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整理+原创】杨振基先生讲拳录音整理 -- 重重无尽

共:💬15 🌺5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家园 【整理+原创】杨振基先生讲拳录音整理

    (一)缘起

    重重无尽于2006年底才开始学太极拳,当时是师法杨振基先生所传承的杨澄甫式太极拳。就在我对太极拳越来越有兴趣,开始到处寻找可靠的太极拳资料时,才知道杨振基先生刚刚于2007年3月故去。与前辈明师失之交臂,实在令人扼腕。然而稍有安慰的是,我从杨振基先生的夫人裴秀荣老师处邮购到了杨振基先生的书和录像资料,通过这些资料可以稍稍想见前辈风采之一二。

    邮购的书是杨振基先生讲述,严翰秀老师整理的《杨澄甫式太极拳》。录像资料一共是两张VCD光碟,一张是杨振基先生演示的太极拳、剑、刀,和裴秀荣老师演示的太极拳;另一张是杨、裴两位老师在济南钢铁总公司传拳时,裴秀荣老师一边带领大家行拳,一边讲解注意事项的录像,还有一段杨振基先生在济钢讲拳的录音。

    我为了方便学习,把杨先生的讲拳录音整理成了文字稿。现在把这篇文字贴出来,供大家参考,也算为武术技击版面做点贡献。由于是录音整理,其中有很多口语化的说法,为了保持杨先生讲解的原貌,我没有进行文字加工,仅仅是做了一个记录。文字中有些地方会出现圆括号中一个问号“(?)”的标记,这是说明此处录音不大清晰,反复重放也不能确定内容,故存疑。下面进入正文:

    注:加一条链接,是杨振基先生的介绍,出自百度百科:

    杨振基

    (二)正文

    采访者:在纪念杨式太极拳一代宗师杨露禅先生200周年诞辰之日,受济南钢铁总公司的邀请,杨式太极拳正宗传人杨振基先生来济钢传授杨澄甫式太极拳。现在请杨振基先生就太极拳的练习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给予讲解。

    杨振基先生:

    就是告诉你,一切动作都是用你的意想着去练,不能够单去做做。首先呢,做到这一点。再一方面呢,就是考虑,不要抬肩起肘。抬肩起肘呢,就是你要气要往上提,不能气下沉。所以不要抬肩起肘。而且运转不灵。再一个呢,就是我们要气沉丹田。咱们不单做这个东西。不往上提气,就等于气沉丹田。

    从这几方面做好了以后呢,再一个就是我们在做动作当中啊,应该注意我们一切都是靠腰来带领的。腰为第一主宰啊,主宰于腰,行于手指,这是在拳论上说的。在我们练习当中呢,就是首先呢一切动作先得看腰开始。说腰拉、腰转,都是在腰上做动作。手的动作呢,他少一些,腰的动作多一些。就是腰把这手脚都带动了。

    再一个呢,我们要做动作以前呢,就要分虚实。分虚实就是就步法上来说的。这步法来说什么呢?就是动的脚呀,是虚的,不动的都是实腿。什么都是转换过程当中是先实后虚。站好了以后呢,然后才能定位。在定位的时候,怎么说你定好了呢?就是,第一个是前脚尖向前,正前。后脚尖在你的外边,就是往外撇脚。这个前脚尖跟这个后撇脚当中有一个裆的距离,就是你的自然裆的距离。这个没有尺寸,根据各人,每一个人的情况,自然裆的距离。但需要注意,站好这位以后呢,需要注意什么呢,就是前膝盖不能过脚尖。过脚尖以后,你这个前力就往前倾了,力就散了。要能考出来你这个步法站得对不对,有没有力,下盘巩固不巩固,就看你这个前脚啊,能不能踩住,后脚能不能蹬住。前脚、后蹬,这个说明你这个步法对了。

    然后在运转当中呢,就是要分虚实,刚才我已经给你们讲了。动的腿呀,就是虚的,不动腿呢,都是实的。然后互相转换。前脚变后脚,后脚变前脚,然后根据动作的要求,来回转换。这是从步法来说。再一说呢,我们这个拳呀,现在讲呢,就是要分虚实,不要实腿转,实转。因为实转这个东西,我们现在从这个教学来看,从这个教学的经验来反映这个问题呀,实转以后伤膝盖。伤膝盖以后,你就不能做了。是吧?你练得多了,膝盖疼。越练越疼,不练不疼。所以这个就是,通过实践认识这个问题。不单是我们,连外国都有这种病,就是我们实转不是练拳的一个好的方法。所以大家在这个地方要特别注意,是吧?因为伤了膝以后呢,将来你不能练了,而且你走动也不方便了。所以希望大家在这一方面要特别注意,不要实腿转。就是要做动作就分虚分实,实实虚虚,虚虚实实,这样去做。

    再一个就是,我们做动作当中呢,需要注意什么呢,就是注意你这个打哪儿看哪儿。因为我们往往看到,很多同志们打的时候,打前面不看前面,不是看左边,就是看右边,注意力不是看你的前方。你打拳,你打哪一方就看哪一方。这个呢,就是打哪儿看哪儿。是吧?

    再一个呢是什么呢?我们需要注意就是我们的手势。这个动作出来,是在上边的,是在下边的?把这个分清楚。是左边,是右边,都要把他做够。不要又不象左边,又不象右边。在你上边吧,你又在下边,在下边又在上边。所以这个在练习当中,这个不好。再说,我们这个有一定的位置。你是上就是在上边,你在下就是在下。怎么转,在书上呢,已经给讲明白了。在教学当中,我们也给大家讲了。要注意的是什么呢?就是要认真地找你的位置。咱们手有手的位置,脚有脚的位置。动作出来怎么转,怎么上,都有一定的要求。希望呢,就是在这个方面要自己要求自己,要严格地要求。他绝不是随便出一个手,随便上一个步,随便出个拳,这个不行。他应该按规定,你手应该走到哪儿,你就要走到哪儿,用哪儿你就用哪儿。这个也不能乱(?)

    再一个呢,我们千万注意,就是现在,我们这个杨式太极拳哪,不是没有呼吸。不单独做呼吸。就是自然呼吸。舌舔上颚,你自由呼吸。你这不是舌舔上颚,你就有唾沫嘛,就要“咽液”,你要咽下去,不要吐了它。这样就是进行自由呼吸。这样就是以防备……,你自由呼吸的时候,你不要去……,它并不配合你的所有的动作,也不配合你掌,也不配合你的拳,也不配合你收,也不配合你出手,这个统统不配合。而且再说,这个还有,咱们这个拳哪,还有个特点就是,老爷子曾经在这个练习谈上曾经也讲过,我们这个拳哪,没有爆发力。蹬脚、分脚、摆莲,这个腿呀,都没有爆发力,就平稳踢出。因为整一套拳哪,都没有爆发力。所以不说有……,我们这个习惯(?)就是,一蹬腿,一踢腿,就使劲儿。那使劲儿就跟这个,咱们书上我刚给你们讲的“用意不用力”呀,这个就相违背了。所以教你呢,在后边儿给你注明呢,就是平稳踢出。在这方面就说,大家注意的时候呢,就是,打摆莲腿,跟那个蹬脚、分脚,千万千万不要使劲蹬。而且这个踢的时候呢,有个标准,不是说随便踢的。就是把这个膝盖提起来,跟你这个胯平,平的,平出。就是整个的脚掌啊,打到对方。这个就是你的要求,而且我们就注意是……,因为我们很多外边……,不说别人,就说我们见到的,这个膝盖呀,提的特别高,而且脚啊,都能够超过头。这个不合乎我们杨澄甫式太极拳这个练法。所以呢,希望大家,练这个动作当中啊,应该注意,不要踢那么高。

    再一个呢,所有的呢,没有打的力量,没有推的力量。象按手,就平推出去,按着出去就行。你捶,捶,打出去就行,没有打的意识,也没有……,搬拦捶也没有压的意识。等等的,都没有单做的。就像所有的动作没有单去做的。我这几拳出来要打一下,或者我这掌去猛推你一下,这个就统统没有这个动作。希望大家在这方面注意。

    归齐,这个练太极拳,他不是很容易的。我也知道。但我可以给大家讲个方法是什么呢?就是按规则,按照教你的方法,你可以呀,就是一式一式地去找。上面对这个,每教你的时候,这个腰都给你讲清楚了。哪个转腰,哪个左转、右转、前转、后转,这都给你讲明白了。然后你就,你就按这个——你有书就更好了——没有书,你就按这个,现在给你录的这个式子,根据你自己准备,就是……。你或者左转、右转,你弄好了以后呢,你自己想一想,就说,你这个动作出来,把这个动作都做出来,你好好按照这个,按书上,或者按这个录像,看好了是,你一式一式去找。我相信,要按我的说呢,是可能的,而且也容易做到。就是,第一式,太极起势,你找好了。里边这个动作要领是什么,你手怎么出,脚怎么动。然后再分了虚实以后呢,转向第二个,揽雀尾了,那又该怎么做。这个腰上都给你讲明了,而且力怎么做,也给你说明白了。就是你按着一式一式去找。是吧?因为人生,这不是锻练身体,时间很长了,咱不是说你很短时间就不能练了。不是,你有很长时间,你一天、两天、三天、一个礼拜磨一个动作,一共才几十个动作,生的。我想,你不到一年的时间,你有很大的收获。这就是,我告诉你,我体验的练拳的,你找这个动作的,这个方便的方法。

    主要是,还有一个最后我要给大家说说的就是,主要是你要持之以恒,不能高兴就练,不高兴就不练。练了就往那儿一扔,那是不可能……,你也学不好。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注:本文不久前在万国武术论坛上发过。

    关键词(Tags): #太极拳(当生)#杨振基#杨澄甫#太极#录音通宝推:思炎,养吾斋主,
    • 家园 04年以前去过杨师爷家几次

      前几次是去买书(《杨澄甫式太极拳》只有到他家里才能买到,市面上没有的)。说一说两件趣事:

      第一件:有一次我去买书的头天晚上,裴老师梦见抓到一条小金鱼,第二天我就去买了两百来本书:)。

      第二件:有一年夏天我的师父带着我们这些弟子去邯郸看望杨师爷,裴老师当时穿的是短袖衣服,给我们讲完拳后和我聊天时让我摁了摁她的胳膊,结果让我大吃一惊:裴老师外表是一普普通通六十多岁的胖老太太,并无特别之处,可胳膊上的肌肉如铁块般坚硬——我只能用铁块来形容当时的感觉。这下我明白了《太极拳十要》上所写的“气血日日贯注,久之臂膊如绵裹铁,分量极沉”诚不欺我。也理解了书中所写蚊子叮不进杨振基师爷肌肉确是真事。

      • 家园 老兄有福气呀,

        有机会亲承老前辈们的言传身教,实在是机缘难得。我是没有福气亲见杨先生,老前辈的功夫真是让人神往啊。不过,因为联系邮购书籍和光盘(前后共买了一百本左右,不知道裴老师有没有梦见过更小一点的金鱼),给裴老师家里打过几次电话。前两次不太熟,只是谈谈买书的事。后两次,老人家知道我是在国外,少有机会回国,就在电话里给我讲了很多东西。象云手的练法,膝关节的运动等等,我因此受益匪浅。

    • 家园 有人说

      杨氏太极在杨家由于杨澄甫死得早,已失去真传。汪永泉一脉才是真功夫。

      • 家园 【原创】大概是汪先生的某些门人这么说吧

        我曾经试图探究杨式太极拳的传统训练体系,但由于资料短缺、水平有限,一直不得要领。不过可以给您说说我了解的一些情况。

        杨式太极拳目前比较有名的传承,在北京有崔毅士-崔仲三一脉,汪永泉-朱怀元、魏树人一脉;上海叶大密-金仁霖一脉,傅钟文-傅声远-傅清泉一脉;四川李雅轩-陈龙镶、李敏弟一脉;香港杨守中(杨振铭)一脉;河北杨振基一脉;山西杨振铎一脉;陕西赵斌-赵幼斌一脉;台湾郑曼青一脉;南洋董英杰-董虎玲一脉。以上各家的拳架基本是在杨澄甫八五式大架基础上各自体悟发展,不尽相同。

        另外,还有李正从保定翟英波处得来的“府内派”太极。据他说,杨露禅当年在王府教的拳一共十套:第一套叫智捶;第二套是大架;第三套是老架,也叫中架;第四套小架;第五套是小九天;第六套后天法;第七套散手三十式;第八套太极长拳,第九套十三内丹功法;第十套是太极点穴法。

        还有庞大明从河北永年林金生、贾志祥处得来的杨班侯老架太极系列,是说杨露禅从陈氏套路改编而来,由杨班侯传承下来的共计十五个套路:大架、中架、小架、提腿架、快架、四路炮捶、四隅捶、十三路炮捶、撩挎八卦掌、散手、一时短打。其中中架有四个套路,提腿架有两个套路。

        据庞大明考证,杨澄甫先生将杨式太极拳传统系列拳架的十五个套路简化定型为五个套路,分别为:八五式太极拳、37式太极拳、太极长拳、太极散手。其中八五式太极拳包含一个阴腿拳架、一个阳腿拳架,或者叫一个实腿拳架、一个虚腿拳架。这五个套路门内人称其为“老五路”。由于散手又分上手和下手,所以也有人把散手叫成两路,这样五路拳就变成了六路拳。故有人又将杨澄甫定型的太极系列拳架称为“老六路”。但魏树人所说的“老六路”似又有不同,他是把一套老杨式的大架子一分为六而成的。

        杨家的拳架系列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现在河北永年等地还有杨露禅、杨班侯、杨健侯、杨少侯、杨澄甫祖孙几代在不同时期的很多传人,在练习杨家不同时期的拳架。

        具体说到汪永泉先生(1904-1987),根据汪先生在他的《杨式太极拳述真》里自述,他是七岁开始跟随其父汪崇禄向杨健侯、杨少侯父子学习拳艺。1917年(汪公13岁),杨健侯指定汪公由杨澄甫指导学习,直至杨澄甫1928年(汪公24岁)南下为止。可以相信汪永泉先生是得了真传的。

        但是,杨澄甫先生的入室弟子不下百人,其中被公认的佼佼者,有大名鼎鼎的“杨氏三轩”:田兆麟(绍轩)、李雅轩、牛春明(镜轩);有被喻为杨澄甫南巡“侍卫”,功夫卓著的牛春明、李雅轩、崔立志(毅士)等;亦有著名文人(清末举人、编纂过清史)、在太极拳理论上卓有建树的陈微明;还有代师执笔助写《太极拳使用法》的董英杰等。杨澄甫在1931年出版的《太极拳使用法》里亲拟的传人名单如下:

        1杨兆鹏 2武振海(汇川) 3田兆麟 4董英杰 5王旭东 6阎月川 7牛镜轩(春明) 8田作林 9徐岱山 10褚桂亭 11刘论山 12李得芳 13李椿年(雅轩) 14陈微明 15杨凤歧 16张庆霖 17郑佐平 18王其和 19崔立志(毅士) 20王镜清 21杨振声 22杨振铭 23杨振基 24姜廷选 25陈光恺 26张庆麟 27王保还 28形玉臣 29刘尽臣 30匡克明 31杨鸿志 32杨开儒(师孙) 33于化行 34濮玉 35滕南璇 36奚诚甫 37朱纫芝 38郭荫棠 39吴万琳(师孙) 40孙件英(师孙) 41李万程 42张种交

        其中没有汪永泉。是2004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永年太极拳志》,在以上42人的基础上,新增加的十四人中加上了汪永泉:

        1吕殿臣 2郭清杰 3杨振铎 4杨振国 5傅仲文 6赵斌 7傅宗元 8 郑曼青 9陈月坡 10蒋玉堃 11叶大密 12吴志清 13汪永泉 14曾如柏

        杨澄甫先生所生四子,杨振铭(守中)、杨振基、杨振铎、杨振国。其中杨振铭(1910-1985)和杨振基(1921-2007)是杨澄甫亲自列入弟子行列。杨振基是杨澄甫亲定的传人里最晚过世的一位。另外,杨澄甫先生于1936年去世,其时杨振铭26岁,杨振基15岁。

        杨振铭8岁习拳,14岁悟通拳理拳法,为其父杨澄甫的助教,19岁(1929年)后独力在南方教拳,1949年移居香港。杨振基从5岁开始,跟随其父习拳十年,其后随母回乡苦练,1948年赴广州与兄杨振铭统一拳架,并代兄教拳。从上世纪50年代直至文革前的近十年间,杨振基先后到北京、天津、上海、青岛、南京、秦皇岛等地教拳。跟随他学习太极拳的有华北局第一书记李雪峰,还有林铁、刘子厚等高级干部,也有华北局、河北省政府及各地各级的干部和群众。这怎么能说杨家没有真传呢?

        武术界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就是一位大师广采博收,去芜存精,开宗立派。然后他的门人们画地自限,是我非人,口头“大师”满天飞,却再也出不了真正的大师。所以“有名”不代表“有明”。杨式太极拳流传广远,难免泥沙俱下、良莠不齐。龙生九子各不同,练得好不一定就教得好,真传承不一定就出真功夫。自我标榜正宗、嫡传以谋利的大有人在。到底哪些是真,哪些是假,也只能亲自考察体验,而不能人云亦云。过去拜师讲究“师看徒三年,徒看师三年”,说的就是这个考察体验的过程。

    • 家园 这段不理解

      再一个呢,所有的呢,没有打的力量,没有推的力量。象按手,就平推出去,按着出去就行。你捶,捶,打出去就行,没有打的意识,也没有……,搬拦捶也没有压的意识。等等的,都没有单做的。就像所有的动作没有单去做的。

      不发力,好理解,松着练套路。没有打的意识,不理解。不是讲:意在拳先吗?

      • 家园 个人的一点体会是这样

        套路练习应该一是为集中注意力,二是为理顺劲路。就是说是用专一的“意”来引导感受自身的“劲”起于脚,行于腿,主宰于腰,达于四稍。用意主要是用在劲路的贯通和转换上,总体而言,主要在关注自身内部的状况。如果有了打的意识,注意力就容易偏重于四肢末梢,不利于贯通劲路,甚至可能打出拙力。“意在拳先”的意,应该是走体内,而不是走体外。

        胡乱说几句,还要请方家指正。

    • 家园 谢谢

      辛苦了

      • 谢谢
        家园 不谢,自己因为感兴趣就愿意去花点时间。
    • 家园 顶,好东西!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