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公款吃喝(上) -- 穿越

共:💬190 🌺42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帝都和魔都的学生可不是帝都和魔都出身的。

            帝都和魔都是国内高校、科研院所云集的地方,学生尤其是是研究生、博士生来自五湖四海,真正本地出身的是少之又少,所以所谓分数不高云云,那是穿越兄想当然啦。看分数高不高,还是要看哪个省份出来的,本科上的是哪个大学。

            • 家园 我上下文可能没写太清楚

              我指的是在帝都和魔都上高中,参加高考进大学的人。他们高考分数线低,容易上大学,所以不像其他省份那样玩命,不死读书。我跟他们接触的印象就是他们学习不一定好,但各方面发展都比较全面。

      • 家园 穿大真是与时俱进啊。。。

        立即就给大家来普及国内外差别了,呵呵。

        其实平心而论,国内学术界的公款吃喝,比起其他方面确实是少得多。当然有些地方是重灾区。

        我曾经呆过三个实验室,本科的时候做助研一个,他们实验室是一个月集体腐败一次。无他,因为老板不给研究生发补贴性质的工资,光靠着当时的国家给的一个人二百多的钱,不够。因此呢,老板就要给点好处。这个好处如果发成钱的话,少了点,所以呢就带着大家去吃,交流感情,老板也省点银子。小钱办大事。我想老板是这么想的。

        呆的第二个实验室是做本科毕业论文,在某所某实验室,临走的时候,被请到青岛啤酒街去吃了一次。原因无他,也是在实验室干了两三个月,给钱不划算,也不好弄,至少也不好报销,所以就请大家吃一顿。

        第三个就是目前这个,总体上来说吃喝风不盛。但是并不代表其他实验室的吃喝风不盛,或者是老板们之间的吃喝风不盛。老板那个阶层我现在接触的比较少。

        我就简单说下我们出去开会的吃喝风,那个可算是还比较可以的了。我就去上海和厦门各开过一次,两次都是打酱油似的讲了个所谓的报告,然后就天天吃,玩,记点笔记,跟着老头们逛逛景点。要说学问上的东西,我觉得,收获不大,还不如,所内部搞个学术沙龙或者是茶室之类的好。当然,去上海那次还是不错的,因为讲报告的时候被一位院士给批了,那个方向我不懂,看参考文献说的不清楚,按自己的理解结果就被批了。那个事件长进蛮大的。此外就是这些开会可以认识点前辈自己在心里激动激动。其余,也没有感觉到太大的收获。

        穿大对学术会议是持一个什么看法?个人接触到的,学术会议打酱油的居多。因此总觉得效率太低了。美国是不是好点?

        • 家园 我有蹲会的习惯,会议从开头到结尾,我都尽量呆在会议室里

          不出门。开会有两个好处,一个是信息量大,不同领域的东西,平时也不会留意,就靠开会时听人给你讲了。一个是在外面容易回想自己的科研,产生新的想法或者说是灵感。平常埋头事务性的工作,没什么灵感,所以开会很好。

          国内的会我在上海参加过一个,很小一个论坛,会议总共五六十人左右。主持人是三个院士,他们是泛泛而谈,给出领域大方向和重要意义而已。不是说他们学术水平不好,其中的一位转头就发了篇《science》。具体的项目是一堆教授、研究员讲的,这个就有意思多了。唯一的遗憾是每人只给了十五分钟,太短了,好多细节还没讲够就要下台了。我觉得比较合理的时间是学生、博士后这级给十五分钟,教授这级要给到三十分钟才够用。大牛要给到一个小时。

          • 家园 就是很多会议太泛泛了

            我个人感觉学生给个十分钟就差不多了,博士后可以多给点。教授嘛,说不好,像我老板那样的,给个十五分钟就差不多了。他都n年没有进过实验室了,他只能讲一下泛泛的那些东西,很多细节,他都没有接触过的。教授和研究员也是有区分的,有的很有趣,有的也就那样。我们这边,一般是中层的,对项目的理解要好于最高层担任职务的那些。

            国内很多会,穿大是没有机会开的啊,就那种项目组会议,还有其他一些名目的会议。这种会议有好处也有害处。好处呢,是各个学科的人有机会聚在一起,容易产生灵感,害处呢,是如果安排不好了容易空洞,成为大家旅游参观的机会。我们去厦门那次就搞成了旅游参观,牛人们第二天就陆续走了,还剩下一群学生,还没有啥好讲的,大家都保留自己真实的想法,拿一堆不疼不痒的数据出来。上海那次还好,有个院士坐镇,加上讲的东西组织的也好一点,感觉还不错。

            • 家园 老板不进实验室是常态,关键还是看他是否定时读文章

              写文章,能不能跟的上领域的前沿进展,有没有自己拿得出手的想法。我现在也基本上不进实验室,成一作家了。

              项目组会议经常就是一分赃大会,也是合作者互相指责的会议。是个观察人事斗争的好地方。

              • 家园 哎。。。很感叹

                我还是需要时间来融入您说的分赃大会的那种环境。

                我从本性上来说,实在是不适合这样的环境,从小就没有什么争强好胜之心。人事斗争。。。想当年,我就是为了躲避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人事斗争才选择科研的。。。

                关键是,我们老板已经早就不读文章了。。。

                • 家园 没戏,只要有利益分配的地方就有人事斗争

                  你的出身,跟的人是谁都会决定你的未来发展。只想做打工仔的话会少很多烦恼,因为上面有人罩着。不过打工仔的收入总是低的。

                  老板不读文章,那他老跟同行打电话吧,这也是了解行情的办法。关键是发文章时谁来写?你们发国外期刊多吗?

                  在北京、上海的高校里,大家都只看英语刊物的文章,所以那些实验室干活非常卖命。跟我们合作,也是看重我们在英语上的优势。

                  • 家园 也发国外期刊

                    但是一般是毕业的时候才憋出来一两篇。

                    除了几个厉害的师兄。

                    我们来的时候每个人都迷茫的不能再迷茫,没人管没人问,来了接近半年才知道自己开题需要做什么,才定题目。那个时候人都玩的没动力了。

                    老板电话是打的,但是您也知道,一般认识的人和范围都还是有限的,而且很多细节很多方向未必就清楚。而生态学有个特点就是很宽,不比化学,很多问题不是特定的。因此老板就只是个拉课题的工具而已。加上他还有行政职务,所以就。。。悲剧啊。

                    发文章当然是学生写。上次我们一个师兄利用dna算了下进化时间,被二老板当天书听。二老板问过我为何不用1.5uL的pcr管,被我们当笑谈。。。orz。大老板就更是一片空白,不知道学生在做什么。

                    北京上海您去的是比较好的。我一个植物所毕业的同学,上三年下来照样是一头雾水。或许是我们不够优秀,但是我宁可相信,老板们距离我们的生活有点远。中国的学生跟国外是不一样的,他在本科阶段接触的各方面信息太少,因此到硕士阶段必然有一个过度,从只会做实验到自己设计实验,到联系仪器设备化学药品,到打开思路。。。很多事情其实是需要一定的引导的。在大学里面好点,尤其是全实验室做的方向比较相近,有承继性的时候,而对于生态这种分散的情况来说,就相当的麻烦。因此我们有好几个师兄师弟,其实相当于被废掉的。

                    • 家园 原来是这样子啊

                      哪天我有空,写个我个人认为的应该如何培养研究生的体会吧。我的经验是在美国积累的,但也可以试着把我自己放进中国的条件下,想想怎么在中国培养研究生。

                      • 家园 期待

                        对培养人的话题都很期待。

                        • 期待
                          家园 又多一坑要填了。我手上还有好几处烂尾楼呢。。。
                      • 家园 等着穿大奥~~~~

                        有时间,我们也学习下国外先进经验~~~毕竟,我们以后说不定也要带学生的。

                        搬个凳子等着。

    • 家园 生平公款吃喝无数

      最牛的还是在某国使馆吃国宴,菜单都是带国徽的。也吃过号称万元一份的高级神户牛肉,还有各种各样的各地奢侈的东西(比如云南一种什么小鱼)。其实现在已经不是吃不饱饭的时候了,公款吃喝能有啥意思?贵的地方菜也就是好看,不一定对胃口。每每出差,最有意思的不如约上故交好友,去吃点特色,哪怕是排档也好。

      • 家园 我也觉得跟谁吃饭比吃什么重要

        吃各地菜只是个经历罢了。吃神户牛肉和吃普通牛肉,吃到肚子里就都是一样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