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讨论】毛时代普通人的精神面貌——上山下乡 -- 酥油茶

共:💬613 🌺1867 🌵7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1
下页 末页
    • 家园 通过这样的知青去了解“毛时代普通人的精神面貌”,

      让我想起了一句成语,“南辕北撤”。

      文革时期,安徽省军管后(约1973年),军方在淮河流域搞了20个落后“生产大队”(即现在的行政村)调查。调查报告大意是这20个大队,20多年来(和解放前相比),是“五个没有变”:生活水平没有变,粮食产量没有变,生产技术没有变,精神面貌没有变,云云。

      我的老家以前是革命老区,长辈们说,这五个方面现在(1973年时候)真不如解放前了,以前至少有8条牛,现在就2条了,现在再像以前那样交公粮支前,人都得饿死的。农民当时都把学“毛选”读作学“毛喊”。长辈们还说,现在城里抓“现行反革命”真可笑,我们这够格的多了去。

      这些在“吴法宪回忆录”也有类似描写。老彭的“鼓与呼”不是意气用事的。

      • 家园 开发新种子和生产足够的化肥是需要时间的.

        有人显然也很少看批文革的资料,看了也不上心,前些天在天涯,有人贴了个专家写的批文革的贴,漏洞百出.

        文革所谓经济不好的一大罪是,经济结构不合理,

        怎么不合理哪?工业比重增加,并在发展中有破坏环境的情况,.

        基本是瞪眼说瞎话的产物,发展工业增加其在经济中的比重,并把生态破坏,在一定程度上当作不可避免的代价,不是一直在作的么?前面作就是错的,后面一样作,就是成绩.

        还有一个搞笑的是,有些资料把人均粮食少(一般不谈同期人口增加),和在农产中粮食生产比副食生产更受重视,作为文革经济不好的理由,一起批.

        作为农业方面不合理的罪状,而其中的前后矛盾,一点都不在乎,

        喜欢谈文革,那就先多看看批文革的资料,看时再顺便用点脑子.

        另外还有一个搞笑的是上山下乡,上山下乡,事先说的就是叫知青去农村搞农业建设,结果叫他们去了,也是在搞农业建设,可搞建设是好事阿,所以就要花大力气,把上山下乡,论证成刻意迫害,以证明,虽然说的是叫他们在农村建设,做的也是在农村建设,但真相是毛泽东要迫害这些人,当然这个思维过程是他们替毛作的,虽然当年的宣传也好,实际工作也好,都摆在那里,但真相一定是他们认为的那样,你不认他想象的真相,认客观摆在那里的东西,就是坏人.或被洗脑了.

        说个有趣的事,当年文革完,号称是家家吃螃蟹大庆,都是三公一母.

          

          

          说来有趣,不过有没有人想过,当时中国十亿人,上亿的家庭,

          

          

          那来的那么多螃蟹?

          

          

          

          还一定要三公一母,要知道这种东西,一向是母的多,公的相对少,专按这个比例,就更难搞了.

          

          

          吃螃蟹的肯定有,不过,其码不会比当时的螃蟹更多.

          

          

          至于当年有多少螃蟹,

          

          

          那位对当年水产产量有了解的,给普及一下.

          

        有关票的问题,请参考在生产过程同时,人口的增加.

          

          是人口增涨,超过生产增长,造成的物资虽然增加,但却越来越紧张.

          

          

          有关计生问题,也不是一个政策就能解决的,最简单来说,

          

          

          你用套,要有相应的橡胶工业,用药,要有相应的药业,这都是要一步步建的.

          

          

          想想吧,一亿对夫妻,一周如三次,一年所需的计生用品,超过一千亿份.

          

          

          当时中国不止一亿对夫妻,

          

          

          但橡胶和药业,要保证一年几千亿用量,可不是发展个三年两年就能行的.

          

          

        作者:断臂残刀疲败兵 回复日期:2010-06-01 15:11:36 

            

            

            

            毛计划的肯定和邓不一样,这是肯定的,但说毛不打算开放的人,数学一定不及格.

            

            

            因为他不知道,1972是排在1976前面的.

          

          

          

          作者:大三元字一色 回复日期:2010-06-01 18:04:43 

            早在70年代初就有投入巨资的“四三方案”了,不过这些项目投入产出比较慢,恰好邓上台后开始大规模产生收益,于是功劳都归邓了。

            

            比如【引进的四个大型化纤厂1982年全部建成投产后,中国从1984年起就宣布取消使用了长达30年的布票,敞开供应纺织品。引进设备建成南京烷苯基厂后,用石油生产肥皂、洗衣粉,能够满足全国市场的需要,取消了凭证供应】

            

            实际上设备是毛时代投资建设的,但产出的效果,取消布票、肥皂票的功劳是邓的

          

        http://www.ceco.cc/articleinfo/detail_cn_38_256_6951.html

        156项重点工程列表

         156项工程企业现状

        http://mememevvv.blog.163.com/blog/static/24821352010122111431988/

        [转载]“四三方案”引进的26个成套设备项目

        好好看看,这两个列表吧,这比文人的顾左右而言他,东绕西绕的瞎扯,有说服力多了.

        建国初的情况是,西方技术比较好且全,但他们从不作亏本买卖,也不轻易帮人,特别是有大国潜质的.

        苏东重工和军工比较强,虽然不是最高端的,但全,且相对等级虽不是最高,也可算高端.

        不过说实在的,斯大林也不是个爱作亏本买卖的人,且对中国说实在的,是不大看的上的,并不觉的比其它小弟有什么特别的.

        朝鲜一战,叫世界看到了中国的份量,这份量是用血换来的,而不是那个文人的口水,清朝到民国,会喷口水的文人从不缺,从来没换来过这份份量.

        这一百五十六个项目,为中国打下了基本的重工和军工的底子,但苏轻工弱,是一贯的.

        所以靠这些东西,中国虽然大发展,但民生方面还是比较弱的,特别是人口在和平环境下大增涨,人均情况更是增加不大,事实上为了保证基层,特别是在人口增涨中占主力的基层民众的生存,还把原本生活相对高的人,的生活质量也高度压缩了.

        这也是为什么所谓JY普遍骂毛,同时基层生活也并不特别好的原因.

        当然,除了固有资源与人的矛盾外,持政操作中,因失误造成的浪费,也是存在的,这也是现在右派主要拿来攻的位置.

        七二年转西后,

        中国从西方引进的,主要就是对应苏不足的轻工,也就是民生产品.

        不过建成周期较长,所以,毛布下了局,但并没看到结果的那一天.

      • 家园 你提到的这个调查从统计学来说更不能代表普通老百姓

        您和楼主各自举了70年左右的例子,都认为自己的例子更能代表当时的普通百姓。一个认为是蓬勃向上的,另一个则认为今不如昔,还不如解放前。俺是个“经验主义”者,以俺个人的当时的经历,俺更认同楼主的的蓬勃向上一说。

        本来,个人的经历不同,对时代的认同有差异是正常的。可是,您帖子中所给出的例子,一点也不支持您的结论,甚至和您的结论可真是够“南辕北辙”的。再看到还有几位兄弟姐妹竟然给您的帖子送了花,俺觉得有必要跟他们掰活几句数据统计和数据代表性的问题,俺尽量少用统计学术语。

        用统计数据来表示经济的状况或产品的质量,对现代社会已经是不可或缺的了。你看那华尔街,股市每天都在跟着着数据的到来而升降,大到全社会增长率、失业率、小到某个公司的季报或黑色星期五的销售量等等。要想使统计数据有代表性,最好是有总体统计,即把每一个个体都统计到。全国的粮食产量就是这么统计上来的。

        有些时候,总体统计是不可能的(譬如子弹哑火率)或是太麻烦。因而就用抽样调查来代替。抽样调查有两点要注意,一是抽样必须要随机,比如你要用抽样调查的方法来计算北京成年男人平均身高的话,你既不能到国家男篮去量,也不能到体操队去量,就要到大街上,胡同里,逮一个算一个。二是抽样样本数量越大,得出的数据和全统计数据靠近的可能性越大。

        现在回到你们两个的例子上,首先俺相信你俩的举例是真实的,也相信你所说的五个没有变是真实的。从抽样调查方法上讲,他的例子的缺点是样本数量小,仅代表女知青个人及她几百个知青同伴的情况,用来代表全社会的话,可能会有误差。你的例子的问题是抽样不随机,因为调查的范围已经讲明是“20个落后“生产大队”(即现在的行政村)”,所以用来代表全社会普通人的状况的话,绝无可能正确。73年搞这样的调查,估计是为了分析这些大队落后的原因的。

        以上只是从统计方法上的分析,下来再看看哪一位的调查结论更符合实际全统计数据。本人偷懒,用西西河友找来的全国统计数据,单比较粮食增产幅度:

        1966至1970,农业生产基本上是正常的,粮食产量除1968年因灾害比上年减产外,其他年份都是增产的,1970年达到4850亿斤,是历史的最高产量,五年平均年增长4.5%,高于“一五”时期3.5%的水平。
        链接出处

        省份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全国 40656 40067 42646 44529 43055 43310 万吨

        ----------------------------------------------------

        全国 76-78总产 79-81总产 79-81/76-78增产率

        123369 130894 万吨 1.061 (6.1%)

        链接出处

        总结一下计算结果:

        66---70年 (文革最乱5年) 五年平均年增长 4.5%

        76---80年 (联产承包78年开始) 五年平均年增长 1.3%

        79-81/76-78 增产率 6.1% 三年平均年增长 2.0%

    • 家园 基层组织建设的一点看法

      基层组织建设似乎这个用词有点误导,容易和党组织联系起来,叫社会基层组织建设好点吧。

      经济发展,人员流动,社会转型等原因导致我们的社会从价值观,信仰,社会组织形式,生活方式等的急剧动荡。就社会基层组织而言原来的单位小社会,传统乡村等都解体了,但新的组织并没有出现,社区等基层组织也没有发育。就是只破不立了。

      当然通讯,互联网的发展,人的空间是被大大拓展了, 社区基层是不是还需要就不知道了,欢迎大家讨论了。

      建议楼主把基层组织和上山下乡分开讨论!!!

      关键词(Tags): #基层组织
    • 家园 引用一句我爷爷的话

      引用一句我爷爷的话:毛主席那会儿最乱的那几年(67、68),都没有现在这么乱。

      • 家园 支持!

        老人家当政的时候生活多纯洁,总共只有八个戏,大伙看熟了,还能跟着唱。街头也没有这么多卖盘的。

        • 家园 小毛娃胡说八道。

            如果说在文革初一段时间,67年到大约70年中全中国只有八个样板戏这没错。

            但延伸到整个毛泽东当政的时期,就是胡说八道。

            TG接收东北电影厂后拍的第一部也是TG拍的第一部故事片是《桥》,那好象是1948年。

            解放后,中国大陆每年都要拍几十到上百部故事片,到66年中中断,70、71年又开始拍。

            质量最好的电影是六十年代上半拍的一批。

            只需要举一个例子,70年大陆把六十年代拍的故事片《英雄儿女》拿到香港去放映,在当时已经彩色化的香港,这部黑白片连续放映了六七周才换下。当时香港是只要还有足够的人看,电影就继续放映下去,同期的香港彩色电影一般只能放一两周。

        • 家园 总共只有八个戏?真的吗?

          毛泽东时代总共只有八个戏?

          你听谁说的?《南方周末》还是《炎黄春秋》?

          下面是1970-1976七年间上映的电影

                             

          1970年2部

          北京电影制片厂1部:《智取威虎山》       (京剧)

          八一电影制片厂1部:《红灯记》         (京剧)

          1971年2部

          北京电影制片厂1部:《红色娘子军》       (舞剧)

          长春电影制片厂1部:《沙家浜》         (京剧)

          1972年5部

          北京电影制片厂与上海电影制片厂合拍1部:《海港》 (京剧)

          北京电影制片厂1部:《龙江颂》          (京剧)

          上海电影制片厂1部:《白毛女》          (舞剧)

          八一电影制片厂1部:《红色娘子军》        (舞剧)

          长春电影制片厂1部:《奇袭白虎团》        (京剧)

          1973年4部

          北京电影制片厂与上海电影制片厂合拍1部:《海港》 (京剧,重拍)

          长春电影制片厂3部:《艳阳天》

                    《战洪图》

                    《青松岭》

          1974年17部

          北京电影制片厂4部:《杜鹃山》          (京剧)

                    《侦察兵》

                    《南征北战》         (重拍)

                    《送货路上》         (湖南花鼓戏)

          上海电影制片厂4部:《火红的年代》

                    《无影灯下颂银针》

                    《渡江侦察记》       (重拍)

                    《一副保险带》

          八一电影制片厂2部:《平原作战》         (京剧)

                    《闪闪的红星》

          长春电影制片厂5部:《创业》

                    《钢铁巨人》

                    《平原游击队》       (重拍)

                    《向阳院的故事》

                    《半篮花生》        (越剧)

          珠江电影制片厂1部:《沙家浜》          (粤剧)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1部:《园丁之歌》

          1975年24部

          北京电影制片厂6部:《海霞》

                    《红雨》

                    《决裂》

                    《草原儿女》         (舞剧)

                    《烽火少年》

                    《渡口》           (河北梆子)

          上海电影制片厂6部:《战船台》

                    《春苗》

                    《第二个春天》

                    《小将》

                    《人老心红》         (淮剧)

                    《拣煤渣》          (淮剧)

          八一电影制片厂4部:《沂蒙颂》           (舞剧)

                    《激战无名川》

                    《红灯记》          (维吾尔语歌剧)

                    《雷雨之前》

          长春电影制片厂5部:《金光大道(上集)

                    《车轮滚滚》

                    《长城新曲》

                    《黄河少年》

                    《沙漠的春天》

          西安电影制片厂2部:《碧海红波》

                    《阿勇》

          珠江电影制片厂1部:《小螺号》

          1976年40部

          北京电影制片厂7部:《反击》

                    《山花》

                    《沸腾的群山》

                    《宝莲灯》           (上、下集,河北梆子)

                    《青春似火》

                    《牛角石》

                    《海上明珠》

          上海电影制片厂13部:《欢腾的小凉河》

                    《年轻的一代》         (此片系重拍)

                    《磐石湾》           (京剧)

                    《征途》

                    《难忘的战斗》

                    《江水滔滔》

                    《审椅子》           (京剧)

                    《新风歌》

                    《金锁》

                    《阿夏河的秘密》

                    《管得好》           (吕剧)

                    《三定桩》           (莱芜梆子)

                    《小店春早》          (黄梅戏)

          八一电影制片厂4部:《红军不怕远征南——长征组歌》  (舞台艺术片)

                    《南海风云》

                    《红云冈》           (京剧)

                    《南海长城》

          长春电影制片厂7部:《雁鸣湖畔》

                    《芒果之歌》

                    《长空雄鹰》

                    《锁龙湖》

                    《山村新风》

                    《金光大道》(中集)          

          西安电影制片厂1部:《开山的人》

          珠江电影制片厂3部:《枫树湾》

                    《山里红梅》

                    《红霞万朵》          (黄梅戏)

          峨嵋电影制片厂2部:《寄托》

                    《春潮急》

          广西电影制片厂1部:《主课》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1部:《两张图纸》       (湖南花鼓戏)

          • 家园 别忘了这是个人口占世界1/4的国家。

            咬文嚼字真的那么有意思?

            http://baike.baidu.com/view/15222.htm

            • 家园 咬文嚼字还真是很有意思呢

              咬文嚼字还真是很有意思呢,更要和事实结合。

              什么叫“样板”?就是做模范的,干吗要做模范,是要别的文艺作品学习的。就是这么简单。如果就这八部戏,还搞什么“样板”?自己给自己做模范,做样板?!

              就是这么简单个事:八个样板戏,一大批经典的红色文艺作品。

              到了某些人嘴里就成了:几十年间就八台样板戏看!

              从这个细节也可以看出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对历史的篡改和污蔑到了什么程度!

              你如果有兴趣,推荐你到youku或者土豆网上看一下样板戏后面的评论,几乎是清一色的叫好。

              这里有位河友谈红色文艺,讲得很好,送花者众。你也可以看一下。

              链接出处

              链接出处

              • 家园 这让我想起一个笑话。

                有个村子很穷,村民抱怨,顿顿只吃一样东西, 地瓜。

                村长怒道;谁说的?明明有红地瓜,黄地瓜,白地瓜。。。

                您的意思不是想说那几十年,中国老百姓的文化生活很丰富吧?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