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读点清野史:文化自信心的丧失 -- 无心之云

共:💬155 🌺88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个话题太大了.

      文化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说似乎过于的宏大.对于老美好像是家常话.不知道我这个感觉有没有现实依据.

      就近几百年的变化,我个人觉得并不是文化的问题.而是经济与制度方面的问题.我们说的科学技术在在中国明清清代为何发展不了.实际上就是:没有用处.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推动的,反过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又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中国自唐宋以来就进入了大一统的国家模式.大一统的模式消除了内部的竞争力.战争的爆发的可能性降低到最低限度.农耕文化的自我满足性,既消除了不同区域间/家庭间的信息交流,又消除了经济竞争的动力.科技的发展也就失去了原动力.

      而西方不一样.武器的发展一直是16~19世纪科技潮流.顺便刺激了机械化的发展.

      拿建国60年,前后30年对比,就会发现,经济的发展源于建国后理工教育普及和宣传,对工业机械的渴望是最直接的动力.当然更重要的是肚子问题,不发展机械,旧有的农耕制度无法支撑众多的人口是原动力.而这,在明清时代是相对缓和的,不是明清时代计划生育工作做得好,而是建国后的医疗技术的发展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 家园 任何制度也是要靠人去执行的

        只有文化凝集的人心和信仰才能让人自觉的执行制度。

        中国的制度已经有很多了,但是很多没人信,没人认同,没人执行,一个个利益纠结起来的小团体按照自己的意志曲解利用制度,再不行直接潜规则。但是当不同利益的团体直接发生冲突时,公平的制度成了双方扯大皮的,输了的不买账,胜的反而不光彩。

        一切切的混乱足以再写出了百八十本的新现形记。

        当中国的物质丰富后,对文化制高点的争夺越来越激烈。影帝和蟹帝最近的持续高调的发言是这种争夺的注脚。

        文化很重要,后果很严重。

    • 家园 文化自信的造就可不止百年之功,冰冻三尺也非一日之寒

      现在扯对文化自信心的有无有点何不食肉糜的意味,正经的现在要讨论的该是有无对恢复文化自信心的信心,如何才能产生这个恢复的信心,还是已经不可能了,有无必要等。

      做着洋人发明的飞机上天,开着洋人发明的汽车出门,吃着洋人引进的酒水土豆水果,唱着洋人的小调,听着洋人乐器拉奏的乐曲,读着洋人发明的万有引力,小说哲学历史,

      文化不是请客送礼潜规则茶道戏曲就够了,文化离不开吃穿住行思维伦理,更离不开物质生活的种种。中国人的世纪?是长副中国人的面孔就可以说是中国人的世纪么?产生这种想法就很搞笑。

      但是文化本来就是互相传承杂交发展的,吸收外来文化或输出文化都是常态。只有自信的文化才奉行输出,哪怕被骂作普世后仍然厚着脸皮输出,背后的还是自信。而闭关锁国的最深层心理也离不开对自己文化的自卑,羞于见人吧。

    • 家园 这个故事有点玄乎

      哲孟雄,也就是锡金地方,有清一代出过很多事变,对于朝廷并非默默无闻的地方。下面有百度上的一点资料:

      〖中国出兵援助锡金〗

        当时的乾隆皇帝先后两次用兵,最后由福康安和海兰察统率清军于1791年将廓尔喀人全部逐出西藏,并越境追击至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城郊。廓尔喀军队在挫败清军前锋获得小胜后请降,从此成为中国的藩属,这也是乾隆“十全武功”的最后一件。

        

      清朝糜烂,也不至于满朝对于这些故事一无所知。我感觉有点小说家言的感觉。

      • 家园 哲孟雄是锡金

        这件事是不是小说家言也不一定,清季在疆土问题上有太多让人不可思议的态度。比如,叶名琛不战不守不降,丢失广州。广州,比起哲孟雄当更为著名。

        问题在于,当时的清国满汉官绅已被舰船大炮吓得胆破了,献一城割一地以求眼前安静,越南的宗主权都可以不要!何况一个远隔万里的七十里小附属邦国?

    • 家园 根子就是科技落后了

      近代史讨论来讨论去,所有的失败最后都归结到一句话:人家船坚炮利。其实这就是中国近代蒙羞的总根源。想象一下,如果西方人开着蒸气船来进攻,我们这都已经开发出鱼雷潜艇了,那么管什么这个制度那个主义,文化不自信的就该是西方而不是中国。

      但可能是中国文人搞不懂科学技术,总不肯停留在"科技落后"这个结论上,总觉得挖得不够深,要继续挖下去,把孔孟挖出来鞭尸,把文字阉一下向字母靠拢,引进各种主义思潮互相争吵乱战不休,好象中国人只要且只有起居行止饮食跟西方人一样,那科技就自个进步了。

      文人的毛病,总是不肯就事论事,总不由自主地要上升到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什么东西,才觉得深刻了,才觉得挖到根源了。语文不行就补语文,数学不行就补数学,不要语文不行,就开始思考是不是自己天资不够,还是睡眠习惯不好,还是没有请家教,还是因为不爱洗脚。

      科学技术本身就是原动力,而文化,制度,这个主义那个主义都是附加配套的东西。蚂蚁也有自己的文化,人家喜欢挖洞。人类主宰地球靠的是聪明的大脑,而科技才是大脑的结晶。如果有一天我们发现了外星人,第一个问题会问什么?肯定是其科技发展程度如何,来判断它的先进程度,而不是首先问它们实行的是民主还是专制制度。

      • 家园 弄反了吧
      • 家园 洋务运动白搞了

        到现在对历史的认识还这么肤浅。

        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的教训,难道忘了么?中国人1840年以来的求索,原来在某些人眼里只是文人的无聊而已

        • 家园 呵呵,红朝的洋务运动也不过三十年而已

          不过把李鸿章的坚船利炮换成了美刀人民币。

          比照我大清后来的甲午之战,谁知道红朝接下来会面对什么。

          至于鄙视西方文化,甚至西方科技,也是西西河的一个大特色

        • 家园 洋务运动在大多数人基本可以总结为

          是进口小汽车,人头马,吃西餐,跳贴面舞,

          或者是自己山寨,铁人王进喜自己找石油,放卫星,

          也就常说的买与造的问题,这就是洋务运动的主要印象。

          象日本,俄国那样的洋务运动在中国是不可能的。

        • 家园 说别人肤浅很容易

          张嘴就来,但不代表你就正确了。

          一个差生连年不及格,突然发奋一个月,仍然不及格,于是叹到,看来我根源没挖对。

          洋务运动能代表什么?世博会式的小打小闹,真以为西方二三百年的智力积累可以一蹴而就么。

          • 家园 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

            同样是30年长度,最后战场较高下。自己比较一下,就明白中国差什么没做了。中国的船比日本坚,炮比日本利,淮军的枪支粮秣,无一不比日本充足。到底为什么输的?!

            这个也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老题目了,没想到到现在还有人翻案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