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家 族 轶 事 (八) -- 老光

共:💬5 🌺3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家 族 轶 事 (八)

    老光:【原创】: 家 族 轶 事 (七)

    从前的年月,乡下人脸朝黄土背朝天,弯腰驼背,从大年初一一直干到年三十日打止,平日里是难得买回把肉吃的。这吃鱼吃肉么,一者是费钱,钱在俺幺奶奶那一辈‘守财奴’的手里头,花花绿绿的几张纸片,简直就是自己的一条命呵,至于这命嘛,便是那不值钱的一筒狗卵啰。

    惜钱如命的幺奶奶,宁肯打自已几个嘴巴子,也舍不得花那个冤枉票子的呵;二者呢,路隔得远。乡下买肉,须得跑很远的路途,去到几里路外的集市上,或者是过了河去街市上,才寻得着那卖肉的屠夫呢。

    这样一来,幺奶奶心里的算盘,便打得哗啦啦的直响:若把个跑路的时间,专心致志,用在那田头地角上,还可以多锄它两垅地,多泼几垅园,多做点子工夫,多收点东西换点钱。更何况,这路途跑得一多了,便如大伙儿讲的,路途跑成了槽哦。路途若是跑成了槽嘛,脚上的鞋都得要多穿几双沙。这七的八的,上下一比较么,就越加地划不来哟。

    因此,一年四季里头,幺爷爷全家人,只能敞开肚皮,放肆啃自家园子里出产的萝卜青菜丝瓜南瓜一类的。若是来得个把两个客,身份贵重点的,煎两个鸡蛋就是个荤嘛。

    不是长辈,上亲(儿女亲家)拱上门来,要想吃肉,那就得猴年马月咯!至于厨房灶顶上吊起薰哪多半年,薰得乌七八黑的腊肉,也不是你想啃就有得啃的。这腊肉是留起待顶重要的贵客的。

    客来不会打招呼哟,若是突然间拱上门来,你一口气到哪里去买菜哟?家中备得有年货,来了贵客心不慌啊。

    所以,那时乡下有句口号,叫作:炕起腊肉吃光饭!或者:客来陪客抢,客去你莫想呢!

       厶爷爷家里,年年的冬至节,都是要杀头把年猪的,一家人吃香喝辣,也就是过年的那几天里头。真的是,客来陪客抢,客去你莫想呵呵!

    冬至那天杀年猪,幺奶奶把个整猪头,请屠夫用刀剖开起,撒把盐腌上十天半月后,再放到太阳光底下晒一晒,等水汽晒干后,便和腊肉一齐,挂在灶前上方,用烟熏,熏腊了,便成了敬菩萨的腊“神福”。

    大年三十日那天做年饭,一锅煮熟后,搁在供桌儿上敬天敬地敬菩萨敬祖宗,直放过正月十五后,这才开始收捡起来。

    到时候,厶奶奶用块自织的包袱皮,折过来,折过去,严严实实包好起,一把塞进谷仓的谷堆之中,用谷子掩埋起来。这一放便是几个月,要搁到“芒种”时节,家里头请了一群的雇工,帮着抢种棉花的大忙日子里,这才舍得拿哈出来。

    煮熟了的猪头,一放几个月,搁得涩嘴巴。(我一直奇怪,直到如今也弄不明白的是:这谷仓内又不是冰箱,猪脑壳煮熟后,一搁几个月,怎么就不坏呢,这里边是不是有个么得科学道理呵呵)还有点气味了。幺奶奶年年办这事儿,有经验。老太婆烧它一锅开水,搁点盐巴进去,用盐开水洗一洗,再搁进锅里头重新煮上一遍,然后,切成薄片片,倒进锅里,再酌些干辣子,放些‘六月蒜’,洒上点酱油,炒一炒,呵呵,端上桌儿,仍然是上好的荤菜么。

    你会觉得奇怪:一个猪头,为何看得如此珍重哦!说白了,还不是为的省下几个钱哟?

    厶爷爷活着的年代,已经流行穿洋布了。但他们一家人,却从来不穿洋布的。

    幺爷爷和幺奶奶认为:洋布好看是好看一些,穿在身上也抻砣,薄梭,舒适,可是,太贵了。不仅费钱,也不合算呵。插田拌土的人,做工打伙的人,讲究的是实在,冬暖夏凉,洋布终归不如自家的土机子织出的家机布呵,穿在身上,又厚实嘛,又理汗。

    为着省钱,全家男女老少的身上,无论春夏秋冬,从里到外,穿的都是厶奶奶坐在木织机上,踩一下,打一梭,辛辛苦苦织出来的家机布。黑色的,是用锅烟灰染成的,绿色的,是槐树叶染成的。

       解放后没得好久,厶爷爷的一双眼睛就雾了。看人看物,只剩得一点点的光线。现在看来,这是老年性白内障。可当时,老人舍不得花钱,一提起上医院,找大夫,屁眼里就冒火。

       过了半年,双目完全失了明。

    老光:【原创】: 家 族 轶 事 (七)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