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中国的科研发展真是那么炫目吗?兼回冷酷的哲学 -- 流沙河

共:💬163 🌺49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 家园 你的出发点太低

          我倒觉得花了一点点钱就能跟踪人家巨资打出来的成果,这不正是后进者高效率的体现吗?

          要是只为了做个后进者,你觉得我有必要唧唧歪歪这么多?我只是觉得中国很可怜,天天手里挥舞着跳楼民工用血汗换来的一点点钞票,跟老美卑躬屈膝的,“你卖点高科技给我吧,再不卖这点钞票就又贬值了!”

          一个几百万美金的大项目,到头来证明不可行的,也比比皆是。更不要提某些探索性研究,花了几个亿,结果效果甚微。相比之下,中国那一点点浪费算什么?

          做了研究证明此路不通,跟发点口水文章是两码事。学文科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没办法搞懂科学研究的。中国这一点点再少也是浪费,人家那投入的真金白银起码还有个响,自然科学基金放出来的屁大部分连臭味都没有。

          你觉得缺钱是吧?那我们来做个假设,自然科学基金从今年开始,数量不变,货币统统换成美元。你觉得能做出几个成果出来?

          • 家园 我不知道你对效率是怎么定义的

            我的看法是:同样一个进步。美国人花1亿美元做出来,中国用100万人民币能跟上,那么中国在这个项目上的效率就比美国高600多倍,就是这么简单。中国这种后进国家,科研高效率是应该的。同样的技术进步,先行者必然要比追赶者多耗费很多倍人力、物力。

            你可以不喜欢中国作为后进者的状态,事实上没有一个中国人喜欢。但你不能否认这个事实、这个状态。中国是一个后进者,既然承认这个状态,就要立足于这个状态选择最有利的战略。立足于后进者的状态,却选取先行者的策略,这既不现实,也对国家人民没有帮助。

            我的起点就是中国的实际,我不知道你的高起点又是位于哪里?

            讽刺别人是文科思维,你自己呢?

            1亿美元投下去听个响?中国这边投100万人民币跟上了,那么其他就算浪费99个100万的项目,啥成果都不出,效率也比美国高六七倍。

            自然科学基金从今年开始全改同额美金,中国技术发展肯定比现在快得多。虽然整个体系要适应这样的投资力度还需要一定时间,但我觉得根本趋势是没有问题的。

      • 家园 体制是有人决定的,决定于人的素质,人是追钱来的

        从七十年代末到现在,有多少人出国,虽说大部分都去过小日子去了,可也有一大批人留在学术界。他们能在西方学术界生存下来,那都是受过西方学术规范训练过的人。只要有了钱,让这些人回来,那自然会提高中国的学术传统。现在国内老师教的不好,很大程度上因为wg的断档,学术传统是一代一代传的,断了就很难再生,所以不是什么体制问题。但海外受过训练的人就可以再这种学术传统。

        在美国能混到教授的人,那都是人精一样的,这样的人回到中国,想获得权力也不是难事,这方面一点也不比土鳖官僚差,有钱有权,体制问题自然会解决。

        堆钱对人是不准确的,应该是流钱流人,因为这种投入要不断地持续,时间长了才会有效果。

        空谈体制没有用处,要想办法解决,解决需要人,人需要钱,就这么简单。

      • 家园 堆钱是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

        不想否认你所说的,但这并不矛盾。

      • 家园 这个是要累积的,中国才阔了多少年?

        不说远了,你就问一问十年前国内大学的基础学科的经费有多少,那时候青年教师都还住筒子楼呢。

        美国的科研制度说白了就是砸钱抢人。欧洲很多做得好的都被美国拉过去了,不就是美国的钱多经费多。好像教授工资最高的地方是香港和新加坡,他们怎么挖人的?他们先出钱请一个由美国欧洲资深教授组成的委员会,然后委员会给出建议,假如你们要挖某方面的人才,你们要准备多少的科研经费,多少的工资才能把人从美国欧洲挖过去,而这个科研经费相对美国的比例大概是多出了30%.

    • 家园 科学研究本来就是要激励、要督促的

      美国人也是一样。只不过人家发展比较好,有些东西比较普遍,不会特别重视罢了。相比于美国科研的资金投入,中国的所谓“重金”已经可以说的上是多快好省了。

      中国现在千金买马骨,招揽人才回来,一方面是提高科研能力,一方面是加强后续人才培养。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持续能力的方案。

      大学科研本来就是产业离得很远。总过目前在做的也有招揽回国创业的,也有不少成绩。

      我不知道你所说的“科研原动力”是什么。

      中国的产业升级和大学科研往往是关系不大的。因为中国所需要升级到的,往往是外国成熟产业,需要的是降低成本、同时实现质量上的接近。这些需要公司的工程研究人员,而不是大学的科研人员。这一类工程研究是不可能出论文的。所以从论文角度论述产业升级,完全是缘木求鱼。

      大学排名位置靠后有什么奇怪的吗?中国大学硬件很少有能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的。大学正儿八经培养的第二代人还没有完全走上科研岗位,现在就评论中国大学,未免还太早。想想现在在大学里任教的人,都是什么年代培养出来的,那个年代的软硬件条件怎么样。中国大学暂时落后有什么值得惊讶的么?而且中国大学的排名不是一直在提升么?

    • 家园 呵呵,其实科学研究有个很简单的标准

      就是教科书内容。一项成果能够出现在教科书之中,就说明它足够重要。而教科书可以说是连续不断地在出。只要看看里面中国人原创的多少就知道天朝对地球人科学的贡献了。

      俺的意见是,目前为止极其稀少。

      • 家园 这个不反应当前的科研水平

        教科书里出现的很少有最前沿的课题,里面出现的人物和内容还不如炸药奖与时俱进。

        • 家园 呵呵,您这么说。。。

          搞科学的老外是非常非常勤奋的,比如现在2010年,但是2007年的最新的教科书就有了,更不要说一些老的教科书也再出新版本。当然您不要去看大学教科书,天朝的更新是非常之不及时的。判断一本书的新旧程度,只要看它的索引中的年份,如果都是90年的就肯定比不上出现了00年代的。

          既然写成书当然不能反映当下的研究,但是5年到7年之内的是没问题的。

          • 家园 那不算教科书了

            最新的一般都是给搞研究的做参考用的,估计里面的部分章节可以拿来给研究生上课用。

            而且看论文最讨厌别人引用参考书了,一个是书那么厚,你都不知道他引用的是哪部分,最重要的是一般人手头都不会有参考书,要是图书馆再没有只有抓瞎了。

            • 家园 呵呵,研究生用的也能叫做教科书阿

              而且很多是写给高年级本科生的。

              做学术本来就要紧跟前沿,教科书等价于经典是落伍的思维

              引教科书是挺讨厌的,加上页码的人非常少。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