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笤帚疙瘩成了精 -- 履虎尾

共:💬40 🌺15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知道东北的笤帚啥样啊,北京用的也是那种

              但是我小时候在山西太原市内扫地的时候是用和图片里类似的笤帚。

              到北京后貌似没见过卖的,所以探讨一下 :)

    • 家园 那个扫院子的用啥做的?

      扫地的和扫炕的笤帚,新疆也是一样。想知道扫院子的是用什么做的?

      新疆的是用芨芨草杆扎成的扫把,1米半长以上的木头杆子,一头削尖,芨芨草杆根部用铁圈扎起来,木头杆尖插进去固定之后就是一个扫把,倒立锥形状,比哈里波特的扫把拉风多了,哈哈。

      • 家园 扫院子用扫帚

        扫帚的前半部分是用细竹稍扎的,上边插一根竹或木棍做把柄。貌似东北华北中原都用竹扫帚。

        新疆芨芨草扫帚,仅仅听说过。至于具体什么样子,这这,这还真不知道,没见过——:(

    • 家园 最后一段,我听过不同的版本

      听一个专业演员学的,记得是山东快书(和数来宝是不同的),词我记不全了,记得第一句是“什么什么开花……”,然后“十八岁的大姐嫁了一个九岁的郎”,接着是第一夜第二页怎么怎么尿炕的,然后是大姐打小丈夫,最后小丈夫求饶,从今后“光吃干来不哈(喝)汤”……

      听完乐的肚子疼。

    • 家园 看来老老年间大家就知道

      好象老早有本禁书里就有个扫帚精的故事,在寺庙里闹腾,比尿炕的后果可严重多了。

      • 家园 潜兄啊,扫帚精进了庙,

        后果肯定是相当相当的严重啊——:)

        • 家园 9494

          见吴敬所《国色天香》里的竹帚精记,和尚捡了条命,扫帚还是给烧了,看来成了精的还是要做好本职工作,不能越界捞。

          评曰:异怪弄人,数固当灭,而少僧幸免,人亦可鉴。

          在虎师这里班门弄斧,不过禁书里还是能找到点有意思的小故事。

    • 家园 我外婆也给我说过伊特笤帚成精的故事

      说是一个货郎挑着担子满乡下卖货,到了一户人家门口,有两个俊俏姑娘被叫卖声吸引了出来,买了花线之类的,又说爹爹不在家,先赊着,货郎觉得也没几个钱,就答应了。过了一段时间,货郎又到这户人家来,看到屋场里主人在干活,就搭了几句话,问他家闺女好,结果主人大吃一惊,说自己没有女儿。货郎不信,说明明有两个漂亮姑娘,还赊了花线,主人带着货郎进屋一搜,在各橱柜后面发现了两把笤帚,上面缠着花线,于是他就当场把两把笤帚给烧了。

      故事结尾处,两个笤帚精到底有没有吱声求情,我就不记得了。

    • 家园 夏天赶集,有人卖糜子杆儿

      我们那里管这个叫“甜棒”。越到根部越粗,但是也越没味道。

      当然,冬天的甘蔗也被这么叫。

      这东西外皮很锋利,用嘴咬着剥皮一不留神就一道口子。

      • 家园 多谢西风兄——

        “我们那里管这个叫“甜棒”。越到根部越粗,但是也越没味道。

        当然,冬天的甘蔗也被这么叫。

        这东西外皮很锋利,用嘴咬着剥皮一不留神就一道口子。”

        西风兄所说对极!俺们那旮叫“甜杆儿”。

        此外,玉米杆儿也有甜的。据说是缺少钾肥的玉米秸子发甜。俺们秋天收割时,就挑甜玉米秸子嚼。俺当时特会挑选——看颜色!颜色鲜艳的,肯定甜。

        • 家园 吃玉米杆儿,俺是找那种经了霜的,颜色有点紫红的那种

          不好的嚼在嘴里如同棉絮,而且一种污烂味道

          比这糜子杆儿味道可差多了

          都是小时候干的营生儿了嘿嘿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