写的大学教材《经济学》。

    1492年,强盗头子哥伦布“发现”美洲,随后蜂拥而至的欧洲强盗们相继勘探、开发了大量金矿和银矿,我们知道,当时欧洲的生产能力低下,根本不需要那么多贵金属,是什么利益驱动让他们大肆挖取黄金白银呢?答案是中国。

    当时的中国正好是明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其通用货币则主要是白银,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社会整体对货币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但是自身的白银产量却跟不上经济的发展,使得繁荣背后的明朝在投资、交换、支付等方面全部缺乏货币,生产不时停滞,经济运行困难,这就是所谓的“银荒”。

    而在美洲发现大量贵金属矿之后,那些西方强盗就把其中的40%-60%都卖给中国,用以交换中国的工业品,对明朝来说,他需要货币(黄金白银),可是在购买贵金属的过程中,产业经济却更强劲地发展(需要支付产品嘛),“银荒”则更为严重,欧洲强盗们越是没命地挖黄金白银,明朝的货币需求就越大,恶性循环。

    就这样,西方强盗以非洲的劳动力和美洲的贵金属资源为依靠,充当了中国发钞行的角色,并逐步占领金融制高点,经历两次改朝换代,到达另一个朝代周期之时(清末),他们再由国家力量发动对华大规模贩毒与战争,金融贸易战、贩毒、热战三管齐下,差不多用了整整三百年时间才把中国打下去。

    那么我们做个假设:如果明朝在“银荒”时期开办了股市会出现什么情况?很简单,在产业不景气的情况下一旦开办股市,那么大部分货币都会拥向金融投机,如果股指一路向上,剩余的白银都会一两不剩地冲进去,产业经济的“银荒”就会更严重,明朝政府出于无奈则不得不打压或解散股市,以期货币回笼。

    介绍了这段历史之后,我们来看当今的中国,共和国。

    在建国初期,本朝太祖为了得到发展国家产业所必需的资本积累,不得不压缩国民消费,所以当时的人民币发行量只有实物经济的1/6(还是1/8?忘记了),到1976年为止,中国以牺牲两代人的消费水平为代价,完成了资本积累,建设了一个强大的、门类齐全的工业、科研体系,为共和国的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78年改革开放,我们走向了市场经济,但是货币供给却仍然是计划经济的,在工商业蓬勃发展的情况下,人民币出现了人为的短缺(当代银荒),这在现代经济条件下本是可以避免的,因为现在的货币供给并不需要贵金属,可以只依靠中央政府的信用而存在,而且印刷纸币的成本极低,低到可以忽略不计,可惜经济学界的失误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一本万利的事情给操作反了。

    第一个错误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按照计划经济发行货币,使得现在人民币总量连实物经济的1/5都不到,货币短缺已经大大制约了经济发展,并且在各环节都造成了社会冲突。

    第二,“经济学家”对货币短缺的应对方法竟然是引进外资,让外资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货币,如果我们再回过头去看下明代的金融结果,就能知道这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加剧中国经济的痛苦程度,因为我们要用产品和资源去支付,他们给我们却是印刷精美的纸,他们给我们越多纸(主要是美元),我们付出的就越多,“银荒”则根本没有解决,更痛苦的是这会让中国经济逐步受控于外国资本,这才是最可怕的。

    第三,股票及其他有价证券本是货币溢出时所用的替代方式,我们却是在货币不足时启动的,这就抽走了本就为数不多的货币,可是还没完,“经济学家”又说要拿房地产作为国家支柱产业,好了,又是一大笔货币困在了房地产上,“经济学家”借机声称我们需要更多的外资。

    那么外国媒体都说人民币应该升值,这有没有道理呢?当然有。前面说过,人民币总量连实物经济的1/5都不到,人民币就算涨一倍都只有实物经济的2/5,升个3%-5%根本算不了什么,那么为什么人民币只能加大发行量而不能升值呢?因为现在豪强集团手中掌握着大量货币,人民币升值会让他们的力量大大增加,而中央政府一样无钱可用,中国经济的问题也不会随着人民币升值而解决,相反,它只会增强它。所以人民币应该加大发行量,逐渐补足实物经济所缺的那一部分,拿这个中央政府能直接掌控的天量货币作为资本,不停地为国家支柱产业提供资金,加大对电子机械、航空航天、计算机软硬件、造船、军工等超级产业的投资,到“国际社会”上和所有的超级企业竞争,让股市随着工业价值的上涨而上涨,同时给每个国家公民提供富足的社会保障,争取本国资源与生产出来的货物能被本国国民享用,以消除动乱源泉。

    现在再说股市、货币、和自主创新之间的关系,让大家知道股市为什么会涨,现在又为什么会跌,先给大家打个比方,这样比较好理解,600391,成发科技,主营飞机发动机,自去年12月J10公布以来,股价从10元涨到29元,目前价格26元,去年年报0.3,今年第一季度季报0.11,市盈率60。在这样的情况下,不说“自主创新”指导下的研制开发预期,只要保证订单,其业绩就会稳步增长,股价也会相应上升,如果我们再想一想,今上提倡“自主创新”的并非一两个项目,而是提升整个中国工业力量,那么中国工业、中国股市的前景到底会怎样?如果地板价的股票被外资抄了底,那么我们的自主创新只是为外资做嫁衣。

    可惜《道德经》言:福兮祸所依。股市上升会吸收货币,当股价越来越高就会造成货币短缺,使实物经济领域通货紧缩,让本就痛苦不堪的中国经济雪上加霜,政府马上出台政策,试图将这一部分资金从股市中释放出来。现在我们可以明白了,反对股市,是因为股市抽走了本就少得可怜的货币;提倡股市,是因为股市体现了中国工业的真实力量和巨大的增值潜力,不愿意被外资抄底。

    这就是货币短缺造成的两难境地:股市上涨,中国经济无钱可用;股市下跌,给了外资收购优良资产的机会。——真正要做的就是货币资本化,拿我们拥有的天量货币去打这一场金融战,我们只需要开动印刷机。

    但是我们必须明白,中国一旦在金融、产业、文化等方面与全球展开全方位竞争,那就等于是和美国摊牌。

    程不悔

    丁亥四月十九

    2007.6.4

    看完了?好,我们来下一步,后来第一中国没有发行那么多人民币投入工业与民生,还是以外资标价中国资源资产;第二发行的货币并没有大量注入电子、机械、航空航天、计算机软硬件、造船、军工等,也没有大量投入民生,而是投入了铁公基、银行放贷(其中相当一部分流向了房地产),再把4000亿美元扔进美国两房债券(2007),这样不仅没有解决实质性问题,吹起了一个泡沫的同时还埋下了巨额亏损的种子。

    08年中,全球次贷危机总爆发,对方的消费能力大大降低,中国出口大幅度下降,当时不悔认为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因为像服装鞋帽资源等初级产品都是用中国的资源、中国的劳动力、和中国的工厂在生产,然后对方用印刷出来的纸币交换,如果我们乘这个机会调整出口导向,不仅能扭转外资主控,还能提高国民福利,具体办法是:如果服装鞋帽塑料制品等出口减少5000亿美元一年(假设),那么这本属于中国的资源和产品就能用人民币标价,中国政府发行人民币购买,直接送给需要的中国穷人,或者直接发价值5000亿美元的人民币(假设,同上),平均分配给国民,让他们自己买东西,但是当时政府做的是:继续加大出口补贴。补贴到出口产品的价格完全就是免费送(中国自己的资源、生产力、劳动力),换了一堆纸回来,当时不悔不吭声了,还有什么好说的。

    再说现在,人民币升值预期+取消出口补贴是在没有给出口企业出路的情况下实施的,应该发行的人民币也在房地产换手套现银行资产中流失了,现在让初级出口企业一分钱没有、工厂倒闭、老板和工人一起滚蛋?企业倒闭,银行是不是坏账呆账要多了?工人下岗,是不是没饭吃了要找政府?我们没有补贴、没有产品可以给(如果有大规模福利或补贴贫民的新闻麻烦你帖上来),人家是不是要闹事?出口企业大规模倒闭、银行坏账呆账丛生,是不是金融危机?大量没饭吃的老百姓闹事是不是社会危机?

    明白了?

    程不悔

    庚寅五月十四

    本帖是答网友天地网友的文章。

    • 家园 有些疑问

      1978年改革开放,我们走向了市场经济,但是货币供给却仍然是计划经济的,在工商业蓬勃发展的情况下,人民币出现了人为的短缺(当代银荒)---我记得刚改革开放的时候我们不是银慌,而是实物商品的紧缺,当年80年代有过社会上倡导过高消费,涨工资,物价飞涨,生活用品到处抢。当时我们生产不出很多民用品。虽然工业门类齐全,当时水平低,计划经济还没有结束,无法生产适合市场需要的商品。货币发行速度很快,适合市场需求的商品生产速度慢,生产力还没建立起来。当时外汇比较缺,刚开放需要进口大量生产设备生活物资,我们家80年买的第一台电视就进口三洋,没办法国内的没有或产量不够,引进外资或是出口资源换汇,两头在外的办厂更多是这个目的。当时中央台新闻联播报道年终经济成就没有GDP,说的是生产汽车手表多少多少,挖煤多少多少,创汇多少。货币发行一定要适合实物生产发展,银币固然对生产发展不方便,当时信用货币内在的多发,滥发的驱动力也是不好的。不能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生产力建设,产业升级是一个缓慢过程,涉及因素很多,货币只是一方面。

      • 家园 80年代是产品挤压,供大于求

        从计划往市场转移时平民收入没有提高,企业生产的产品无法出售—收回资金—再生产。

        当时的判断是需求不足,要求加大生产,结果本就挤压的产品进一步滞销,后来就有了“出口换汇”这个办法。

    • 家园 要提高最低工资

      这样,成本提高了,外资会从中国的很多领域退出!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