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美国机载激光反导试验成功 -- 夜不愁

共:💬43 🌺4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会。但实战中不容易满足全反射的条件

        产生全反射的条件是:①光必须由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②入射角必须大于临界角(C)

        • 家园 可以镀膜

          不过全反膜只对特定波长有效,镀金或银也许效果更好。

        • 家园 镜面反射呢?至少可以反射掉入射光的80%

          激光可以被镜面全反射,不然的话也根本形成不了可瞄准的能量束。如果目标也是由镜面被覆,激光的效果应该大打折扣。这里不涉及介质的界面问题。

          • 家园 可能有也困难

            首先要把机身都搞成镜面反射,不说用不着雷达,望远镜大老远就可以看到你,更关键的是气动布局就需要改变了。对于反雷达而言是不能反射的,对于反激光是要求反射,这两个要求是矛盾的。虽然说可见光与雷达电波的频率不同,但要求机身反射一个不反射另一个频率,这个要求还是很高。

            另一方面,我不清楚镜面能反射掉%多少的激光。但激光的单位面积功率很高,剩余的功率可能很快就破坏掉镜面了。这样花大力气研制的镜面只是略微推迟了一点激光照射在机身上的时间,不知道性价比是否合算。

            • 家园 目标主要是弹道导弹

              用激光打飞机有点太浪费。弹道导弹不在乎要躲避雷达。弹身做成镜面还有降低再入大气时表面温度的作用。只要将50%的能量反射掉,激光轰击的强度和时间都要大幅度提高,会实际上废了激光武器。因为目前瞄准时间目前虽然才几秒激光炮就已经力有所逮,延长几倍的瞄准时间就会使得储存的能量消耗殆尽。再加上目标导弹有如此长的时间可能作的机动。。。

              • 家园 我写错了,不是飞机是飞行器

                弹道导弹也要在乎隐身性能的。新一代的蛋蛋都强调多重隐身作用(含电波隐身、红外隐身、弹头天线隐身)

                弹身做镜面倒不能降低再入温度,因为再入热量是通过弹身接触传导而不是辐射传导的。

                如果镜面真的能反射掉50%以上的激光能量,就值得去研究。只是不知道这是否现实。

    • 家园 在储能技术飞跃之前

      激光拦截这东西没戏。

    • 家园 贴一个天涯看到的

      以下是文摘:本人因为学的就是物理,专业就是研究光;我一哥们在军事领域绝对比CCAV上的几个专家权威。初一烧了香拜了佛,一边喝茶就一边说起这个事。我们的一致评价:老美,你丫玩激光,才开始上路呢?基本结论:目前的美国激光反导距离实战还需要20-30年时间。(这个结论经得住任何军事专家包括美国的专家的考验。)最主要依据:就是射程和攻击目的。按照美国官方公布的资料,说是有效作用距离是160公里,根据我们的测算,真正能够产生实战效果(就是击落导弹)绝对不会超过50公里,说是160公里,估计是在160公里外的导弹身上的传感器可以接受到光的能量,这个距离,莫说被摧毁,估计导弹身上的油漆都不会脱落。满足某些人的要求,我们这里就按照美国提供的160公里的数据评估。这个距离说明什么呢?就是如果TG发射导弹,美国如果要想在导弹上升过程中就击落,那么他的飞机就得飞到距离TG的导弹基地160公里的地方。莫说747,就是F22可能都做不到这一点吧。如果在导弹飞行过程中,经过精心计算,747飞机可以在某个点上等待导弹通过,当然导弹肯定不能在大气层或者大气层以外飞了。这个就技术难度就非常高了,因为2-3秒之内,激光不但要完成发射,而且要在导弹身上照射足够的时间(2秒以上),才能产生足够的能量将导弹摧毁,总之一句话,如果时间超过5秒,基本上就是747飞机开足马力跟着导弹的屁股后面去追导弹了。按照目前固态发生器的特点,激光启动起码也要在数分钟以上。所以说美国目前根本就不可能在导弹飞行过程中用激光将导弹击落。所以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前面说过的飞机早早的飞到导弹发射基地附近,并早早的将激光发生器打开,等待导弹升空,然后将其击落。这个也是为什么在一个基地里进行实验的原因。美国的这个实验说明:1。美国目前的激光水平特别是固态激光水平还只是一个比较低级的阶段,距离实战估计还有20年以上的时间。至于和我们相比,恩恩恩。2。美国在用导弹打导弹失误后,用这么一个低级破落玩意来糊弄人或者提整士气,基本上属于黔驴技穷了。3。最后一句话,美国人还是丢不起这个面子。

      • 家园 据说

        激光毁伤空中目标,在解决了目标的探测跟踪和瞄准后,最主要的难点在于怎么避免在传输过程中能量的散失,据说大气中的粉尘就是最恼火的能量散失凶手,美国人估计这个拿着没辙,不然也不会大张旗鼓搞高空激光反导了,我们的据说研究了很多年,方法算是摸索到了。

        • 据说
          家园 这个美国不落后的

          散射只是能量损耗的一个很小原因

          传统的激光,如果按照一般的方法,聚焦到目标上,由于激光在到达目标之前强度就会导致空气电离形成等离子体,造成强烈的吸收,所以损耗很大

          一个新的方法是利用高强度激光传输的非线性,让激光能量形成一个个稳定的能量包在空气中传输,避免激发等离子体

          美国陆军研究所在做这事

          • 家园 就是一个很短的脉冲吧

            功率非常大,时间非常短。

            • 家园 业内人士啊

              是的,就是利用现在飞秒激光技术,飞秒激光脉冲能量不大但强度很高,自生磁场能够产生约束,在空间形成一个飞镖一样的稳定约束的能量包,可以传递很远。

              从激光介质冷却上讲,最好是气体或液体,靠循环冷却。从激光放大技术上讲,最好是固体激光。从能量供给上讲,最好是化学能/核能激光。

              氧碘激光解决了2个问题,所以首先在机载/星载上得到应用。

              以后,也许核能固体激光是主流。

              • 家园 不是业内人士,只不过看过相关文章

                我记得还有一个自聚焦效应,就是你说的“稳定约束的能量包”,啥原理忘了,能介绍一下么?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