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灌水篇]"...孙记的大包子, 千年老字号…” -- 三丰子

共:💬14 🌺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灌水篇]"...孙记的大包子, 千年老字号…”

    [灌水篇]"...孙记的大包子, 千年老字号, 独家配方…”

    [引子]

    (做疯状) “ 刚出锅的大包子, 来喽, 馅大皮薄, 孙记的大包子, 千年老字号, 独家配方…”

    文化走廊的司令和夜帅下黄榜号召天下英才放下文化, 来谈美食。实在是有乾隆老儿号召编四库全书的野心。司令专点名不要我疯(我疯过吗?不能看名取义 ), 是不是有明抑实仰暗示来点疯的好抓个反派典型? 嘿嘿, 不上她这一当.

    但老字号的包子只优惠给他俩两班主. 若有要的也可给. 各位看官就免了,谁叫货源越来越难弄了哪. 供应各位看官的包子包管不是那老字号的,吃着放心.

    [正题]

    过年北方谁家不包包子?

    包子这东东好,上得到殿堂,下得到厨房. 从前过年, 得先想着祖先. 堂屋的正中间的供案上,摆上白白胖胖的包子(实际是馒头,太朴素了吧,别落个不孝罪名)让祖先享用. 外边大灶上,匆忙的小儿抓个包子就能跑出去疯一下午.

    包子这东东好,精华在于馅. 馅宜繁宜简. 有心情的话, 选几鲜物,细细地切成小钉子, 拌成馅, 要再多点工夫的话, 不防参考贾家的方子做成茄子鲞. 要没有也没关系, 买一把韭菜, 炒个碎鸡蛋, 一混合就是馅. 再不行, 开车总会吧,去中国店买去呀。 无论繁简, 只吃包子不喝道汤, 是件煞风景的事. 这汤没什么秘诀, 只要清淡就好(晴掌们,你的汤里肉加多了吧,嘿嘿). 实在没有汤, 也得泡一壶绿茶就着.

    包子这东东还好在它是 “及时雨” . 先说正餐, 汪曾祺曾说豆腐乳滴上香油就可以招待姑奶奶,窃以为还需得热两个包子才不会惹得姑奶奶跳起脚来骂. 更重要的是夜深人静,正想痛痛快快地上回网灌回水, 肚子不干了, 怎么半? 下楼, 取两个包子只需在微波炉里转20秒, 便可边吃包子,就着杯热茶, 上网神游了.

    [跑题]

    我吃过最好吃的包子, 是婆婆做的干菜包子. 春天的灰灰菜采下来,洗净?鸶涩 过年的时候,才发上水, 加上豆干,粉丝. 等婆婆家的儿子媳妇们回来了, 包子已经蒸好两大筐子了, 估计有五六十个. 这种包子, 没有用时下菜蔬那种水气, 却保持了春天灰灰菜的清香, 豆香与菜香入齿难忘.

    结婚后第一次回劳工家过年, 便爱上这包子. 说实话,那两大筐至少被我消灭一半.虽说还是羞答答新媳妇阶段, 我的胃从来不动摇奉行"在外吃饱不想家,在家吃饱好玩耍"主义.结果要了我好看了.一天晚饭, 无视桌上的盘盘碗碗,自顾嚼包子, 一个,再一个,又一个,吃到第四个时,第六感觉告诉我有双眼睛盯着我。奶奶在用一种不知道是吃惊还是那“世道变了的感慨”的目光在看我一个接一个。我暗暗乐,偷偷拽了我劳工一下让他问奶奶我已吃了几个包子。劳工知道我取乐,仍然笑着问了:“奶奶, 她吃了几个包子了?” 奶奶琢磨了一下答曰“才两个么”。后来劳工不认帐,每次都大笑着说我胡说。

    如今再也吃不到那干菜包子了。

    美食的记忆,大概都是缘于和爱的人在一起分享过。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