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简介志愿军作战时的口粮——炒面 -- 龙战

共:💬111 🌺61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送花

      今天,当我们沉浸在那如火如荼的岁月往事中,在为当时全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同仇敌忾抗美援朝的故事所激动时,却也不能不进行沉重的反思,志愿军月需1482万斤炒面,折合成公吨不过是7410吨。今天,一个现代化的大型食品加工企业一天的粮食加工能力就可达上万吨。今天一个企业就能完成的任务,当年却不得不动员上至总理下至战犯,地域范围几乎遍及半个中国的人力物力才能勉强完成。百年战乱后的中国虚弱到何等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当时炒面质量不能得到保证,口味也不尽一致的原因也就不难理解了。者就使我们不得不对新中国和志愿军将士在如此艰难困窘的物质调件下打败全世界最强大的十六国联军,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感到由衷的敬佩。

    • 家园 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质量问题不那么简单

      所以当时炒面质量不能得到保证,口味也不尽一致的原因也就不难理解了

      记得有文章暴露出当时的“民族资本家”生产的炒面有质量不合格这么一个问题(用差的原料,杂质较多,且需要添加的东西不足);当然,需要有统计数据才能说明问题的性质。。。不知有没有这么个数据?

      • 家园 军需品让民间企业供给,总会发生问题

        不止食品,当时,最要命的还有医药用品。

        一些民族资本家供应的军用医疗品,按现在的说法,就是“黑心棉”,造成部分志愿军伤患致死。

        军需品让民间提供,是因为数量需求和军工厂生产能力的差异所致。如果有一套有效机制,在大规模军事行动中,能保证民间企业也能生产出合格的军需品,就好了。

        比如,战时,由军方提供标准和技术,让军代表进驻验收等等。

        • 家园 那为什么美军连飞机航母都是私人公司生产的呢?
        • 家园 完全是良心的问题

          如果有一套有效机制,在大规模军事行动中,能保证民间企业也能生产出合格的军需品,就好了。

          比如,战时,由军方提供标准和技术,让军代表进驻验收等等。

          这么简单的产品,都不按照标准作,完全是良心与人品的问题。。。中国“民族资本家”之先天不足,是由来有之的。刘少奇想靠这些人建设国家,明显是梦幻。

            • 家园 这个事情不是这样理解的

              做人的底线如果太低,派军代表/订立标准都是没用的:代表可以被腐蚀,标准可以被无视;。。。外力对提高水准的作用是有限的。

              当年TG还有另一个选择:是改造贪婪成性的资本家,还是依靠觉悟较高的工农建立自己的生产能力?哪一个更有成效?当年的资本家们,很有一些自抬身价,准备看TG的笑话,要看看这些土包子如何搞建设。在这种明显不合作的态度面前---这种不合作态度,当时是相当普遍的,TG给出了答案:公私合营,依靠工农,依靠自己培养的知识分子,依靠苏联援助的技术,搞起了相当成功的初步工业化。

              民族资本家的前车之鉴,对于今天的私营者们依然有借鉴作用:你对自己的国家与民族是个什么态度与立场。

          • 家园 建国初期的很多军工厂质量和产量还不如民用厂的

            jazz的姥爷50年代就在民企,负责海军船舶方面的配件机加工。直到55年,海军仍然在对外发放大量外包订单。愿意无它,下属工厂自有产能和工艺根本跟不上需求。

            接收上海后,接军品订单的工厂都有军代表的。55年舟山群岛战役后,作战中暴露出一些质量不合格的问题(有外包有下属工厂的问题),事后查到很严,都是要杀头坐牢的。

            民营工厂炒面质量不合格的问题,最好有直接的证据。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