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简介志愿军作战时的口粮——炒面 -- 龙战

共:💬111 🌺61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早期的情况更坏

      小的时候有听一些舅舅说朝鲜战争的事,他是50年底入朝的,是炮兵(他自称如果不是炮兵有10条命也没有了),当时火炮是用骡马拉的,到了一个兵站,往往只有骡马的“口粮”能保证供应,人的供应一直是不足的,但不会一点没有。

      说句题外话,借贵宝地问一下,河里的大牛很多,有没有人研究以下两件事的:

      1、有没有人研究过解放战争时的邮政系统的?在我家的家史中一直有49年春节正下大雪,收到信件,只有“大兵南下”四个字,后来我舅回来后说是国民党南退的时候在他在火车上求工作人员发的信(他当时被抓壮丁了),我家在皖北农村,当时已解放。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当时邮政系统基本上还在动作。

      2、地下逃兵活动,当时被抓壮丁的人很多,逃兵也多,我们村逃回来的人都说逃跑的时候白天躲起来,晚上跑,到村子里哪家穷往哪家跑,如果军装没有换,可以很容易的换成便装(当时衣服是很紧张的),走的时候还能拿到干粮,当然少不了跟老妈妈们哭诉一下当兵的苦,以及落脚人家的被抓走人的情景,我们村也有人家接待过类似的逃兵的人,小的时候亲身经历的人都在,现在都没了,但网上找不到相应的资料。

      • 家园 没有炒面的但有其他的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外链出处

      • 家园 关于逃兵的事,真的不好意思!

        我爷爷就是逃兵,但是被国民党抓去的壮丁,后来逃了回来,和他一起被抓走的,后来又被土共给俘虏了,再后来变成李先念的一个马夫(可能是某段时间),后来听说做了个不小的官。

        我爷爷当时是白天躲在田野里,晚上就偷偷进村弄点吃的,那时农村人都很同情壮丁,因为自己家里或是亲戚也有很多被抓走就不知死活的。

        我爷爷很可怜,三岁多的时候母亲就死了,父亲去参了革命军,后来听说是被人出卖杀害了,名字还刻在我们地方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用我奶奶的话说,我爷爷真是吃百家饭走大的。再后来我们家就被挂了个烈士家属的牌子,前几年,我们家每年还能领到100多块钱,后来我爷爷去世了,现在钱也没有了,我奶奶只能领到一幅对联了。

      • 家园 我们这里匪患横行但是,自古有个规矩,趟将不截

        邮差。不是土匪心善,只因为土匪更需要邮路顺畅,抢来的东西不能总背在身上吧。真的很严格的,所以我们这里土共发展下线时最喜欢邮差了。

        估计这个传统各地差不多,所以有后期金圆券贬值群众爱拿邮票保值的事发生嘛。

      • 家园 您这个希望能系统写写,花
      • 家园 邮政系统是金饭碗啊,是个从不可缺的。

        邮政系统是金饭碗啊,是个从不可缺的。

        白区啊,解放区啊,日占区,甚至伪满,都可以通信的。

        甚至可以汇钱,是个非常奇怪的事情,

    • 家园 这个问题在《抗美援朝后勤资料集》里有不少说明

      印象很深的是彭总汇报材料里说:“是最艰苦的战场,从没碰到过,比爬雪山过草地还艰苦,比反扫荡还艰苦,过草地还可以吃上热饭,这里白天晚上都有敌机,不能生火做饭,零下几十度的天气下连续十几天只能吃雪和炒面,造成大批腹泻”。

      领导认可了炒面之后,后方全力送炒面,结果战士只有炒面可吃,发牢骚说:“只要把炒面袋子挂在树上,美国飞机都不来打......”

      那个条件下居然还能战斗!生命力和意志力有多顽强啊

      通宝推:一无所之,李根,
    • 家园 密境追踪里还说

      志愿军中很多人患上夜盲症,晚上根本不能打仗,等于战斗力减半。原因是炒面缺乏维生素。后来靠苏联支援一些维生素片、后方组织蔬菜供应,才解决了夜盲症的问题。

      • 家园 一说是用松针榨汁拌在炒面中
      • 家园 媳妇他姥爷

        当年是志愿军的一名通信员,据老人回忆,当年在连队中为了甄别到底谁得了夜盲症连长和指导员会找一些政治过硬的战士在路上挖坑(不是老萨那种),然后组织部队夜间行军,看谁掉坑里了,或者绊倒来进行甄别。

        而且,还推广喝松针水的办法进行治疗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