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内战不内行,外战必外行 -- 胡亦庄

共:💬40 🌺106 🌵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战略和战术还是不一样的

        孙子兵法应该算是战术原则的归纳,和战略不等同。共军面对有全方位优势的外军的时候,毛已经不是前线的指挥员了,真让他指挥一个团或者一个师,能打成什么样——存疑。

        就好比,毛可以在哲学范畴里做一个论断:“物质是无限可分的”。当人们真的把质子打碎成夸克的时候,也不能说毛是个好的物理学家。

        评判一个人,还是别太偏激。

        • 家园 可是据说科学家就建议把这种粒子叫做毛粒子

          1977年,在夏威夷举行的第七届世界粒子物理学讨论会上,美国著名科学家、哈佛大学教授格拉肖(SheldonLeeGlashow,197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在追述了科学如同剥葱一样逐层深入研究物质结构的历程之后,根据毛泽东有关“基本粒子”的论述意味深长地说了一段话:洋葱还有更深的一层吗?夸克和轻子是否都有共同的更基本的组成部分呢?许多中国物理学家一直是维护这种观念的。我提议把构成物质的所有这些假设的组成部分命名为“毛粒子”,“以纪念已故的毛主席”,并证明这是“哲学的最高荣誉”,因为他一贯主张自然界有更深的统一。

          这个建议表现了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对一位伟大的哲学家的由衷敬佩。毛泽东作为一个大哲学家对自然科学问题发表过一些颇为深刻的见解。他善于把从哲学领域中学习研究得来的成果,运用于自然科学研究的领域,即用唯物辩证法来学习研究自然科学中的问题。

          关于自然界的基本组成问题,毛泽东在1957年莫斯科会议上就说过,“一分为二”是普遍现象,原子分为原子核和电子,原子核又分为质子和中子,质子又有反质子,中子又有反中子。1963年8月复刊的《自然辩证法研究通讯》第一期,刊登的日本物理学家坂田昌一的文章《关于新基本粒子观的对话》(当时根据俄文本译为《基本粒子的新概念》),毛泽东读后十分赞赏。1964年8月18日,毛泽东在同我国几位著名哲学家谈话中再次提到坂田关于“基本粒子”并不是最后的不可分的粒子的观点。他指出:世界是无限的,时间、空间是无限的,空间方面,宏观、微观是无限的,物质是无限可分的,所以科学家有工作可做,一百万年以后也有工作可做。

          同年8月23日,毛泽东接见参加北京科学讨论会的各国科学家时,同日本科学代表团团长坂田昌一亲切握手,并特意告诉坂田自己拜读过他的文章,令坂田十分惊讶和喜悦。事后,当时在中国科学院工作的于光远,向坂田先生说明了毛泽东从哪里读到那篇文章,告诉他毛泽东非常重视他关于“基本粒子”可分的见解,还告诉他,毛泽东1957年在莫斯科的那段著名讲话。坂田听后很感兴趣,不无感慨地说:可惜他原来不知道毛泽东1957年讲过这些意见,如果早知道,他的文章一定会引用的。坂田回国以后,多次写文章讲到毛泽东的这一见解,使越来越多的科学家了解毛泽东关于自然界有更深的统一的观点。

          可以说,毛泽东强调的“基本粒子”可分的思想,本是从物理学家那里来的,反过来又影响物理学家去探索“基本粒子”以下层次的粒子。格拉肖教授关于“毛粒子”的建议,就是世界级科学家的建议,就是世界级科学家对这一影响的承认和纪念

          • 家园 70年代读过一本书...

            内部发行的苏联小说...是《多雪的冬天》还是《你到底要什么?》...忘记聊...

            里面有一首诗...

            “反世界刚刚踏上路径,

            你要坚持啊,就像战场上的兵。

            我们要用质子轰击原子核的中心,

            我们是反抒情的诗人。”

            书名忘聊...这诗没忘...

          • 家园 就是这样啊

            毛的论断是在哲学范畴内的,他的这个论断,指导了或者押中了物理学家对于基本粒子的深入研究,赢得了很多物理学家的尊重,并以“毛粒子”作为纪念。这说明毛有很强的洞察力很深的哲学修养,但是,毛绝对不是物理学家。

        • 家园 看来在你眼里,高级军事指挥官都不算军事家

          军事家必须是一线战地指挥官,上不能超过一个师,下不能低过一个团。

          问你一句,你知道辽沈战役相持阶段,林帅和毛主席之间关于主攻方向的分歧么?

          • 家园 确实,内战内行!

            我说“真让他指挥一个团或者一个师”,联系上下文,你应该能看出是比喻,并非实指。如果你不明白,就别往下看了,你我的阅读能力差别太大。

            首先“内战内行,外战外行”显然是一个对战术能力的形容,因为如果一个人分析国内战略形势一门灵,分析国际战略不靠谱,那大概连军事家都算不上。

            你把《论持久战》拿出来作为毛外战也内行的证据是不合适的,因为这是一篇战略分析文章,说极端一点,社会科学院的战略分析专家就能写得出来,但是专家不能也不会指挥军队,专家也不是军事家。

            毛指挥军队的纪录很不错:秋收起义、前三次反围剿,四渡赤水等等。但是他的对手都是内敌。到抗日战争时期,他的工作重点已经转为如何边抗日、边发展自身,积攒力量以图抗战胜利后夺取全国政权——即以战略思考为主。再往后就更没有指挥具体军队的机会了。所以毛并无对日、对美、对越、对苏、对印的实际指挥作战记录,那么毛外战是不是内行就可以存疑。

            再说辽沈,林彪根据部队情况和敌我态势,加之对我军攻坚能力信心不足,所以选择赶鸭子的战略。但是毛从全国的国共内战战略需求出发,坚决要求林围歼东北五十五万国民党军队,以利全国内战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这反映的是猫的战略眼光、全局观而非指挥作战的能力。辽沈的胜利,实现了毛的全国战略,也证明了林明确任务以后指挥作战的能力。

            毛是军事家,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战绩就足以支持这个结论。但是没有什么战绩能证明毛外战也能如此成功。

          • 家园 重复了
      • 家园 克劳塞维茨不行

        这位老哥自己也就是写写文章 打仗的水平可实在是一般

        • 家园 他赶上的打仗时资历还太浅啊

          到拿破仑战争结束还没够上将军呢。根本轮不到指挥‘打仗’。

        • 家园 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周游列国宣传治国之道的孔子身上

          而且战争论的确振聋发聩,这么说吧,其实我个人认为,毛爷爷的理论其实是在克子理论之下的。

          跟论持久战类似应该是马汉的海权论,杜黑的空权论,以及图哈切夫斯基提出,第三帝国首先使用的大纵深突击。并不是对战争本身的评述和剖析,而是对某种情况某些环境下的某些军兵种使用,以及如何形成战略优势表达自己的见解。

      • 家园 论持久战理论不能说是毛泽东发明的

        他只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

          1937年初,蒋百里最重要军事论著集《国防论》出版,轰动一时,扉页题词是:“万语千言,只是告诉大家一句话,中国是有办法的!”他在《国防论》中首次提出了抗日持久战的军事理论,日后白崇禧、毛泽东等人的相关言论、理论均有百里的影子。

          蒋百里的主要论点是:第一,用空间换时间,“胜也罢,负也罢,就是不要和它讲和”;第二,不畏鲸吞,只怕蚕食,全面抗战;第三,开战上海,利用地理条件减弱日军攻势,阻日军到第二棱线(湖南)形成对峙,形成长期战场。蒋百里并且犀利地指出,中国不是工业国,是农业国。对工业国,占领其关键地区它就只好投降,比如纽约就是半个美国,大阪就是半个日本。但对农业国,即使占领它最重要的沿海地区也不要紧,农业国是松散的,没有要害可抓。所以,蒋百里的结论是:抗日必须以国民为本,打持久战。

        • 家园 嗯,说得太好了,照您这么说

          牛顿在自然科学领域,也没有啥了不起的贡献,都是建立在前人基础上的,不过让牛顿得了个便宜而已。

          嗯,那个啥,爱因斯坦,他的相对论也没啥了不起。

          都是捡便宜的人啊。

        • 家园 蒋百里的书你可真要找来好好看看啊

          我是把这本书看成是蒋百里看鲁登道夫“总体战”后写的读书笔记或是节选。。。

          还有,蒋介石虽然对这本书推崇备至,但书里写的东西可是基本上都没做。

          随附蒋百里(国防论)目录如下:

          第一篇 国防经济学

          第二篇 最近世界之国防趋势

            第一章 世界军事之新趋势

            第二章 兵学革命与纪律进化

            第三章 介绍贝当元帅序杜黑制空论之战理

            第四章 张译鲁屯道夫全民族战争论

          第三篇 从历史上解释国防经济学之基本原则

            第一章 从中国历史上解释

            第二章 从欧洲历史上解释

          第四篇 二十年前之国防论

            第一章 政略与战略(敌与兵)论战志之确定

            第二章 国力与武力与兵力

            第三章 义务征兵制说明

            第四章 军事教育之要旨

          第五篇 十五年前之国防论

            第一章 裁兵与国防

            第二章 军国主义之衰亡与中国

            第三章 义务民兵制草案释义

            第六篇 中国国防论之始祖

          第七篇 现代文化之由来及新人生观之成立

            第一讲 古迹与新迹

            第二讲 美术与宗教

            第三讲 个人与群众

          总体战目录

          一、“总体战的本质”

          二、“民族团结精神是总体战的基础”

          三、“经济与总体战”

          四、“军队的兵力及其内涵”

          五、“军队的编成及其使用”

          六、“总体战的实施”

          七、“统帅”

          如果推崇蒋百里,不如推崇鲁登道夫算咯?

        • 家园 从别人那听来的,最好自己乐呵乐呵就好了,别二次显眼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