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反面教材之中南海的“葛朗台” -- 史文恭

共:💬338 🌺855 🌵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反面教材之中南海的“葛朗台”

    正经的文章要慢慢来,这里先糊弄一篇搞笑的。

    首先要说明的是,题目里的“葛朗台”是指TG巨头勤俭节约的事儿,并非贬义。

    看书看多了,一般有经验的同学都会养成一个习惯,就是挑出版社了。---像看党史类的书,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新华出版社,解放军出版社等等这些都比较靠谱,而有些出版社的东西就比较可疑,如新疆人民出版社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之类,而俺当初拿到这本《中南海纪事》时,居然是一个叫“西苑出版社”的产品,----当时很是纳闷了一下,不知道“西苑”是什么来历,----后来才了解,这个西苑是地名,坐落在中南海之内,这个出版社是隶属于“大内”中共中央办公厅的。

    所以说,俺下面引自该书的内容,不仅事实准确,恐怕还能加上政治正确吧。

    好,这本《中南海纪事》的内容恰如该书副题所言:《毛泽东身边工作人员的回忆》,里面都是东哥生前的司机,管理员,警卫员等等对东哥的回忆文章,俺曾经说过,东哥有一副继承于他母亲的柔肠,在个人交往方面,尤其是对身边的工作人员,东哥是非常considerate,也是非常古道热肠的。这本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里面说了很多东哥如何平易近人,如何关心照顾身边工作人员的故事,读了很感人的。----不过这些且按下不表,俺先说说这书里提到的东哥是如何“葛朗台”的。

    话说有一年,东哥驾临江西,迎驾的一位当地的处长来东哥下榻的招待所检查工作,迎面看到院子里的晾衣绳上挂着一条又肥又大打满补丁的短裤,--该处长很有责任心,认为这样一面旗帜是不应该在领袖的住地飘扬的,于是顺手拿下,-----在那个时代,这位处长还是相当节俭的,他并没有把这条短裤扔掉,而是回头给了司机,因为那司机恰好差一块擦车布。----然而,不久,东哥工作人员汇报,主席的游泳裤不见了!大家找来找去找不到,等到问及这位处长,才从司机那儿抢回了这条泳裤(还好,司机还没来得及用。)---拿回后,工作人员告诉大家:“这可是主席游泳时穿的,已经穿了很长时间了。”

    东哥还有一双皮拖鞋,建国初买的,已经穿了多年,打了多个补丁,工作人员劝他换一换,东哥就是不肯,到江西的时候,鞋跟磨破了,工作人员拿去街上找人补,修鞋师傅端详片刻,干脆地说:“这鞋没法补。”,到了长沙,花了两天时间找了一个又一个修鞋师傅,还是摇摇头,于是工作人员之后自己简单修补一下,东哥就穿着这补丁累累的拖鞋,一过又是好几年。

    还有一次,东哥看到工作人员收拾屋子的时候随手扔掉一个空的火柴盒,他很可惜,语重心长地对工作人员讲:“制造一个小火柴盒,就要建设一个工厂,工人师傅要花费很多的劳动,经过好几道工序才能制造出来,多不容易啊!”

    “制造火柴盒用的木材,都是好木材,俺们国家那么大,人口那么多,一年要用多少好木材啊!我们节省一点是一点。在旧社会,我们用的火柴是外国的,中国不会造,后来能生产了,还要从外国进口优质木材做原料。现在,我们生产的多了,也要注意节约啊!”

    从此以后,东哥的工作人员都把用过的空火柴盒收集起来,装上买来的散火柴继续使用。在该书附带的图片里,俺足足看到了10个空火柴盒。。

    以上来自东哥身边的警卫干部王宇清的回忆。

    由此可见,东哥的个人生活的确节俭啊。

    但是,恰如我们知道的,生活是复杂的,历史当然也是复杂的。如此节俭的东哥,实际上在个人财务状况上,却是入不敷出的。----请看东哥的“管家”,吴连登的回忆。

    吴连登,是被东哥称为“你是俺身边那盏不灭的灯啊!”的管理员。负责管理东哥的伙食,以及家务和其他杂事。东哥的工资就是他管理的。

    那时候,东哥的工资是404.80元,(江青的工资先是120元,后来涨到了300多元。)以级别而论,东哥的工资应该是当时中国最高的了。(虽然他是死工资,和有些企业的工资比还不一定高),但还是不够花。吴连登的回忆里这么算的:

    “毛主席的帐是很好算的,他的408.80,交党费10元,房租、水电费80多元,吃饭一百元左右,还有三个人要毛主席负担---李敏,李讷还有江青的姐姐。他们每个人的生活费15元,后来涨到30元。除此以外,孩子们的车费和葡萄糖一类营养药费也都要从主席的工资里出。

    主席还有两项花费:吸烟和喝茶,这都要从主席的工资里面出。这样下来,毛主席一个月的工资就所剩无几了。过一段时间,我给主席写个报告,要从他的稿费里提出一万元来补贴家用。主席画了圈,我们才用了一阵子“

    按照上面的计算,东哥每个月起码要支出近300多元的固定费用,剩下了一百来块,应该就是吸烟和喝茶了。那么东哥吸烟要多少钱呢?---吴连登回忆到:

    “毛主席的烟的确吸得比较厉害,有时一天要吸两包多。他吸得烟就是那时一种特制的熊猫牌烟,他每个月的烟钱,要一百多块,这在当时的确是一项不低的消费。”

    而东哥的喝茶费用是:

    “主席喝茶是很厉害的。他每个月要喝一斤多茶,当然都是好的茶叶了。我记得最多的时候,主席一个月喝过三斤,你说吓人不吓人。”

    “他最喜欢喝的还是杭州西湖的龙井。有一阵子,我给他老人家试过许多种茶,有杭州的炒青,也有江苏的碧螺春,还有江西的云雾茶等等,试来试去,他还是喜欢龙井。”

    俺不知道那个年代的西湖龙井多少钱一斤。不过从东哥的烟钱看,比照上面的空火柴盒故事,就有一点问题了。----很明显的,假如东哥吸得烟差一点的话,那一个月,就不知道能省出多少盒火柴了

    当然,说到这儿,有同学可能说,吸烟是有害健康的。既然毛主席需要吸烟,那么吸贵一点的烟也是应该的啊。他这样的大人物,吸好一点的烟,身体毛病能少一点啊。那么,请看下面:

    有这样一段故事,说东哥和胡服同志在一起的时候,两人是各抽各的烟的。为哈捏?因为东哥抽的是“熊猫”,而胡服抽的是“大前门”。-----虽然一个是毛主席,一个是刘主席,但刘主席家里比毛主席家还要葛朗台:

    当时刘少奇夫妇的工资,加在一起总共有500多元。但家里人多,各项开支多,把必要的花销一刨除,手头不能不说是有点儿紧。

      他们夫妇每月交党费25元,刘少奇买烟、茶和其他生活用品100元,全家人的伙食费150元,给保育员的工资40元,每月的房租、水电等费用起先是40多元。再除掉孩子们的生活费,住在中南海家中的外婆的零用钱,就所剩无几了。可刘少奇还要用之接济帮助有困难的亲朋好友。”

    “那是1960年的春天,一位警卫员领回少奇同志的工资后,就和大家议论起少奇同志的生活问题,“别看他是国家主席,生活也够紧张的,他们两口子的工资加起来尽管有500多元,可是扣除房租、水电和保育员的工资后,剩余部分既要支出8口人(应该是9口,笔者注)的全部生活费,5个孩子的学杂费,还要支援亲友,少奇同志抽烟喝茶每月要花几十元,即便是精打细算,也难以分配。”

    引自王凡,东平著《我家住在中南海》

    由于囊中羞涩,胡服同志没法子,只好抽“大前门”了。所以比起来,东哥的“葛朗台”的功力还不够啊。。

    而且,这本书里还提到,东哥当年抽烟也不是那么娇气的。延安的时候,他烟瘾上了,熬不住,甚至发生了和时任TG中宣部代部长凯丰间接接吻的事故。----事情是这样地:

    “在延安时,有一次在杨家岭中央礼堂上面的小会议室里开会,人数不多,大家边讨论问题边抽烟。毛主席也想抽烟,可一摸口袋----忘了带烟。警卫员也不在身边,只好忍着了。这时候宣传部长凯丰却一支接一支的抽烟,而且把剩下很长一截烟蒂掷到地上。---不必担心,那时水泥地上没有地毯,只摆了些土制沙发。不知是毛主席难耐烟瘾的蛊惑,还是对凯丰同志抽烟浪费的不满,他竟欠了欠身子,伸手把凯丰同志扔掉的半截还在燃烧的烟蒂捡起来,吹了吹上面的灰尘就抽起来。面对这种尴尬的场面,凯丰同志脸涨红了。会后,一些老同志常就这件事与凯丰同志取笑。”

    -----张思德战友,东哥警卫李凤华的回忆。

    综合以上案例可以得出,东哥的“葛朗台”是片面的,虽说他当年烟瘾犯了时候,连凯丰扔掉的烟蒂都抽,但进了城后,就只抽“熊猫”了,---为啥不和刘主席学习一下,也抽抽“大前门”节省一下捏?-----光从火柴盒里能省出多少钱啊?

    ---------批评反面教材的分割线---------

    上面的故事可以算是八卦类党史帖子的一个典型了。通篇虽然举得例子看起来比较八卦,但实际都是有出处的,并非小道消息。-----然而,这么长的文章看下来,得出的结论是非常肤浅的。-----而且,压根算不上是有养分的帖子。

    因为首先,对一个政治家的评论体系里面,个人生活里是否节俭是一个极端微弱的部分。拿这个部分说事儿,对于读者而言,看到的,不是政治家个人印象的损害,而是评论者本人的鸡婆。------或者,进一步说,这样的评论者连如何“评论”本身都还没入门,更谈不上有价值的评论了。

    其次,在选材方面,这样帖子明显是在组织材料。----比如东哥吸凯丰烟蒂一事,完全是一个意外事件,除非东哥每天没事跟在延安就是跟在凯丰后面捡烟头,----否则,把这样的例证来说事,本身就是毫无力量的例证。(当然,这件轶事后面的确能够折射很多其他方面有意思的推论,---然而,显然和勤俭节约这个主题关系不大。)------相比之下,拿东哥和胡服同志比,这个类比的力量要大一点,然而,-----这同样是无聊的。-----因为这两位的抽烟并不能完全反映两位的个人消费情况。------比如桃园大队的事儿,在四清的时候自然是很有名了。然而实际上,胡服同志一家在大跃进期间就去桃园大队视察了,当时他们也提出要加入桃园大队所在的公社,----听说这个公社里农民不能看电影,刘夫人给他们带去了一台电影放映机,算是他们家入社的股份。------您看,一台电影放映机可是很贵重的哦。

    当然,俺这里不是在玩什么春秋笔法,而是说,这样的比较,由于这个主题本身就很无聊,所以这样把毛刘之间的“葛朗台”比较深入下去,只能是更加的扯皮。----而这,也是八卦帖子的一个主要特征。所谓“言不及义”是也。

    那么,对于上面的题材,比较好的切入点应该在哪儿呢?

    俺觉得,上面的例子很清楚地说明了,东哥时代,中国的NO.1和NO.2居然家里的经济情况都是如此拮据,------那么,我们的问题就是,为啥东哥时代的工资制度无法满足甚至是最高领袖的生活需要呢?-----或者进一步的推论,如果这样的工资制度连最高领袖们的家庭生活都无法满足,----那么对于基层普通的民众而言,这样工资制度下的物质生活又会是怎样的标准呢?

    俺认为,这个切入点,是比较有现实意义的。

    当然,上面的问题可能会有一个温暖的答案,----即,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东哥时代虽然大家工资拿的低,可是领袖们的日子也过得紧巴巴的啊。----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啊,----不过就这一点而言,俺只能说,这要看这个“不均”是在多大的统计样本之上了。----以后有时间再展开谈一谈吧。

    总之,找到材料是一个基础,而对材料的运用采取渲染噱头还是仔细思考的不同方法,可以看出运用者的水平和思路所在。------不用说了,前者的方法自然是八卦党史帖子的又一表征了。

    最后,说到底,这个教材还是俺自个搞地,所以把这个贴在这里,也是想让大家看过以后,笑过以后,也留点橄榄的涩味吧。八卦这种东西,就是一种习气,看得多了,对读者而言,也是一种不自觉的退步啊。。。

    通宝推:逍遥探花,观望者,静思轩主人,
    • 家园 请教一个问题,国外高级官员离开政府以后有什么待遇

      一国首脑人物退休以后能享受的东西恐怕都差不多,无非就是终身保护,免费医疗之类,可是政府里面其他的高级官员呢?比如国防部长,国务卿,副总统之类的人物,难道他们要政府提供终身保护?美国政府高官一茬接一茬,如果都让联邦政府保起来,美国特工处的人手够用吗?

      美国的戈尔不当副总统以后就去教书,美国又是个自由持枪的社会,他就不怕有人打他黑枪?

    • 家园 国家领导人做事要分轻重

      领导人的责任大,自然待遇要比普通老百姓强很多,这没什么,就怕在大事上犯错误,弄的底下人都跟着吃瓜烙。就好比企业负责人,收入自然要比普通员工强很多。

      天朝领导人穿补丁衣服,吃粗茶淡饭有那个必要吗?更想不明白那时的媒体还拿这个大肆宣传,说什么困难时期领导人带头不吃肉云云,如果不是决策失误能有困难时期吗?别说你不吃肉,就是绝食又能怎么样?

      难道成天生活简朴,穿补丁衣服就算是合格领导人?56年以后国内政治生活就开始不正常,低级错误频频,不知道这笔帐怎么算?没有这些错误的话,你一天吃三顿鱼翅也没人说你的不是!

      国内的宣传有误区,总喜欢拿领导人的道德如何如何高尚说事,让你做那个位子是让你想办法给予人民更好的生活,就是那么回事,至于你的私生活如何那是你自己的事情。

      • 家园 朴素那是生活习惯,不是必要不必要的问题,老干部家大多如此
      • 家园 这个问题争论多了。

        想想什么是同心同德吧。想想“同志们跟我冲;弟兄们给我上”意味着什么吧。

        “难道成天生活简朴,穿补丁衣服就算是合格领导人?”谁给你这个定义的?在那个时期,强调这点事反而是说明,中央认识到了自己的失误、问题的严重性,表明了自己与老百姓同甘苦的决心。难道说错了无所谓,继续花天酒地就是正常的?生活简朴跟合格领导人是两回事,表明表明了态度,并不说明tg就此为止了,没有采取改进措施。

        “56年以后国内政治生活就开始不正常,低级错误频频”。这个怎么说呢?tg是一个革命党,也是一个激进的党,做的事情也是激进且富有成效的。这说明tg一向是个新手并且做事态度积极,错误当然少不了。但“低级错误频频,不知道这笔帐怎么算?”,是不是只看到了阴暗面?,站在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看,无论横向比还是纵向比,你能说出古今中外又能有多少个组织比tg干得更漂亮?

        说到私德(你说的应该是这个意思),我是这么看的。首先要界定好私德的范围,并且这个定义对领导人和p民来说是不一样的。p民的私德那真是私德,它只关自己,不影响别人,别人也不会效仿。领导人不一样,他的一举一动有广泛的影响力,上行下效,有人的地方概莫能免。就说让中国人富裕起来(流行说法,不要挑刺)的邓公吧,他那个无关大雅的私德,是不是现在利益集团横行的源头之一?曾有争论说,之所以现在很多p民不满,是因为政策有问题,制度有问题,经济发展了,大家都有钱赚了,p民就会高兴的。对,但问题是有了不受指责限制的私德,政策不合理不公平那是大概率事件。

        另外多说一点,tg从它成立到不久的以前,tg一直是个革命党,是个新手,因为它的宗旨,它的主流都是为广大底层的p民服务的。因此失误错误不少。但现在不一样了,tg已经转身为执政党了,为精英为利益集团服务是其任务,尽管过程是羞羞答答的。这时,这个时候,你要谈高尚情操,他们做的到吗?倒是私德之说,为他们大开方便之门。

        • 家园 我的意思是国家领导人的心思应该用在大事上面

          我不是说领导人可以像普通人那样放纵自己,在外面随便找情妇。我是说太祖那代人做的太极端了,开国总理出国访问,会见外宾都穿补丁衣服,有这个必要吗?

          当然那时的物质匮乏,但是一方面是生产力落后,另一方面就是国内人口增长太快,那时还是平均主义,自然大家的生活水平都比较低。但是明智的选择就是对人口爆炸性增长应该想办法约束一下,但是却搞什么以粮为纲,毁林开荒种地,造成国内自然环境毁灭性的破坏,至少是过度开发国内资源,这笔帐怎么算?这不是领导人失误是什么?

          一方面国内物质生产落后,一方面却又对国内人口膨胀式增加熟视无睹,国内的资源,生产的物质产品养得了这么多人吗?他们的脑袋就不考虑这个?

          人口这个问题现在讨论的很多,反正我个人认为国内的问题,倒来倒去,最后其实都可以归结到这上面。这个问题是太祖那批领导人当政时犯的错,但是却在80年代开始发酵,一直到现在都是积重难返的问题。

          美国搞新政的罗斯福当总统时在外面有情妇,但是他的本职工作干得好,所以美国人对他很崇敬。如果罗斯福再怎么纯洁高尚,美国在他手里不能强盛,他又算个什么呢?

          • 家园 破绽太多也就没有了破绽
          • 家园 总理会见外宾穿补丁衣服?

            对这个说法我有点疑问:总理是最注重国家形象的,内衣补丁摞补丁,这个是真的有;但不会露在外面吧?如果没有露在外面,您这句话是不是改一下?不然读起来有点儿怪怪的,好像总理见外宾专门把补丁给人看似的。

            纠缠细节了,您不要见怪。

          • 家园 兄弟还是认真想想再说吧。

            我的意思是国家领导人的心思应该用在大事上面

            这个就太不靠谱,你可以说老一辈领导人有不少失误,但要说他们没有把心思放在大事上面,这可是左中右都不会认同的。要说心思放在大事上面少的,邓公是表率。

            开国总理出国访问,会见外宾都穿补丁衣服,有这个必要吗?

            参见前面Little兄说的,那是生活习惯,不是刻意的。你不能象现在的泡泡剧那样,以现在人的思维去演绎先人的作为。同时,这依旧是一种表率,tg没有变色,与人民同甘共苦。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是一种自信的表现。外国人怎么啦?见你就是荣幸啊?骨头硬干大事的人是不在乎别人的眼光的。

            人口这个问题现在讨论的很多,反正我个人认为国内的问题,倒来倒去,最后其实都可以归结到这上面。

            人口问题,看法不少,上个世纪末,是批倒批臭。本世纪以来,有不少不同的看法,但没有成型。姑且存异你的观点,但你考虑一下当时的国际国内环境。另,以粮为纲,这是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经验,就是现在粮食的问题也是基本国策。

            美国搞新政的罗斯福当总统时在外面有情妇,但是他的本职工作干得好,所以美国人对他很崇敬。如果罗斯福再怎么纯洁高尚,美国在他手里不能强盛,他又算个什么呢?

            参见上面的回复,对于各自的国家而言,tg老辈领导人比罗斯福做的差吗?

            • 家园 不能同意你的一些观点

              1。这个就太不靠谱,你可以说老一辈领导人有不少失误,但要说他们没有把心思放在大事上面,这可是左中右都不会认同的。要说心思放在大事上面少的,邓公是表率。

              --------------------------------

              老邓的风格就是举重若轻,和刘伯承恰好相反。你说他不怎么管事应该指的是改革开放以后,那时他毕竟年纪大了,再加上文革时候刻骨铭心的经历,更多的时间是和家里人在一起。

              2。人口问题,看法不少,上个世纪末,是批倒批臭。本世纪以来,有不少不同的看法,但没有成型。姑且存异你的观点,但你考虑一下当时的国际国内环境。另,以粮为纲,这是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经验,就是现在粮食的问题也是基本国策。

              ----------------------------------------

              你说国际国内环境,50年代马寅初到浙江农村考察,发现每个农户都有一堆孩子,认为国内资源养不了这么多人,就向上面反映,结果就没有了下文。当然老百姓就是简单想多子多福,可是你领导人能跟平头百姓一个见识吗?而且马寅初已经明确指出了它的负面作用。

              那个以粮为纲更是个笑话,说穿了不就是人口太多,粮食才不够吃吗?最直接的就是控制人口增长了,这个简单算术题都不会算?

              至于你说的现在粮食问题也是基本国策,还不是因为当年祖国的大花朵们生得太多了,这些人进入生育年龄要接着生孩子。这些人加在一起要张嘴吃饭,而中国的人口总量太多,靠从国外进口粮食不现实,只能立足于国内。这对国内的环境构成了巨大压力,因为说实话我们国家适合大面积种植粮食的土地面积并不大,比美国少得多了。

              说实话现在哪个领导人也不愿意背这个包袱,但是不背还不行。

              3。参见上面的回复,对于各自的国家而言,tg老辈领导人比罗斯福做的差吗?

              -------------------------------------------

              罗斯福和太祖所处环境不一样,不好简单对比。但是至少他当政期间没给以后的美国政府留什么包袱,太祖那届留下的不良遗产太多了一些。

        • 家园 送花,送花

          上梁不正下梁歪、身体力行、以身作则等等都是说的这个

      • 家园 所言极是
      • 家园 困难时期吃不吃肉是个屁股问题。是当人民领导的必要条件

        屁股坐的对,不一定就不犯错误;屁股做得不对,一定会犯错误。

        是因为决策错了,才不吃肉的;而不是,不吃肉导致决策错的。

    • 家园 《丁盛回忆录》节录

      。。。毛泽东当时喜欢吃什么呢?蔬菜嘛,我们这里是空心菜,玉米,我们在海南岛种些玉米,很嫩很嫩的玉米,还有其它的青菜。

        饭,毛泽东喜欢吃麦片,麦片是澳大利亚的,我们从香港专门买的澳大利亚的麦片给毛泽东,送到北京去!从香港买麦片都不能过海关,通过海关他要检查,要打开来,那就不行,那怎么办呢?我们情报部有船,在香港买的麦片,装在船上开回来,开回来以后,直接交给管理局。这件事,只有几个人知道,我知道,负责保管的小胡知道,他看守着仓库。那么多麦片,我从来没有拿过一包,尝也没有尝过,我们也不知道那麦片怎么吃。 。。。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