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路遥《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 瓦斯

共:💬196 🌺677 🌵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 家园 今天终于看到一个对《平凡的世界》不满的人

        我大学时看到,从中间看起,看的时候全神贯注一气看完。看完的当时觉得是一本好书。

        但是......后面再没有拿起来读回上半部的兴趣以及重读的兴趣,而且很快就遗忘了所有的情节和人物。

        我承认我对作品没有共鸣,但是坏在全书没有任何能在我记忆中留下什么,所以想想觉得这本书文学性实在不行。

        今天看了你的帖子,一种隐隐的思绪浮上心头,原来我也是不喜欢全书的调子,人物平凡平淡不深刻,隐隐如无数平庸作品中的人物一样,是从未活过的形象。

      • 家园 风格方面,可以算作某种伪自然主义文风,文学技巧就免谈了

        自然主义描写虽然有点类似现实主义文学,但其本质是绝然不同的。

        更何况路遥也仅是貌似伪自然主义风格,本质和长篇肥皂剧无两样。

        路遥可能误会了“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中的典型这个概念,以为凭空创造一些臆想的人物和特殊的理想主义行为就叫“典型”了。其实这是言情小说和肥皂剧的手法

        至于文学性和文字的艺术性,可用惨不忍睹形容,建议琼瑶阿姨补补基础。

        (很多人提到的对农村生活的“生动细致描写”,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多人有突出印象?纵观80年代小说,描写农村生活的可以说是主流,能传世的大把抓,生活细节描写和语言描写都入神品的可以论堆儿撮。路遥的小说的所谓细节描写并不是罕见的东西,也并不特别突出的好。)

        附wiki

        自然主义描写:

        自然主义虽然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现实主义的一些理念,但在具体创作中却与现实主义有极大不同。首先,自然主义忽略典型人物的创造,只追求人物的气质特点和精神变态心理,这和现实主义原则大相径庭;其次自然主义文学淡化情节,不追求戏剧性的曲折变化,追求“没有波折”的境界,只向读者提供生活的记录,这也是违背现实主义原则的。自然主义文学对社会异化现象的感知的深度是现实主义文学无法企及的,这一点深刻的影响了20 世纪的现代文学。

        (而谈到自然主义文学的独门绝技,“对社会异化现象的感知深度”,路遥的小说约等于零)

        • 家园 80年代写农村能传世入神品的是哪些

          纵观80年代小说,描写农村生活的可以说是主流,能传世的大把抓,生活细节描写和语言描写都入神品的可以论堆儿撮。

          就别论堆了,您论本推荐下?

          俺怎么觉得从80年代到如今,大学校园说起看过的小说,好像被人说得最多的还是这本《平凡的世界》,我以为这本书只有70后的一些人喜欢,后来发现80后的也有,这也是图书馆里翻得最破被人借得最多的一本书。

          当然以搞文学为业的人,眼光自然要高于普通读者,在他们看来,这本书就是垃圾,记得上世纪末中国文坛一帮“自由作家”搞过一次名为“断裂”的“文学事故”,其实就是一次问卷调查,提到路遥,大家异口同声都是否定的态度,甚至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也不过是“装潢考究的粪池”,10年过去了,当年牛气哄哄的这帮人,又拿出了什么足以与《平凡的世界》相提并论的传世之作?

          • 家园 非要用学历啊,

            专业啊什么区别的话,中国现在研究当代文学的最活跃的人物(没有之一)咱也接触过,全国最好的中文系研究现当代文学的老师对平凡的世界的评价咱也亲耳听到过。。。

            他们对平凡的世界的评价恰恰跟益者三友相反,拿文艺文学理论之类的帽子来蒙事,蒙谁那?(还不如方解石河友自己的感受来的真诚)

          • 家园 确实,这个伟大的时代没有一本伟大的小说对应,是很悲哀的

            尤其迄今没有一本反应农民工的现实主义小说,没有一本当代下岗工人的小说,没有一本反应失地农民的现实主义文学。

            显然,这帮牛气哄哄的自由作家,是不自由的。

            • 家园 现在本身就不是伟大长篇小说的时代了

              中短篇的有不少,尤其是中篇的。十月、小说月报、人民文学都可以找到。每2-3期总有一篇不错的作品。

              现在本身就不是长篇小说的时代了,大家既没有政治热情,也没有哲学的热情,你从哪里去找伟大的作家和伟大的作品。

          • 家园 乡土派,寻根派都成帮结伙的,不论本儿,就论堆儿撮的
          • 家园 你们那时候还有八十年代的十月,小说月报,收获,当代吧

            其实八十年代有本超级好的杂志,连环画报。

            当时不懂,都当小人书叠飞机了。

            都是当时中外正当时的名家小说,美文美画,精妙绝伦。

            可惜我明白过来的时候都糟蹋光了。

        • 家园 强烈要顶,您比我专业多了

          您是做中文的吗?我可以考您个硕士啥的不?

          呵呵,您说出了我无法上升到理论层面上的话。

    • 家园 对《平凡的世界》的我的看法

      我知道我说出自己的想法,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我不否认《平凡的世界》里面的细节的真实性和生动,对这本书,大家大部分是被这些打动了。但是,客观存在的问题就是客观存在的,没有人能够掩饰什么。描写的细致,生动,有生活基础,如果是为客观而足够艺术的表达来做的呢,则是鸿篇巨制,是光彩夺目的作品;而如果仅仅为了细节来细节,为了生动来生动,则就下了一品了。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平凡的世界》还不够一本好书的标准。

      这本书里面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人物,是那个司机,楼主提到的叶向南。印象最深刻的是他跟妻子的关系不和,开车出去的时候去捶树。这个细节非常生动,我记了很多年,除此之外,能让我记住的细节不多。不是因为他写的不好,而是有些地方的技术问题(注意不是技巧问题)。

      事实上,凡是文学作品,对某些问题的处理是有迹可循有规律的。楼下有人说武侠小说如何如何,其实,凡是武侠小说的大家,例如古龙、金庸,在处理某些人物的时候也是遵循一定的结构的。这个结构好不好,就体现出作者的功力。

      举个典型的例子,同样是出让自己的恋人,古龙在《多情剑客无情剑》里面写小李飞刀,安排了一个孙小红来作为他最后的归宿,其实是小李飞刀对自己的一种救赎,接受了这份爱,表明他已经放下过去的事情。而这个人物写的面目模糊,宛若一个追星族。这个是我所认为的《多》一书中的败笔。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最后,保尔也娶了一个出身压抑家庭的女孩子,这个女孩子的处理同样是遵循一定的规律的。保尔结束了漂泊感,用婚姻来解放这个女孩子,他们之间,义务和责任,多于真正的爱情。而在《平》一书里,对女性的处理,对婚姻的处理是最让我不爽的。

      在《平凡的世界》里,少安的推掉女朋友,最后的婚姻归宿,娶的老婆写的算比较成功的,涉及到的人物处理的也比较立体。而少平的女朋友,美女记者,写的是非常之失败,这么多年我关于她的记忆几乎全部忘掉,她的性格不能立体化,只不过是薛宝琴一样的,几乎完美的影子。出身高干家庭如何如何写的更假。这个人物完全就是为了给少平创造苦难而存在的,对少平的形象立体化有益,而自己的形象缺乏真实性,也缺乏动人的力量。这让我在看到田晓霞死的时候基本无感,因为她不过是一个符号。

      书中对少安在整本书中的处理明显比少平要好。少平娶煤矿上的嫂子,体现出的是对生活的妥协,而不是奋斗。这个是我个人的看法。少平明显是坚信爱情的。而娶了师傅的遗孀,明显是出于责任和同情,这叫啥,男性视角的以身相许报恩?并非不可信,但是体现的东西毕竟有限,对人物深层的挖掘,我总觉得缺点什么。

      整本书来看,对人物的处理明显体现出一种偏激。作者路遥,明显的想让他笔下的人物“高大全”(不是刻意的,我认为是过去的传统英雄文学的孑遗)。可能高大还谈不上,但是明显的有种拔高的痕迹。这点我还是欣赏红楼梦中对一干人物的处理,即使是善良的贾宝玉,也有失言害死尤三姐的时候。这就是我为什么喜欢捶树的司机的原因,这个人物处理的整体可信性超过书中的许多人。而书中另外的很多人在处理上都是有瑕疵的,不能整体地取信。

      另一个让我不喜欢的,就是这本书的近似封闭的结构。引入人物太少,几乎所有的人物都是围绕着男主两个转,主要的故事都在交代他们和身边的人,写群像除了这些人物外,其他的人可信性和生动性都一般般。那个年代的人是够单纯的,但是人不是只有一面的。路遥的功力在塑造群像方面,有点弱。

      人物的类型不够丰富,人物在那种大环境下作的选择也不够丰富。跟国外的某些作品,如《阿信》(我只看了故事梗概)对比一下就知道了。

      很多人之所以喜欢《平凡的世界》,是因为它的平民视角,是因为它细节的生动。但是仅仅有这些还不够。它的偏激,它自恋自艾的狭隘,都让我心生疏离。因此我不会给自己的子女推荐这本书,最多会推荐他们看看了解那个年代的某个方面。

      • 家园 很有同感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美女你太年青了

        你说的这些东西只能证明你太年青了.反过来,也说明我们国家在最近的30年的变化太快.以前是10年20年作为一代,现在5年一代都让人觉得描述不了这种代沟.

        路遥是一个伟大的作家,他属于他那个知青时代.平凡世界描述了中国80年代这个巨变的时代,作为中坚力量的知青一代的思想演变.

        恰如,曲波的林海雪原描述的50年代的战士的生活.

        不理解这一点,你就不能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把<平凡世界>认同为划时代的作品.

        有些东西是你很难理解的,比如户口/个人身份/编制/家庭成份.

        为什么很多人怀念80年代甚至文革.原因是那时尽管很乱经济贫乏,但是绝大多数人的私德很好,人们之间的信任感,道德认同感很强.

        • 家园 这些事情我也曾经经历曾经遇到

          比如,户口,编制,个人身份,家庭成分。这些我都曾经经历遇到或者听说。

          我的父亲我的爷爷因为社会关系不清白,入不了党,而后来我想放弃入党的时候,他们给我一定的压力,在我身上投射了他们的愿望。

          户口问题我们现在也是遇到的。我对户口的重视要超过我bf,我妹妹去广东上学的时候,我一定要她把户口转过去,她开始倒是没有转。

          据说现在是3年一代,我觉得有点这种意思。

          事实上,我在老年人那里还是比较吃得开的,很多老人跟我聊觉得还蛮能放开讲事情的。我对文革和80年代都有一定的了解。但是怀旧贵怀旧,欣赏文学作品归欣赏文学作品。文学批评是一种专业的工作,我是踏在门口却不得其门而入。而更多这个帖子里的人是把简单的对细节和事件的共鸣作为欣赏文学作品的必要成分。

          我同意您说的最后一段话,但是您也要看到,这个时代是五千年来前所未有的时代,虽然已经这么烂了。私德很好管啥用,人吃不饱还是吃不饱。何况,绝大多数人的私德也丝毫不能掩饰人的私心。在我所听到的故事里,这种内容还是有的。

          另外,文革的信任感怕没那么强吧。道德认同感,在一部分人的眼中是好事情,在另一部分人的眼中也没有那么好那么重要。《山楂树之恋》中男主死了,女主不敢哭,就是一个明证。

          两相比较,我还是喜欢这个时代,虽然它够乱够烂。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