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民工荒真相猜想:中国特色的滞胀已经来了吗? -- wqnsihs

共:💬1801 🌺5377 🌵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1
下页 末页
    • 家园 有调查才有发言权,支持忙总

      忙总写文主要是通过自己的调查或者是经历,不大会为写文章而拍脑袋。

      民工们忙活一年也存不了多少钱,这肯定不行,因为他们的工作环境是最差的。不过现在存不到什么钱的主要是年纪较小的资历比较浅的替代性较高的一般流水线上的工人吧。像建筑工地上的人工作很苦环境很差一般小青年肯定不会去,但建筑工人的工资据说有三五千,而一般工厂流水线的工人,即使是在上海,也不到两千。

    • 家园 月是故乡明

      3、基本上20多岁的年轻民工的观点是:打工就是为了挣钱,现在打一个月工,存不下200元,在老家现在也能找到月入1000多的工作,就不想再背井离乡了。

      4、基本上40来岁中年民工的观点是:本来出来打工,就是想在城市站住脚,让下一代有个好机会,有出息。现在的房子打八辈子工也买不起,又存不了多少钱,就不想再来卖命了,回家找碗安稳饭吃。想以后在街上找个门面,开个杂货店或小饭馆,再顺便修修电动车。

      5、所以元宵节过后,农民工都从家里出来找活干。但是不像以前直接就到珠三角和长三角,而是现在家乡附近找,找得到就不走了。找不到再往远处走。家乡的消费毕竟比沿海便宜得多。例如房租、食品、交通费等等便宜很多,即使是1000月工资,每月还是有3、400元结余。

      (2006.06.01)工业第三阶段:月是故乡明

      外链出处

      我认为中国的工业发展阶段要以地区划分,明确的。第一阶段是珠江三角洲,时间大约八十年代初期到一九九二。第二阶段是长江三角洲,时间大约一九九三到今天。当然,珠三角及长三角还会继续他们的工业励进,我只是从不同阶段的地区重点看。

      从地区看,中国工业发展的第三阶段会在哪里呢?我的推断,是会回到乡镇那里去,因为月是故乡明。二十年前,中国要搞什么乡镇工业,说什么离土不离乡,认真地看,搞不起来。当时的乡镇企业要不是国营,就是乡营或镇营,非私营或民营也。当时举国没有几条好公路,物流有困难,不宜乡镇工业发展。也是在当时,外资对中国没有多大兴趣,乡镇造的多是手工艺品,没有国际大看头。

      记起了这篇文章。

      • 家园 不同意乡镇的提法

        我觉得到县级就是下限了

        乡镇积聚过多人口和工业的话 太分散

        公共设施不管是交通、环保都不好弄 中西部地区,要县县通铁路都难,别说村了 建个污水处理厂,同样的处理能力,当然是一个大厂比十个小厂好 还有就是资本和人才的集聚效应

        实际上除了已经城乡一体化的沿海某些地区比如东莞 中西部广阔地区经济的下限恐怕还是会以地级市为主

        将来可能会是 长三角 珠三角等地城乡一体化的超级都市圈--每个都相当于1-2个日本 中西部地区以省会为龙头 铁路辐射各个地级市 ,每个省相当于欧洲一个中等国家,各个地级市相当于他们的经济主要城市

        现有的西部城镇不出十年会有很多空心化---年轻人都到地级市和省会去了 ,有的到两个都市圈去了

        实际上上,你看现在中西部发展好,吸纳人口和资本的地方基本上市省会城市和比较好的地级市

        太小太分散的乡镇 经济和公共设施都是没有经济性的

        • 家园 就是县一级成为主力。

          老张讲的也是县际竞争。冠名乡镇企业,估计是历史上乡镇企业名声在外,辉煌过吧。

          04还是05年回老家,看到县里多了好几个工业区,不过多是新的空厂房。问了问朋友,他是县里招商局的,说是许多县都在搞招商引资,搞“筑巢引凤”,“要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开头以为又是县老爷瞎折腾,劳民伤财,06看了老张的分析,才明白他们这么搞的道理。

    • 家园 感觉是结构性的

      传统上中国人的管理理念是管理人员才是企业的根本,可这是一个错误的概念,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技术工人的积累才是重中之重。最好的管理不过能把一个企业的潜力全部发挥出来,可一个没有技术工人积累的企业是一个没有潜力的企业。要想有技术工人的积累,那就要把工人的待遇提起来才有可能。否则,用最少的钱雇人,所有有潜力的人都会跑掉,结果一个企业就变成了收容所和培训站。这是很多企业的悲剧,只能在低层次上维持,没有发展的潜力。同时,这种错误概念也使技术工人做为发展的中坚力量被忽视。不把这个错误概念纠正,什么政策都没用。要从省钱挣钱上变到花钱挣钱上可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

      通宝推:双虎,
      • 家园 登峰集团的伍佳元刚好也谈到类似的问题, 不妨一看

        沃顿知识在线:伍总,目前有一些经济观察人士指出中国民营企业的生存“十分艰难”。请问您对中国民营企业的生存状态有什么评论?

        伍佳元:有人说中国在未来20年内的经济总量将超过美国之类,我认为这个目标并不是最重要的。一个良好的经济体系和社会秩序的建立比什么都重要。我们经常听到国内“资产价格膨胀”,为什么?因为很多做实业的人都把钱投到股市房市中,这也反应出很多行业的民企的生存状况并不好。

        沃顿知识在线:是什么因素导致民企的这个状态?

        伍佳元:我认为造成今天的现状,民企自身有70%的责任,社会因素有30%的责任。后者包括社会资源配置不合理,地位不对等,获取有效资源的方式和国有企业没法相比,人才问题等等。补充说一点,我认为人才是民企面临的最大问题,而且这是将来困扰民企进一步发展的重大问题。中国的传统观念比如“学而优则仕”也对人们的职业选择起了重要作用。你看每年有这么多人报考公务员。

        除了人才问题,社会因素还涉及到一个深层次问题。民营企业中有一类是需要相当的奋斗才能达到成功,总之是要努力,才有回报。但是,也有一类企业,是靠拉关系,走捷径,拉拢腐败官员,而一夜暴富。由于中国市场经济的客观条件不成熟,市场规则不完善,导致走捷径的情况增多。

        "学而优则仕"更为严重的后果不是企业缺少人才, 而是市场缺少企业主, 更缺少好的企业主, 所谓千里马难求伯乐更难求, 直接加重了白领的就业困难.

        沃顿知识在线:那么民企自身的问题在哪里?

        伍佳元:中国的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但是市场经济却是个舶来品。我们对如何在市场经济中竞争和发展所知甚少。而同时,目前中国最大的问题就是浮躁。这种浮躁的心态反映在企业管理中,就会导致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出现很多问题。

        更为奇怪的问题是: 不仅我们, 全世界似乎绝大多数人,包括成熟经济体里生活过的人, 包括主修过经济学的人,对市场机制在什么条件下才能正常运转的问题缺乏基本而必要的认识. 如果市场体制本身有无问题, 问题在哪里都不清楚, 政府如何建立好和利用好市场体制,甚至企业"如何在市场经济中竞争和发展"就更容易变成天方夜谭.

      • 家园 从根本上说是要 尊重人

        既然是市场经济对人的尊重要体现在待遇上(不仅仅是当前收入,还有收入的稳定,增长,以及与岗位相关的培训的机会)。

        不只只是技术工人,还有工程师,销售人员,老会计,甚至文秘。Karman在他的帖子里讲得很好: 企业员工在公司内部有归属感很重要。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2748556

      • 家园 从另外一角度来看

        正是这种流动,造就了中国的规模.同时有更多的人有机会在相同的岗位上接受培训.只要你想创业,有个项目,拉上一帮人就能干.很多人都是在小企业培训完,再往更大的企业跳.对于正个社会来说,这不是一件坏事.只要社会上有合理的规模企业分布就好.

        • 家园 简单工作可以,技术含量一高就不行了

          技术工人可不是说说就行的。真正能在一行内做好经验是非常重要的,而取得经验不是做一做就可以的事儿。想做好就要动脑筋,要把自己在做什么想明白。讲一个非常简单工作做为例子。当年工地上有个开塔吊的工人找到工头说要求加薪。这位要说也开了十多年吊车了,原本工资就比一般人高,工头就没答应。第二天这位就给了辞职通知。两个星期后,这位就走了。这种活儿原本不算什么很重要的技工,工头也没有多想,就换了一个新手。没想到一天下来,全部工地的进度都落了下来。工头一看不行,马上又换了一个开了多年的老手,结果还是不行。气的这个工头大骂这个开吊车的。这个老手也不示弱,一分钟一分钟的算。结果就是按常规一个吊车根本就不够用,还要另有一台辅助才行。工头报给我时,我还很奇怪,这东西那儿有什么技术含量,怎么换个人就不行了呢?特意跑到工地上看了半天。发现还真是不一样。原来那个工人上上下下又快又稳。基本上一停就到位。这位换上去的一快就停不稳,想停稳就得慢。原来那个人平均大约是八分钟左右一个上下。一天差不多可以有60个上下。这个后来的老手平均也就是十分多一点儿。也就是一天最多只能有不到五十个上下。这个工程正好在边缘上,两台真是有点多,一天也就能出一半力,可一台没两下子还真是不行。没办法,只好又加了一台吊车。除了加了一个开吊车的,按安全生产规章还得加两个安全员。租吊车,加上安装,加上增加的人手合起来是五倍原来开吊车的那个人的工资。就这么简单的一个看起来不起眼的工作,都会有这么大的不同,就不要说那些需要配合的工作了。

          通宝推:none空空,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