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外交十记》(钱其琛)】[第四章加注至10月30日] -- 神仙驴

共:💬97 🌺8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题外话】闲说两句总领馆,当补充吧【1】

        国家与国家建立了正常的外交关系后,可以设立大使馆及互派大使了。但我们也经常得知,中国在哪里哪里开设了领事馆、总领事馆,或是哪个国家在中国哪里哪里开了馆子。因此借着稍微喘口气的劲,就在这里稍微侃侃这方面的情况。

        领事馆、总领事馆设立的几个情况:一是对方某区域地位十分重要、双边贸易实在频繁;二是对方地域实在特殊,由于通常是历史文化的原因与所在国其他部分有相当大的区别;三是邻国的边界区域双方往来极多或多有本国侨民;四,其他可能的情况。总领事馆在所辖地区内有较大的自主权。

        这里面简单讲讲总领事馆。往建交国只能派驻一个大使为特命全权代表,但是可以有其他赋予特殊地位的外交官员,如公使或公使衔的参赞等。而在某个相对独立的地区设立总领事馆的总领事,有的也被授大使衔。而且某些总领事地位特殊,甚至超过其他大使。

        先举几个我国驻外总领事馆。我国设立总领事馆最多的国家是美国,计有旧金山、休斯顿、纽约、芝加哥、洛杉矶5个,它们在各自辖区内办理签证等领事业务。79年初设时只有旧金山、休斯顿两家,后来三家分别是82年、85年、88年设立的,一大原因当然是中国侨民增加了,总业务量加大了。当然按照两国领事换文,中国还可能在夏威夷、美国还可能在武汉设立总领事馆,目前看不出来能立即实现。第二多的日本,我国有大阪、札幌、长崎、福冈四处,时间是76、80、85、85年,对照两国发展时间,就能看出些门道了。设立3个的有三个国家:加拿大(温哥华、多伦多、卡尔加里)、澳大利亚(悉尼、墨尔本、珀斯)、南非(约翰内斯堡、开普敦、德班),另外德国有两处(汉堡、慕尼黑)加一个办事处(波恩)。其他的什么俄、英、法、意、巴西、泰国是两个总领事馆。俄罗斯那么大的国家也只是圣彼得堡、伯力(哈巴罗夫斯克)两处,中国在北亚的影响力还不大啊。英法等欧洲国家不算大,大使馆加两个总领事馆是可以忙活的了。巴西是绝大部分经济力量都在那两个城市周围的沿海地方。泰国是华裔华侨人口激增,乃至需要在宋卡、清迈设两个总领事馆。其他设一个总领事馆的,战略地位重要的,象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遗留问题的象也门的亚丁,旧都象尼日利亚的拉各斯,都是有代表性和有必要设的。当然象印度这么重要的大国,除了孟买,是不是该再设个总领事馆?随着所在国家和城市的变化,总领事馆即使不动,也会变化的。刚刚提到的亚丁,就是在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和阿拉伯也门共和国合并后由大使馆变为总领事馆的,而驻布拉斯迪拉发的总领事馆,则在斯洛伐克和捷克分家后成了大使馆。现在设在黑山共和国首府的驻波德戈里察总领事馆,谁知道是不是又在为可能的事情作准备呢?

        下面再说说外国驻华总领事馆的一般情况。

        【2】链接出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2】驻华总领事馆

          【1】链接出处

          中国外交部网站上有中国驻外总领事馆的资料,却没有外国驻华总领事馆的资料,让人感到美中不足。驴子这里就算做点好事吧。不过谁知道表格怎么贴上来?

          下面就说说外国驻华总领事馆的情况。港澳的特殊性,留到后面再说。

          一般有经济实力的国家,总忘不了在上海先开个总领事馆,谁让上海是中国最发达的大城市呢。截至到2004年10月,已有45个国家在沪开设了总领事馆,摩纳哥等也有名誉领事驻沪。除了是驻华领事馆最多的城市之外,上海市领导的对外交往经验也非常丰富,这点不是除了北京外其他城市可比的。外国政要访华,如果想访问其他城市的话,往往上海是首选。选择上海作总领事馆之一是会令客人满意的。驻沪领馆通常的辖区范围是沪、苏、浙、皖几个附近省市,管辖到闽、赣的也有一些,比较特殊的是:澳大利亚、菲律宾?D?D这俩要管到湖北,南非?D?D更宽,包括了山东和广东?D?D看来它是把经济发达的省份都划给上海管了。

          上海成为总领馆,得益于中国的辽阔幅员、上海的经济实力、地理位置、开放水平,我们在下面要具体谈到成为总领馆的条件。

          对于其他城市来说,要争取外国在自家地上建领事馆,那真是大好事儿,首选对外交往窗口摆到眼皮底下了,其次对自身吸引外资促进交流非常有用,再次是对自己经济实力和地域影响力的肯定,最后嘛,老外在这设机构,当然也在这促进自己的消费啦。

          但是要想成为这样的候选,得有几个条件:一、有足够的地域影响力和足够的政治地位,二、经济上要发达,至少对周边地区而言,三、两国人员物资交往在该地区形成一定规模,四、其他特殊条件。这样一来,距离上海太近的杭州等等就没戏了,而苏州不仅离上海太近,而且政治地位不够(起码应该是副省级城市或省会城市),另外,有一定地域影响,但经济上不够实力的郑州也是不行的。

          现在替老外们规划一下,在中国要开设一些总领馆,几个?哪些合适呢?这就得从中国的地理和行政区划讲起,限于篇幅,咱们比较一下建国时的几大一级行政区: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而现行国务院有关法规中,也是按照这个原则划分的。这六大单元相对独立,但考虑到首都北京已设大使馆,如非特殊情况(如相邻),则临近的东北、西北可考虑由大使馆兼顾。而距京师较远的华东、华南、西南则可能会设总领馆。

          假如在南海附近需要建一个总领事馆的话,首选一定是广州,它满足了我们讲的所有条件,在华南地区首屈一指。虽然此区域最有影响力的是香港,但香港毕竟实施特殊政策,驻港领事难以管辖港外事务。所以,就不用多说了。驻穗有19个总领事馆,除了印尼、越南,所有所在国都同时在上海设了总领事馆。广州通常管辖的范围是粤、桂、闽、琼,比较另类的:澳大利亚多管了湖南,马来西亚多管了湖南和江西,菲律宾更生猛一些?D?D除了粤桂闽琼外,还管辖渝川贵云,总共8个省市,还有特殊的,就是越南,暂时只管辖广东一省。

          华东、华南外,西南是个很大的单元,有几个国家设立了总领事馆管辖西南的事务。其中美国、德国、韩国在成都,加拿大、英国、日本在重庆,正好一一对应。这几个国家都不是地理上与西南地方接近的。真正接近的,是下面要讲的特殊性。

          怎么个特殊法呢,就是在与自己国家关系紧密的地区设立总领事馆。中国邻国巨多,因此中国边境省份的省会城市,被邻国开设总领事馆的可能性就大得多。比如在西南地方,虽然最重要的城市是成都和重庆,但是仍有一些国家在其他地方设立了总领事馆。

          比如,老挝、缅甸、泰国在昆明,越南在南宁,尼泊尔在拉萨设了总领馆。什么关系一目了然了。这里老、缅仅设了这么一个总领事馆,分别管理云桂粤和云贵川事务。越南在广州、南宁,而且还可能在昆明设总领事馆。尼泊尔在上海有级别较低的领事馆。这就是边界国家的特殊性。

          其实不仅仅西南,中国周边国家几乎都是如此。美国、俄罗斯和东北亚的日本、韩国、朝鲜都在沈阳有总领事馆,其中日本在大连还有办事处。韩国还在青岛设立了总领事馆,管辖山东全省。蒙古在呼和浩特设总领事馆,另外在二连浩特设办事处。哈萨克斯坦在乌鲁木齐设了级别较低的签证办事处。所有这些都是很好的说明。

          除此之外,还有几个特殊的例子,单独拿出来说。法国除了上海、广州总领事馆外,在武汉设了当地惟一一家总领事馆,管辖鄂湘赣事务。菲律宾、新加坡不在广州而在厦门设立总领事馆,当然是跟种族有着最大的关系--在外打拼的福建人实在是多啊。

          最后再多说两句香港和澳门。香港的有关问题简直可以另外发文了。当时中央政府以关闭驻港总领馆“要挟”,迫使一些国家与中国建交和关系恢复正常。而澳门由于被香港阴影笼罩,除了原宗主国葡萄牙设了总领事馆外,其他国家多由驻香港总领事馆代管,不少已经把辖区划到澳门了。

          注:添加柬埔寨驻重庆总领馆、丹麦驻重庆领事馆近日开通或即将开通。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文摘】美乔治亚州盼加强与华经贸联系 盼设领事馆

            凤凰卫视11月7日消息 据海外媒体报道,美国乔治亚州政府和民间团体最近兴起一股“中国热”,寻求与中国建立更紧密的经贸联系。乔治亚州议会和工商团体争取在亚特兰大设立新的中国驻美国领事馆,促进与中国的交往。

            美国南部的乔治亚州工商业发达,大企业云集。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如何扩大与正在兴起的东方经济大国中国之间的经贸往来,成为乔治亚州朝野各界人士的热门话题。正在为进一步加强乔治亚州和中国之间的经贸关系而积极奔走的州参议员山姆?扎马利帕告诉美国之音,中国蒸蒸日上的经济实力和巨大的市场容量是任何人都不能忽视的,乔治亚在与中国经贸合作方面不能落后。

            扎马利帕说:“如今乔治亚已经是中国各地的一个非常主要的贸易夥伴。我们这个州在中国非常出名,因为这里是UPS、可口可乐、家得宝,以及通用动力系统集团的大本营。这些全球闻名的大企业都在中国建立了重要的出口基地。同样,中国对乔治亚州的经济非常重要,它是我们州第四或第五大贸易夥伴。我们已经与中国的工商界和领导人建立了良好的关系,现在我们需要让这种关系更上一层楼。”

            *州政府被批评行动迟缓*

            主张加强与中国经贸合作的人士批评州政府行动迟缓,在扩大中国的市场以及吸引中国投资方面甚至落到经济不太发达的南卡罗莱纳州的后面。批评人士指出,乔治亚州州长帕蒂欧一直热衷于让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总部在乔治亚落户,他对西半球经贸合作的热情使他忽视了中国这块东方市场的巨大潜力。

            乔治亚州参议员扎马利帕敦促州政府加大力度扩大与中国的经贸关系,为本地区的工商业寻求商机。他为此联合乔治亚州的工商企业团体成立了一个促进乔治亚州与中国商业、文化和学术联系的团体,取名为“乔治亚州--中国未来委员会”。应邀担任该委员会顾问的乔治亚大学商学院院长詹姆斯?赖德拜特尔向美国之音介绍了这个委员会的性质和作用。

            赖德拜特尔说:“乔治亚州--中国未来委员会由州议会议员和本州的主要工商界领袖组成。它的主要目的是寻求如何发展与中国更紧密的关系,并寻找教育和经济合作的机会。中国人口众多,经济连年高速增长,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作用日益重要。我们必须重视与中国的关系。”

            *争取中国在亚特兰大设领馆*

            乔治亚州--中国未来委员会的近期目标是争取让中国在乔治亚州首府亚特兰大设立一个领事馆。目前中国在美国共有5个领事馆,休斯敦总领事馆负责中国在美国整个南部的事务。乔治亚州参议员扎马利帕说,如果能够争取让中国领事馆在亚特兰大落户,乔治亚州和中国的经贸和文化联系必将得到进一步加强。

            扎马利帕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想法,我们相信,如果中国在亚特兰大设立一个领事馆,对于整个美国东南部的经济发展都会有好处。”

            目前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正在为开设新的中国领事馆而与亚特兰大激烈竞争。扎马利帕表示,亚特兰大志在必得,他正在起草文件送交乔治亚州众议院议员,并且争取让帕蒂欧州长亲自出马,成为这个委员会的名誉主席。

            • 家园 乔治亚、佐治亚、格鲁吉亚

              英文名都是Georgia。翻译过来就不一样了。

              作为美国一个州的Georgia,实力在美东南地区不可小视,前总统卡特就是这里种花生的老农民。大陆一般译为佐治亚,其他多译作乔治亚。而作为从苏联独立出来的前加盟共和国格鲁吉亚,位居南高加索,地理位置重要,现在却是主权国家。有时要区分开来,单从名字上是没法鉴识的,必须联系上下文。

              一次中文网站报道世界小姐选举,这位是佐治亚小姐xxx,说得一愣一愣的,就是不明白她怎么还说自己家乡刚独立,还很穷?

              再有就是前些日子格鲁吉亚的总统老纳下台,举世瞩目,驴子的一哥们就很诧异,哟?Georgia这位president没听说过啊,Russian还到我们地盘上撒野,吃了豹子胆啊?

      • 家园 关于勃氏塔什干讲话,另转《掺望》穆广仁文章

        附记:文章作者穆广仁在与鲍文会见后,专门撰文并发表于《掺望》周刊。文章经由新华社转发,在海内外引起广泛而且热烈的反响。当时,香港及海外的一些媒体摘要刊用了这篇文章,有些媒体还给了积极的评价。它们认为,经历了中苏多年舌枪唇剑式的舆论战后,读到一篇讲事实、说道理且[被屏蔽广告]没有火气的对话,颇有清新之感。

        中苏交恶已成为历史,回顾这段历史,是为了开创国际关系更美好的未来。从传媒角度说,在国际关系的演变中传媒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确实大有文章可做。

        文 / 穆广仁

        近读钱其琛的《外交十记》,22年前中苏关系出现微妙变化时的一段往事又重现眼前。

        被钱其琛扣住未发的稿件

        1982年3月24日,时任苏联共产党中央总书记、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的勃列日涅夫在塔什干发表谈话。照例,他对中国攻击了一番。但他话锋一转,讲了几句“出乎意料”的话,他承认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承认中国对台湾拥有主权,并且表示愿意改善同中国的关系。在长达20多年的激烈的中苏论战年代,应当说,他的这番谈话传递了重要的新的信息。这天,碰巧我在新华社总编室值夜班。看到这则消息后,我当即与外交部领导同志交换意见,他同意写篇东西,驳斥勃列日涅夫的反华言论。在当时,我的这种反击式的反应可以说几乎是一种条件反射。其背景是,当时国内几个有关部门有个估计,认为对中国安全构成最大威胁的是苏联:北面,它在中苏(蒙)边境陈兵百万;南面,支持越南反华,建立印度支那联邦;西面,入侵西邻阿富汗。为了应对这种威胁,从70年代起,中国开始改善同美国的关系,逐渐形成联美反苏的战略,毛泽东主席把这个战略归之为“一条线”战略,即联合美国、日本、东南亚、中东、直到欧洲,形成对付苏联的一条线。外交部实践的是这个战略,新华社的国际报道当然也服从这个战略。因此,我的头脑一直循着这条线走下来,遇到苏联领导人讲话,就条件反射式地予以驳斥、揭露。稿子送到外交部后,却被当时的新闻司司长钱其琛扣住了。他没有详细解释原因,只说勃的讲话有新意,不必反击,写一篇客观报道就行了。

        事后,我才理解到勃列日涅夫这番讲话的真正不同寻常之处,也就十分佩服钱其琛的高明。总而言之,这是件大事,它本身意味着:在关键时刻启动了扭转20多年中苏对抗的按钮,逐渐建立起中苏美大三角的架构。当时,苏联的处境是不妙的,在同美国争霸、特别是核武器竞赛中弄得精疲力竭,国内的日子也很不好过,又陷入阿富汗的泥潭。眼看中美关系在改善,勃列日涅夫坐不住了,于是在塔什干放出改善同中国关系的试探气球。钱其琛在《外交十记》中记述说,当天邓小平得悉勃列日涅夫发出的信息,就指示外交部要作出反应。于是就有了钱其琛的“三句话”新闻发布会:中国“注意到”勃的讲话、拒绝勃对中国的攻击、在两国关系上中国“重视”的是苏联的实际行动。书内还透露了那年夏天邓小平在他家里开会时提出的“一个大行动”:向苏联传递我们主张改善中苏关系的信息,并且提出苏联要做点实际事情。这就是,中苏谈判要坚持消除“三大障碍”的条件:苏联从中苏边境和蒙古人民共和国撤军、从阿富汗撤军、劝说越南从柬埔寨撤军。根据邓小平的提议,中国政府向莫斯科传递的第一个信息是,外交部苏欧司司长将以视察使馆名义前往莫斯科。1982年10月,于洪亮司长在莫斯科同苏联副外长伊利切夫举行了会谈。此后,钱其琛以副外长身份同苏联进行的多轮谈判开始启动。

        《外交十记》详细记述了中苏马拉松式的谈判过程,其中不乏外交语言的争辩,但对于中国提出“三大障碍”的历史背景,外交争辩毕竟有所不便多说之处。

        与鲍文的交锋

        1983年2月,即中苏第二轮谈判开始之前,苏联派《消息报》高级评论员鲍文以苏联驻华大使馆客人的名义来到北京。这种安排有点像是对于洪亮司长出访莫斯科的一种回应。鲍文是苏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代表,他除了在《消息报》上经常发表重要评论,还在苏联中央电视台和莫斯科电台的每周“国际纵览”节目中评论国际问题。对于这样一位新闻界知名人物,又是苏联高级官员,中华全国记协礼貌地安排他访问了在京的几个新闻单位,最后一站便是新华社。作为新华社副总编辑,我有了一次同鲍文面对面“交锋”的机会。2月下旬的一天,我在新华社的会客室接待了鲍文。大概是有备而来,坐下后没有寒暄两句,鲍文就开门见山,单刀直入,说他要提出许多“尖锐的”问题。他的问题确实尖锐,不过我们都没有使用尖锐的语言,而是心平气和的讨论。

        首先,他提出了中越关系和越柬关系问题。实际上,这是与“三大障碍”直接间接相关联的。他认为中越两个兄弟国家关系恶化、兵戎相见,是因为中国和柬埔寨从两方面向越南施加了压力,中国想把越南纳入中国的战略轨道。

        我从两个方面回答他的问题。一是越南在结束抗美战争之后的战略和政策。越南依仗越战取得胜利的势头,要把柬埔寨、老挝纳入它的“印度支那联邦”,充当东南亚的军事强国。当时越南出兵占领了柬埔寨的威岛,毗邻的柬鹦鹉嘴地区曾被越南军队当做战时庇护所,战后越南拒不撤回,战争时期借用老挝的“胡志明小道”,战后也不归还;此外还占领了中国南沙群岛中的几个小岛。掌权的一派柬埔寨共产党人(波尔布特、乔森潘等)不愿听命于河内,不接受“印支联邦”,越南就出兵入侵柬埔寨,占领金边,把柬武装逼到柬泰边境地区。越南的做法引起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不安。对于越南战后的这种政策中国是不赞成的,因此越南与中国翻了脸。在这里,我点出了越南反华、进攻柬埔寨有苏联支持这个重要的因素。鲍文说,越南人的说法是,波尔布特杀了太多的人,越南出兵进攻柬埔寨是为了纠正他们犯的错误。对此,我告诉他,外界传说被杀害的柬埔寨人达二三百万人,这显然是不实的,全柬埔寨人口一共才700多万。再者,一个国家领导人犯了错误绝不可能、也不能允许另一个国家用派兵去占领的方法来纠正。苏联斯大林时代肃反扩大化错杀了许多人,难道别个国家就可以派兵去占领莫斯科吗?事实上,柬共自己也在改正错误,他们联合西哈努克亲王和宋成派力量组成联合政府,改善和人民群众的关系。他们如不修正错误,在越南大军压境的情况下,是根本生存不下去的。另一方面,我也分析了中国和越南的关系,回答鲍文对中国在中越边境冲突问题上的指责。我说,在越南抗美战争期间,中国勒紧裤带援助越南,粗略估计达200亿美元之巨。那时关系是很好的。越战结束后,越南军队不断向中国边界一侧进行蚕食,原来是一条友好的中越边界,才突然变成一条纠纷的边界。

        鲍文要谈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阿富汗,这也直接与“三大障碍”有关。他以“阶级观点”为苏联出兵阿富汗作辩护。他说,苏联出兵是“为了支持阿富汗人民反对反动的地主、资产阶级、宗教首领、部落头人的统治”。我说,这里是两个范畴的问题,一个是内政问题,另一个是外来侵略问题。一国的内政应由本国人民自己解决,外国不能干涉;外国入侵,就成为一个民族存亡的问题了。英国人花了一百年也没有征服阿富汗,抵抗英国的就包括那些地主、宗教首领、部落头人。中国共产党人和蒋介石打了10年内战,日本一入侵,大敌当前,国共两党就联合起来共赴国难。历史的逻辑是,一个民族是不能被外国征服的。鲍文承认,苏联出兵阿富汗,造成在国际上处于不利地位,但解释说这是在极为特殊的情况下所作出的困难的选择。

        鲍文要问的问题都问了,最后他表示,这次谈话“很有意思”,使他了解到过去不知道的“许多细节”。他又说,这次在中国旅行,接触到的中国老百姓对苏联人民都很友好,并没有因为中国的“反苏宣传”而抱敌对情绪。看来,摸一摸普通中国人对苏联的态度,也是他这次“侦察”内容之一。

        如今,中苏交恶已成为历史,中越关系、越柬关系也早已言归于好。回顾这段历史片段,是为了开创国际关系更美好的未来。从传媒角度说,在国际关系的演变中传媒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确实大有文章可做。试想,当时如果新华社把勃列日涅夫的塔什干讲话臭骂一通,如果仍旧用“大批判”的语言对待苏联舆论界,历史的痛楚会不会多少延长一些呢?#

        • 家园 [文摘]于洪亮的相关回忆

          我给小平当特使――老大使于洪亮访谈录

          朱云泉

          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委、外事委员会副主任于洪亮同志是从山东沂蒙山区走出去的一位深孚众望的资深外交家。他原籍莒县,是已故老记者老文艺家于冠西的三弟。于洪亮自1958年毕业于中国外交学院后即投身中国外交事业,先后担任过外交部苏欧司司长及中国驻波兰、罗马尼亚、苏联大使。不久前,笔者在他地处北京东交民巷的家中,听于大使回忆一段有关邓小平同志直接安排他当特使、捎口信,结束中苏对抗的往事。这次谈话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加真切地了解到当时中苏关系中鲜为人知的的背景、内幕和细节,而且还可以领略到邓小平的外交家风采,缅怀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现将于洪亮的谈话记录整理如下:??

          我在中国驻前苏联大使馆先后工作了13年,经历了中苏两国关系由对抗到缓和的全过程。事情要从1982年3月24日说起。那天,勃列日涅夫发表了一个长篇讲话,其中,虽然仍充满了对中国的攻击,但又建议双方采取一些两国都可以接受的措施,以改善中苏关系。邓小平同志马上注意到勃列日涅夫讲话中所传递的信息,并亲自打电话到外交部,指示立即对勃列日涅夫的讲话做出反应。外交部于3月26日召开了新闻发布会,由钱其琛同志以新闻发言人的名义发布了一个只有三句话的简短声明。??

          1982年盛夏的一天,小平同志邀集几位中央领导同志和外交部主要领导到他家开会,研究中苏关系问题。陈云、李先念等老同志在场。小平同志提出,要采取一个大的行动,向苏联传递信息,争取中苏关系有一个大的改善,但中苏关系的改善必须是有原则的,条件是苏联得做点事情才行。小平同志提议,如果召见使馆人员或派人前去访问,恐怕过于正式,而当时中苏之间又没有什么其他的接触渠道。为了不引起外界的无端猜测,可由外交部苏欧司司长以视察使馆工作名义前往莫斯科,并同时前往波兰华沙。当然,第一站莫斯科是此行的主要目的地。??

          而当时担任苏欧司司长职务的正是我,外交部领导找我谈话,说小平同志亲自点你的将,让你做特使,马上行动。根据小平同志的意思,当天晚上由我执笔赶写出一个说帖草稿,第二天交小平同志过目。小平只说了一句话:“苏联应该做点实事。”对我起草的那份说帖邓小平除了在个别字句和口气上做了点修改外,一千余字的说帖就这样定稿了。花了半天的时间我就将这份肩负着邓小平重托的说帖熟记心中。我是1982年8月10日秘密启程赴莫斯科的。说起来有些神秘,当时我乘坐的那个专列,除了乘务员以外,只有我一位乘客。当时我去苏联的特殊使命,主要就是捎个口信。这个口信是邓小平让我捎的,当时,影响中苏关系的三件事情,第一是苏联在中苏边界陈兵和在蒙古驻军;第二是苏联帮助越南入侵柬埔寨;第三是苏联侵略阿富汗。这三件事情,苏联解决一件也是可以的。办件实事,不要空谈改善两国关系。??

          我到了苏联以后,他们认为来者不善。我们请客,请了苏联外交部一位副部长和一位司长,还有一位翻译。我在宴会上把口信说了一遍。翻译一字一句地核对。苏联外交部副部长伊利切夫听了我的说帖后,他作出的回应仍是惯常的外交辞令。好像并未完全觉察出中方信息的真实含义。倒是当时在座的中国通贾丕才司长比较敏感,他捕捉到了说帖中的新东西,表示这件事可能起到某种积极的推动作用,并说,这样重大的问题不是我们这些人所能解决的,要报告政治局和最高领导。他说勃列日涅夫在黑海休假。名义上是休假,实际上是在接见东欧的领导人。这次会见以后,我即转赴华沙,以此向外界表明此行不是专程来莫斯科的,同时也给苏方考虑和准备回答的时间。

          ?? 8月18日,当我重返莫斯科再次会见伊利切夫时,苏联外交部主动请客,伊利切夫谈话的态度也有所变化,口气也缓和多了,称已将中方的想法报告了中央,苏方将作出正式答复。8月20日,苏联第一副外长马尔采夫约见我驻苏使馆临时代办马叙生,交来一份作为正式答复的备忘录,表示苏方愿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级别上同中方讨论苏中双边关系问题,以便"消除关系正常化的障碍"。我们认为,苏方对我方信息的反应是积极的。回国以后,小平同志马上将我和钱其琛同志叫到他家里,亲自听取了有关去苏联传递信息的详细汇报,当即决定同意重开中苏谈判。

          ?ビ捎谠诘诵∑酵?志的亲自指导和关心下,我这次特殊使命完成的比较出色,因而两国关系基本缓和之后,我又于1987年授命出任驻苏联大使,又经过十余次艰苦的谈判之后,终于在1988年12月和1989年2月,中苏外长进行了互访。2月6日中苏发表了关于柬埔寨问题的共同声明,表明中苏双方在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消除影响两国关系的“三大障碍”问题上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双方宣布,两国领导人将要举行高级会晤。1989年5月15日,戈尔巴乔夫的专机终于飞临北京的上空。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于1989年5月15日至18日访问中国,我当时也也奉命随团回国,陪同参加了这次会晤和访问活动。

          ?? 在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的今天,重温那段外交历史,更觉得邓小平的伟大与机敏。他站得高看得远,抓住机遇不放松。运筹帷幄,叱咤风云,表现出了一个老外交家的政治远见和卓越才能。??

      • 家园 精彩,不回顾一下会忘了中国曾经四面强敌环顾。

        神仙兄有留意最近的普京访华么?

      • 家园 [原创]回西风兄,关于普京访华的一点想法

        多谢捧场,希望多提宝贵意见。

        关于普京访华,在下不才,有点想法,说出来一起讨论讨论。

        这时机选得有趣。俄国角度上讲,温总理9月底刚刚访问了莫斯科,10月份普京就访华,确实不常见。中国角度上,最近外交互访异常频繁,温总理去了亚欧几个邻国,出席了2个重要的跨国会议,法国、联合国一把手来访。那么普京这个时候访华,意义何在?

        回顾一下相关背景。俄国刚刚在高加索地区经历重大恐怖事件,国家民族士气和总统威望都受到不小冲击。9月13日,普京指出,恐怖主义者企图分裂俄罗斯,国家统一是战胜恐怖主义的首要先决条件。反恐需要动用国家的全部资源,为此必须强化执行机构的垂直权力体系。普京同时提出了政改方案:一是要改变联邦主体领导人(州长、边疆区行政长官、共和国总统)的产生方式,由直选改为联邦总统提名、地方立法机构批准;二是改变国家杜马(议会下院)的选举制度,取消独立候选人,杜马选举将改为单一的政党参选制。这必将导致总统权力的大幅度提升。由此,借助普京迄今不错的形象,俄国将可能再度走向威权主义。

        但是,仅有形象是不够的。相对于内政的激烈改革,经济上的好处和外交上的成果更可以成为添分的利器。普京此次访华,能源问题和边界确定是不小的成果。从在下知道的消息看,前者俄罗斯占据主导权,中国差不多只能跟着鼻子走;后者据说是双赢,黑瞎子岛终于回归中国版图,但俄国得到多少好处,在下确实不知。

        确定的一点,中俄在“深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对中国来讲,可能也没对能源问题抱太大希望,多作两手准备吧。但稳定了北方局势,对东南边的台湾和西边的恐怖主义的影响还是巨大的。理由不详说。李外长驳斥台独的言论在中俄联合新闻发布会上,意思也就表明得差不多了。中俄公报还特别提到上合组织;提到中东西亚,里面涉及到了伊拉克、阿富汗、阿以冲突;提到朝核;提到亚太论坛;提到安理会的协作。中俄无暇在双边关系上制造问题,国际上的协调立场是使美国顾忌的办法。

        就中国自身来说,不同寻常的密集外事活动似乎反映了某些更不同寻常的事情的可能性,比如近期在朝核、台海上显示一下手腕。到底会怎样,在下愿意在过几天看看,应该会更有说服力。

        • 家园 中国的唐努乌梁海也不知会怎么处理了

          恐怕是不了了之了

          黑黑

          还有

          我们确实应该敲打敲打陈水扁了

          • 家园 [诗:唐努乌梁海]席慕容

            席慕容----》

            唐努乌梁海

                远远远远地高过海面

                高原上安静躺卧着的

                象菊花一般清澈的湖水啊

                萨彦岭下是我们失落了的

                库苏古泊

              

                被别人取走了的金银

                我们会唤叫着去夺了回来

                被别人取走了的马匹

                我们会骑上更快的马

                再去抢了回来

              

                被别人轻易取走了的唐努乌梁海啊

                怎么从来没听说有哪一个子孙曾经

                为她流下过一滴泪来?

          • 家园 俄罗斯图瓦共和国军演

            今天报纸上说:俄罗斯图瓦共和国三年一度的军演开始了。假想敌为蒙古共和国。

            • 家园 是啊,现在叫图瓦共和国,俄联邦的组成部分了。

              老毛子比老美这方面绝,残酷但也有效多了。

              老毛子每欲吞并一处地方,一定是对原居民的清洗和迁移,再全力移民,最后枪炮伴奏下,当地立法机构“请求苏联的接纳”,苏维埃再煞有介事的批准...得!又多咪了块菜地!

              这唐努乌梁海或图瓦共和国一时半会也是讲不清楚了。蒙古“独立”后,这块地方就成了中国的飞地,“顺理成章”的就被老毛子顺手牵羊了。

              现在只好说,期待着祖国日后足够强大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瓦共和国在俄罗斯联邦内的位置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穿着传统蒙古族服装的图瓦蒙古人,是不是看着很亲切?

        • 家园 送了一朵花,for keeping 黑瞎子岛
          • 家园 转一个:黑瞎子岛图

            现在又出来一些杂音,就是黑瞎子岛到底是全归中国还是因为上面有俄国不少建设的缘故而跟对方商定由俄暂时治理一段时间。驴子也糊涂了。呵呵,这花受之有愧啊。

            转几张黑瞎子岛图,算是对兄台送花的报答和对自己的安慰吧。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