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说说俺感受到的京沪差异 -- 大懒虫1号

共:💬253 🌺488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 家园 相较北京,我更喜欢上海........

      北京的繁荣是1949年后,人为造出来的........

      而上海的实力完全是靠时间的尘沙洗炼出来的.........

      就好比,一个是耳大肚圆的公务员,一个是精练实干的商人...

      • 家园 呵呵,个入个的眼

        北京好歹也是几朝古都了,上海100多年前不就是个渔村吗?

        • 家园 你被忽悠了

          100多年前还是个渔村的是香港,不是上海。100多年前的英国人不会找个小渔村来做通商口岸。

          以下资料摘自上海港志:http://www.shtong.gov.cn/node2/node2245/node4526/node57702/index.html

          上海地区港口孕育甚早。河网纵横,水运便捷,早在西晋以前,吴淞江入海口已有渔业生产和水上军事活动,或渔港,或军港。然就商港而言,形成于隋唐两朝在此设镇立县之时。初始,黄浦江尚未形成,港口位于吴淞江支流顾会浦通达的华亭镇及吴淞江入海口的青龙镇。在宋代,华亭镇港和青龙镇港都曾经是对外贸易口岸。

          南宋中期,港口位置逐渐向海口迁移,间有海船停泊于上海浦,越百年,遂成人烟密集、海舶辐辏的港口市镇。约在宋景定末年至咸淳初年(1264~1265年),上海建镇并设置市舶提举分司,港与城同步形成,并名列全国七个水路口岸之一。

          明永乐初年,治水开河,形成黄浦江新航道。至明代中期,黄浦壮阔,海轮可直抵城下。藉此优良航道,上海港控江襟海,占据了江海中转最有利的位置。加之苏松地区棉花种植与纺织业兴盛,棉布输往全国,成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孕育的地区。故虽有倭寇侵骚和闭关锁国交相干扰,仍难以阻止港口前进步伐。清康熙年间一开海禁,即在上海设立江海关,成为四大口岸之一,进出口船舶倍增。乾隆年间全国只许广州一口开放,江海关不再对外,上海港外贸运输一度中断,但作为海港发展的其它基本条件没有改变。到鸦片战争前夕,上海港已成全国最主要的江海中转枢纽港,有沙船数千艘,被誉为“沙船之乡”;货物吞吐量已接近200万吨,其中内贸吞吐量已跃居全国首位;从事装卸的人数达万余。城市依港而兴,人称“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

          以下资料摘自百度知道: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81847313.html?fr=ala0

          公元前223年.秦灭楚后设会稽郡,治所在苏州。会稽郡辖缪县、由拳县和海盐县。缪县包括今嘉定、上海两县及青浦、松江两县大部和市区部分地区。今嘉定县境内还有一个以缪命名的缪城乡。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修筑了一条由咸阳经湖北、湖南而抵江苏、上海一带的宽阔驰道。据史载,驰道宽50步,每隔3丈植树一株。驰道通过今松江西北,“经青浦古塘桥,西通吴城”。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率丞相李斯、少子胡亥等一批文臣武将南下巡游,曾通过松江西境和青浦南境的横山、小昆山、三泖地带,看到当地物产丰富,人众熙攘,人们划船在水上交易。这说明上海那时还没有形成城市。

          公元前207年的汉代,缪县政为娄县。今金山县境内的海盐县,汉时为刘濞的封国,此地煮海水以制盐。这种盐称散盐,质量好而量多,都被运往吴都(苏州)集散。和海盐县发展同时,由拳县也在发展之中。由于局部地体下沉现象存在,海盐部分沦为拓湖,由拳也陷入了谷水。汉平帝元始二年(2年)前后海盐县被迫向南迁移。

          到了晋代上海地区主要依靠渔、盐之利,经济已相当发达。南朝梁大同元年(585年),分割原海盐县地域置青浦县和前京县。唐时将昆山南境、嘉兴东境、海盐北境建华亭县,县治设在今松江县境内,天宝五年(746年),在今青浦东北的吴淞江南岸设置了青龙镇,直属华亭县。青龙镇原是三国时吴孙权建造和停泊战舰的场所。青龙港是吴淞江下游的起点,是唐代对外贸易的新兴港口,航运船只不仅可抵沿海和内河重镇,而且可直达日本、朝鲜。

          宋初,华亭县改属两浙路秀州(州治在今嘉兴)。这时华亭县以东的海滩,已经成为重要盐场,“人烟浩穰,海舶辐揍”,商业日益发达。宋宣和元年(1119年),随着松江航道重新疏浚,青龙镇更见发展。据宋诗人梅尧臣在《青龙杂志》中记载,青龙镇有二十二桥、三十六坊,还有“三亭、七塔、十三寺,烟火万家”,时人誉称“小杭州”。青龙镇虽如此繁华,但当年作为华亭一个海口的上海,仍然是个荒凉的渔村。后来因为吴淞江下游的淤浅,曾经繁华一时的青龙镇,就逐渐丧失了作为长江口良港的地位,而日趋萧条冷落。

          宋熙宁年间(l068一l077年),贸易中心转移到华亭东北地区,这里形成居民点,由渔村变成初具规模的小镇。南宋咸淳三年(1267),在此正式设立镇治,并派镇将驻守。因地处上海浦西侧,便称“上海镇”。元朝至元十四年(l277年),在上海镇设立市舶司,与广州、泉州、温州、杭州、庆元、澉浦合称全国七大市舶司。本埠市舶司的衙门设在后来的上海县署内,即今小东门方浜南路的光启路上。

          元朝至元二十八年(l291年),正式建“上海县”,这是上海建城的开始。到了明代,上海地区商肆酒楼林立,这时,上海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东南名邑”。明末清初,上海的行政区又进行了沿革,逐步形成了今天上海的规模。

          • 家园 说成香港其实也不太靠谱

            1841年,英国占领香港岛,当时统计的人口一说有7000多人,还有说是5000多人,即使当时大部分人从事渔业,数千人的渔村也太壮观了吧

            到1860年代,一方面清廷又割让了九龙,另一方面由于太平天国的影响,香港岛加九龙的人口已经超过十万了。

            • 家园 即使不是渔村,也最多算是渔镇

              根据英国人弗兰克·韦尔什所撰的《香港史》,1840年前后的香港即使不能称为渔村,也最多只能算是一个渔镇。

              http://data.book.163.com/book/home/009200250003/0000FcJJ.html

              人口普查是参逊任职期间最早采取的举措之一。1841年5月15日的普查结果显示,该岛有居民4,350人,此外还有2,000渔民住在船上,800名主要是移民的商人住在市场,还有来自九龙的300名劳工。义律曾经向奥克兰勋爵指出,占领该岛时之所以没有遭到当地中国人的反抗,原因就在于岛上稀少的人口及其分布状况。如果香港像舟山那样人口众多、繁华富庶、广为人知,肯定会有另外一种结局,那么英国人的角色就会是侵占者而非事实上的奠基人。香港最大的居民点是赤柱,“这个首府是个大城镇”,按照人口普查,这里有2,000居民。数月后,《广州周报》曾经提及赤柱,当时它应该还没有多少变化,它是“捕鱼船队常去的地方,一个相当大的城镇 有个非常好的市场,很大的制绳所和一些货物齐全的商店,这些商店供应以航海为业的中国人”。

              • 家园 这样说也不是不可以

                纠着字眼来说的话,1840年代到现在160多年,的确也算100多年前。不过对于“100多年前香港还只是个渔村(镇?)”来说,我还是认为这话是不负责的,会给人误解。不了解的人会以为直到1900年代香港还只是数百到数千人的居住地,其中大部分以打鱼为生。事实上1850年代,人口已经有数万,1860年代过了十万,完完全全的一个港口城市。

        • 家园 对上海的误解,以此句为甚
        • 家园 这话也太不靠谱了吧

          就不说上海立县在元朝这许多人不了解的事,上海开埠在1840年代,这可是中学历史必学的,到现在也170多年了。原来英国人还特地挑了个渔村来通商,让人长见识哦!

        • 家园 你是夸上海呢?还是贬北京?

          五十年代末的时候曾有个苏联专家跟我父亲说:“北京城整个就象一大村庄。”..........

          提起“几朝古都”.....北有厚重的西安城.....南有秀美南京市...

          想想看......如果当年本朝不定都于北京的话.......

          北京也不过就是被八旗子弟败了家的大村庄一个......

          说“上海100多年前不就是个渔村”.....

          哈,本人不是上海人,但我把这句话当成是对上海的溢美之词.....

          想想过去的小渔村,再看看人家如今的繁华.......

          至于北京过去如何如何.......

          对于吹嘘自己祖上怎样怎样的人,你是如何看待?

    • 家园 一贯如此,北京人牛政治,上海拧小市民

      北京牛人坎上山,上海小拧谈吃穿

    • 家园 阿虫真善于观察和归纳

      感觉阿虫仍然有着一颗好奇与好学的心,发现了新东西或者有了新感悟之后很快乐地与大家分享,并从分享的过程当中获得新的快乐,真好

      • 家园 谢谢欣赏啊

        现在越来越多的同学没耐心看长文了,而且还嫌俺啰嗦。呵呵!

        殊不知俺也就是一个无聊之余联系打字解解闷:))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