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有点架空:对二战日军进行大兵团歼灭战的可能性 -- 本土流亡者

共:💬81 🌺3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不是,看苏联就知道了。

            这里有两点:

            1. 坚强的斗志。

            2. 较大的战略回旋空间。

            苏联具备了这两点,所以,德国打到莫斯科,占领了乌克兰等重要的工农业基地,苏联还是没有败。

            而中国当时也具备这两个条件。工业化与否我觉得不是最重要的。

            • 家园 如果你看了对苏援助物资的全部清单,你就不会这么想了

              整个清单列出的内容只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事实:

              苏联在战争初期完全丧失了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在人们津津乐道于苏联10万辆坦克和装甲火炮的产量时,从来没有人注意到:

              苏联在战争期间中几乎没有生产过燃料、几乎没有生产过轻工业品、几乎没有生产过医疗用品、几乎没有生产过工业化的食品、几乎没有生产过交通运输设备、几乎没有生产过无线电通讯设备、几乎没有提炼过稀有金属原料。

              一句话,如果没有盟国的援助,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苏联人是不可能靠自己的能力打败德国的——这就是全工业化后产生的后勤依赖困境。

              另外,全工业化后对后勤依赖的另一个明显例子就是纳粹德国。在1944年8月丧失了与土耳其联系的陆地通道后,军备部长施佩尔报告,德国的军事生产工业将在来年3月彻底停工,原因是稀有金属钼的储量只能用到那个时候;还有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德军丧失了燃料供应和加工能力,尽管有大量的飞机坦克,却无法投入使用。假如对此没有概念的话,就想想斯大林格勒战役里,全摩托化的第6集团军在丧失油弹供应后根本无法机动,只能在救援失败后被全歼。

              另外一个工业化水平制约了战术思想的例子就是日本陆军。当人们嘲笑日本陆军拒绝自动武器和低劣的火力水平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按照日本可怜的工业生产能力和运输能力,根本无法满足大量自动武器和重型武器所需求的弹药供应量。以典型的后勤制约作战能力的瓜岛作战而言,2万9千名日军在瓜岛呆了半年,所获得的物资总量仅仅只相当于美军一条运输船装载的物资总量;而相比之下,美军每次为瓜岛提供的物资都在20条运输船的数量以上。

              所以,当军事战略建立在全工业化基础上之后,军队本身在丧失补给之后反而更加脆弱了。

              • 家园 真不知道你从说的

                苏联在战争期间中几乎没有生产过燃料、几乎没有生产过轻工业品、几乎没有生产过医疗用品、几乎没有生产过工业化的食品、几乎没有生产过交通运输设备、几乎没有生产过无线电通讯设备、几乎没有提炼过稀有金属原料。

                战争期间苏联每年的石油产量维持在大约2000万吨的水平。苏联的石油加工能力不足,特别是优质汽油生产能力严重不足,依赖美英的援助,美英共援助苏联汽油258万吨.而战争期间苏联军用油料消耗量1956万吨,平均每年约500万吨.

                没生产?

                你有数字么?

                • 家园 有,你可以在网上搜索trytry贴的

                  <战时对苏援助>中提到,苏联的汽油有75%是由盟国提供.苏联坦克使用的是柴油,对纯度要求较低.

                  具体的内容请自己查询

                  • 家园 注意,你是怎么说的

                    苏联在战争期间中几乎没有生产过燃料、几乎没有生产过轻工业品、几乎没有生产过医疗用品、几乎没有生产过工业化的食品、几乎没有生产过交通运输设备、几乎没有生产过无线电通讯设备、几乎没有提炼过稀有金属原料。

          • 家园 如果中国已经完成了工业化过渡,日本还敢侵略吗?

            杀敌1000,自损800,未受其利先受其害,何况中国的领土是日本的30倍,人口是10倍,战争潜力几乎是无穷的。说实话,如果毛是当时蒋的位置,情况会好得多。

            • 家园 说一些二战日本的统计数字

              日本的领土面积

              日本的领土在战前与战后变化是非常巨大的。甲午战争之后朝鲜台湾成为日本领土,日俄战争之后南萨哈林成为日本领土,现在日俄有争议的北方四岛在当时也属于日本,一战后德国在中南太平洋的大片岛屿都被交给日本托管,1931年后日本吞并东北,并继续蚕食华北和内蒙。

              日本人口在1940年约为7千3百万,45年11月为7千1百万,请记住这仅仅是日本本土人口,它并不包括其他殖民地和征服土地人口。

              外链出处

              以下是40年殖民地和部分占领区人口

              朝鲜:2千4百万

              台湾:5百70万

              南萨哈林:34万

              中国关东地区:189万(包括31万日本人),这个数字应该不包含满洲国的人口

              南洋托管:12万

              把所有人口加起来已经超过1亿,40年的中国应该不到5亿

              如果对比中日两国的工业基础

              除了在锡矿石产量上中国比较领先,钼矿石产量中日基本持平,其他的原材料产量上中日都有明显差距

              以下是1937年两国主要矿产品产量(百万吨)

              日本:4.9

              中国:1.1

              石油:

              日本:0.1

              中国:空

              铁矿石:

              日本:2.2

              中国:0.2

              铜矿石:

              日本:4

              中国:空

              铅矿石:

              日本:0.9

              中国:0.2

              锡矿石:

              日本:1.4

              中国:5.7

              锌矿石:

              日本:1.1

              中国:0.2

              锰矿石

              日本:1.1

              中国:0.8

              钨矿石:

              日本:5.3

              中国:0.6

              铬矿石:

              日本:2.2

              中国:空

              钼:

              日本:0.2

              中国:0.2

              硫磺:

              日本:5.8

              中国:0.7

              详细情况看下面链接吧

              外链出处

            • 家园 世界上没有任何无敌的国家

              即使按照你所想的最理想的情况,中国完成工业化了,日本也不小心和中国打起来了,中国还是有个死穴——你如何在日本海军在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获得维持工业化所需要的石油?

              不要跟我说那个时候的中国海军也比日本海军强大,一个刚刚完成内战的国家是不会立即开始建设一只可以称霸地区的海军的。

              • 家园 为什么要海军呢?

                日本直到很久以后,才对西方宣战,为了断绝中国的军火供应,日本的办法是占领中国所有的出海口。那么反过来,只要我们能够保卫住几个出海口,那么油料就不是问题了。而且一个几乎一无所有的中国仍然坚持了一年多才被封锁,一个能够在火力上和对手相抗衡的中国,凭什么一点要输到连出海口都保不住。

                而且,为什么要石油呢?中国被封锁了好几年,也打下来了。依照当年的技术装备标准,亚洲战场的石油消费量很低的,因为需要消耗大量石油产品的飞机,装甲车,坦克等都很少,无非是车子多一点,火炮多一点而已。使用骡马也是可行的,即便用石油产品,用量也很少。而且我们多多少少还是有点油的,为什么非得大量进口。

              • 家园 既然是架空,大家不妨放开了想。

                即使在70年后的今天,中国石油也只有50%的是进口,何况当年。要赌的话我还是赌中国的陆军胜。

                当然,如果一个国家完全没有海军,就好像当年宋军和辽军的作战,胜了是小胜,敌人逃得快,输了是大输,无路可逃。这我无话可讲。毕竟一国工业化了有了陆军完全没有海军好像不可能。

                • 家园 真要放在完全拟真的环境下YY的话,你要解决的问题很多

                  一是地方军阀。我假设你就是校长,但你这个时候连学生都还不够,你如何让地方军阀去听从你的号令?

                  二是可用于从国外进口技术的资本。你依靠什么来获得国外的援助?当时中国可以拿得出什么来值得国外提供整套,成规模的工业援助?

                  三是人口文化素质问题。现代工业生产要求具有一定文化素质的人员来进行操作,否则只能去血汗工厂里些轻工品,而战争所需要的一切物质都属于重工业范畴。另外提示你一点,现在中国工业化的水平还得归功于建国30年以来的去文盲努力。

                  四是军事指挥能力的问题。现代机械化作战需要大量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中、下级指挥员,这些指挥员的培养是需要时间的。即使我们按照中国人天赋异常,聪明无比,完全一拍脑袋地掌握了机械化作战,那也得开战后一年才能出效果。

                  综合下来,其实用不着YY,建国后中国的工业化历程基本上就是楼主YY所需要的过程和时间。而这里还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在没有战争的前提下,西方国家是否可能将这套当时还属于最先进行列的工业技术和体系提供给中国,要知道即使是英日热恋时期的日本,也没有得到过来自英国的全套工业支持。

                  • 家园 大家说都很有道理

                    想不到第一次开帖就收获了这么多,鄙人相当Happy。

                    确实,我相信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是有巨大潜力的,只要有合适的制度和政策,时间是我们最大的盟友。国民经济的转型是重大课题,涉及面甚广,不是几年甚至十几年能轻易解决的

                    如果考虑到和平土改,关税自主,普及教育,消灭文盲。。。。。。大家估计得花多长时间?

                  • 家园 其实不依靠任何东西,就把老蒋换成老毛

                    结果就会大不一样。

                    这是纯军事化的设想。参杂工业化这些东西就复杂了,个人不乐观。落后了100多年,你要几年赶上去,只能是笑话。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