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台湾见闻――说两句台湾媒体 -- 高士奇

共:💬16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台湾见闻――说两句台湾媒体

    这段故事和军事无关,本不应在这里贴出,不过看到各位就台湾的问题讨论的热闹,不才就忍不住了。

    不才4年前有幸随团访问台湾。那时阿扁刚上台不久,海峡两岸疑云突起,偏偏我们这个团里的大多数人都很年轻,于是走之前领导一再嘱咐要处事谨慎。可踏上台北土地之后,不才就逐渐放松了警惕,一来是因为接待我们的台湾人对大陆比较友好;二来我们主要在新竹和台北一带活动,那里台独势力还不是很大;三来负责接待的台湾美梅温柔可爱……(开个玩笑,嘿嘿。)终于该办正事了,一日下午我们去参加一个IT方面的会议,由于玩得辛苦,不才竟然昏昏睡去,会议接近尾声时方才慢慢清醒过来。这时旁边空位坐过来一位姐姐,样子记不清了,印象里很面善。

    她自我介绍是《中央日报》(好像是这个名字,错了的话各位赶紧拍砖)的记者,想采访我们。我那时刚刚睡醒不久,旁边还有一个同来的哥们,他和我也差不多,当时我们俩就是一愣。我赶紧问一句,你们的报纸是哪个党办的。那位姐姐说是国民党,还说他们听说我们是从北京来的,机会难得,求我们帮个忙作个采访。不才本来警惕性已经不高,一听说是国民党的报纸,就彻底没了警戒――国民党可是讲统一的。那位姐姐采访就象拉家常,基本和政治不沾边(可能有沾边的,不过当时不才不是很清醒),印象里主要问了大陆大学生是不是比较热衷互联网(那时正是internet bubble吹得很大的时候)。正说着,另一位其他报社的女记者叫她一起去买菜,她一看时间已经不早,虽然有点不好意思,还是向我们道了谢,草草收工了。

    这件事回想起来挺有意思,看来这中央日报的记者蛮朴实的,也就是靠报道点新鲜事混口饭吃。也是,当时国民党突然衰落,旗下的报纸肯定受影响。

    第二天晚上,领导召集所有团里的人开会,套话之后就批评了不才,说我不该随便接受采访。领导并非从团里其他人那里听到,而是掌握了物证,中央日报竟然登出了这位姐姐采访我们的报道,还用的是真名。不过领导的语气比较和缓,因为事先并没有说不能接受采访,而且那报纸上登的没有任何政治上敏感的东西。报道中只有一点领导不满意,说大陆学生有很多在做网站捞外快,显得大陆学生不务正业。这“秘密”是不才泄露的,只好低头接受批评。不才心里不服气,觉得说说也好,台湾的学生也这样,恐怕全世界学生都这样,咱这事跟国际接轨呀。

    不服气归不服气,嘴上还是要多个把门的,不才决定不再接受任何采访,可最终还是没躲过。在我们参加最后一个会议的时候,东森新闻的记者要求采访我们。这东森新闻可是电视报道,是要现眼的,自然比报社采访要慎重。更麻烦的是,东森背后有民进党势力,对大陆不太友好。领导这次非但没阻止,还要求不才去出洋相。不才小人之心多君子之腹,估计领导觉得如果不接受采访可能被人家笑话,亲自接受采访又怕出漏子,甩个小兵出去搅和一下就行了。不才只好执行领导的英明决定,硬着头皮上。这回的记者也是位姐姐,样子记不清了,印象里很俊俏,英气逼人。采访地点在室外,有两个摄影师在那里摆好架势,采访的主题是两岸IT业应届毕业生的对比。这位姐姐先采访了一位台湾的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生,问了他关于找工作的情况和工作待遇等问题。这位同龄人说起话来虽然有些拘谨却也很自豪,说什么台湾IT业发展很好,工作好找,月薪平均3万多台币……不才虽然鲁顿,最终还是听明白了,台湾学生的话事先准备过,明显是在“歌唱大好形势”,不过应该说比较客观,因为当时台湾IT业确实很好。这二位的对话刚结束。紧接着就采访不才,问题都一样。她没给不才留时间是想攻其不备,套出“有价值”的东西来。不巧的是,当时北京和一些大城市的形势跟台湾差不多,网站满天飞,跟网络沾边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也很好,月薪少说两三千,万儿八千的也不少。我照实际情况这么一说,记者姐姐立刻面露不悦,刚才对那位台湾同胞还很随和,这会儿伶牙俐齿就发挥作用了。令不才佩服的是,她的反应很快,马上找到一个突破口,那就是毕业生平均收入的问题。台币按汇率算相当于人民币的四分之一强,前边台湾学生说的3万多台币就相当于8千多人民币。记者姐姐心里肯定估计出大陆学生的平均收入明显低于台湾――不才说了呀,最多万儿八千。她于是问不才大陆毕业生的平均月薪是多少。好在不才的经济没白学,心中已有定数,就比较保守的估计了个数字――3000人民币。这位姐姐眉头一展,立刻追问道,按汇率折算是多少台币。大约一万多吧,不才接着说。这个数也就相当于台湾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姐姐更兴奋了,很有点宜将剩勇追穷寇的气势,准备借题发挥。可她没想到不才马上又接了一句,我是学经济的,这比较收入要看购买力平价呀,台湾的物价水平可是大陆的两三倍,所以……要是把大陆学生的收入扩大两三倍可就跟台湾差不多了,记者姐姐一下子噎住了,我话还没说完她就生气地叫摄影师停机,然后紧绷着脸告诉我采访结束了。

    这下不才彻底轻松了,没两天就回到了大陆的怀抱。回想东森新闻的那位颇有气质的漂亮姐姐最后有失风度的行为,不才很是理解,耗费了人力物力却没完成任务,让不才一个黄口小儿给搅和了,回去可能会受批评呢。

    • 家园 四月兄目光如炬,腐败的确是有的

      和很多台湾同胞到大陆交流差不多,不才参加的这次访问也少不了tour一番。那次玩的时间其实不多,至今比较怀念的就是到阳明山郊游了。当天上午先到台北故宫博物院参观,那里的好东西真多,全是老祖宗留下的传世珍品,看了一上午还没看全。据说这些只是冰山一角,为了妥善保存,多数文物都藏进山里。一想到如果台湾独立成功,这些文物竟会成为“外国人”的,……

      中午继续上山,路上参观了一座山上的小学,这倒没有什么政治目的。那一带非常平静,都市的喧嚣不见踪影。小学窗明几净,家具、教具的质量都很好,外面还有一个塑胶的操场。小学最自豪的东西要数他们的木偶戏了,只是当日无缘见到精彩的演出,好在道具都见到了。那些人偶和布景非常精美,完全是台湾本地特产。据说人偶很贵,印象里粗算下来总共和人民币数万元。一所学生不过百人的小学还有如此的文化,台湾之教育的确令人赞叹。

      午饭在山上吃的,全是新鲜的绿色食品,老板也很热情。接待我们的台湾老大说他和老板是老朋友了。这家店风格和咱们大陆的农家院差不多,建筑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就地取材,据说台北人也很喜欢这种地方。饭后继续郊游,领略阳明美景。有很多介绍阳明山风光的书籍、文章,不才笔拙,就不班门弄斧了。那天大家兴致都很好,直到夕阳西下才踏上归途。

      相比阳明山自然天成的美景,台北市黯然失色。城市规划比较散乱,路上机车如麻。来之前还是向往的,到之后大失所望。不过这一次既欣赏了美丽风光,又体验了风土人情,还参加了重要会议,收获是很大的。

    • 家园 这哪是统战哪

      明明在搞分裂嘛。

      呵呵,俺说的是那位姐姐。

    • 家园 "玩得辛苦"是啥意思?不会是去腐败了吧.
    • 家园 不才的台湾同事还特惊讶在中国,老百姓家居然还有

      洗衣机用呢,这就不只是自我洗脑了,可以算孤陋寡闻了吧!按照台独宣传,中国大陆大部分地区恨不得还在茹毛饮血呢

    • 家园 楼下wsxx的帖子为啥总是看不了呀?

      兄台可否发一份到不才的信箱?

    • 家园 这也太片面了,国民党倒台。他的媒体不能倒啊

      !~本来搞政治的就要靠宣传工具

      要想做执政党就得把自己的媒体定位的有水平点

      就这种记者还采访一半居然要去买菜,也太没专业精神了吧

      • 家园 媒体绿化近几年很厉害的

        据说中时等都早已转向了,而现在还有人怀疑偏蓝媒体有从大陆拿钱。

      • 家园 台湾的媒体报道的确有片面的一面

        比较典型的听众爱听什么报什么,而且真的假的说起来面不改色,这一点原来我不了解,有一段时间看台湾的资料觉得挺有意思的。看到最后恍然大悟这个充分证明我们都是中国人,好处和毛病都差不太多的。

        上街买菜我倒觉得颇有人情味,台湾的朋友不谈政治的时候,这种小处闪现的生活情趣,兄弟还是满欣赏的。

        余光中从台湾来访流沙河先生,先生带余诗人到成都最下等的饭馆儿吃饭,余诗人漫不介意。餐后,先生曰:盘里也有肉。诗人曰:大实话。

        庶几采访的技术还要向上看齐。

      • 家园 不才觉得这种事情在当时由来已久

        本来国民党一直当政,承平日久,旗下的媒体反而少了一些政治性,也少了进取心。到国民党下台,这种情况应该更为明显。做记者的也就形成了按时上下班的习惯。当时的确已经到了傍晚,这姐姐一定还有家人,就下班了,估计她觉得已经尽了责任又拿到了材料,可以交差了。几年过去,不知现在国民党的报纸办得如何?

        话又说回来,政治性不强的报纸的确不适于做政治的主要宣传工具,但其报道也就更为客观。象那次报道,既没有说大陆的坏话,也没说大陆什么好话。不才倒是希望,如果台湾的绝大多数民众能够像那位姐姐一样生活就好了。

    • 家园 呵呵,还真是处处陷阱,事事玄机啊。
    • 家园 呵呵,还是我早先的论断:湾胞惯于自我洗脑

      被日本人洗了50年,又被国民党洗了50年,现在湾胞自己都学会给自己洗脑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