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欣赏】封套上的指挥大师 -- 雪个

共:💬17 🌺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欣赏】封套上的指挥大师

      作曲:巴拉基列夫

      指挥:比彻姆

      乐团:皇家爱乐乐团

      唱片公司:SERAPHIM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作曲:舒伯特

      指挥:富尔特文格勒

      乐团:柏林爱乐乐团

      唱片公司:DG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作曲:圣桑

      指挥:迪图瓦

      乐团:蒙特利尔交响乐团

      唱片公司:London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作曲:贝多芬

      指挥:克莱伯

      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

      唱片公司:DG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作曲:马勒

      指挥:小泽征尔

      乐团:波士顿交响乐团

      大提琴:杜普雷

      唱片公司:Philips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作曲:布鲁克纳

      指挥:海汀克

      乐团:阿姆斯特丹管弦乐团

      唱片公司:Philips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托斯卡尼尼

      Brahms:

      The Four Symphonies

      1867年3月25日,托斯卡尼尼生于意大利帕尔马. 1957年1月16日,托斯卡尼尼因脑血栓病在纽约逝世,终年90岁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瓦尔特:

      是与托斯卡尼尼、富特文格勒齐名的世界著名指挥家,被称为本世纪指挥3巨头

      瓦尔特1876年9月15日生于柏林的一个贫穷的犹太家庭,1962年2月17日,瓦尔特病逝于洛杉矶郊外家中,葬于瑞士(女儿、妻子之墓旁).瓦尔特一生贡献于音乐,德高望重,居功至伟,1957年被授予英国皇家爱乐协会金奖章,这是音乐界最高的殊荣

      

      Brahms: Symphony No. 1

      Haydn Variations; Academic Festival Overture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富特文格勒

      

      1886年1月25日,富特文格勒出生于柏林一个书香世家.富特文格勒早期的指挥生涯是从地方歌剧院开始的。1954年11月30日,他肺炎发作,病逝于巴登,享年68岁.

      

      bruckner

      Symphony 8 1949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卡尔?伯姆

      1894年8月28日,伯姆生于奥地利格拉茨,他23岁时担任格拉茨歌剧院指挥助理,3年后晋升为首席指挥,因指挥演出瓦格纳的《罗恩格林》而出名,伯姆写的回忆录《我的一生》、《会见R.施特劳斯》等是极为珍贵的音乐文献.1981年8月14日,伯姆逝世于萨尔茨堡,终年 87岁.

      Mozart:

      Symphonies Nos. 35-41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克劳迪奥?阿巴多

      

      阿巴多于1933年6月26日生于米兰一个音乐世家,家庭3代都涉足到艺术.

       8岁学音乐;16岁那年,指挥大师伯恩斯坦在米兰就认为阿巴多有一双天生的、作指挥的眼睛.于是,他决心以音乐为生,正式进入威尔第音乐学院主修钢琴、作曲,并随指挥家沃托(A.Votto)学指挥.当时指挥大师朱利尼为学生乐队上合奏课,阿巴多从中学了许多乐队指挥方法,获益良多.

       毕业后,他又赴维也纳深造,起初(1955年)他在萨尔茨堡从师古尔德(G.Gould)学习钢琴.次年,他与梅塔结为终身挚友,在梅塔推荐下,阿巴多进入维也纳音乐学院随斯瓦洛夫斯基(H.Swarowsky)学习指挥.

       1958年,阿巴多在意大利边陲小镇黑雅斯特(Trieste)首次指挥歌剧《3个橙子的爱情》(普罗科菲耶夫曲)演出.同年,这两位指挥家好友到了美国唐格尔伍德参加库塞维茨基国家指挥比赛,结果阿巴多获得一等奖,梅塔获得二等奖.不过,胜利并未给他带来声誉,阿巴多在美国并不如意,毅然回到意大利,也仅是搞些音乐学院室乐课程的指导工作.偶然也指挥一些交响乐歌剧,这时期他熟识了不少20世纪的音乐作品.

      两年后,他应邀参与纪念斯卡拉蒂诞生300周年音乐会,首次在米兰斯卡拉歌剧院登台指挥演出,并组成米兰独奏家室乐团,到全国各地巡回演出.30岁,阿巴多赴纽约参加第一届米特罗普洛斯国际指挥比赛荣获第一名,在一个乐季中作为纽约爱乐乐团伯恩斯坦的助理指挥.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卡拉扬在电视中看到阿巴多的指挥,便邀请他于1965年8月14日在萨尔茨堡音乐节中首次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出马勒《第二交响曲》,这次成功的演出为VPO对他终身指挥的任命铺平了道路,这才奠定了他在国际乐坛的地位.

      有了珠荣,给他带来了名气,也给他带来了合约.35岁,首次在斯卡拉歌剧院指挥歌剧演出(贝利尼《凯普莱特与蒙泰古》),并获任乐团首席指挥(9年后升为音乐总监).在18年中,他大胆实行改革,大力扩充演出剧目,除了传统剧目之外,还指挥上演了一系列的现代歌剧,如里盖蒂的《伟大的死亡》、潘德雷斯基的《失乐园》、诺诺的《在爱情激烈的阳光下》、《褊狭的1960年》、勋伯格的《月光下的皮埃罗》、贝尔格的《沃采克》、《璐璐》、施托克豪森的《星期四》等.另外,他实行"走出去,请进来"的政策,面向民众,深入基层,培养了一大批新一代的观众,在歌剧大众化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歌剧院恢复了威望.阿巴多这个人,胸襟宽阔,落落大方,请来了同行梅塔、穆蒂、克莱伯、马泽尔等,阿巴多没有"同行是冤家"的恶习,被人们传为佳话.

      在他任职期间,还率领该院赴慕尼黑(1972)、维也纳(1973)、伦敦(1976)、华盛顿(1976)、巴黎(1979)等地演出.此外,他还经常在萨尔茨堡音乐节、爱丁堡音乐节、柏林音乐节和佩萨罗音乐节客席指挥.当他1986年离开斯卡拉歌剧院时说:"我没有任何愧意和遗憾",的确,他为斯卡拉歌剧院立下了汗马功劳.

       38岁,阿巴多与不设常任指挥的VPO订立了终身指挥合约,嗣后,带领乐团展开了一系列的世界性巡回在演出,如1973年在日本、韩国、中国;1976年在美国、德国、英国;1987年在美国、日本等.

      1979年(46岁),阿巴多接替普列文出任伦敦交响乐团(LSO)首席指挥,在1983年至1986年期间成为LSO的音乐总监,曾带领乐团赴世界各国演出.

      作为音乐总监兼指挥,自1978年起,阿巴多经常有计划地联同欧洲共同体青年乐团在欧洲各国演出;1981年,他是欧洲室内乐团艺术顾问,录有不少唱片; 1982年,他创办了斯卡拉爱乐乐团,把处于次要地位的意大利的交响乐团艺术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穆蒂曾于1996年9月率领斯卡拉爱乐乐团来香港演出);1986年,他又创办了马勒青年乐团,并兼任音乐总监;次年,他还创建了维也纳现代音乐节.除此之外,他还是芝加哥交响乐团、克利夫兰乐团、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乐团、世界乐团等极受欢迎的客席指挥.

       1984年(51岁),阿巴多首次指挥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演出威尔第的歌剧《西蒙?波卡涅格拉》,两年后,出任该院音乐总监.在维也纳,他指挥演出的贝尔格《沃采克》、罗西尼《在阿尔及尔的意大利姑娘》、《兰斯之旅》(ⅡViaggio a Reims)、穆索尔斯基《霍万兴那》、R?施特劳斯《埃列克特拉》、威尔第《假面舞会》、《唐?卡洛斯》、瓦格纳《罗恩格林》、莫扎特《唐?乔万尼》以及舒伯特被人遗忘的歌剧《菲拉布拉斯》(Fierrabras)等,反应热烈,好评如潮.

       这样,大器晚成的阿巴多,凭着百折不挠的意志,独揽了维也纳、柏林主要音乐团体的指挥大权,终于立足于世界一流乐团(歌剧院)的峰顶上,成为继卡拉扬之后乐坛上的新"帝王".

       为了表彰阿巴多在音乐上的卓越贡献,各国授予他的赠衔无数.他在伦敦皇家歌剧院指挥演出穆索尔斯基的歌剧《鲍里斯?戈杜诺夫》,荣获最佳歌剧奖;意大利政府颁发给他最高国家奖章;维也纳爱乐乐团赠予他尼柯莱金奖;国际马勒协会授予他金奖等.

      阿巴多的指挥,集众家之所长,集名师之大成,以此揉成自己的指挥特点.他的指挥,具有鲜明的意大利风格,热情、明快、如歌、流利、敏锐,双手极富有魅力, 眼睛里有音乐.他的曲目十分广泛,古往今来,种类繁多,包罗万象.对罗西尼、威尔第等意大利作曲家的歌剧作品,他的演绎尤为出色,堪称一绝.他也擅长指挥德、奥、俄的交响乐以及现代作品.

       他是一位尊重总谱的指挥家,没有准备好是不会站到指挥台上的,《沃采克》就排练了40次,为了掌握勃拉姆斯的《德意志安魂曲》,他足足花了10年时间研究.

       从不爱自我宣传、与世无争的阿巴多,于2002年与BPO合约期满之后不再续约。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伯纳德?海丁克

      

      1929年3月4日,海丁克生于阿姆斯特丹一个富裕世家. 1961年海丁克就成为阿姆斯特丹音乐厅乐团ACO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首席指挥, 1982年,海丁克首次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指挥演出.

       40多年以来,海丁克敬业乐业,德高望重,在世界乐坛上有很高威望.为了表彰他在音乐文化上的卓越贡献,各国政府授予他不少勋章、衔头,如1969年被荷兰女皇封为爵士,1977年被授为大英帝国荣誉爵位,1988年荣获牛津大学音乐荣誉博士学位,1991年获得荷兰伊拉斯默斯奖等.

      Mahler:

      The Symphonies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塞尔吉乌?契里比达凯

      

      1912年6月28日,契里比达凯生于罗马尼亚东北城市罗曼。33岁的契里比达凯就被柏林爱乐乐团委任为首席指挥。 准确、节省、美观是他指挥的最特点.

       正当他的事业处于鼎盛之时,也是与MPO合作第17个年头之际,契里比达凯终于1996年8月14日在巴黎因心脏病发作与世长辞,享年84岁.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祖宾?梅塔

      

      

       1936年4月29日,梅塔生于印度孟买的一个音乐世家.家庭是古老的印度犹太系人,

       父亲梅里是孟买交响乐团的创建人之一和常任指挥,后曾出任美国寇蒂斯弦乐4重奏团第二小提琴、加利福尼亚大学音乐部长、洛杉矶美国青年管弦乐团音乐总监.

       梅塔自幼生活在家庭音乐环境中,他是在摇篮中受到古典音乐的熏陶的.7岁就开始跟父亲学小提琴和钢琴,并在学校管弦乐队担任低音提琴手.9岁之时,随父亲到美国纽约,拜美国著名小提琴家加拉米安(I.Calamian)为师.

       1954年,他赴奥地利留学,进入维也纳音乐学院,随指挥系主任、匈牙利指挥家斯瓦洛夫斯基(H.Swarowsky)学指挥.

       在学院里,除指挥外,他学钢琴、作曲和低音提琴,好学不倦,十分勤快.1957年,他获得指挥学位,时为21岁.

      在音乐之都,刚出道的梅塔就有演出的机会.他指挥的第一部歌剧是贝多芬的《费德利奥》,接着是理查?施特劳斯的《莎乐美》、《玫瑰骑士》等.最为可贵的是他得到E?克莱伯、赖纳、卡拉扬、库贝利克和瓦尔特等多名指挥大师的指导.梅塔从中学到了"维也纳式的声音".

       1958年,22岁的梅塔,荣获英国利物浦国际指挥家比赛二等奖,一鸣惊人,轰动乐坛.随即被聘为利物浦爱乐乐团助理指挥,并应邀在欧洲各地担任客席指挥,被视为杰出的青年指挥家.翌年,他首次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成为乐团历史上最年青的指挥家.

       1961年,他受聘为加拿大蒙特利尔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兼指挥,一个25岁的小伙子,竟能奖一支水准平平的乐团,提高到专业副指挥,次年,晋升为音乐总监兼常任指挥,成为乐团历史上最年轻的音乐总监.

      有着犹太血统的梅塔,对以色列爱乐乐团十分关注.早在1962年,他就首次指挥该团,之后合作无间.1969年出任乐团音乐顾问,1977年改称为音乐总监,且1981年终生受聘,成为以色列爱乐乐团的永久音乐总监.他带领IPO赴5大洲巡演超过1600次.受到世人的欢迎,成为世界著名乐团之一,梅塔功劳最大.

       梅塔出任纽约爱乐乐团音乐总监,就任日期是1978年9月,就任之前为客席指挥.

      梅塔曾多次率领纽约爱乐乐团到世界各地进行大规模的巡回演出,如1978年阿根廷及多明尼加、1980年欧洲之行、1981年美国及墨西哥、1982年南美洲、1983年美国、1984年亚洲、1985年欧洲及以色列、1987年拉丁美洲、1988年苏联及欧洲10国之行,所到之处,备受赞赏.在13年期间,梅塔指挥NYPO演出的音乐会超过1000场之多.1991年5月,卡内基音乐厅建成100周年,他还指挥NYPO演出了勋伯格《古雷之歌》.随后, 他突然忍痛辞去NYPO的指挥职务,原因种种,这次他学精了,不说一句对NYPO不满的话,保持"友好"关系.翌年,他还两次回来客席指挥NYPO演出, 一次是世界首演梅丁昂最后一部管弦乐作品《Eclairs Sur 1‘ Eau Dela》,一次是NYPO150周年纪念音乐会.

       梅塔离开NYPO之后,重返以色列爱乐乐团(IPO).

       1985年起,他还兼任意大利佛罗伦萨歌剧院/佛罗伦萨节日乐团的首席指挥.1989年他还曾带领欧洲共同体青年乐团赴欧洲及印度巡回.途中到维也纳国家歌剧院、英国皇家歌剧院、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担任指挥.梅塔于1988年3月率领IPO 于1989年9月率领NYPO到香港演出,我都听了,水准一流,终生难忘.

       很有爱心的梅塔,1994年6月,在被战争破坏了的萨拉热窝国家图书馆,指挥萨拉热窝交响乐团演出莫扎特《安魂曲》,向世界26个城市直播,为联合国难民资金会筹款.

       1996年3月,梅塔成功指挥芝加哥歌剧院演出了瓦格纳《尼伯龙根的指环》.是年为了庆祝他60大寿,他带领IPO赴美国从大西洋岸到太平洋岸进行了一系列巡演,生日那天在洛杉矶,他联同IPO、IAPO以及特别演出嘉宾祖克曼、帕尔曼和巴伦勃依姆举行了盛大的生日音乐会.

      近些年来,梅塔频繁穿梭往返于IPO 佛罗伦萨歌剧院和VPO之间,一年一度的VPO1989年新年音乐会是他指挥的.1998年他还兼任慕尼黑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音乐总监,任期5年. 1998年9月,梅塔率领佛罗伦萨节日乐团、合唱团200多人专程赴北京,联同中国600多名群众演员组成强大阵容,在北京紫禁城太庙演出了普契尼的《图兰多》, 为"世纪之作",轰动一时,值得一提的是,期间,正遇上中国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梅塔与《图兰多》剧组将原定商业演出的午间音乐会改为赈灾义演,分文不取,梅塔还与夫人共同再捐赠2万美元给中国灾区.义演演出了威尔第的《安魂曲》,赢得人们的赞赏.

       梅塔身在乐坛40年,获得无数殊荣,如尼基什指环、维也纳爱乐乐团名誉指环、名誉团员、台拉维夫市名誉市民以及印度、意大利、法国颁授的勋衔等以及一大学授予的名誉音乐博士等.

       梅塔非常重视唱片录音工作,当他以指挥家的身份初次指挥演出时就录有唱片,他的大量的优质唱片散见各大唱片公司,他的CD,封套面多印有他的肖像,这位俊男,蛮有魅力哩.

      梅塔是乐手出身,对乐队了如指掌,很能统驭乐队的音响,特别强调弦乐,宛如人声.他的音响,既有明晰度,又有浑厚度.早年,他一味追求许多音响效果,表面的东西多了些.现在,他的指挥,有音乐,有情感,有个性,有美感,具有现代气息;他的风格,既有富特文格勒的气质、托斯卡尼尼的热情,又有瓦尔特的浪漫、卡拉扬的流畅,更有他自己的豪爽,兼收并蓄,博采众长,集各方大师之特色于一身,揉成自己的指挥风度.最令人钦佩的是,梅塔把各国作曲家的音乐作品消化为自己用,然后又把音乐作为一种国际的语言,生动地表现出来,这就鲜明地显示出他的独特的指挥风格.他最擅长指挥后期浪漫派作曲家布鲁克纳、马勒、理查?施特劳斯等人的作品,也热心指挥现代音乐.

       梅塔长期居住在欧美,他一直希望在祖国(印度)能建立一个国家级的交响乐团,让他有机会为国效力,他期待着,他盼望着.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作曲:西贝柳斯

        指挥:库谢维茨基

        乐团:波士顿交响乐团

        唱片公司:naxos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Ton Koopman 当代大键琴、管风琴演奏者、指挥。

      创建阿姆斯特丹巴洛克管弦乐团。

      出品大量的巴洛克音乐唱片,包括个人独奏,指挥作品。

      签约公司为Teldec Erato。不过出品巴赫康塔塔全集卷13后好像自己开始下海办公司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库特?马祖尔

      

       1927年7月18日马祖尔出生于西里西亚的布里格.

       1946年他考进莱比锡音乐学院,跟随邦加茨(H.Bongarfz)学钢琴、作曲和指挥.在他的音乐生涯中第一个重要的任命是1955年作为邦加茨的助手出任德斯顿爱乐乐团的副指挥,在这期间,他积累了不少交响乐的保留曲目.

       1964年,37岁的马祖尔继他的老师邦加茨之后,接任德累斯顿爱乐乐团的指挥,3年后升为首席常任指挥.1970年起他还兼莱比锡格万特豪斯乐团指挥,后升任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这样,他要同时指挥两个重要乐团.

       1972年只好辞去德累斯顿爱乐团的职位,只留在莱比锡格万特豪斯乐团,20多年来,在他英明领导下,乐团重整旗鼓,重攀音乐新峰.

       1991年,梅塔突然忍痛地离开了相处13年的纽约爱乐乐团,接替他的竟然是马祖尔.他上任以来,颇受欢迎,他的续约至2000年,现又延续至2001/2002年乐季,将带领NYPO进入21世纪.

       他被《音乐美国》选为"1993年度音乐家",NYPO被英国《古典音乐》选为"1993年度最佳乐团"大奖.

       在1998-1996年乐季中,NYPO马祖尔演出贝多芬交响曲全集和庆祝格什温100岁冥诞的一系列演出活动,其中歌剧《波吉与贝丝》是压轴节目.

       为了集中精力搞好NYPO,马祖尔于1996年辞去了莱比锡格万特豪斯乐团职位,终止了长达26年的合作关系,乐团封他是桂冠指挥,这是乐团253年历史第一个桂冠指挥.

       马祖尔与莱比锡格万特豪斯乐团录制的CD由PHILIPS出版发行,而他与NYPO录制的CD则由TELDEC出版发行.

      

      Franck:

      Symphony In D Minor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米哈伊尔?普列特涅夫

      Mikhail Pletnev

      

      普列特涅夫1957年4月14日生于俄罗斯北方阿尔汉格斯克(Arkhangelsk),13岁被保送入读莫斯科音乐学院附属中心音乐学校,在钢琴导师季马金(E.M.Timakin)启发性的教导下,普列特涅夫学业大进,成为国家重点培养的音乐尖子,大有希望.16岁那年,他被派往参加1973年巴黎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赢得了他的第一个冠军.翌年,他以优秀的成绩毕业后直升莫斯科音乐学院,成为名钢琴家弗莱尔(Y.V.Flier)的入室弟子.期间, 视奏、即兴能力特强的普列特涅夫接触了不少各类风格的作品,1个月内就能弹完贝多芬的5首钢琴协奏曲.师生虽然经常在音乐见解上有所争论,不过,弗莱尔非常爱惜这位嗜学不倦的学生,在病重期间仍然热心指导普列特涅夫参加1977年第五届全苏钢琴家比赛和1978年第六届柴科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钢琴)的准备工作,结果普列特涅夫荣获两项的钢琴一等奖,却来不及见上老师最后一面,弗莱尔就已病逝,这使得普列特涅夫终生内疚.

       1990年,苏联解体不久,已有10年指挥经验的普列特涅夫,在艰难中创建了俄罗斯国家乐团.

       RNO于1990年11月16日首演的成功,震撼国际乐坛,次年6月获邀赴德国参加第三届波哥列利奇音乐节演出.10月,作为第一个俄罗斯乐团访问梵蒂冈,为教皇约翰?保罗二世的私人音乐会演出.不久又作为第一支俄罗斯乐团赴以色列巡演.随后,RNO还访问过美国和日本.

       1993年3月,RNO/普列特涅夫在莫斯科演出了一场纪念拉赫玛尼诺夫逝世50周年的音乐会,同年还首次在瑞士卢塞恩音乐节中亮相.1996年7月参加了美国亚特兰大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的活动.这支新兴的乐团,所到之处,都受到热烈的欢迎,好评如潮.

       集钢琴家、指挥家、作曲家于一身的普列特涅夫,又精通7国语言,成为现代乐坛不可多得的音乐全才.21世纪是属于普列特涅夫的.

      Pletnev Live at Carnegie Hall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里卡尔多?夏伊

      Riccardo Chailly

       1953年2月20日,夏伊生於米兰一个音乐世家,父亲是个作曲家,是欣德米特的学生,曾出任过米兰斯卡拉歌剧院、都灵雷吉俄歌剧院艺术监督.夏伊最初随父亲学习乐理和作曲,进入威尔第音乐学院向贝蒂涅利( B.Bettinelli)学作曲,又在佩鲁贾音乐学院跟瓜里诺(P.Guarino)习指挥.之后,还在锡耶那音乐学院费拉拉(F.Ferrara)班上深造,其间,在米兰还拜卡拉乔洛(F.Caracciolo)为师.

      17岁那年(1970年),夏伊首次正式以职业指挥家的身份在米兰登台指挥音乐会演出,获得成功.两年后在米兰诺沃剧院指挥马斯内的歌剧《维特》,这是他首次指挥歌剧的演出.同年在音乐学院毕业后,应阿巴多之邀,出任斯卡拉歌剧院助理指挥.

       1974年,21岁的夏伊首次赴国外,在芝加哥抒情歌剧院指挥《蝴蝶夫人》演出,很受欢迎,随后的两年,他又在旧金山歌剧院指挥演出重新制作的《图兰多》,主要演员有帕瓦罗蒂、卡芭耶.经过多年的指挥实践之后,1978年夏伊在斯卡拉歌剧院作正式首演,指挥演出了威尔第的《强盗》(I masnadieri),大获好评,轰动一时.夏伊的崛起,被誉为"米兰的奇迹",立即引起国际乐坛的注目,从这以后,每个乐季他都要定期在英国指挥伦敦交响乐团、伦敦爱乐乐团、皇家爱乐乐团和皇家歌剧院的演出,这是没有先例的殊誉.

       80年代,他的指挥活动扩到全球,1984年,他被卡拉扬指名邀请参加萨尔茨堡音乐节,在开幕式演出中指挥威尔第的歌剧《马克白》,这是托斯卡尼尼之后第一个意大利指挥家得到的殊荣.1986年,夏伊出任波伦亚歌剧院音乐总监.

       1988年他继海丁克之后掌管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乐团(ARCO),他的性格挺适应ARPO,除传统曲目之外,他还重新推出"世纪系列"节目,将20世纪以及当代作品带进乐团,卓然有成,颇受欢迎.此外,他还领导乐团举办两年一次的欧洲圣诞音乐会,也很成功.

       1996年9月,夏伊带领ARPO首次到中国访问演出,受到热烈的欢迎。

      

      Mahler: Symphony No.5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费里茨?赖纳

      Fritz Reiner

      

       1888年12月19日,赖纳生于布达佩斯一个商人家庭.

      赖纳第一个指挥职务是1909年(21岁)担任布达佩斯喜歌剧院合唱指挥.1910-1914年他指挥瓦格纳《帕西法尔》的演出,使他名声鹊起.1914 -1922年,赖纳出任德累斯顿国家歌剧院首席指挥.1938年,赖纳重新回到指挥台,主理匹兹堡交响乐团长达10年.从1948年开始,赖纳在大都会歌剧院担任了5年的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其间于1953年指挥首演斯特拉文斯基的《浪子的历程》得到作曲家的称赞.在赖纳一生指挥生涯中最辉煌的时期是他任职芝加哥交响乐团的10年,他竟然在短短的几年里就把处于低落的CSO恢复了元气,与托斯卡尼尼、比彻姆、斯托科夫斯基、富特文格勒以及门盖尔伯格并称为 20世纪指挥巨头.1963年11月15日,赖纳在纽约为大都会歌剧院排练瓦格纳《神界的黄昏》时不幸逝世,终年75岁.

       他的指挥忠于原作,结构清晰,速度精确,Rubato得体,色彩华丽,音响光洁,音乐热情.以最小的动作来获得最大的效果,这是他的指挥理念,也是他的指挥特色.

       赖纳对录音不是很感兴趣,却为RCA录有不少优质唱片.

      Strauss: Also sprach Zarathustra

       Ein Heldenleben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来奥纳德?伯恩斯坦

      Leonard Bernstein

      

      

       1918年8月25日,伯恩斯坦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劳伦斯.伯恩斯坦于1940-1941年,在波士顿寇蒂斯音乐学院随指挥大师赖纳学指挥;同时,又赴唐格尔伍德拜指挥大师库塞维茨基为师.翌年,他成为库塞维茨基的助手.

       1943年,在纽约爱乐乐团音乐总监兼指挥罗津斯基(A.Rodzinsky)的推荐下,伯恩斯坦担任了该团的副指挥.同年11月14日,纽约爱乐乐团演出了《曼弗雷特序曲》(舒曼曲) 《唐?吉诃德》(理查?施特劳斯曲)和《主题变奏曲与终曲》(罗扎曲).这是伯恩斯坦首次正式指挥演出.时为25岁,从此展开他多姿多彩的音乐生涯.

       1945年,他出任纽约市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兼指挥达3年.

       1947年,伯恩斯坦首次赴欧洲,在"布拉格之春"国际音乐节中,指挥布拉格爱乐乐团演出美国音乐专场.

       1948年至1949年期间,他参加以色列音乐季的活动,在开幕式音乐会上指挥以色列爱乐乐团的演出.

       1951年,他成为唐格伍德音乐中心指挥班的领导人.

       纽约爱乐乐团定期举行的"青年人音乐会",由伯恩斯坦出任指挥.在1957-1971年期间,他做了大量的音乐普及工作,成绩卓著.

       1969年5月17日,伯恩斯坦以纽约爱乐乐团音乐总监的身份,最后一次指挥该团音乐会的演出.11年来,他指挥该团共演出了942场音乐会,演出了各种类型音乐作品400首以上,其中包括美国作曲家的新作品100多首.他荣获了永久性的"桂冠指挥"的称号.

       1971年12月17日,他以"桂冠指挥"的身份指挥纽约爱乐乐团演出第1000次的音乐会.这是傲人的成就,也是光荣的记录.

       1976年1月6日,美国建国200周年之际,伯恩斯坦在华盛顿指挥国民交响乐团演出美国音乐专场.随后,带领纽约爱乐乐团到全国及欧洲巡回演出,以事庆祝.

       为了表彰伯恩斯坦在音乐指挥上的贡献,奥地利于1977年8月16日-21日举办了伯恩斯坦音乐节.

       1984年,伯恩斯坦带领维也纳爱乐乐团赴德国、西班牙演出,并继续在柏林举行逍遥音乐会.

       1985年夏季,他参加日本广岛和平音乐会的活动,又在秋季带领以色列爱乐乐团赴日本演出.

       1987年,伯恩斯坦又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参与萨尔茨堡音乐节的演出活动.1990年10月14日, 恩斯坦病逝于纽约.

       他的指挥,最大的特点是能把自己所感受到的东西全部表现出来.他擅长指挥马勒、拉威尔、西贝柳斯等人的作品.

      Mendelssohn: Violin Concerto; Symphony No. 4;

       Hebrides Overture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沃尔夫冈?萨瓦利什

       Wolfgang Sawallisch

      

      萨瓦利什的指挥,动作不算美,却充盈着煽动性,他一举一动都有音乐,特别是左手的运用极富表现力,声部的进入,乐句的起伏,力度的变化,速度的转换,情绪的要求以及高潮的到来等,他都提示得清清楚楚,有条不紊,对作品了如指掌,全然掌握了乐谱每一细节,总谱在他的脑子里!

       1993年9月出任费城乐团第六任总监的萨瓦利什,1923年8月26日生于慕尼黑,原学钢琴、作曲,24岁在慕尼黑音乐学院毕业后就开始指挥生涯,历任奥格斯堡市歌剧院、亚琛市、威斯、巴登黑森歌剧院、维也纳交响乐团、汉堡爱乐乐团、瑞士罗曼德乐团、科隆歌剧院、慕尼黑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等音乐总监或指挥,也曾在科隆音乐学院任教.

       1949年他联同小提琴家塞茨(G.Seitz)获得日内瓦国际音乐比赛二重奏一等奖.

       在EMI的CD目录中,有他多款优质之录音,如:

      贝多芬《第五、第六交响曲》

      勃拉姆斯《交响曲全集》

      德沃夏克《第七、第八交响曲》

      莫扎特《魔笛》

      奥尔夫《布朗尼之歌》

      理查?施特劳斯《随想曲》、《没有影子的女人》、《艾勒克特拉》、《间奏曲》

      布鲁克纳《第四交响曲》

      欣德米特《画家马蒂斯》

      帕格尼尼《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张永宙)

      舒伯特《宗教音乐作品》、舒曼《第一-四交响曲》

      韦伯《序曲集》

      瓦格纳尼《伯龙根的指环》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长野健

      Kent Nagano

      

      长野健1951年11月12日生於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市郊农场,祖家从日本移民到美国,同时接受日本和西方传统教育.4岁开始学钢琴.1984年12 月,在仅有一日准备之下,而且事前没有任何排练就上台指挥波士顿交响乐团演出马勒《第九交响曲》,长野健这种救急之才,令人刮目相看.次年,他获得第一届全美艺术天才大奖,取得75000美元奖金,有机会追随小泽征尔、布莱兹、伯恩斯坦、海丁克以及阿巴多,深造指挥技巧,集思广益,博采众长.之后,他在巴黎歌剧院担任小泽征尔的副手,指挥《圣方济》的世界首演.梅西昂的《我主基督之变形》在美国首演便是由他指挥演出,阿当斯的《克林霍弗之死》(Death of Kinghoffer)也由他在布鲁塞尔、里昂及维也纳指挥世界性首演.在洛杉矶指挥演出魏尔()的《马哈哥尼》(Mahagonny)和阿当斯《尼克松在中国》、在旧金山指挥演出米约的《哥伦布》,成为擅长演绎当代音乐的年轻指挥家,受到国际乐坛的好评.

       1989年,长野健被委任为里昂歌剧院音乐总监,翌年又被任命为伦敦交响乐团助理首席指挥.1991年9月,长野健出任英国哈勒乐团总监,同时兼任美国加州伯克利交响乐团音乐总监.

       1993年他在里昂歌剧院指挥演出重新制作的奥芬巴赫《霍夫曼的故事》和世界首演的德彪西《罗德里戈与奇梅涅》.次年他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指挥演出普朗克《加尔默罗会修女》,同年又在萨尔茨堡音乐节指挥演出斯特拉文斯基《俄狄浦斯王》和《诗篇交响曲》等,都受到称赞.1977年长野健首次指挥柏林爱乐乐团.

       1998年以来,哈勒乐团经营亏损严重,面临破产危机,长野健能否保住指挥一职,令人关注.而今,长野健将继阿什肯纳齐(V.Ashkenazy)之后出任德国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於2000/2001年乐季上任,合约3年.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欧内斯特?安塞梅

       Ernest Ansermet

      

       1883年11月11日,安塞梅生于瑞士日内瓦湖畔小镇沃韦(Vevey).29岁那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在蒙特勒(Montreux)临时代替指挥演出了贝多芬《第五交响曲》,这是他首次登台指挥,从此开始了他漫长的指挥生涯.

       1915年担任日内瓦交响乐团指挥,同时,在斯特拉文斯基的推荐下,他开始担任贾吉列夫领导的俄罗斯芭蕾舞团的指挥.安塞梅一生中最大的功绩是1981年在日内瓦创建了瑞士罗曼德乐团,其目的是栽培本国乐手人才.安塞梅担任罗曼德乐团指挥长达49年,成为与一个乐团长期合作最久的指挥家,这是个骄人的记录.1924年后的3年,安塞梅曾兼任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交响乐团的指挥,1928年曾与科尔托(A.Cortot)同任巴黎交响乐团的指挥.二战前后,他还经常在世界各国著名乐团担任客席指挥.1947年他在格林德柏恩歌剧院指挥布里顿《卢克莱修受辱记》的首演.1949年他带领罗曼德乐团赴美国巡回演出.

       他反对指挥家以自己的个性强加于作品之中,主张要以作曲家的风格来表现作品,这正是安塞梅指挥的一大长处.他指挥的《火鸟》、《彼得鲁什卡》、《春之祭》等都完美了舞台表演的兴奋感和舞蹈的推动感,这恐怕是许多指挥家所不及的.

       1969年2月20日,安塞梅逝世于日内瓦,享年86岁.

       安塞梅自1946年与DECCA签订独家录音合约,录有100多款唱片,近年DECCA从中选出一些著名的录音制成CD,计有:

      夏布里埃《西班牙狂想曲》

      肖松《Bb 大调交响曲》

      德彪西《大海》、《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女高音:丹科)

      杜卡《魔法师的弟子》

      法雅《西班牙庭园之夜》

      奥涅格《大卫王》(女高音:丹科)

      拉威尔《舍赫拉查德》(女中音:克列斯萍) 、《西班牙时刻》(女高音:丹科)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舍赫拉查德》

      鲁塞尔(A.Rorssel) 《蜘蛛的威宴》

      斯特拉文斯基《火鸟》、《彼得鲁什卡》

      柴科夫斯基《天鹅湖》、《法国序曲集》

      [画面上的另一个人是著名的小提琴家,里慈]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赫伯特?冯?卡拉扬

      Herbert Von Karajan

      

      

      1908年4月5日,卡拉扬生于莫扎特的故乡奥地利小城镇萨尔茨堡.

       1928年12月17日,在温德拉指挥班学生音乐会上,他首次指挥维也纳音乐学院乐队演奏了罗西尼的《威廉?退尔》序曲.

      1929年1月22日,他首次以指挥家的身份公开指挥演出柴科夫斯基的《第五交响曲》、理查?施特劳斯 交响诗《唐?吉诃德》.4月19日,又在萨尔茨堡节日剧院指挥演出理查 施特劳斯 歌剧《莎乐美》.

       1933年,卡拉扬首次参与萨尔茨堡音乐节的活动,指挥演出古诺的歌剧《浮士德》.翌年,他在萨尔茨堡首次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

       1935年,他被委任为德国最年轻的"音乐指挥使者"到布鲁塞尔、斯德歌尔摩、阿姆斯特丹等城市客席指挥演出.1937年,他应瓦尔特之邀,在维也纳首次指挥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演出《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瓦格纳曲).

       1938年9月30日,卡拉扬在柏林国家歌剧院首次登台,指挥演出《费德利奥》,接着于10月21日指挥演出《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1939年,被任命为柏林国家歌剧院音乐总监,翌年指挥演出《埃列克特拉》,受到作者理查?施特劳斯的高度赞赏.同年他与DG公司签订录制首张唱片合约.

      1947年,卡拉扬成为维也纳爱乐协会负责人,策划维也纳爱乐协会乐团和维也纳交响乐团的演出事务.从1948年起,卡拉扬恢复在萨尔茨堡音乐节的活动,并向国际乐坛进军,与世界各地著名乐团建立关系,走遍欧洲,四处演出,名噪一时,显赫四方.

       1949年,他兼任米兰斯卡拉歌剧院常任指挥,1950年,兼任伦敦爱乐乐团常任指挥.1951年,他登上了拜罗伊特音乐节的舞台.

      1955年,卡拉扬成为柏林爱乐乐团的终身首席指挥.1956年,卡拉扬又接替指挥大师伯姆,就任维也纳国家歌剧院音乐总监.1957-1970年,他独揽萨尔茨堡音乐节音乐总监的职务.这样,卡拉扬就在短期内顺利地夺取了世界4大王牌歌剧院(米兰、维也纳、纽约、伦敦)的霸权地位,成为欧洲乐坛上的" 帝王",被称为"欧洲的音乐总监".他在1967年个人创办了萨尔茨堡复活节音乐节.在3月19日开幕仪式上,由他指挥演出瓦格纳的歌剧《女武神》.

       鉴于卡拉扬在家乡贡献良多,功绩赫赫,1968年,萨尔茨堡省授予他名誉指环,受委为萨尔茨堡大学荣誉参议员.

       1973年在萨尔茨堡,卡拉扬个人又创办了另一音乐活动,叫圣灵降临节音乐会.1977年,卡拉扬终于与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和解,重新出任该院音乐总监,并在维也纳音乐周期间,实现了他13年前的构想-4大王牌歌剧院共同演出歌剧.

       1979年10月,卡拉扬率领柏林爱乐团首次访问中国,曲目有巨扎特的《第三十九交响曲》、勃拉姆斯的《每一交响曲》和德沃夏克的《第八交响曲》等.他们 "美不可言"的,震撼了北京乐坛.1980年12月7日,柏林爱乐乐团举行纪念音乐会,以示庆祝卡拉扬出任该团首席指挥职位25周年.1982年,是卡扬最忙碌的一年.5月,筹备一系列柏林爱乐乐团成立100周年纪念音乐会;7月,在萨尔茨堡音乐节期间,首次录制普契尼的歌剧《图兰多》;10月,率领柏林爱乐乐团;12月,为庆祝柏林爱乐乐团参与萨尔堡音乐活动25周年纪念举行演出.1983年,他在摩纳哥蒙地卡罗投资创办电声公司;同年,伦敦皇家爱乐协会授予卡拉扬金质奖章.他是70年来第一位获得此荣誉者,过去接受此奖章者只有托斯卡尼尼、比彻姆和瓦尔特.

       1948年,卡拉扬率领柏林爱乐乐团赴日本演出.1986年,已是78岁高龄的卡拉扬,仍然兴趣勃勃地精心策划第二十届复活节音乐节的演出活动.他带病指挥演出莫扎特的《加冕弥撒曲》、布鲁克纳的《赞美歌》,有点老态龙钟,力不从心.但是他所指挥的《第九交响曲》(布鲁克纳曲),则表现出他那惊人的音乐魅力,大受赞赏.1988年80岁的卡拉扬,老当益壮,精力过人,仍然活跃于世界乐坛,而且还在写一本有关音乐表演的书,他不善于口授,只好自己亲手每天写 12行.这也是他日常活动的一部分.

       1989年7月16日,卡拉扬病逝,终年81岁.

       卡拉扬的指挥特点:严整、条理、完美、瑰丽,精雕细缕,一丝不苟.

       他反对音乐比较(比赛),认为各有各的一套,何况音乐又不是体育.他对节奏的要求尤为严格,他说:"我可容忍一个错误的音符,绝不能容忍节奏有一点儿谬误".

       卡拉扬灌有900张唱片,这是惊人的记录,也是骄人的成就.他的唱片销量永占世界之最.

      

      

       Gustav Mahler: Symphonie No. 9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家园 送花了,俺喜欢梅塔,他到底为什么离开NYPO啊?

      年轻时还是蛮帅的嘛.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家园 比较喜欢普列特涅夫

      怎么漏了索尔蒂爵和他的《尼伯龙根的指环》---DECCA 414 100-2(15CD)

    • 家园 怎么都是些糟老头子?

      就没几个年轻英俊的吗?看来这雪个的Taste有问题,严重的问题。

      有好事者,评出了历史上最伟大的十个指挥家。那个卡拉扬好像排名8或者是9。日本的小泽增尔好像都混进去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有趣的是排名靠前的数位大师都是几个世纪前的人物。比如贝多芬。那现在的人们怎么知道他们的指挥水品就一定牛B呢?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搞音乐的人似乎一直坚持认为:

      [SIZE=3]The Greatest Composer is Greatest Conductor also![/SIZE]

      我不懂音乐,所以不敢瞎说!

      • 家园 英俊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家园 They are allright. But...

          How about this one? I guess he is your buddy!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家园 THE BEST!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家园 张弦,中国的年轻女指挥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张弦在2002年马泽尔/韦拉国际指挥比赛中获一等奖,现任纽约爱乐乐团的候补指挥和辛辛那提大学音乐学院的音乐会管弦乐团的音乐指导。2000年夏季,她在意大利卢卡歌剧院任卢卡音乐节管弦乐团的音乐总监, 1997-1998年间任中央音乐学院的助教。

            张弦最近指挥的演出有:与纽约爱乐乐团的首次合作、与纽约圣卢克管弦乐团和与新西兰奥克兰爱乐乐团的演出,与意大利布塞托的朱塞佩?威尔第剧院演出《唐璜》,与辛辛那提歌剧院演出《茶花女》。下一步的演出计划有:与纽约爱乐乐团签约的2005年1月和5月的音乐会,与辛辛那提歌剧院续约指挥《唐璜》。还有将于2005年5月与伦敦交响乐团首次合作。今年以来,她指挥的纽约爱乐乐团,奥克兰爱乐乐团(新西兰)、以及歌剧《唐璜》、《波西米亚人》的演出都很成功。

            张弦出生于中国丹东市,从四岁开始学钢琴,11岁时进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主修钢琴。她在指挥方面的卓越天赋获得音乐学院的教授赏识,进入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张弦先后在该学院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 1998年 她赴美在辛辛那提音乐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并在该学院的指挥系任教一年。

            张弦的指挥教师包括郑小瑛、吴灵芬和俞峰。自她赢得马泽尔/韦拉国际指挥比赛以来,张弦一直在洛林?马泽尔大师的指导下工作。在20岁时,张弦在中央音乐学院首演,指挥中央歌剧院管弦乐团演出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同年还指挥中国歌剧舞剧院演出中国歌剧《白毛女》。

            “Never before have I been so reluctant to see a musician leave the stage.” -Lorin Maazel( Director of the New York Philharmonic and judge of the Maazel/Vilar Conductors’ Competition)

    • 家园 EMI出了一套“20世纪的伟大指挥家”,封面都是很酷的黑白相片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more, later)

      上班的时候,偷时间贴上来

    • 家园 在我看过的指挥家里面

      比较喜欢阿巴多、克莱伯、梅塔和马泽尔。

      然而我对音乐特别是古典音乐并不敏感,因为当古典音乐由创作转化为演绎之后,这些指挥家不同处理方法之间的差别过于细微。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富特文革勒前往意大利某处观看托斯卡尼尼指挥某乐团演奏贝多芬的某交响曲(就这一段话,便可以看出我对古典音乐的熟悉程度),开始的时候有八小节多少分之一音,老富刚听完这八小节,站起来就走,嘴里嘟囔着:“简直是个节拍器。”我听到这个故事后,找来了本曲的数个不同版本,虽然能够听出差别,但是过于细微了。这说明古典音乐象其他古典主义作品一样过于严谨,能够允许艺术家发挥的余地非常小,慢慢的陷入了纯技术的范畴。

      以前小的时候,也喜欢过一阵古典音乐。觉得能够“陶冶情操提高素质”,呵呵……现在看来,不过是附庸风雅而已。我现在到是觉得流行音乐那种真情的流露更加可爱。他是真实的,贴近生活的,是这个时代人类生活状态的体现。

      最可笑当下中国一说高雅必提交响巴蕾(注意,仅仅是交响),而我们自己的古典时期的经典却无人问津。如果你仔细研究中国的戏剧,会发现其表现手法要高出西洋歌剧很多。而现在还有很多人抱着五四时期的观念横行霸道,自己折腾不够,还要徒子徒孙继续折腾,真是中华文化的败类。

      又说多了。最后一句,杨丽萍属于我所尊重的艺术家,就因为他能发掘出《云南映象》那种本土文化美的方面,这比起那些所谓“反思派”要高级得多。

      • 家园 刚才又看了一遍

        发觉最后跑题了,感觉有些对不起这个“精”。

        谢谢给“精”的朋友还有HIGHTWAY和另一位的鲜花。

        我说“我看过的指挥大师”,就是想突出这个“看”字。俗话说“眼见为实”,特别是象指挥这样的视觉语言,光靠听是不够的。虽然个人有个人的特点,但是指挥的魅力还是要靠看而不是听。你能想象“听”一部舞剧么?

        我从1991年开始看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只有百分之三十是因为音乐,百分之七十是看指挥,碰见喜欢的指挥就会喜欢那年的节目,如果是不喜欢的指挥,看着就乏味。我很幸运,这十几年里只有七届是我不太喜欢的。其实,能坚持看下来要感谢阿巴多,1991年就是他,他的风采着实让我倾倒。1992年又赶上克来伯这个老头,从此就放不下了。后来又买了一些DVD盘,越来越觉得指挥比音乐本身更吸引人,阿巴多的潇洒,克莱伯的稳重,玛泽尔的温柔,还有卡拉扬的“炒勺式”,他们才是音乐会的主角。没有他们再好的音乐都只是音符的堆砌。

        我很反感对于在音乐会中应该什么时候鼓掌这样的讨论,总觉得象戏迷的叫好,越来越虚伪,越来越公式化(不是程式化)。觉得好就鼓掌么,何必搞得象喝咖啡勺子要放什么地方那样无聊呢?

        呵呵……我是不是太偏激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