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王安石变法对北宋三朝的影响以及北宋的灭亡(下) -- 何足道

共:💬27 🌺1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王安石变法对北宋三朝的影响以及北宋的灭亡(下)

    哲宗死后,因为无子,只能从哲宗的弟弟中选择一个。章??开始主张立哲宗的同母弟简王赵似,向太后说不可废长立幼,章??又提议立申王赵?兀?但申王有一只眼失明,也被否决。向太后主张立赵佶,章??认为赵佶轻浮,不可立。但向太后力排众议,确定了赵佶,就是徽宗。

    19岁的徽宗即位后,先请向太后垂帘。向太后没有仁宗刘太后,神宗高太后那样的权力欲。挂了半年,就撤帘了。不久就死去了。徽宗亲政,开始广开言路,积极纳谏。选贤任能,唯才是用。并将章??,蔡卞等新党贬出京城,章一路被贬到岭南,以前苏轼呆过的地方,后来死在浙江。他让韩忠彦做宰相。徽宗表示,新党旧党都不用,以免互相报复。后人认为,徽宗的建中新政,颇有可为。

    但过了不久,徽宗开始倒向新党。听曾布的话,把已被贬出京城的蔡京又调回中央。曾布和蔡京联手把韩忠彦排挤出去,蔡京又把曾布挤走,从而大权独揽。蔡京的起用,主要原因是徽宗喜欢蔡的字,徽宗的书法,丹青,诗词都很擅长。他很喜欢蔡的书法。蔡京执政后,不管新党还是旧党,只要不合他意的全都予以打击。他制造了元佑党人案,对旧党健在的和已故的家属疯狂迫害。最好笑的是,他认为元佑党人和元符党人(就是哲宗亲政用的新党)源流相同,本来就是一案。互相攻击。所以把元符党人也归入元佑党人。他因为和章??有过节,把章也算到元佑党里。和元佑党人势不两立的章??,地下有知的话,可能会被蔡气得活过来。后来因为星变示警,徽宗和蔡京才没有继续迫害元佑党人。元佑党人。直到高宗南渡后才彻底平反。

    处理完了元佑党人,宋徽宗又开了边衅。蔡京鼓动边境守将,多次去煽动西夏人来归降,引起夏人反感,于是西夏重新骚扰边境。徽宗决定大举进攻西夏,以童贯为元帅。和夏打了几仗,败仗居多。后来双方又议和。

    打不过西夏,北宋又开始欺负起吐蕃。用一年时间,把原来亲宋的吐蕃全都赶到西夏那边。吐蕃人的土地也被占领。

    四川的夷人卜漏 又带领夷人造反,北宋又花了好大的气力才平定了叛乱。

    宋徽宗还大兴土木,花石纲严重扰民,宋江方腊的起义动与此有关。又修建延福宫,艮岳。徽宗迷恋道教,大立提高道士的地位,道士见了地方官可以不行礼。虽然他没象三武一宗那样消灭佛教,但佛教在徽宗朝被抑制得始终不如道教。

    徽宗和哲宗一样,都想绍述神宗的遗志。徽宗朝重新变法,方田均税,免役法等又重新实行,但所用的官吏都鱼肉百姓,没人真心推行新法。徽宗又改革币制,使用新钱,当十钱(用原来三个小平钱制成当十钱,顶以前十个钱用)和夹锡钱(因为铁钱担心被辽人,夏人拿去铸造兵器,所以夹锡)。币制改革的结果是,百姓私铸当十钱,自己毁了3个小钱就能当10个钱花,确实很有必要诱惑力的。另外,就是拒收夹锡钱。以掠夺百姓为目的的改

    革币制以失败告终。还专卖盐茶,与民争利。

    徽宗重视享受,赏赐无度。还经常私访李师师。在朝中重用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李彦、朱免六贼。朝政落入奸佞宵小的手里。

    联金灭辽,招致亡国

    北方的金国兴起,对辽节节胜利。童贯收留了一个辽奸马植,此人力主进攻辽国。于是蔡京主张,联合金国,一起灭辽。徽宗也赞同。他的理由是,每年给辽岁币50万,负担过重。其次,幽云被辽占领,无险可守。当然反对的声音也不少。徽宗力排众议,赐马植国姓,改其名为赵良嗣,派他出使金国。赵出使金和金国谈判合力伐辽。条件是获胜后把燕京所管地区划归宋朝,宋将以前给辽的岁币给金。但宋朝统治者对地理概念比较模糊,以为燕京地区就包括了以前后晋割让的土地。其实燕京辖下的只有6州,其余的州并不归燕京管辖。北宋花了50万肯定不是只想要回6个州,而是全部。但辽灭后,金即以这个文字上的原因拒绝交付别的州。这就是著名的海上之盟。北宋在镇压了方腊起义后,就调兵进攻辽。此时河北的汉族地主立耶律洪锡为帝,史称北辽。辽国派使者请和,宋不同意。但宋军的战力实在太差,连辽的一些老弱兵都打不过(辽兵主力在和金作战)。仅有的几次胜仗都是辽的降将郭药师的忠义气军打的。围攻燕京数月不下。最后金军腾开手帮忙才获胜。得到燕京,但人口和金银都归了金国,只有土地归宋。最后徽宗发现此仗打得得不偿失,还不如不伐辽呢。而且也让金看透了北宋的虚弱。

    本来北宋以虚弱的国力和军力和金和睦相处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又发生了接纳张觉的叛乱事情,张觉是辽人,降金后又带着3个州来投降宋朝。金此时活捉了天柞帝,灭辽。就以此事为借口大举攻宋。一直兵临城下。宋徽宗见势不好,苍惶禅位给儿子钦宗,自己跑到了江南。好容易等金兵退走,他才从江南跑回来。

    转年金兵再度攻宋,开封失守。这回躲不过去的徽宗和钦宗一起被金国俘虏,被带回金国辗转押解到黑龙江五国城。徽宗在这里过着名为侯爵,实为囚徒的屈辱生活。在金国还托侍卫曹勋带信给高宗,让他速来救父母,当然也不会有作用。最后在1135年死在金国。宋金议和后,金国将装有他遗骨的棺木送还宋,但棺木里到底有没有徽宗的遗骨就不得而知了。元朝年间,徽宗陵墓被盗,里面只有木头。

    王船山说,要是徽宗不当皇帝,宋不招纳张觉叛降,北宋不会灭亡。徽宗是北宋唯一的昏君,钦宗都可以当守成之君,但徽宗肯定不行。也许他更适合当个书画家。

    金兵进攻宋朝,徽宗退位,传位于太子赵恒,就是钦宗。可钦宗也并不想即位,主要是不想在这个时候当皇帝。徽宗南逃,钦宗也想逃命。李纲等主战派,坚决不同意,李纲说,唐玄宗当年不从长安跑到四川的话,安史之乱会很快结束的。钦宗只好留下来,硬着头皮和金兵周旋。金兵兵临城下,钦宗又想妥协,派赵构和张邦昌为质,并答应割让河东三镇给金,每年给大量的岁币。并且给金国犒军费。结果开始在东京城内大肆收刮,内库国库,最后连富家大户的钱都掠来,但还满足不了金人的需要。后来幸好各路勤王兵马来到,金人才退走。

    钦宗在金兵退走后,应广大军民的要求,将蔡京,童贯等人贬官,处死。这一举动,大快人心。但不久,他又将李纲贬出朝廷。金兵卷土重来,因为种师道病死,金兵得以先消灭了

    从陕西调来防西夏的西兵,又兵围开封。钦宗听信了骗子郭京的鬼话,让他率领7777名六甲兵出城破敌。结果开城后,郭自己乘乱带着财宝逃跑。金兵借机占领东京。北宋灭亡。钦宗和徽宗等其他皇室成员被押解回金国。宋金议和后,高宗生母韦太后被接回。在送别韦太后的路上,钦宗让她代话给弟弟,如果能把自己接回去,自己当个道士就行。韦太后说,如果我不让他接你回来,就让我眼睛瞎掉。后来韦太后真得了白内障。最可笑的是,高宗知道他这个想法后,给他送来道袍等修道之物,却绝口不提接他回去。钦宗死于1157年。??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王安石的悲剧

      王安石的悲剧就在于他太超前,他的青苗法其实有了现代商业贷款的雏形,而他的改革却选错了人,手下多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为了对抗当时的士大夫阶层,王安石选择了错误的一条道路。

      可惜王安石本意是为了改革帝国财政,结果却造成帝国政治的混乱,从此帝国官场党争越演愈烈,政治操守愈发堕落。

      小人当道,宋帝国被金灭也是正常了。

    • 家园 关于徽宗朝对西夏作战问题

      徽宗朝对西夏作战这一段大谬!宋史本纪二十里面“(崇宁)四年夏四月辛未,辽遣萧良来,为夏人求还侵地及退兵。戊寅,夏人攻临宗砦。辛巳,诏诸路走马承受毋得预军政及边事。己丑,夏人寇顺宁砦,鄜延第二副将刘延庆击破之;复攻湟州北蕃市城,知州辛叔献等击却之。”这一大段话看不到?都需要辽人帮忙求还侵地及退兵,还说是北宋打不过西夏?整个崇宁四年最严重的败仗就是高永年救宣威城被自己蕃人侍卫所害,导致援助宣威城的大军在副将刘仲武的带领下退回西宁,大通河桥被焚,宣威城被围两月后解围。这一段在《十朝长编》里记载得很清楚。

      政和五年至宣和元年,北宋对西夏真正称得上败仗的也就三次,一次是政和五年刘仲武臧底河大败(这不关王厚的事,那时候王厚死了都快八年了,宋史强行把他拉过来陪绑的),二次是平夏城还是靖夏城被地道攻破,三次是宣和元年刘法大败。但最终宋夏议和停战的主要原因,不是宋军的败仗,而是海上之盟,要北伐辽国!继续打西夏不符合北伐这一大政方针!这时候宋夏的边境线,虽然比哲宗朝只多了青唐,但西夏从来就没能组织过象绍圣年间或者更早时候那种三十万以上大军南侵!请记住,徽宗朝对西夏作战的终止,从来都不是因为北宋打不过西夏!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