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我的家史——先谈谈我的故乡山西 -- 酥油茶

共:💬61 🌺214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谈谈山西人(下)山西人的一点精神

      任何夸耀自己省份的文章过头了,都不会太讨人欢喜。不过我总觉得夸夸山西人是应该的,怎么样都不为过。出省上大学后见到了各个省份的人,出国后见到了各个种族的人,相比较之下,更可以体察到山西人的一点特殊之处。和一些其它省份的同学不同,我见到的人越多,就越喜欢山西的人,越觉得他们可爱。

      为了让以上的话不被嗤之以鼻,我提供一点背景分析。

      首先山西由于地理较为闭塞在历史上实际上是个较为安稳的地方,老百姓受兵荒马乱的影响相对较少,而且是山区,不像大平原无处可逃。各种兵灾,大饥荒。。。相对而言没有给人心留下太大的创伤。心里有那么一种安定感。几百年来也保留了较稳定的社会组织和秩序,没有发生过大的混乱,所以这些看似乡土的山西人,多少却有点“素质”流传下来。建国时,山西的儿童受教育率也是全国前列的。

      另外一方面,山西在自然条件上,可以说并没有给山西人多少享受的条件。

      如果说口舌之欲,那么即使富裕过的山西在这一方面也是贫瘠的,在我这一代人以前,晋北晋中大部分地区的山西人没怎么吃过大米,也很少吃鱼。山西的传统人家都是日日吃面,好一点的人家能吃白面,差一点的顿顿吃红面。红面就是高粱面拌点其它的杂合面。口感粗糙苦涩。吃几天红面,再吃几天白面那就是神仙日子。晋北连白面都吃不上,大家梦想的就是吃一顿黄米包的年糕(年糕就是指煮黄米里面加枣)。

      天气,估计很久以前树被砍光后就是连年旱灾了,冬天也算是酷寒了,冬春秋都挂大风,在这样的天气里走路,本身就是一种对意志的磨练,现在又加上工业煤尘污染,

      这样的地方,可能很久以前就没什么人愿意来,留给山西人自己待着,也不错。

      山西农民至今不敢南下打工,顶多到个省城,再远害怕受人欺负,但他们不觉得自己穷,更不会觉得自己低人一头。有条件的话,他们是最愿意建设新农村的一拨人,因为总觉得自己的家好,自己的村好。

      在农村氛围上,相对而言,也没有那么多倾轧和宗族的观念,可能因为人和地的数量比还不是一个太大的矛盾,户和户之间,人和人之间团结友爱的气氛还在。

      即使是一个普通的山西农村人家,一个月挣不了几个钱,他们也愿意在家里待着,好好把家收拾好,把日子过红火。他们也不觉得自己比城里人或者富人低一头,也不会因此去走极端,而是重视家庭,乐观奋斗。

      和中国的其它地方相比,山西既没有条件让人把精力放在满足口腹之欲上,也没有太大压力让人把心思全放在人斗人上,却有让人感到压力需时刻与之奋斗的自然环境。这样的条件,往往让人把压抑的欲望集中在歌声里吼出来,让人心思深沉而坚韧。而对于读了点书的知识分子,这又是促使他们思考的一种驱动力,从这个角度说,山西人可以说是中国的爱尔兰人,若是有条件的话,不知会出多少作家和文艺工作者。

      刘慈欣,郑渊洁和影视届的贾樟柯等人,可能算是这种“山西精神”在文化界的代表,他们于小处不会陷入嫌贫爱富勾心斗角个人生活等无数流行作家陷进去的小情节中,于大处则不乏对宇宙本源,社会本质,国家民族现状的思考,深刻程度可谓一时无二。

      当然这种精神可能并不拘泥于省籍国际,但在很多山西人身上却多少存在着,山西人多少比其他人更懂得,人,是靠这么点精神活着的。

      最后,介绍一下我的父亲长大的小村子,也是我的老家,我爷爷在那里还有一个四合院。

      天晃村

        山西省原平市崞阳镇天晃村位于崞阳镇北8公里处,总面积2000亩,其中耕地1090亩,总户数80户,共300余人,劳动力100余人,深井1眼,去年新建自来水水池,面积为100立方米。

        发展养殖业:养鸡、养猪逐年扩大,但没形成规模,为了扩大杨养殖业需要积极筹建,主要经济来源以种玉米为主,村民收入较、低,暂时在经济上负担还比较重,村民们正在其它方面加快建设、改革。以次来提高收入,减轻负担。

        随着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村貌也在改变,广泛动员,全面发动逐步把村变成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 家园 谈谈山西:说说山西人(中)

      写到一半,就有河友指出了一个问题,如何定义山西人?山西历史上一直是移民迁出地,自两晋八王之乱之后,原来三晋的士族多迁到江南一带,乃至湖广,四川,江浙,也就是后来被称为是客家人的那一部分移民。明朝的时候山西一带的部分居民被集中到晋南洪洞县的一棵大槐树下,分散四方,才有了“问我老家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这样的歌谣。同时,山西也是中国历史上无数少数民族迁入和被同化的所在。南匈奴入驻晋阳一带,对山西人血统构成的影响非常大,在离石、五台附近的一些县城,说整县居民基本都是南匈奴后裔,应该是没有太多问题的。山西较为常见的几个姓,如刘、郝等姓,都是南匈奴内附后改的汉姓。此外,鲜卑、羯、氐、柔然、突厥、沙陀、党项、契丹、蒙古等族都有迁入山西后被同化的记录。

      但是有一件事情可以让我们了解,统一的山西人的概念并不因为大规模的移民而可以被质疑,那就是晋语。现代晋语的版图的雏形正是战国时赵国所辖的地区(少数地区属魏国),赵襄子即是在太原城战胜智伯而“三家分晋”;邯郸是赵国都城;晋北、陕北和内蒙阴山以南的河套有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灭楼烦、林胡而得;长治一带(上党郡)原属韩国,秦赵长平之战之前,这一带也划入赵国版图,赵国正因为这件事被秦国打败,以致最后亡国;张家口原为狄人建立的中山国,为赵所灭。今天山西人说的晋语竟然可以上溯到当年的赵魏方言,而且和另一个同样是古汉语遗留的客家话有最亲近的关系。我当年在大学时就曾突然听到两个人在讲听上去和我姥姥家里一样的方言,竟然全都能听懂,可是问他们是哪里地方的,竟是南方一个我从未听过的地名。现在想来可能正是客家话或其旁系。

      所以,从语言的分布上,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山西人经历了多次大规模移民,但是只要在这片黄土地上待过,就免不了要说这朴素的古音,也就多少会有一点共同的气质和特点。

      • 家园 我就是客家

        “原来三晋的士族多迁到江南一带,乃至湖广,四川,江浙,也就是后来被称为是客家人的那一部分移民”。这个有点问题,客家人集中分布在粤北、赣南、闽西一带,其他主要在广东其他地区、台湾、广西部分地区,两湖、四川有一点,再就是华侨中客家人蛮多。

      • 家园 花老乡一个..
    • 家园 【原创】徐正全故事两则

      徐正全(徐瞎子),抗战时平介游击队队长,武术技击家,精形意、鞭杆拳,绰号徐瞎子,来源有二,一为作战时被打瞎一只眼,二为其枪法准,均待考。

      某日,一新叛变之人,于青纱帐中与徐,以为徐不知其叛变,热情相呼:“老徐,你好!”“我好,哪里有你好?”“我好?我好啥呀?”“你给日本人当汉奸还不好?”遂擒之。

      某日,徐与众乡农于乡间饭场披夹衣蹲地吃饭,一熟人于背后拍其肩,徐向肩后甩碗、甩衣、跃起、疾奔、拔枪、张机头、回首、欲射,“妈的,一个人也敢来抓老子?”,回身,趋前,大悟,赔礼,其时动作一气呵成,众乡人称之警惕性高。

      • 家园 笑,这叛徒也不知道搂着点的。

        某日,一新叛变之人,于青纱帐中与徐,以为徐不知其叛变,热情相呼:“老徐,你好!”“我好,哪里有你好?”“我好?我好啥呀?”“你给日本人当汉奸还不好?”遂擒之。

      • 家园 练武之人反应出手果然不一般

        其实练武并不是练蛮力为主,关键是练身心警觉度和反应速度

    • 家园 山西人的乐观天性和倔强品

      因为工作与爱好的关系,走遍了晋中文交汾孝、祁太平介,也到过临汾、洪赵霍县,深感山西人在抗战时在民族大义前的坚定与无畏,仅晋中平川八县( 文交汾孝、祁太平介),我能数上来的在民间广为流传的英雄就有,武克鲁(祁县)、吴效汶(太谷)、李立功、华国锋(交城),成克、安平生(平遥)、张锡满、赵力之、韩奎(介休)、蒋三、徐瞎子、王克、王彩彰(汾阳、孝义),夜读山西新军回忆录地下交通线部分,读数篇,谈及我村,各有不同的堡垒户和联系人,掩卷遐想,好似读河里老光的鬼故事,乡贤们一个个从田野里活了起来,他们或唱着山西梆子、或打着形意拳,或扛着农具、或吟诵着书本,在晋中的大地上游荡,在无所畏惧、誓死如归的捍卫着祖先留下来的土地和家乡,山西人面对大难时的乐观天性和倔强品格,是如此的体现在抗战之。

    • 家园 花顶,老乡。
    • 家园 老乡啊

      一个地方的

    • 家园 谈一谈山西:山西的女性

      上面说到我的姥姥是交城县人,交城县咫尺之隔就是文水县,文水县是个很小的县城,却出过两位有名的女人,一个是武则天,一个是刘胡兰.

      武则天与刘胡兰的出生相隔一千五百余年,一个一生跌宕起伏,高寿八十余;一个却在尚不满十五周岁的时候就在国共斗争中死于铡刀之下(山西省寿阳县还有一位叫尹灵芝的女子,也是同样的英勇,且在死前受了更为悲惨的折磨).武则天作为中国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至今被人津津乐道.刘胡兰在近年来却逐渐成为一个被调侃的形象,一个死后被推上政治前台的暴力少女.

      不过在她们的事迹里,却可以看出当地女子性格中坚毅倔强的一面.

      武则天十四岁的时候,就利用器械驯服了一匹无人能应付的烈马.刘胡兰在十四岁的时候,在死亡的威胁前毫不动摇.武则天超过其他弄权皇后之处,在于她对自己控制命运本身有极坚决的意志.而刘胡兰本身方是一十三四岁的少女,在同事战友的尸体面前,竟然面不改色,抱定必死的决心不为劝诱所动.这种精神还可以在太原无数次守城战的军民身上找到,更可以追溯到夸父追日,警卫填海的神话里,它来自中华民族的灵魂底层,从这一古一今两位女性的作为来看,我们可以说,这种精神没有绝,它依旧在我们中华民族的血脉里流淌.

      • 家园 老乡,我妈来自武则天的村子,我爸来自刘胡兰的乡

        山西人现在落后了,国家对于资源地盘剥实在太厉害了,可怜山西人实在不适应官僚资本注意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