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上了场,就是踢球去的 -- 评中韩之战 -- 萨苏

共:💬149 🌺303 🌵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32年逢韩不胜”说对也对,说不对也不对。

        1978年那一次是中国队第一次与韩国队比赛,以0:1告负,现在都说“32年逢韩不胜”,给一些人的感觉是32年前中国胜过韩国队,实际上中国足球队逢韩是一场也没胜过,平和负好象差不多各半。

        所以应该说中国队是第一次胜韩国队。

        32年前韩国队也是支不入流的队,八十年代才有长进,按那时的说法是吃人参吃出来的。

        记得中国队最郁闷的是第一次参加世界杯预选赛,容志行那批,一开始不看好,后来越踢越好,对沙特是先输两球,下半场进四球。那时大洋洲与亚洲同赛区,最后是中国队赛完领先,新西兰最后一场要净胜五个球才与中国平。中国队以为没问题了,队员已经解散回家休息。结果最后一场新西兰与沙特就是5:0。中国队只好把队员紧急召回参加附加赛,以2:0负。

        那次如果按以后各队最后一场比赛同时进行的话,那次就参加世界杯决赛了。

        在我看来,中国足球队技术最好的就是容志行那一批,再往后一茬不如一茬。到最后只会长传冲吊,甚至会长传到自己门前。

      • 家园 那场比赛记得是2:1

        中国和新西兰那场加赛的比分我记得是2:1, 中国队后来扳回一球的。我们当时是听的广播直播,貌似宋世雄解说。那时的亚洲强队是沙特,科威特,新西兰,中国。没有韩国,日本什么事。

        记得当时的国家队主教练苏永舜在新西兰与沙特比赛前、中国队临时解散期间,准备写一篇“快乐的遗憾”之文,表示中国队虽然出线进军西班牙了但还有一些不足之处。球迷们还期待阅读此文,谁也没有料到,居然最终没有出现。

      • 家园 80年代在鱼尾狮杯莫迪卡杯之类的邀请赛中赢过韩国队

        我还记得84年的马来西亚莫迪卡杯,中国派出的是徐根宝执教的国家二队(队员有吴群立马林等)。小组赛上赢了韩国1:0.进球的是吴群立。

        83年新加坡的鱼尾狮上好象还赢韩国拿过一次冠军。

        80年代在正规的国际赛事上(亚洲杯世界杯预选赛等)是没有赢过韩国,但是比赛场面还不难看,也没有恐韩的说法。

        我还记得当年的几场重要赛事。83年底在泰国打奥运预选赛的小组赛。中国队和韩国队打成了3:3,中国队是落后0:3后把比分扳回来的。进第一个球的是前几天因为赌球被抓的贾秀全。

        88年的亚洲杯,高丰文带领的国足和韩国队在半决赛中大战了120分钟才输1:2.王宝山在加时赛中曾经打进一球,结果被裁判莫名其妙的吹掉了。

        真正让中国媒体喊出恐韩症的,是90年代。

        其实整个90年代中国和韩国在世界杯预赛和亚洲杯之类的大型国际比赛中都没碰过面。但是中国国奥队连续三次在预选赛被韩国人打的落花流水。对中国足球界和球迷打击实在是太大了。

      • 家园 其实我总觉得中国足球的能力是在不断长进的

        现在的对抗能力,停球能力,摆脱能力,禁区外的射门能力,体力,都比80年代有巨大的长进。尤其是体能的提高是最明显的标志。

        禁区内的射门能力,这个比较需要天才啥的,这个不如当年的马林,高洪波,郝海东之类的。但是中场,后卫的水平是明显提高了。

        现在我们足球战绩不好,

        一没打法,自从放弃一高一快,两翼齐飞的打法后,一直找不到一种合适的打法。高洪波的现在的打法有点类似意大利。不追求控球,有机会就打,没机会就守。打靠小范围配合,守就靠补位,人多打歼灭战。好像还行。不过这个要经过世界杯预选赛的锤炼才能见真章。

        二是不团结,现在的赌球受贿案是最好的注脚。这个不一定能根除,能够有所控制,中国足球的战绩都会有很大提高的。

        • 家园 这话说得,太“关公战秦琼“了

          对抗性的项目能这么比吗?

        • 家园 同意,进步是肯定的,现在技术差但不能认为这是强调

          体能的结果,没有对抗和体能的足球就是个p,中国足球历史上就没有什么辉煌,所以根本谈不上什么曾经的技术流。这个巴西总结自己乒乓球的历史经验一样,没什么意义。

          专业队时期,比现在强的就是一个团队精神。

          • 家园 技术差其实就是整体的水平差

            曼联,豪门吧,里面周薪十几万磅的巨星,包括C罗,都要定期跟技术教练学新的技巧,留意场上队员表现的,也可以看出某些时期队员们都会有一些相同的动作来处理球,这个不是靠天分,小聪明就能解决的,需要一个团队智慧的结晶,几十年前,大家都还只会颠球,贝利这种天才给观众展现了倒挂金钩;几十年后,中国队依然只会颠球,小罗已经创造出“牛尾巴”,而一般球员的颠球都跟咱们踢毽子似的玩出花来了,虽说,在场上不见得会有使出来的机会,但是,处理球的能力高下立判。

            • 家园 举个简单的例子,低对抗低战术背景下的技术

              看起来花哨,一碰上那种长期高强度下的对手,就原型毕露。德国队按照国内很多所谓专业的人说很糙,中德对抗展现出的是什么呢?德国的细腻。。

              同样那个什么康龙武林大会的选手,跟柳海龙、宝力高这样的散打的对抗,我觉得能坚持1分钟就不错,惨痛啊,金庸留下的好印象全被这帮“高手”给糟蹋的一探糊涂。

              大学的时候跟天津纺织学院(当时的乙级)踢过,热身遛猴的时候觉得乙级也不过如此,一踢就满不是那么回事了,就是根本跟不上的感觉,20分钟就没体力了,想拼跟本没拼的机会。

              回到就中国队这历史,动不动就名宿、前辈、什么“xx精神”,好意思吗?这点跟阿三一样,脸皮厚到听得人都觉得尴尬。 所以整个新中国的足球史说白了就是一堆臭XX,任何一个阶段都没什么值得提的,无论人和事。

              从现在开始踏踏实实,从负数做起争取5年联赛一个新变化,10年俱乐部、国家队进入亚洲一流水平就行。这就要求那个时候国家队的主力阵容大概是德甲中流、苏超顶级的主力阵容的水平。这个跨越是不是有点大啊?

              • 家园 现在不是什么对抗够不够的问题,是整体的水准都低

                足球巨星都要学基本功,说明人家的发展水平,而我们的足球界,流行一窝蜂,说要打技术,完全放弃体能,说要体能,技术就抛一边,根本就没踏踏实实地制定发展的方向和计划,就象您举德国的例子,人家只是喜欢对抗,不耍而已,要耍,水平在中国足球之上;巴西,技术花哨,可真要拉出来跟你撞,跟你跑,也能把你甩趴下……反正窝里夸的天花乱坠,真要出去跟人家比,啥都不行。这其实不只是球员不济,管理者、教练的水平可想而知,连人家厉害到什么程度,怎么练出来的,都不知道……

                还有一样,赢一场球,值得兴高采烈么?央视不播就不播呗,一支亚洲4流球队的比赛,而且没有感兴趣的广告商,换你是领导你也不会播吧,还省的大家摔电视,现在瞎猫碰着死老鼠,就高兴成这样,中国足球还要不要整顿?是不是赢一场球就可以放松?

        • 家园 天才们

          好像欧洲踢球的王楚算一个,武磊也算一个。不过王楚是前腰,希望成为未来中国队的中场核心。武磊是9号半类型的。

        • 家园 你如果看过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前期的中国队,

          就会感觉现在的中国队技术太粗糙。

            那时容志行的中场控制、传球,缺点是速度太慢,当年他入少体校时如果不是教练看他控球过人好,差点因速度慢被淘汰。古广明、赵达裕的控球、带球过人有老马的风格,可惜早早的被被踢断腿,被中国人自己在联赛中被害了。还有那时经常可看到三四十米外的大力射门进球,现在只有个头球还将就说说。

            自从中国队向高、快发展后,在国际比赛中高、快也不占优势,技术型的球员一个不见。对方两三个人堵截偏要带球过人,没人拦时能把球传到对方脚下。郝海东这个前锋还不错,可惜没有容志行这样的中场给他传球。

            最那个的是球员的精神,越关键的球越不会踢,与韩国队有一次从中场大脚传球到自己门前,差点给韩国队就此破门。就是一些无关紧要的比赛也缩手缩脚,在韩国队第一次进世界杯决赛那次,意大利队认为都属风格差不多的亚洲强队,找中国队热身,中国队怕输全场基本上不过中场,实际上中国球迷不怕意大利队灌中国队几个球,哪怕放弃后场能进对方一两个球也行。从第一次在关键比赛中输给新加坡队开始,中国队几乎每次都在不该输的亚洲二、三流弱队(东西亚都有)身上“阴沟里翻船”。

            俺从七十年代中国队参加世界杯赛开始几乎有中国队参加的比赛每场必看,越看越丧气,到九十年代末开始不看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