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翻译】《古兰经》与伊斯兰教 -- 江城孤舟

共:💬153 🌺332 🌵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就是辅音语言的问题啊

            希伯来语的元音也是靠点区分的

            惨剧则是大写——印刷体上是不点点儿的……

          • 家园 其实倒也不至于造成多少书面资料错讹

            上贴是现代的阿拉伯字母表,靠着加点可以区分,但古代没有加点的阿拉伯字母就像下面这样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段话的意思就只好猜了,母语是阿拉伯语的,估计想看明白都很费力,别说后天接触阿拉伯语的,根本是一头雾水。

            因为这套古代字母体系太不合理,需要脑补的地方太多,因此导致了一个后果,就是据称直到伊斯兰教兴起前,整个阿拉伯半岛上只有17个人能够阅读并书写这种文字。在蒙昧时代,会写会用文字的人太少,再加上当时还没有纸,只能写在枣椰树叶子和兽皮上,也就没啥书面材料保留下来了。

            而到了伊斯兰教时代,《古兰经》作为“真主的言语”,具有神圣地位,读错了是很麻烦的。而随着阿拉伯人迅速对外扩张,有许多其他民族的人成为新穆斯林,他们也要学习和背诵《古兰经》,又不熟悉阿拉伯语,就更加大了出错的可能性。

            有个著名例子,伊拉克的一个人把“真主及其使者对于以物配主者是无干的”这句话里“使者”一词的尾符给读错了,这就使得该词的语法地位发生了改变,句子的意思变成“真主对以物配主者和他的使者是无干的”了。艾布·艾斯沃德在听到这个例子后,才开始首创在词尾标音的方法。到了倭马亚王朝时期,才最终完成了对字母加点的工作。

            阿拉伯字母的逐渐成熟还可以参看下图,同一句话,从1到4就是它的发展和完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家园 请问阿拉伯语书面语的起源是什么?

              是从中亚以前什么语言文字借鉴的呢?(比如日语和朝鲜语借鉴了中文的符号)

              • 家园 从根源上来说,阿拉伯字母和拉丁字母有着共同的祖先

                那就是腓尼基字母,请见下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腓尼基字母在许多民族中流传,在古代也门的变种是希木叶尔文字(南阿阿拉伯文字)。这一文字后来随着也门移民传到阿拉伯半岛北部。参见下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早期阿拉伯文字在希木叶尔文字上有三种变种:利哈尼文字,赛木德文字和萨法文字。

                后来这些文字逐渐被阿拉美文字取代,更准确的说,是被阿拉美文字的分支——奈伯特字母取代。以下为古阿拉美字母。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下面是奈伯特字母,即现代阿拉伯字母的前身。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家园 前三个字母很有己已巳的神韵麽
        • 家园 百度图片不外链,别人看不到= =

          推荐万用图床,不注册也可用

          tu.6.cn

    • 家园 孤舟兄啊

      你有没有把古兰经给背出来呢??

      以后能不能写点阿拉伯帝国史啊,非常感兴趣哪

    • 家园 大功一件哪
    • 家园 如果一个人原来信教,后来不信了,会被怎么样,为什么?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