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历史色盲讲故事——故事,过去的事儿(164) -- 江南水

共:💬145 🌺924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历史色盲讲故事——故事,过去的事儿(180)

      大秦王国时代,商鞅给秦国人送上的法令虽然严苛得变态,有关惩罚的条文是有关奖励的好几倍,但是,也给秦国人留下了足够的希望空间,只要好好干,每个人都能从国家领到令人淌哈喇子的奖赏,耕地。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秦国都是地多人少,需要从邻国三晋吸引移民来耕种自己的土地。后来,在不断的对外扩张中,秦国又从邻国抢劫了大量的土地。

      手里攥着这么丰富的土地资源,秦国政府完全有资格做一个大方的散财童子。

      秦国政府大方的给自己发红包,秦国人没有理由不高兴,他们高呼商君万岁,也就没什么可奇怪得了,这个世界上就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到了大秦帝国时代,天下的耕地,基本上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帝国政府再想做散财童子,就难上加难喽。

      遵守同样的法令,接受差不多的折腾,东方六国的人所得到的回报,跟当年的秦国人相比,却约等于零。

      你说,他们能不骂秦始皇的娘吗,这个世界上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到大秦帝国时代,商鞅给秦国制定的刑赏制度中的“赏”,差不多算是名存实亡了。不是帝国政府葛朗台,不想赏,而是实在拿不出耕地来奖赏。

      “赏”没有了,那“刑”呢?

      秦始皇说,这个可以有。

      据太史公说,大秦帝国建立后,秦始皇是“事皆决于法,刻削毋仁恩和义”。

      我觉着吧,秦始皇时代的刑罚尺度,不一定就比商鞅时代的尺度更变态。不过呢,没有足够的奖赏来中和,这个刑罚尺度看上去就显得变态无比喽。

      这个变态的刑罚尺度,制造了变态壮观的一幕:各种犯罪分子挤满了帝国的大街小巷,人流量跟节假日的王府井大街有得一拼,帝国的监狱里更是比黄金周的天安门广场还热闹。(赭衣塞路,囹圄成市

      大秦帝国危矣!

      无论怎么努力,都拿不到心中期望的奖赏,能不受处罚,甚至少受处罚,就念阿弥陀佛,这种只有付出没有回报的日子,天下人过一年,能受得了,过十年,还能受得了,二十年呢?三十年呢?……

      天下人总有受不了的那一天吧,到时候,除了站起来埋葬大秦帝国,他们还有第二条路可以选吗?

      说秦始皇把大秦帝国折腾成了过劳死,没什么问题。

      不过,我觉得,如果秦始皇还能像先前那样能够拿出足够多的耕地来发红包,他就是再折腾个十年八年,大秦帝国也不会有任何危险。

      可惜,大秦帝国的耕地就那么多,绝不允许秦始皇再那么大手大脚的奖赏下去。

      没有了丰厚奖赏这个胡萝卜,只剩下严刑峻法这根大棒,以刑赏为核心的法家思想,终于走进了历史的死胡同,说好听一点儿,他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千秋功罪

      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明李贽《史纲评要后秦记》

      个人认为,这句话改为“孝公出世,商君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可能更符合历史事实。

      秦孝公元年(前361年),商鞅告别魏国,来到了秦国,两年后,在秦国全面推行法家思想。

      打那以后,在秦国,人模狗样的贵族,随时可能会变成狗屁不是的奴隶;生不如死的奴隶,也随时可能变成趾高气扬的贵族。一句话,一切皆有可能,或者,没什么不可能。

      从此,非主流的秦国,主导了以后一百多年的历史进程。

      不管是从秦国国内来看,还是从整个天下来看,商鞅的那通折腾,配得上“天崩地坼,掀翻一个世界。”

      后来,秦始皇和李斯这俩家伙虽然也很能折腾,但是,不管他们多么卖力的折腾,他们折腾的那一套也都是商鞅玩儿剩下的。

      这么说可能有些刻薄,但是我实在找不出他俩有什么原创的东西,除了那个皇帝头衔。就连焚烧诗书,商鞅都遥遥领先他俩一百多年。

      做人要厚道,帮秦始皇和李斯说句公道话吧。

      拿秦始皇和李斯跟秦孝公和商鞅比,有些不公平,他俩要是在战国初期联手,有可能做得比秦孝公和商鞅还好,他们吃了时间老人的亏。

      不过,后世对秦孝公和商鞅就公平了吗?说起大秦帝国的建立,人们就知道一个劲儿的夸秦始皇和李斯,有谁考虑过秦孝公和商鞅的感受?

      跑一下题,说一个不好笑的笑话。

      有一天,我出去吃包子。

      第一个包子下肚,没感觉。

      第二个包子下肚,还是没感觉。

      ……

      第七个包子下肚,终于有了感觉,饱了。

      打着饱嗝,我那个后悔啊,肠子都悔青了:早知道吃第七个包子会饱,就不吃前面那六个了,省下六个包子的钱,买冰棍儿吃多好啊!

      作为大秦帝国建立过程中的第一个包子,秦孝公和商鞅不被人注意,也算是正常,他们也是吃了时间老人的亏。

      有时候,吃亏也不一定是坏事儿。就拿秦孝公和商鞅来说,说起大秦帝国的建立,没多少人会想起他们,说起大秦帝国的灭亡,也没多少人责怪他们不是。

      没错儿,大秦帝国的灭亡,秦孝公和商鞅也脱不了干系,他们给秦国留下的法家思想,太成功了。

      法家思想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折腾。折腾别人,也折腾自己。

      秦国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要想有效的折腾别人,就得先玩儿命的折腾自己,有点儿崆峒派七伤拳的味道。

      商鞅在秦国的折腾,不是胡折腾。用一个正式的说法,他充分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在“刑”这根大棒和“赏”这个胡萝卜的联合作用下,秦国人的积极性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

      带着这么一帮积极性超高的民众,秦国在战国时代跟其他诸侯死磕,那真是,流氓会武术谁也挡不住。

      在折腾其他诸侯的过程中,秦国不断壮大,秦国的民众也捞足了实惠,这是一个双赢。

      在竞争惨烈的战国时代,法家思想比其他各家更吃香,不是没有道理的。

      到了帝国时代,还这么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就麻烦了。

      人们的积极性起来了,帝国却不能带领他们从外面抢来一毛钱。折腾了半天,是白折腾,帝国没有捞到多少实质好处,民众就更不要指望发红包了,这是一个双输。

      在帝国时代继续折腾,就是自己折腾自己,最后把自己折腾得玩儿完。

      在帝国时代,法家思想没有用武之地,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注:这里的法家思想,严格说来,应该是法家思想中的法派,其他两派术、势,在帝国时代依旧有他们的旺盛生命力,后面还要提及,兹不赘述。)

      关键词(Tags): #帝国时代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罗马共和国的兴盛和帝国时代的衰亡

        也是一个路子。

        向外扩张到达极限,打仗也就没有动力了,军人的地位也跟着下滑。。。

        • 家园 罗马共和国衰弱是很正常的

          它的民主建立在有大批自耕农基础上,随着对外扩张,大批廉价奴隶流入罗马,大庄园逐渐排挤了自耕农经济,再加上大批农民参军破产速度就进一步加快了,不同于资本主义时代的羊吃人,后者破产农民流入城市成为工厂的工人,而罗马共和国时代简单的手工业没有那么多就业机会,所以进入城市的大部分破产农民就成为了大贵族的雇用马仔,有选票权却没有收入来源,这样民主能不破产么?

        • 家园 其实,资本主义体制也有类似的特征

          一旦产出扩张停止,官面说法就是gdp零增长,激发人心的欲望一套体制该如何运作.

      • 家园 太阳下还真没多少新鲜事

        对比一下“秦国梦”跟"美国梦",就知道全球化的好处了。可惜秦始皇那个时候的经济只能建立在农耕的基础上,这个耕战的基础,在中原还可能,岭南之地多花点时间说不定也行,但漠北塞外是无论如何都注定要亏本的,帝国总是崩溃于不可控制的经济危机之中,汉武的独尊儒术,朱八八击败北元后的决定无不与此有关,也算是吸取了历史的经验与教训。

        • 家园 精辟

          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上初中时死记硬背的东西,现在才懂,朝代的灭亡有时不能简单得从军事政治上来分析,并不是一场仗败了或被政变推翻偶然因素决定的。

          送花居然成了送宝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成功送出,消耗 铢钱 1 个,可能得宝。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加乐善、声望、帖得花总数】。

    • 家园 【原创】历史色盲讲故事——故事,过去的事儿(179)

      刹那芳华,千年一叹

      看着大秦帝国永不瞑目的躺在棺材里,我的脑海中,浮出了一串串的问号,他咋就这么玩儿完了呢???

      不是说大秦帝国就不能玩儿完,一个帝国跟一个人差不太多,都有一个从诞生到鼎盛再到死亡的过程。

      这,绝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所谓帝国的千秋万代,跟秦始皇追求的长生不死一样,都只是一个传说。

      不过,大秦帝国的死法,实在是……

      太华丽了!

      遥想当年,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一个气势磅礴的帝国,旭日般喷薄而出,跃然升起在东方的地平线。

      十几年后,大秦帝国本该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然而,他却凌空坠落,成为了躺在棺材里的僵尸。

      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

      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帝国,只活个十来年,都不能算是一个正常的事儿吧。

      也许,只有两个字,才能配得上大秦帝国这灿若流星的一生,猝死。

      看上去,大秦帝国猝死的原因,没什么复杂的,可以说是一目了然,过劳死。

      造成大秦帝国过劳死的第一责任人,也不难找,闭着眼都能把他揪出来,不是外人,就是秦始皇。

      十几年来,秦始皇又是打仗又是建造各种超大规模的工程,玩儿了命的折腾,把天下的老百姓折腾得死去活来,最后,也把大秦帝国活活折腾成了过劳死。这个说法,病因清晰,责任明确,从汉初一直流传到了今天,堪称定论。

      我这个人有个很不好的坏毛病,喜欢没事儿找事儿。回想了一下秦国的发迹史,我隐隐觉得,这个定论并不那么的确定肯定以及一定。

      自秦孝公以来,秦国的历代国君,一个个的,都不是善茬儿,哪一个也没少了折腾,打仗、修长城、修水利工程,秦始皇干的,他们一样没少的都干过。在折腾方面,先辈们并不比秦始皇逊色多少。

      有一点,我认为应该引起相当的注意,秦始皇的先辈们,所能折腾的人口,很有限,只是秦国人,他们折腾的时间,很无限,一百多年。

      有限的人口,任凭秦国的历代国君无限的折腾,秦国人竟然没有任何不同意见,反而帮着他们把秦国建设成为了最强大的国家,没有之一。

      秦国人真是经拉又经拽,经蹬又经踹,难道他们都是传说中特殊材料做成的共产党员?

      秦国人也是血肉之躯,也有七情六欲,喝多了也吐,他们那非人类的耐受力,也不是从娘胎里带来的。

      说起那个赋予秦国人非人类耐受力的人,大伙儿也不陌生,他就是我们的老朋友,商鞅。

      以秦孝公元年(前361年)为界,秦国的历史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

      在这一年之前,商鞅还没有来到秦国,那段历史时期,可以称其为“前商鞅时代”。

      这一年,商鞅来到了秦国,秦国也走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商鞅时代。

      来到秦国后,商鞅忙前忙后的忙活了很多很多事儿,总结起来呢,其实就是俩字儿,刑、赏,也就是惩罚和奖赏。

      听话的,无条件配合秦国政府工作的,大力奖赏,像什么黄金啦、美女啦,凡是他想要的,统统给他。(民勇,则赏之以其所欲。

      不听话的,不配合秦国政府工作的,无情严惩,像什么坐牢啦、杀头啦,凡是他不想要的,一定要热情周到的送货上门。(民怯,则杀之以其所恶。

      这么一来,不听话的,一定会变得听老婆话跟秦国政府走,听话的,则能更进一步,政府叫干啥就干啥,水里火里不回头。(故怯民使之以刑,则勇。勇民使之以赏,则死。

      民众不听话,很麻烦,民众都很听话,也是个麻烦。

      民众听话,秦国政府就得发红包,民众都听话,秦国政府就得每人发个大红包,这么发下去,用不了几天,秦国就得破产清盘喽。

      如果商鞅忙活半天,把秦国忙活得破了产,那他就不是商鞅了。用马克思的阶级分析法来说,商鞅是秦国民众的阶级敌人,他的屁股永远不会坐到秦国民众的这一边。

      不信,就看商鞅的这一招。

      商鞅给秦国设定了一个刑和赏的黄金比例,9﹕1,即便达不到这个黄金比例,最差劲儿也得让刑赏比例达到7﹕3,绝不能降到5﹕5。在商鞅看来,刑赏比例越高,越有利于国家。(王者刑九赏一,强国刑七赏三,削国刑五赏五。)

      也就是说,一个秦国人,幸运的话,也得有70%的概率接受国家的惩罚,倒霉的话,就是90%,再倒霉一点儿的话,就是100%啦。

      怎样才能达到如此高的刑赏比例呢?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商鞅拿出了杀鸡用牛刀的劲头儿,规定轻罪重罚,乱倒垃圾之类的,就得受皮肉之苦,轻则挨两板子,重则剁手剁脚。(行刑,重其重者,轻其轻者,轻者不止,则重者无从止矣,此谓治之于其乱也。故重轻,则刑去事成,国强;重重而轻轻,则刑至而事生,国削。

      商鞅一手拿着粗大棒,一手拿着细胡萝卜,给秦国制定了一个基本国策,耕战,花大力气发展农业生产(壹之农,然后国家可富,而民力可抟也。),不停的出去打仗。(国强而不战,毒输于内,必削;国遂战,毒输于敌,必强。

      商鞅治理国家的这套方式方法,跟治理军队没什么差别。学术一点儿说,在商鞅的不懈努力下,秦国的国家体制完成了蜕变,成为了军国体制。

      在这套体制下,秦国不可避免的就变成了一辆高速运转的战车。这辆战车横冲直撞,碾碎了一个旧时代,碾出了一个新时代,帝国时代。

      在还是秦王政的时候,秦始皇就奉行拿来主义,原封不动的接受了商鞅那一套。到了帝国时代,他又把这一套瞬间就推向了天下。

      不得不说,秦始皇的心,太急了。

      当年,商鞅推行自己的那一套,没少了费心思,又是徙木立信,又是大开杀戒,还拿秦国的贵族开刀,这才让秦国的民众慢慢适应了大棒加胡萝卜的幸福生活。

      秦始皇倒好,压根儿没给天下人预留出热身的时间,就把秦国那一套,毫不留情的安到了天下人身上。

      东方六国的人,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已经陷入了严苛法令的汪洋大海。他们有什么不适应,那简直就是一定的。

      人的适应能力还是蛮强的,当年的秦国人用了十年的时间,就高呼商君万岁了。(行之十年,秦民大说

      同样都是人,同样生活在商鞅的严苛法令下,东方六国的人就没有当年秦国人的觉悟。十几年过去了,他们不但不说这些法令的好话,反而还诅咒秦始皇快点儿去死。

      这是为什么呢?

      无他,大秦帝国不是大秦王国而已矣。

      关键词(Tags): #帝国时代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赞同一个。主要的原因我觉得还是因为制度变化的不适应

        秦国和六国的制度大不相同,要让六国的民众适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哪怕是秦国,也要“行之十年”,才能“秦民大说”。

        秦帝国的迅速覆灭,秦始皇活的不够长,应该是一个主要因素。顺便插一句,也许正是因为秦始皇知道需要足够长的时间才能让六国适应,所以才异乎寻常的希望长寿,好在自己的手中实现这个目标。秦二世的名不正言不顺大概是另外一个重要因素。除非他是自觉主动象李世民那样,坐在位置上才会有信心有魄力,否则总会觉得把柄在别人手里,成为傀儡的可能性就大了很多。

        商鞅的路子看起来眼熟,我再琢磨琢磨。

      • 家园 大秦倒下的也太快了点儿,让人有太多的疑问。

        巨鹿一战,章邯的秦军虽然遭到了斯大林格勒一样的惨败,但秦帝国应还有剩余力量啊。蒙恬虽然没了,但帝国在北方不是还有30万防范匈奴的主力吗?当时也没听说匈奴在北方趁火打劫,沿着五原到咸阳的高速公路把这部分部队调回来应该很快。安史之乱时唐玄宗好歹还从几千里外的西域抽调了几万精锐到潼关防守。另外,史记也没记载在岭南的秦军有回撤的。

        难道赵高真的如郭老所言是赵国的卧底,成心要把秦国给搞黄了?

      • 家园 秦国的灭亡应该还是经济方面的问题

        原来大秦子民虽然被酷刑峻法所限制,然而在帝国不断地向外扩张过程中,平民通过耕战也获得了巨大的收益。而秦帝国建成之后,征百越,平匈奴,修驰道,建长城,虽然从长远来看对帝国有利,对于平民来讲无疑是巨大的负担,并且毫无利益可言,这种情况下失去民心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 家园 小小商榷

        也许,只有两个字,才能配得上大秦帝国这灿若流星的一生,猝死。

        这里换成前些年很时髦,很敏感的那个字,如何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