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读点清野史:文化自信心的丧失 -- 无心之云

共:💬155 🌺88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还Ok,被打成那种熊样的前提下没有什么自信也属自然
    • 家园 哲孟雄?租借使用?

      1890年中英会议藏印条约第二款

      哲孟雄由英国一国保护督理,即为依认其内政处交均应专由英国一国径办;该部长暨官员等,除由英国经理准行之事外,概不得与无论何国交涉来往。

    • 家园 呵呵,查了一下还有真有这事

      俺印象中,对国人震动最大的不是老兄说的鸦片战争和庚子事变,而是甲午战争打不过日本人。自从蕞尔小邦小日本踩在我大清头上之后,气数就尽去人心也就慢慢散掉了。之前,天朝还是凭借剿灭太平天国和官办洋务运动颇为中兴了一把来着。几大名臣曾左张李里面,国学帽子最小的是左宗棠的举人吧,那个时候所谓儒教恐怕还是有些分量的,和后来剪辫子的时候不能同日而言。

      还有就是阁下说【连衣冠都易了头发也剃了,但文化的宗旨一直保留着】,俺很难苟同。华夏之名,来自衣冠礼仪,可见国人对衣服和头发的重视。一个民族,【衣冠都易了头发也剃了】,还有多少脊梁和骨头留着,没有这些的【文化的宗旨】又是些什么呢。。

    • 家园 个人乱胡说一下。。。。

      个人是看了黄仁宇的书,其中好像有说到,中华帝国为什么没有走上西方的那种资本主义道路呢,因为志不在此。

      个人理解就是说华夏文明因为地理气候大环境,一老早就催熟了大陆季风气候农业国家中央集权,对付水患,对付北方游牧,在民生和国防两个方面,一老早就成熟了,成套路了,大环境没变,老套路方向就不变,而且套路越来越完整精密。

      一直就是领先者,没心志主动地,也没异类外晦欺负所以被动地,去搞什么创新。

      这比较容易理解:都不晓得导致人类灭亡的火星病毒存在,在可预见的时期里,其他病毒又都被控制住,谁去捣鼓防治火星病毒的疫苗,才真是头壳坏了。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华夏星汉灿烂的时候,都是小咔。

      《创新是落后者的特权》,西方那些小咔,因为他们的地理风物环境,在对内凝聚对外兼并的过程中,反而有了另外发展方向,进化成跟华夏文明不同的另一种文明了,这种文明的发展,不是亦步亦趋跟在华夏现金文明后面的,而是跳跃式的,就是说你走过的路,我不用走,但是却能走到你前面。这不是西方的人力智慧能想到说要跳跃式发展的,而是风云际会,西方的大环境造就的.

      渐渐地,东西发生碰撞,华夏就遇到千年未遇之局,一下子被打懵了。

      被打懵了,局面不仅是杯具,更是餐具。这就让人很难接受了,要找原因。找原因很容易一找就找到以前走过的路上去,都是以前的路不对,所以导致我们被打懵了。

      那么以前的路,就十恶不赦。以前的路靠不住,现在的局面是杯具餐具,以后的日子难有光明。

      这样子,人就很容易丧气衰竭,没信心。

      以前,没发生碰撞的时候,信心满满,谁打得过俺?

      被打懵了以后,信心又丧失殆尽,俺打得过谁?

      进攻时的左倾冒险,立马就专程失败后的右倾投降。

      怎么解决呢?

      还是要加强心理建设---戒骄戒躁,胜不骄败不馁。

      华夏文明,历史这么悠久,也是有道行的,西方来战争来殖民,搞了许久,就是灭亡不了华夏。

      仿佛两人在散打,其中一人有些新招数,另一人吃了亏,但总结经验教训,还是有办法克敌制胜的。

      即使对方升高马大,也不打紧的,可以打败的。日本历史上名人堂级的柔道家三船久藏,他就是小个子,专门搞定大个子的。他骨灰级的招数叫做“空气摔”,这招对付相扑选手都够。

      • 家园 说得非常好,这也是我说我们应该走出五四的原因

        五四本身就是我们被打懵了后的变态反应。

        说实在的,欧洲小的也转过不少地方,基本上16世纪文艺复兴前的欧洲的画画、雕塑人物那个呆板,你会觉得和16世纪后的欧洲文明完全是两个吗。

        不过人家还是很珍视的说,另外欧洲人的圣经的影响简直是无所不在,根本无法剥离。

        欧洲人因缘际会发展出了高度的资本主义文明,又搞出来工业革命,一下子改变了人类的面目。人类再也不可能走回头路了。

        没有工业革命,不一定会有中国人的全面溃败感觉。

        想想看,当年西班牙征服者150个人居然敢征服一个帝国。就是现在150个美国特种队员,用轻武器也打不下一个帝国啊。那是什么心气?这种心气中国人在汉唐也有过。

        汉之班超36人,唐之李靖三千人很少突厥。王玄策借兵灭中印度,让人神往。

        这是一个时代的精神。现在的欧洲人哪里有祖先的精神,他们像我们的明朝、清朝一样。

        倒是中国人经过毛的洗礼,一副经济动物到处攻城略地的感觉

      • 家园 说得好,顶一下

        美国几乎是世界大国里最没有历史的国家,可是现在却傲世群雄。也是因为他没有历史基础,所有的一切都要靠双手去打拼。老一辈的美国人他们的开拓精神确实是值得敬佩的。现在不同了,什么事情都不干,每天鸡尾酒加美女的金融家多的是。沃尔玛的工作就是把中国货贩到美国卖,这次轮到我们去打拼了,历史的齿轮又开始转动了。

      • 家园 心理建设,说的轻巧

        一个人如果他小学学习落后,中学学习落后,你告诉他高考能考全年级第一,大家都会疑惑你的自信何处而来。

        戒骄戒躁,胜不骄败不馁。这话似乎没错,可是还是不能避免失败啊。难不成一连考砸了10回也要胜不骄败不馁?没几个人有那好脾气的。除了认定自己行以外,别忘了,努力和正确的学习方法。

        我们看印度,总会觉得他们有些没来由的自信满满。为什么,我们看不到他们的努力。

        五四以后,乃至80年代打开国门的时候,我们民族精神气质上一个最好的东西是我承认我落后,我向你学习,不是简简单单的学,是扎扎实实的学,而且我认定我一定会超过你。

        • 家园 对您的回复有点犯晕了

          知易行难,是不错的。但您把一个人,假设绝对的劣势,然后放在考试的独木桥上,此人怎么成功,当然是失败罗。

          个人从未认定有了自信,不骄不躁不馁就能搞定一切。

          您说别忘了,努力和正确的学习方法,个人当然同意。但,您是否为了要反驳个人一下,把话,把举例弄的太绝对了。您假设的那个人,一直落后的,有了自信有了努力和正确的学习方法,您若是他,您可高考全年级第一?

          您说的54之后,乃至80年代打开国门的时候,民族精神气质上一个最好的东西云云,个人不认同,至少80年代后的部分,不能认同。

          个人的认定是,80年代后,是我承认我落后,所以我发挥“比较优势”避让你,地球村食物链体系,我到底下去,我做裤子,你做飞机,我还可以砍掉自己的飞机。

          这是没自信的态势,而不是有自信的态势。

          什么是实践“我认定我一定会超过你”?,个人认定就是---裤子,我做,但我要用做裤子鼎力支持做飞机!

    • 家园 所谓的文化自信向来都是

      建立在先进的生产力上的。中国长期以来一直代表着世界上先进的生产力之一,,因此也一直对自己的文化感到有信心。

      如今要重新寻找这份信心,只有把建设搞起来,生产力搞上去,所谓的文化自信就会自然而然的出来了。

    • 家园 其实就是个意识形态危机吧

      在西方帝国主义者来到之前,中国有一套非常稳固的意识形态,这个就是“中华”的意识形态。就像资本主义、共产主义,这个意识形态是普世的,是绝对正义和最终目的。“中华”是一切正义的起点和归宿,反对“中华”的都是“逆袭”,臣服“中华”的都是顺我潮流。这不是简单的汉族民族主义,这是一个非常“普世”的意识形态,不是民族的,而是放之四海儿皆准,所以朝鲜、越南、琉球都以中华衣冠为荣,中华语文为雅,以“小中华”为荣,丝毫不会有肉麻与民族自尊心受伤害的感觉。连日本这个二杆子也经常插一脚进来。那些不肯接受这个意识形态的,内部如藏、回、苗等,外部的如缅、泰、爪哇,是不可理喻的“野蛮人”。当时的儒家知识分子,维护的不仅仅是我明国,我清国,而是我“天下”,维护的是一种世界次序和“普世正义”,换句话说,就是“全人类的最高利益”。

      清末的知识分子面对的就是这个意识形态的崩溃过程。这不仅仅是一个政权的没落,或一个民族的毁灭,这是一个世界观的幻灭。这就是为什么当时知识分子对同胞和国运冷漠,对洋务运动冷眼旁观,感觉无能为力,情愿关起门来读圣贤书,或者去租界做寓公。

      民族主义是一种“相对正义”,是注定狭隘的,这是很多知识分子看不惯的。“洋务运动”都是“琐碎”的政权利益和民族利益,挽救不了世界的次序和“天下人心”。

      通宝推:二至,
      • 家园 【这个有点味道】在意识形态重建(如果能)之前

        估计还要恢复信仰、道德、法律和行为规范等等。

        能做到吗(指恢复“中华意识形态"而非现在的做作形态)?

        • 家园 意识形态本来就是一种没有神的宗教

          “信仰”是意识形态的第一位。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建立,首先是建立在对自己“绝对正义”的“信仰”上,道德、法律、行为规范都是先上车,后补票的。必要的话,也可以逃票

          “中华意识形态”是建立在它认为自己是“唯一文明”的绝对信心上。现在除非北美大陆突然沉没,我看不到重建这种绝对信心的可能性。

          如果你认为“中华文明”只是许多“文明”中的一种,可以和资本主义共存,你只要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可以了,那你最多是个“文化民族主义者”。

          • 家园 说得好,现在唯一文明一直在吞噬

            我们也许会慢慢习惯的,或许我们已经快要习惯了。

            我曾经写过一篇小文,发在河里,就是作哀悼之词的,我不会使用工具,就直接贴在下面吧:

            博尔赫斯有一天做了一个梦,随后,他将梦的内容记录于一篇小文。梦很简单,只有一个场景:一个类似讲堂(学院的?教堂的?)的地方。博尔赫斯那天梦到,从讲堂的门口,毫无预兆地进来一群人。他们或鸟嘴蛇身,或身垂双翼,手是指甲长到卷曲的爪子。他们全都披着长而凌乱的头发,头发上粘着一块一块海苔,往下滴沥着海水。这些人一进来就往讲台上抢去,并且占据了讲台。他们张开嘴,想说什么,显然因为长久不曾说话,音调枯涩,语不成句。他们就像一群被流放的人,现在潜逃回乡。

            博古通今的博尔赫斯一眼就认出了他们。这些公元前盘桓在奥林匹斯山上的神祗,自从被赶下祭坛之后,一直流落在无人问津的寂忘之地。现在他们回来了,是要重新抢夺祭坛吗?看他们又焦虑又黯淡的样子,连怎么说话都忘了——也有可能是他们说的话,人们已经不知道如何听懂了。

            看着这些变得丑陋了的、干枯的神祗,梦中的博尔赫斯从口袋中掏出手枪,毫不犹豫地,愉快地将他们一一射杀。

            我感兴趣的是,当那些神祗被赶下祭坛时,跟随他们的人——肯定是有的,因为不能繁殖,只会越来越少——是在哪个阶段沦落并悄悄湮灭的?

            以及,我是哪个神祗的跟随者?在我的神祗被赶下祭坛以来,我跟着他到了何方?并且最终要走向何方?

            有远古信仰的人,在博尔赫斯的这个梦中,被永远流放了。

            “感谢午夜的第十二支枪。”艾吕雅写下这样一行诗。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